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研究分析-精选教育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研究分析
社会责任意识指尊重他人和社会的劳动,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的一种理性意识。

我们国家历来是个重视责任的民族,古人曾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但由于种种原因,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社会正面临着责任意识逐渐淡化的现状,强调以我为主,讲究实惠。

高中学生因其身处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和中学和大学教育的过渡时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责更显得重要。

现在的高中学生都是90后,一个有独立意识和独立地位的政治权利主体,都是追求自由和个性的,都懂得追求自己的权利,但是对于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往往缺乏认识。

为了对高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有个客观的分析,做了一个调查问卷。

这次的问卷调查共发放了200份问卷,共收回了190份,问卷调查对象是我校高中学生,主要目的是了解高中学生当前的社会责任意识状况。

主要是从学生的平时的生活习惯中来了解学生对社会秩序的维护状况,参与公益活动的热情以及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意识。

问卷调查突出显示了高中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淡薄,社会责任感的欠缺。

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责任主体意识淡薄。

公民权利和责任是统一的,权利与义务或责任从来都是对等的,只有权利与义务或责任有机地结
合起来,才能构成一个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公民社会。

在这份问卷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不遵守交通规则,而80%多的学生却非常介意别人闯红灯。

交通安全本应该是每个人自觉遵守的,而学生却把这种本应由的责任推给其他人,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不能以礼待人,对社会要求很高,对自己要求很低。

自己只想享受权利,而忽视了每个人都应该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主体,都应该平等的履行义务,承担社会责任。

第二,社会参与意识欠缺。

公民参与是和谐社会建设中公民责任意识的重要体现。

公民对参与公共事务和国家管理持主动关心、积极参与的态度,而不是作为现存体制的消极服从者,以一种冷漠的超然之态对待自身的权利和责任。

在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每个人都参与过社会爱心活动或慈善活动,但是70%多的学生认为不会参与定期的社会爱心活动或者慈善活动,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不会参与社会管理。

第三,承担社会责任具有被动性。

社会公共领域需要每个公民公平地承担起创造和维系正义制度的责任,积极参与公共生活主张其政治权利,培育自律精神和公共精神。

在调查中发现,虽然几乎每个同学都参与过慈善活动,但是当问及到为什么参与,只有4%的学生认为是主动参与,并认为这是自己的社会责任,绝大部分同学是处于被动接受,是老师的要求或者是为了班集体的荣誉。

即使主动参与的学生,也绝大部分认为自己是处于一种同情心。

面对如此调查结果,我不得不想到是否当代的中学生已经成了一群功利心非常强而普遍缺少责任意识的青少年?笔者深思现在的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如此淡漠的原因可能有以下方面:第一,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冲击了高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基础。

如今,人们会经常通过网络了解社会信息,进行社会交往,开展网上交易,发表个人见解。

网上信息泛滥可能造成中学生信仰的缺失或者价值观的多元化,影响他们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互联网上信息接收和传播的隐蔽性,也可能造成中学生道德意识弱化,社会责任感下降。

第二,家庭教育的缺失。

当前高中阶段的学生大部分都是90后的独生子女,孩子自幼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中生活,习惯于接受他人的关心和爱护,视别人的关心为当然,而不知道去关心他人,对他人和社会表现出明显的漠视倾向。

他们的亲情观念相对淡薄,自恋性强,注重个人发展,社会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淡薄。

还有些家长对子女往往重视物质上的满足,而轻精神上的教育。

很多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而缺乏情感和心灵上的互动交流,长此以往,孩子与外界的沟通也会产生困难,不会甚至不会去帮助和关怀他人,极可能产生责任感淡薄甚至缺失。

另外随着中学生年龄的增长,逐渐进入青春期,大部分的中学生开始封闭自己,会使一些中学生对道德规范有错误的认识,遇事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第三,学校教育的弱化。

虽然国家早就提出要对学生进行全
面的培养,但大多数学校更注重的还是学生的成绩,往往忽视了对他们责任感的培养。

由于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的学校还是会给教师下达教学指标、升学率指标等等,使得教师没有精力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慢慢的就忽视了对中学生本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的培养。

学生每日两点一线从学校到家里。

甚至越来越多的学校搞封闭式教学,其结果也造成中学生普遍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缺乏接触和了解社会的机会,这样势必造成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缺失。

针对中学生当前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的现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他们的社会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1、家庭教育是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关键。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不能过分宠爱,不能把孩子当作盆花养护,应改变一切包办代替的做法,要有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让他们从小就懂得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自己应该尽的社会责任。

其次,家长要以身作则。

家庭教育是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性格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

家长的行为对子女品德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比如父母如果都是经常闯红灯的,孩子从小就认为这是一种习以为常的行为,也就会学生家长的行为。

因此家长本身要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要做孩子的好榜样,家长自身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心如何,对孩子有很重要的影响。

2、学校教育是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重要环节。

进入学校后,学校影响相对于家庭影响而言,逐渐成为主要因素学校必须要有
切实可行的措施。

首先,把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渗透到各科教学中。

每个教师都应该认识到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校园文化要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

校园文化是一门隐蔽课程,是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有机载体。

因为,学生在校除了接受课堂教学以外,其余全部时间,大都在接受校园文
化的影响和熏陶,而且大多是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的。

学校应针对中学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采取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形式,例如,开展以社会责任为主题的学习讨论会、辩论赛或演讲比赛;有关社会责任活动的图文展览、征文活动;开展有关社会责任意识的讲座等。

以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倡导责任文化,弘扬责任精神。

3、通过社会实践体验自身的责任。

责任意识的形成是认识过程、行为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三者统一的基础就是实践。

中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和形成固然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教
育和引导,但归根结底还是依靠中学生自身作用的发挥。

让学生动态地观察、体验社会生活。

中学生要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的社会爱心活动或者慈善活动,自觉遵守社会秩序,参与社区活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