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挑战与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挑战与对策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挑战与对策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网络时代的来临,社会对人才需求量增大,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从而给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
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环境市场化,社会因素复杂化,学生思想多元化等问题都伴随教育改革的深入而浮出水面,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出新的挑战。
一、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如何处理问题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
人的行为不仅受思想的影响,同时也受心理因素影响。
高校部分学生的厌学倾向、孤独倾向、个人主义倾向等消极情绪逐年增加。
大学生极端事件接连不断地发生,不得不引起高校教育管理者以及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有些既自卑又自负,不善于与人沟通;有些悲观厌世,少有激情;有些既空虚又困惑。
有人认为这是遇到各种困难、挫折和冲突,渴望成功与害怕失败的矛盾冲突所带来的副产品;有人认为主要是性观念开放和就业压力加剧等问题所致;还有人认为可能是独生子女的娇生惯养造成的等等。
因此,探索不同问题成因,做到对症下药,消除心理障碍是学生教育管理者最伤脑筋的问题。
(二)怎样从容应对信息化、网络化带来的冲击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给传统学生管理带来新的问题。
由于网络信息数量巨大,互联网上经常冒出一些色情网页里的庸俗低级的内容让大学生想入非非。
那些玩游戏、看电影和上网聊天的大学生因自控能力不强而沉溺于网上世界不能自拔。
尤其是凶杀、色情等不健康的信息进入这些崇尚个性自由、以自我为中心的大学生思想危害更甚,使学校教育管理者传达给学生的传统美德被学生们当做茶余饭后的笑料。
另外,网络上虚假不健康甚至反动的信息所具有的虚拟性隐蔽性煽动性,使得大学生难以甄别和抵御而上当受骗,甚至因此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作为大学生教育的管理者如何去应对这些“电子海洛因”,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怎样教育引导大学生生理敏感性问题
目前部分学生无视学校规章制度,法纪意识较差,道德认识比较模糊。
一些大学生责任意识极其淡薄,享乐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抬头。
在路灯下,在校大门口,在餐厅,甚至在教学楼,旁若无人地啃咬示威,成了校园文化的一道“亮丽”
风景。
大学生恋爱性问题是他们这一年龄段最重大的人生课题之一。
那些大学生对待恋爱性问题更能体现学生对待个人与社会的态度,反映他们的价值观,反映他们的思想境界。
然而,恋爱性问题教育管理理论和教育管理状况与恋爱性问题所具有的实际地位极不相称。
因此,生理敏感性问题的教育管理值得重视并亟须解决,问题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体教育管理的效果。
(四)怎样完善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的连续完整性
现行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未能摆脱“消防”式的工作局面。
部分教师的不良行为,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为学生教育管理增加难度。
不少教师认为自己的中心任务就是教学或科研,而未能把育人看成是自己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教书、不育人。
甚至对学生的迷惑反应也置若罔闻,只顾教学,不顾效果,不顾教育的思想和行为在一定范围依然存在,甚至有人认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仅仅是政工干部的事情。
现在许多人习惯上上都把辅导员当做既是管理者又是服务者,甚至还是全方位的学生“保姆”。
教师的教育行为对于师生关系,学生的学习效率、行为和心理健康都有很大影响,也使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无法正常运作。
教学者与管理者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未能很好接轨,使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不具有连续完整性,未能达到全程育人的目的。
二、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性策略
观念对于教育,就是灵魂,没有思想观念的教育就是没有灵魂的教育。
作为高校学生教育的管理者必须要树立现代的、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制定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性策略,做到因地制宜、因时而动,才能推动现代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发展。
(一)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法制化
根据《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的有关规定,高校基于特别的法
律原因,在一定范围内对大学生享有概括性的教育和管理权力。
同时,行使教育管理权应充分尊重学生在民事和行政关系中的权利主体地位,决不能任意漠视甚至加以侵犯。
权利是高等教育管理法制化的逻辑起点。
学生是学校最大的群体,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的稳定与发展。
大学生智商高,知识面广,观念更新周期短,法律意识不断增强,这就要求学校在制定学生管理规章制度时充分考虑尊重学生的合法权益。
管理者应该做到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学习、宣传、贯彻,严格、公平、公正执行各项制度。
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对差学生、犯错误的学生也要采取尊重的态度,处分学生要带人情味,不能当对立面对待,绝不可把纪律处罚这一手段当成目的。
事实证明正面的事件鼓舞人,反面的教材同样教育影响人。
(二)加快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
辅导员职业化是是改进和加强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建设的主要方向,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保证。
辅导员不仅承担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事务管理的任务,还承担了许多非本职工作,整天忙碌于应付大量的事务性工作。
从入学教育到毕业手续的办理,从课堂到宿舍,从卫生检查到安全巡视,从关注大学生精神压力的疏导到激发学生的成长成才,从学生个人问题的解决到班团集体建设等都是辅导员一手完成。
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岗位职责不明确,辅导员根据不同对象扮演不同的角色,需要身心的极大投入,过多的角色占据了辅导员很多的精力,整天疲于完成繁冗的事务,没有认识到学生管理工作的学术性和职业性,没把辅导员工作当作科学去研究,弱化了本职工作的实效和职业化程度。
教育部在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要统筹规划专职辅导员的发展。
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
”可见,加快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是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构建网络信息交流平台
当一个人的心理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对立的情感、欲望、行动倾向、生活态度、价值观念时就会引起心理矛盾。
这个心理矛盾在短期内得不到解决,就要形成心理问题,从而使厌学情绪、注意力障碍、学习焦虑等问题转变成孤独倾向、个人主义、自闭倾向等消极情绪。
生理敏感性问题在这些消极情绪中抬头,非理性成分占据了上风。
而这些学生愿意在一个虚拟的空间以陌生人的身份来求助于专家来改变他们的苦闷与彷徨。
因此,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必须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建立快速信息反应机制,加强与学生的双向沟通与交流。
首先,在校园网络上设立热点问题版块,发挥学生民主参与、民主管理的
作用,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互动。
其次,在校园网上建立一个心理咨询网页和师生交流的阵地,通过谈心的方式有效地摒弃以前师生之间的代沟和隔膜,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第三,加强学生工作网站的建设,利用“班级QQ群”形式开展诠释、渲泄引导,使这些学生摆脱苦闷、焦虑与恐俱的氛围,重建信心。
在学习与交流中学会用理性克服非理性,理智控制情感。
构建网络信息交流平台是解决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四)尊重主体,让学生参与管理到实现自我管理
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大学生已具有自我认识和评价,自我监督与控制的能力, 他们自信、好胜,向往独立、自由,但缺少社会生活经验。
根据我的了解,那些选派做辅导员助理的优秀学生干部,参加班委会、校社团、学生会、党校及校卫队的成员,他们的自律意识、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较强。
这种参与管理的模式改变了学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从属和被动地位,调动了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唤起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教育管理的全过程,引导他们换位思考,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考量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既要掌握大学生思想一般性,同时又要了解其特殊性,学生自我管理体制的主体是学生,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和创造性。
建立运转正常的学生自我管理机构,是使学生的自我管理制度化、经常化的保证。
可以设立如自律委员会,学生评议联席会,商讨决策班级大事的班级大会。
加强学生社团建设,积极引导和支持学生的社团文化活动。
这样在参与管理、自我管理中提高了认识,明确了自己未来的目标与追求,排除了个人主义所带来的空虚与困惑,提高了能力,增加了才干。
在实践交流中潜移默化,让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取向逐渐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