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3.少年中国说(节选) 教学设计-精品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少年中国说》,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

2.掌握重点词句的含义,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3.了解本文比喻、象征的手法,把握少年中国所具有的特点。

教学方法:1.小组合作探究2. 朗读法教学过程:一、情境铺垫导语引入1.师:同学们,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曾写下了一篇文章,激励了当时无数的中国有志青年,这篇文章是《少年中国说》,有没有同学知道这位著名作者是谁?2.作者链接: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我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代表人之一,著名学者,诗人,宣传家。

作为政治家的梁启超,师从康有为,受改良思想影响。

曾经参与“公车上书”,又与谭嗣同等创办南学会,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组织保国会,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

一生著作甚丰,大部分收入《饮冰室合集》。

3. 背景资料:本文写于1900年,是作者在维新变法失败后在日本时写的。

文章从日本人和西欧人称我国为“老大帝国”说起,以人喻国,怒斥当权的清王朝封建贵族官僚是保守守旧、顽固苟且的“老朽”,号召“中国少年”肩负起救国的责任,为创造一个繁荣富强的“少年中国”而努力奋斗。

二、初步感知,解决生字词。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鹰隼(sǔn)发硎(xíng)澌(sī)2. 给文章划分层次。

明确:全文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部分(第一段)点明少年的责任。

第二部分(第二段)说明中国少年的勃勃生机。

第三部分(第三段)赞美了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点明了两者之间的紧密关系。

三、深入阅读。

1.细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及翻译书弄懂重点文言字词和文章的译文。

2.理解题目中“少年”一词有什么深刻含义?明确:一是针对日本人称我中国为“老大帝国”,作者愤然回击,称中国为少年中国;二是因为少年象征着国家如朝阳般蓬勃兴旺,生机勃勃;三是中国是古老的中国,又是进步的未来之国。

《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提问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内容是梁启超所作的《少年中国说》。

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少年的期望和鼓励,激励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深入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

(2)联系实际,理解作者对少年的期望和鼓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自己是中国少年吗?(2)介绍课文作者梁启超,展示其照片和简介。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提问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是什么?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所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

(2)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中国少年的期望和鼓励。

5. 练习巩固(1)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2)学生进行书写练习,巩固生字词。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少年中国说梁启超期望与鼓励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作为新时代少年的作文。

八、课后反思《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教案:少年中国说(节选)年级:五年级上册学科:语文版本:部编版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少年中国说》(节选)。

2. 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对中国少年的赞美和期望。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动力。

教学内容:1. 课文《少年中国说》(节选)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3. 讨论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赞美和期望。

2. 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文《少年中国说》全文打印稿。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笔记本和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对中国近代历史的了解,引发学生对国家发展的思考。

2. 学生分享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未来的认识和期望。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教师发放课文打印稿,学生自主阅读。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并做好笔记。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三、分析与讨论(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如比喻、排比等。

2. 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思考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四、背诵与朗读(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节选)。

2. 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展示,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回家后完成作业:写一篇关于自己对中国少年的理解和期望的文章。

板书设计:少年中国说(节选)赞美中国少年的精神风貌期望中国少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理解、分析讨论、背诵朗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少年中国说》(节选)的内容和主题思想。

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中国少年的赞美和期望,并思考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3 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先生于1915年所作的演讲,本文节选自该演讲。

这篇课文以激昂的语言,赞美了少年的中国,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复兴的强烈愿望。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感受作者的情感,以及领悟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文言文也有了一定的接触。

但本文的语言较为激昂,可能对学生造成一定的理解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课文的语言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文言字词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感受作者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些文言字词的意思。

2.教学难点: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感受作者的情感,领悟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讨论法。

以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情境教学法帮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特点,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3.课文译文。

4.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或视频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有什么联系?2.呈现(10分钟)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语言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读课文,教师纠正发音,帮助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强语气和情感的表达。

5.拓展(10分钟)学生讨论:课文中的“少年中国”代表了什么?作者为何如此赞美少年中国?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课文的语言特点,以及作者对少年中国的赞美之情。

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首先,我感到满意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通过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讨论和朗读比赛,学生们都积极参与,表现出对课文的兴趣和热情。这让我意识到,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尝试更多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一些文言文的表达方式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这说明我在教学中对难点的处理还不够到位。未来,我需要更加细致地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
2.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3.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感悟课文。
四、实践活动(10分钟)
1.学生分角色扮演演讲者,将课文内容进行表演,其他学生作为观众进行评价。
2.开展朗读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升朗读能力。
五、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通过学习《13少年中国说(节选)》,学生能够运用语文知识解读文本,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同时,通过朗读和表达,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审美鉴赏能力,进一步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13少年中国说(节选)》的文意,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通过朗读和表达,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意识。
2.教学难点
(1)理解文中的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子,如“与天不老,与国无疆”“红日初升,其道大光”等,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语境进行理解。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一、教材简介《少年中国说(节选)》是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教材,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有趣故事和寓意。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培养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了解《少年中国说(节选)》中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三、教学重点•理解文中的文化内涵•探究故事中的寓意和意义•联系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和思考四、教学内容1. 课文导入•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问导入,让学生预测故事发展2. 教学重点•分段阅读,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寓意•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五、教学方法•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文中的重点•课堂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活跃课堂氛围•创意表达:让学生进行创作性写作,展示对故事的理解六、课后作业1.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2.思考一下,自己是如何看待故事中所传达的价值观念的3.在家中找一则类似的故事,分享给同学听七、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通过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学业水平:考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创新能力:评价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表达和创造性展示八、教学延伸•安排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到文化场所、博物馆等进行实地调研•组织主题研讨:邀请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以上是一份关于《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的简要介绍,希望可以给您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案:少年中国说(节选)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少年中国说》节选,让学生理解文中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对中国少年的期望和鼓励。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激励中国少年奋发图强的一篇演讲。

课文通过对少年中国的赞美,表达了对中国未来的信心。

本节课将学习课文的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中国少年的期望和鼓励。

难点: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培养学生运用这些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文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梁启超的照片,简要介绍其生平事迹,引导学生了解戊戌变法,为学习《少年中国说》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作者对中国少年的期望和鼓励。

3.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手法进行写作。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的情况,进行课堂讲解,重点解析课文中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进行写作,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六、板书设计少年中国说中国少年聪明、勇敢、有担当中国前景美好、强大、繁荣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按照课文中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写一段话,描述自己心中的中国少年。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课堂讲解和课堂练习等环节,让学生深入理解了《少年中国说》的内容,掌握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3课《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3课《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3课《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教案)
袁隆平
孔繁森
……
(设计意图:通过课下查阅资料,了解更多杰出人物的奋斗故事,加深了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

小组合作完成手抄报,培养了
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出示课件50)主题概括。

这篇课文以整齐的句式描绘了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激励中国少年发奋图强,勇挑建设少年中国的历史重任,表现了作者对祖国
繁荣富强的热切期盼。

2.(出示课件51)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阅读文章并结合
资料,感受到了梁启超对祖国繁荣富强的热切盼望,同时也明白了
作为一名青少年身上所肩负的责任。

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将爱国
的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勤奋学习,不断提高本领,长大后为祖国
做出我们的贡献!
3.(出示课件52—54)课堂演练。

4.(出示课件55)布置课后作业。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的经典代表作之一。

《少年中国说(节选)》作为本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文章中所蕴含的浓浓爱国情让人振奋。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热爱祖国、奋发图强的情感基础,但他们对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不够了解,情感体悟容易单薄、流于口号。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也要求学生能够结合资料,体会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课堂一开始,我以理解课题为导入,通过补充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从而为后续理解课文、深化情感作好了铺垫。

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教案:《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少年中国说》(节选),理解其中的主要内容,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入体会作者对少年中国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教学内容:1. 课文《少年中国说》(节选)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

3. 朗读与背诵,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少年中国说》(节选),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2. 教学难点: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他们思考中国的历史与未来。

2. 简介《少年中国说》的背景,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少年中国说》(节选),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通过课下注释和查阅工具书,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三、合作探讨(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

四、讲解与示范(10分钟)1. 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2. 教师示范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朗读的语气、节奏和情感。

五、练习与巩固(10分钟)1. 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巩固课文内容。

2. 学生回答课后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六、背诵与展示(5分钟)1. 学生进行课文背诵,展示学习成果。

2. 教师对学生的背诵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板书设计:《少年中国说》(节选)1. 修辞手法:比喻、排比等2. 写作目的:赞美少年中国,激发民族自豪感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少年中国说》(节选)两遍。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解示范等环节,使学生对课文《少年中国说》(节选)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3.少年中国说(节选)》【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3.少年中国说(节选)》【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3.少年中国说(节选)》【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少年中国说》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课是一篇演讲词,梁启超在这篇演讲词中热情歌颂了少年的朝气蓬勃,热烈倡导了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的精神。

本文语言激昂,富有感染力,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具有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本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2.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资料等。

3.课件或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或者进行课文的表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3 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3 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3 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一. 教材分析《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先生的经典之作,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将其作为课文,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了解中国近代历史背景,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爱国情操。

课文内容富有激情,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适合五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于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但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能对一些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较深的词语和句子存在理解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他们通过查阅资料、互动交流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了解课文的历史背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激发学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难点: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理解课文中的深刻内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比较教学法:通过比较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教学准备1.课前准备:教师提前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课文的历史背景,备好课件和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查阅生字词,准备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播放音频、展示图片等,引导学生关注中国近代历史,引发学生对《少年中国说》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随后,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关注作者的爱国情怀。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3课少年中国说(节选)|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3课少年中国说(节选)|部编版

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3课少年中国说(节选)|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梁启超及其《少年中国说》的背景,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课文的语言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内容:本课是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节选,全文以少年中国为主线,论述了中国少年的历史责任,提出了“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的著名观点。

课文语言激情洋溢,富有感染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培养朗读感悟能力。

难点:理解“少年中国”的含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具与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文本、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播放《我和我的祖国》歌曲,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祖国的伟大。

2. 引导思考:什么是少年中国?为什么说少年是中国未来的希望?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引导深入思考。

三、合作探讨(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少年中国”的含义,以及少年如何肩负起强国使命。

四、朗读感悟(5分钟)1. 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韵律美,感受课文的激情。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板书设计:少年中国说梁启超少年中国→ 历史责任少年智则国智→ 培养创新能力少年富则国富→ 推动经济发展少年强则国强→ 增强国家实力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少年中国”的作文。

3. 搜集有关梁启超的资料,了解其生平事迹。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 教案-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 教案-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和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

3.能结合资料,了解为实现强国梦想而作出卓越贡献的人物故事,并制作手抄报。

教学重难点:借助注释和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搜集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授课时间月日总第课时一、导入新课1.师述:同学们,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

我们承担着国家复兴的责任。

清代末年,有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曾写下了一篇文章,激励了当时无数的中国有志青年,这篇文章就是《少年中国说》。

2.资料交流。

(1)这个人就是——梁启超(出示梁启超照片)。

你了解他吗?①学生小组分享搜集的资料,引导学生提炼本小组的信息集中汇报。

②依据学生的资料汇报,出示介绍梁启超先生的一句话。

出示:他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2)背景资料介绍。

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年轻时影响他最大的人就是梁启超。

梁启超在1900年写下了充满激情、气势磅礴的(少年中国说》。

①这篇文章写于什么情况下呢?课前我们搜集了相关资料,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分享。

②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相机补充。

十九世纪末,在腐朽透顶的清王朝统治下,政治上早已黑暗之极,到处是贪官污吏,贿赂成风;经济上国库空虚,民穷财尽;加上水旱虫灾,饿殍遍野。

多次战争,掀起了各帝国主义在我国划分势力范围的狂潮。

面对空前严重的社会危机和迫在眉睫的瓜分之祸,中国还有没有希望,还能不能繁荣昌盛,许多人都表示怀疑。

这也正是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

3.释题质疑。

(1)读题目,你有什么疑问?(2)提炼出关键问题,并相机解释“说”。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它往往放在题目的后面,主要用来阐述观点,既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

比如:《爱莲说》就是说——,《师说》就是说——,《少年中国说》就是说——二、初读课文1.根据自读要求初读课文。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第1课时 教学设计-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第1课时 教学设计-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二、行政处罚的特征
(一)行政处罚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实施行政 处罚必须依据法定权限 (二)行政处罚是针对有违反行政法律规范 行为的行政相对人的制裁 (三)行政处罚的目的既是为例有效实施行政管 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 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目的,同时也是对违法者 予以惩戒和教育,使其以后不再犯 (四)行政处罚是对于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但 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相对人的制裁
简易程序
(当场处罚程序)
处罚决定 程序 简表
一般程序
立案、调查取证,作出书面处罚决定 责令停产停业
听证程序
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 较大数额罚款
一、行政处罚的决定程序 1、简易程序
(一)简易程序,也称当场处罚程序,是指国家行 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 处罚事项,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处罚程序。 (二)适用简易程序的条件。 1)违法事实确凿; 2)有法定依据; 3)较小数额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行政处 罚法》第33条)。 (三)简易程序的内容。 1)表明身份。2)确认违法事实,说明处罚理由和 依据。3)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4)行政处罚决定书 的交付。5)备案。
一、行政处罚的概念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为达到对违法者予 以惩戒,促使其以后不再犯,有效实施行政管 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 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目的,依法对行 政相对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但尚未构成犯罪 的行为(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给予人 身的、财产的、名誉的及其他形式的法律制裁 的行政行为。
根据195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 定》,以及1980年《关于强制劳动和收容审查两项措施统一于劳动教养 的通知》、1992年1月21日国务院转发公安部制定的《劳动教养试行办法》 的有关规定,劳动教养处罚适用于下列对象:

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梁启超及其作品《少年中国说》的背景,理解文章的主题及内容。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少年中国的赞美之情。

3.通过学习课文,理解少年中国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4.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课文朗读: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

2.生字新词:讲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课文解析:分析课文结构,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4.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少年中国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教学难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少年中国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少年中国说》。

2.朗读课文: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

3.生字新词:讲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4.课文解析:分析课文结构,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5.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少年中国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6.课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相关的练习。

六、板书设计1.板书《少年中国说》2.板书内容:少年中国说梁启超中国少年中国希望中国未来七、作业设计1.让学生根据对本节课的学习,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少年中国说》的内容。

2.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中国少年的作文。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少年中国说》,让学生理解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赞美之情,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少年中国说》节选文段。

2. 理解文段中使用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3. 分析并概括文段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段内容。

2. 学会欣赏并评价文段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3.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2.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教学内容教材分析《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激励中国年轻人发愤图强、振兴中华的一篇演讲。

本节选的文段,以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描绘了少年中国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期望和祝福。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文段中的修辞手法和主题思想有一定的认识。

但针对文段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和深层次的含义,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解读。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文段。

2. 理解文段中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3. 分析并概括文段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1. 解读文段中一些生僻词汇和深层次的含义。

2. 欣赏并评价文段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投影仪。

3. 教学PPT。

学具1. 课文文本。

2. 笔记本。

3. 彩色笔。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梁启超的照片,简要介绍其生平事迹,引导学生了解梁启超及其作品《少年中国说》。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文段,注意生字的正确发音和句子的停顿,对文段有个大致的理解。

合作探讨1. 引导学生分析文段中使用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概括文段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

教师讲解1. 对文段中一些生僻词汇和深层次的含义进行解读。

2019年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新审定)

2019年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新审定)

课题少年中国说课型讲读课文授课2课时时间1.认识“鳞、惶”等6 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 个生字。

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教学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目标3.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教学重点和作用。

学习本课的写法。

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教学爱国情感。

难点第一课时1.认识“鳞、惶”等6 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 个生字。

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教学目标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教具课件。

准备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

我们【设计意图:用充满感承担着国家复兴的责任。

清代末年,有一位非常有远见的情的话导入课文,目的导入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梁启超,他就明白这个道理。

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分因此,他写了一篇脍炙人口之作 ----- 少年中国说。

这篇文引起学生的探究欲钟章用事实和道理告诉我们,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的少年望。

】充满了希望,少年的中国更加充满了希望。

板书:少年中国说新课教学二、作者、背景简介作者简介:(出示课件 2)梁启超( 1873 年 2 月 23 日— 1929 年 1 月 19 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

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少年中国说》: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当时帝国主义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 ,是“东亚病夫”,是“一盘散沙”,不能自立,只能由列强共管或瓜分。

而中国人中,有一些无知昏庸者,也跟着叫嚷“中国不亡是无天理”“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 ,散布悲观情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

《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少年中国说(节选)》,并理解文中的基本意思。

•学生能够识记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其含义,并能在语境中正确运用。

•学生能够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感受作者的激情与期望。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

•引导学生认识到少年与国家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理解《少年中国说(节选)》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深入理解文本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四、教学资源•《少年中国说(节选)》的课文及注释。

•多媒体课件,包括作者介绍、历史背景资料、相关图片和视频等。

•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复习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播放一段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视频或图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你们认为少年与国家之间有什么联系?你们怎样理解‘少年强则国强’这句话?”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2.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师出示生字新词,指导学生认读并理解其含义。

如:“哉”、“矞矞皇皇”等。

•学生跟读录音或教师范读,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

3. 整体感知理清层次•教师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并尝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分段讲解:•第一段(开头至“如乳虎啸谷,百兽震惶”):强调少年的重要性和对未来的期望。

•教师提问:“作者为什么要用‘红日初升’、‘河出伏流’等比喻来形容少年?”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比喻的象征意义。

•第二段(从“潜龙腾渊”至“鳞爪飞扬”):进一步描绘少年的力量和潜力。

•教师提问:“作者提到的‘潜龙腾渊’、‘乳虎啸谷’等意象,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激情和对少年的赞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素材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节选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这篇文章运用象征的写法,介绍了少年同中国的关系,表达了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
之情。

文章语言简练,含义丰富,韵律优美,值得一读。

【作者介绍】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

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干将:(gān jiāng)是古代传说的一把剑,十大名剑之一。

干将、莫邪是干将、莫邪铸的两把剑。

干将是雄剑,莫邪是雌剑。

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是指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与梁启超集结603名举人联名上书朝廷、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事件。

公车上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课后作业
一、读拼音,写词语。

这条大河yí xiè qiān lǐ( ),气势非常宏伟。

二、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1.鹰隼试翼,风尘翕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文整体梳理。

这篇课文首先强调了少年的________,告诉我们,国家的强大要靠少年的强大,紧接着,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奇花、干将发硎等做比,告诉我们中国少年前途无量,少年中国前途无量。

四、重点段落品析。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翕张。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方法。

A排比 B比喻 C拟人
2.第一自然段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方式。

中心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中,作者列举了这些事物,想告诉我们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为当代少年,你觉得你有什么责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一泻千里
二、1.鹰隼展翅试飞,掀起狂风,飞沙走石。

2.宝剑从磨刀石上磨,发出耀眼的光芒。

三、责任红日河出伏流潜龙乳虎鹰隼
四、1.A 2.总分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3.作者列举这些事物,想告诉我们,我们中国的少年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中国也像少年一样前途无量。

五、示例:作为当代少年,我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非常重大。

祖国富强要靠我们,祖国强大要靠我们,祖国未来的发展也要靠我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