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教学设计及点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画”:让游览顺序可视———四下第五单元“交流平台”与
“初试身手”教学
【教学目标】
1.立足精读课文,补充游览顺序导图,明晰按顺序写景物的方法;通过比较阅读,感受抓住重点进行详细描写的作用。
2.认真看懂植物园示意图,按照顺序画出线路图再说一说;观察附近景物,并绘制游览顺序导图,指导学生大胆写话,内化按顺序写作的方法。
【教学流程】
板块一:“交流平台”
1.趣味导入,揭开“顺序”面纱。
(1)视频再现:自然界就有我们的“老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蜘蛛织网的视频,相信你也能从中悟出道理。
(播放蜘蛛织网的视频)
(2)探明道理:蜘蛛织网,整齐而又高效,你发现其中的原因了吗?咱们交流一下自己的发现。
蜘蛛织网,对我们写作文有什么启发呢?说一说你的想法。
这真是:
蜘蛛织网真机灵,千丝万缕思路明。
厘清脉络往里织,有条不紊层次清。
【设计意图:凡事趣为先。
一段微视频,一双善观察、会发现的眼睛,不用多解释,学生就能悟出顺序的作用,让“顺序”直观可视。
】
2.链接课文,构建“顺序”导图。
过渡语:按顺序写对一篇作文的成功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做到有顺序呢?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前面的两篇课文,就能找到其中的方法。
(1)回顾《记金华的双龙洞》,画导图。
①回顾一下《记金华的双龙洞》,根据老师提供的线路图,标出各处的名字,想一想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②学生展示自己所画的导图,进行交流。
③教师质疑:《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所写的地方并不少,但是阅读起来感觉层次比较清晰,这是为什么呢?
组织交流:原来,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按游览顺序写的,是明线;还有一条是暗线,就是泉水、溪水的来路,是逆流而上的线索。
叶圣陶真不愧是“优秀的语言艺术家”。
(2)回顾《海上日出》,画导图。
①《海上日出》是按什么顺序来写日出的伟大奇观的?请大家自己根据课文内容来画一下作者的写作顺序。
学生画。
②进行展示交流,说清楚自己的理由。
只要能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
来画导图就行了,图示形式不拘一格。
(3)比较阅读,发现相同点。
①这两篇课文读起来并不是平铺直叙,总有特别吸引人的地方,那作家在按顺序写的时候,还特别注意了什么?
②组织交流。
预设1:学生会从总体概述。
《记金华的双龙洞》重点写了外洞和内洞之间的空隙。
《海上日出》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几种不同景象,展现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
预设2:学生会从具体课文介绍。
此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学会从具体内容中提炼,学会概括。
③教师小结:因此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突出自己最感兴趣的景点来写,这样才能吸引读者,你的文章就变得更有意义。
【设计意图:统编教材在横向上突出能力培养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一幅思维导图,在“精读课文”与“习作”之间架起了由“习得”通向“运用”的支架,充分体现了语文要素“润物细无声”般的滋养方式,降低学生学习的坡度和难度。
】
3.发散思维,丰富“顺序”形式。
除此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游览文章的写作顺序?
预设1:总分总顺序。
首先在开篇进行综述,引起下文;接下去就是分说,可以是并列式的分说,也可以是连贯式的分说;文章的结尾进行总结,呼应开头,或作总结性结尾。
预设2:空间方位顺序。
站在固定的点进行观察,按照东南西北、前后左右不同的方位来写,好处是更加全面细致,读者一目了然,如《参观人民大会堂》。
学生如果还发现其他参观顺序,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均可肯定。
【设计意图:走进教材,还要跳出教材,因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一个为学生探寻更多知识与方法的窗户。
为了拓宽学生视野,从以往的教材或者课外文章中
寻找游览顺序,丰富“顺序”的形式。
】
4.理性认知,总结“顺序”技巧。
通过学习,我们对写游记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可以按照游览的顺序来写,也可以按照变化的顺序来写,还要注意选取特别吸引你的景物来写,突出景物的特点,通过自己的感受将景物写清楚。
为了让大家记得更牢,老师送给大家一段话:
文章写作讲顺序,需要注意动与静。
仔细观察巧安排,重点部分要写清。
【设计意图:一段话,将本单元语文要素立体呈现,学生一看就懂,这种从形象上升到理性的总结,达到了帮助学生梳理相关要点的目的,为学生在“初试身手”环节指明了方向。
】
板块二:“初试身手”
1.明确任务,开启导游之旅。
同学们刚才讨论得热火朝天,究竟有没有真正掌握按顺序写景物的方法呢?让我
们来体验一回做小导游。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导游,必须要具备哪些条件?
预设:熟悉参观的景点,了解线路,介绍清晰。
明白了小导游必须具备的条件,接下来就开启我们的“小导游之旅”,让我们进入“初试身手”环节!
【设计意图:“初试身手”是一个大胆尝试的环节,胆量从何而来?需要创设一些学生所熟知的情境。
“体验做小导游”就是这样一种学生曾经感知,又充满好奇的情境。
】
2.根据图示,画出线路导游。
过渡语:事实上在参观前,我们都会做一些攻略,找到导游图或其他资料,进行一个前期准备。
我们也来好好研究一下这份示意图。
(1)读一读,抓住要点明任务。
学生读题,引导思考:从这段话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预设:我要带同学去参观植物园;认真看懂示意图,画出线路图;按照顺序说一说。
(2)看一看,读懂图示画路线。
①指导学生看图示需要注意点:弄清进出门;找准五个景点;寻找最佳路径。
②自己想方案,画路线。
(3)议一议,怎样参观更合理。
①小组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在比较中发现优缺点,取长补短,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路线图。
②小组推选合理的路径,想好理由。
(4)说一说,导游上岗展风采。
①注意到图片左边的一个“泡泡”了吗?你从这个“泡泡”中明白了什么?教师预设:要说清楚先参观什么,再参观什么,说清每一处景点的位置,用上过渡语来连接,这样游客才会听得更明白。
②我们都做好了导游前的攻略,画好了参观路线,现在我们就正式上岗,每组推荐一个代表说一说。
③师生共评“小导游之星”。
(5)总结方法:
参观攻略做得好,各处景点要知晓。
线路清晰有重点,过渡语句不可少。
【设计意图:简单教语文,通过“读一读”“看一看”“议一议”“说一说”这些由浅入深,突出语言运用能力训练的形式,让语文学习真实发生。
在设计线路时,借可视化的“线路图”助力学生表达质量提升,真正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
3.现场观察,迁移方法学运用。
(1)观察附近的一处景物,和同学交流看到了什么。
然后试着按一定的顺序画出示意图,再写下来。
预设1:解学生疑问处:哪些属于景物?(包含自然景物与人文景物。
)
自然景物:山川湖泊、花草树木、日出日落……
人文景物:风景名胜、公园、博物馆……
预设2:确定顺序。
我该选择哪种顺序?根据所写的景物选取合适的顺序:游览顺序、方位顺序、景物变化、整体到局部、静态到动态等。
(2)交流评价,注意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是“实战”演练。
习得知识在运用时,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学生出现的问题,都是极好的生成性问题与教学资源,一定要巧妙运用,促进学生真正掌握所习得的方法。
】
4.总结谈话,延续探索活动。
虽然我们已经“初试身手”,初步了解了游览的顺序,但习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细节不够生动、过渡不够自然,我们将在后面的习作例文中去探寻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设计意图:教学既是为学生解决一些问题,更重要的是发现学生产生的问题。
在“初试身手”环节出现的写不生动、过渡不自然等问题,则需要借助后面的习作例文来进行更有效的指导,让学生产生学习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