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冲刺试题六(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南昌市莲塘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冲刺试题六(含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共48分)
1.公元前656年,周惠王欲废太子郑而立王子带。管仲对齐桓公说:“今应具表周王,言诸侯愿见太子,请太子出会诸侯。太子郑一出,他与诸侯之间的君臣关系已定,王虽欲废立,也难行其事。”齐桓公从之。惠王不乐,但因齐国强大,只得许诺。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齐桓公恪守宗法分封制
B. 诸侯僭越天子之礼
C. 周王失去“共主”地位
D. 礼乐制度荡然无存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王虽欲废立,也难行其事“”惠王不乐,但因齐国强大,只得许诺“,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是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崩溃,周天子已经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表述都不准确。
点睛:为了维护统治,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治理诸侯国,保卫国家.同时,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2.班固说,古代天子建国,诸侯立家,从卿大夫到庶人,各有等差。人们尊奉并服侍上级,而在下位的人也不会有逾越的念头。出现这种社会状态的主要原因是
A. 商代王权与神权相结合加强控制
B. 周公创作礼乐制度巩固阶级秩序
C. 秦朝颁布成文法典强化等级秩序
D. 汉代郡国并行制度合理分配权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核心信息:班固认为西周等级鲜明和社会秩序井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礼乐制度和宗法制,解决了贵族之间在权力和财产的继承,巩固阶级秩序。故答案为B 项;材料信息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时间不符,且没有体现王权与神权关系等方面信息,A项
排除;材料信息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时间不符,C项排除;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后来导致出现七国之乱等问题,与材料信息不符,D项排除。
3.南宋永嘉学派代表人物叶适针对朱熹等人的“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思想,提出了“功利之学”,认为“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这反映出
A. 理学有性理空谈倾向
B. 叶适否定了“道义”之学
C. 南宋商品经济的繁荣
D. 理学已经不适应社会现实
【答案】A
【解析】
功利学派是南宋的一哲学流派,代表人物有陈亮、叶适,主张“道在事物中”“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等哲学观点,其实质是注重“事功”,注重物质利益问题,反对理学的空谈义理,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功利”,并不否定了“道义”之学,排除B;C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4.在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中,消费资料进口比重远远大于生产资料进口比重,农产品和矿产品出口比重不断上升,半制成品和制成品出口比重趋于下降。这反映了
A. 中国对外贸易的半殖民地性质
B. 近代民族工业已有长足发展
C. 中国自然经济顽强的抵制作用
D.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对外贸易中,进口的主要是消费品,出口的是生产资料,而且原材料出口不断上升,工业制成品,出口下降,这明显体现出列强在华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的特征,这是由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的,故A正确;民族工业长足发展,工业制成品出口会明显上升,B显然与材料不符,排除;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作用,如果发挥得比较充分,外国商品应该销量减少,消费品进口比重会减少,C明显不符合材料,排除;材料不能整体反映中国国内的经济特征,只是反映出中国进出口状况,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知道中国自然经济仍然在近代占主导地位,D错误。
【名师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需要结合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对华进行的商品输出
的表现以及产生的影响来分析材料。
5.晚清时期,“农村共同体松散了:宗族内部互相救助的组织的活动范围缩得更小了……社会机构受到下层力量的打击而被削弱,开始逐渐瓦解”。据此可知
A. 清廷覆灭导致传统社会湮灭
B. 政治制度改革能够维持社会稳定
C. 民众起义难以维持社会稳定
D. 义和团运动标志着农村开始瓦解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农村共同体松散了:宗族内部互相救助的组织的活动范围缩得更小了……社会机构受到下层力量的打击而被削弱,开始逐渐瓦解”可以得出晚清时期下层力量冲击了农村共同体。而下层力量的冲击最常见的是农民起义,故答案为C项;晚清时期清廷尚存,并且A项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材料主旨是农民起义影响农村稳定,没有涉及政治制度改革的信息,B项排除;根据材料主旨和结合史实可以得出,太平天国运动标志着农村开始瓦解,而非义和团运动。D项排除。
6.下表描述了1883—1893年中国棉花、棉纱等进出口贸易状况。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 棉花价格下跌植棉区缩小
B. 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C. 传统手工纺纱业停止生产
D. 经济结构变化并不明显
【答案】B
【详解】据表格数据变化可知,输出棉花剧增,说明中国沦为原料产地。棉纱和棉布进口剧增,说明中国沦为商品市场。据此可知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故答案为B项;输出棉花剧增有利于棉花价格上涨,有助于植棉区扩大,A项排除;近代中国小农经济逐步瓦解,对广大内地小农经济影响有限,只有部分地区传统手工纺纱业停止生产,C项排除;材料信息棉纺织业进出口显著增加,小农经济进一步瓦解,经济结构变动明显,D项排除。
7.20世纪60年代,毛主席提出了建立从日本经欧洲到美国的一条线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说明
A. 中美关系出现正常化的趋向
B. 中国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 外交领域联合反霸思想形成
D. 中国开始改变意识形态外交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从日本经欧洲到美国的一条线战略”可知同属于资本主义阵营,即改善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苏关系恶化,适当改善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可以改善中国外交处境。故答案为B项;中美关系出现正常化的趋向是乒乓外交和尼克松访华等事件,A项排除;二战后,美国等西方国家长期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中国开始改变意识形态外交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D项排除。
【点睛】本题属于解读类选择题。其备考启示如下:其一,精准简约提炼材料核心信息是前提,例如,材料核心信息是中国改善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关系;其二,据此推导其原因或影响是关键。例如,这种做法源于在中苏关系恶化,有助于改善中国外交处境。
8.根据公元6世纪的罗马法,有关奴隶解放的限制有所放宽,奴隶的处境也有较大的改善,奴隶不能再被随意处死;妇女的地位也有所提高,妇女从丈夫的独裁权力的支配下慢慢地被解放出来。这一规定
A. 蕴含着自然法精神
B. 适应了帝国建立的需要
C. 保证了妇女的权益
D. 是农耕经济发展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