数字化赋能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化赋能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作者:***
来源:《商场现代化》2024年第10期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升级,数字化技术逐渐与多个行业进行融合,在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下,多个行业领域实现了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强而有力地带动了诸多产业高质量发展。基于此背景,本文在阐述数字经济相关概念与理论的基础上,以零售业为主
要研究对象,从数字经济赋能零售行业发展的视觉,进一步分析经济发展的现状,并探索数字化赋能零售行业经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有针对性地探究数字化赋能中国经济发展的具体对策,以期可以将数字化技术的赋能作用、带动作用最大化显现出来。
关键词:数字化;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
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其已经融入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成为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基于此,把推动经济数字化转型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进行有效结合,已经成为目前国家统筹推进并且大力发展的重要目标。数字化赋能已经成为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技术已经深刻地改变了商业、产业、政府和社会等各个领域。数字化技术不仅为社会提供了更高效的生产和管理工具,还为创新和增长创造了新的机会。本文将探讨数字化赋能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应对这一趋势的策略。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阐释
1.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是指以数字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为核心,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手段,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和就业机会。数字经济包括数字化生产、数字化交易、数字化营销等各个方面,涵盖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对政府、企业和个人生活能够产生深远影响。
2.赋能理论
赋能理论强调通过为个体或组织提供资源、技术、知识和支持,帮助其实现更好的绩效和发展。这个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赋能”或“能力賦予”,即赋予个体或组织能够自主行动和取得成功所需的条件和机会。赋能理论强调不仅要关注资源的分配,还要关注如何激发个体或组织的潜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实现自身的目标和愿景。
3.分工理论
该理论强调社会分工对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根据分工理论的观点,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但也可能导致社会中的阶级分化。分工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分工是以剥削工人为代价的,导致了财富的不平等分配。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分工导致了对工人的剥削,因为他们被迫出售自己的劳动力以谋生,而资本家则从这种交易中获取了剩余价值。基于这个背景,分工理论则主张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来消除这种剥削和不平等,建立一个更公平的社会,其中生产资料为整个社会共有。
4.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理论是由迈克尔·波特提出的用于分析企业的内部活动和如何在这些活动中创造价值。该理论将企业的活动划分为主要活动和支持活动两大类,主要活动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一系列生产和营销过程,如生产、物流、营销和售后服务等;支持活动则包括企业内部的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等支持性职能。价值链理论的核心思想在于企业可以通过深入了解和优化其内部活动,实现成本降低和产品差异化,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二、数字经济赋能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
1.数字经济助推了数字化产业的崛起
数字经济的崛起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强大动力。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AI)和物联网(IoT)等技术的发展,数字化产业实现了快速增长。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投资增加,如“新基建”计划的推出,进一步推动了数字化产业的发展。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超过45万亿元人民币,占GDP的比重超过一半。在此背景下,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双轮驱动,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成果显著,在2023年8月举办的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上,中国数字经济相关信息得以发布。其中《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3》指出,中国的产业数字化发展速度较快,目前数字化产业比重由2007年的52.9%提升到2023年的81.7%,数字化产业在总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随着数字化产业的不断发展,数字化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有望引领经济发展。
2.助推电子商务和跨境贸易发展
中国的电子商务和跨境贸易的迅猛发展与数字经济的兴起密切相关。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和拼多多等的崛起,以及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支付工具的普及,极大地促进了在线交易的便利性和安全性。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可知,2022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了3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同时,跨境电商平台如阿里巴巴的国际站和京东国际等,为中国企业提供了进入全球市场的通道。数字经济不仅使得信息流动更加高效,而且降低了交易成本,加强了国际贸易的互联互通。通过数字化平台,小微企业和个人卖家可以进入国际市场,这在推动中国的出口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表1数据显示,可知2018年至2022年,中国大宗电商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这充分说明了当前数字化技术助推了中国大宗电商市场的发展,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催生了移动支付和数字金融
移动支付和数字金融的发展是数字技术出现后最显著的成果之一。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上世界领先。在我国,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工具的普及率极高,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见图1)。据央行数据显示,2022年移动支付业务处理量已突破10046.84亿笔。
这一数据也助推了数字金融服务在中国的迅速发展,从在线贷款到互联网保险,再到数字货币的试点,这些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为消费者和企业提供了更多选择,使得消费者的支付方式得到了极大丰富。
4.促进了我国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
2022年中央财政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指出,加强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传统基础设施水平,是促进我国发展动能转变的新需求。近几年我国政府对于数字基础设施优化进行了多方规划,2022年发布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对于新型基础设施布局进行了要求。从中央到地方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实,着眼于未来的数字基础设施工程加速实施,在数字基础设施政策的有力支持下,截至2022年底,我国累计建设开通5G基站231万个,中国声明1.8万项5G标准必要专利族,全球占比近40%。
三、数字化赋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数字鸿沟导致行业差距增大
随着数字化赋能的深入,中国经济的部分领域以及我国部分地区的经济获得了显著发展优势,但也导致数字鸿沟问题的出现,尤其是高科技与传统行业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例如,中国东部沿海城市与内陆及西部地区在数字化应用和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差距使得后者在吸引投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面临劣势。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中国东部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0%以上,而西部地区仅约60%,东部某些城市的数字经济增加值占比已超过一半,而西部地区这一比例不足三成。同时,如金融、信息技术等行业快速拥抱数字化转型,而传统制造、农业等领域由于资本、技术、人才等多方面限制,数字化进程缓慢,这不仅加剧了行业间的发展不平衡,也使得社会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一般而言,数字鸿沟的不断加深会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社会整体福祉的提升,对经济均衡发展构成挑战。
2.出现数据泄露等隐私问题
数字化经济虽然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便利和效率提升,但也伴随着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据统计,在2022年,中国网络安全事件频发,超过1亿用户的个人信息被非法交易。数据泄露事件不仅涉及普通民众,也牵涉多家大型互联网公司。例如,某知名企业的数亿用户数据在黑市上被非法售卖,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些事件凸显出在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之下,存在个人信息保护的薄弱环节。与欧洲的GDPR(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相比,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