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交直流充电桩的主要区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流充电桩和交流充电桩的区别

1.工作原理区别:

直流充电桩,俗称“快充”,可以为非车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提供直流电源的供电装置。直流充电桩的输入电压采用三相四线AC380V±15%,频率50Hz,输出为可调直流电,直接为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充电。由于直流充电桩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可以提供足够的功率,输出的电压和电流调整范围大,可以实现快充的要求。

交流充电桩,俗称“慢充”,为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提供交流电源的供电装置。交流充电桩只提供电力输出,没有充电功能,需连接车载充电机为电动汽车充电。相当于只是起了一个控制电源的作用的。

2.充电时间区别:

交流充电桩需要借助车载充电机来充电,由于车载充电机的功率并不大,所以不能实现快速充电。直流快速充电桩不需要这个设备。

充电速度上差:一辆纯电动汽车(普通电池容量)完全放电后通过交流充电桩充满需要8个小时,而通过直流快速充电桩仅需要2到3个小时。

3.系统设计区别

交流充电系统结构设计图

交流充电桩利用国家电网专用标准充电接口为具有车载充电机的电动汽车提供交流电能,提供友好的人机操作界面,具有相应的控制、计费、扣费、通信功能和保护功能,集充电检测、充电控制、管理、查询、显示以及通讯于一体,实现对整个充电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实时监测充电电缆的连接状态,连接异常将立即终止充电,确保充电过程中的人身和车辆安

全。

直流双枪双充系统结构设计图

直流充电桩利用国家电网专用标准充电接口为具有车载充电机的电动汽车提供直流电能,提供人机操作界面,具有相应的控制、计费、扣费、通信功能和保护功能。直流充电桩由三相380V 交流电经过EMC 等防雷滤波模块后进入到三相四线制电表中,三相四线制电表监控整个充电机工作时的实际充电电量。充电机输出经过充电枪直接给动力电池进行充电。直流充电桩包含辅助电源、显示模块、充电功率模块、保护控制单元、信号采集单元及刷卡模块等控制系统进行供电。在动力电池充电过程中,辅助电源给BMS 系统供电,由BMS 系统实时监控动力电池的状态。

4.充电接口区别

交流充电桩输出由7根线组成,直流充电桩输出由9根线组成,如图下所示:

CP CC N

PE L1L2L3S+

S-CC1CC2

S-CC2CC1S+DC-DC+A-A+

交流流充电桩接口及定义如下所示: 直流充电桩接口及定义如下所示:

附录资料:不需要的可以自行删除

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标准

触头编号

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 功能定义 1——(L1)

250 V/440 V 10 A/16 A/32 A/63 A 交流电源(单相/三相) 2——(L2)

440 V 16 A/32 A/63 A 交流电源(三相) 3——(L3)

440 V 16 A/32 A/63 A 交流电源(三相) 4——(N )

250 V/440 V 10 A/16 A/32 A/63 A 中线(单相/三相) 5——( ) — 保护接地(PE ),连接供电设备地线和车辆电平

6——(CC )

0 V ~30 V 2 A 充电连接确认 7——(CP ) 0 V ~30 V 2 A 控制导引 触头编号

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 功能定义 1——(DC +)

750 V 80 A/125 A/200 A/250 A 直流电源正,连接直流电源正与电池正极 2——(DC -)

750 V 80 A/125 A/200 A/250 A 直流电源负,连接直流电源负与电池负极 3——( ) —

保护接地(PE ),连接供电设备地线和车辆电平台 4——(S +) 0 V ~30 V 2 A

充电通信CAN_H ,连接非车载充电机与电动汽车的通信线a 5——(S -) 0 V ~30 V 2 A

充电通信CAN_L ,连接非车载充电机与电动汽车的通信线a 6——(CC1) 0 V ~30 V 2 A

充电连接确认 7——(CC2) 0 V ~30 V 2 A

充电连接确认 8——(A +) 0 V ~30 V 20 A 低压辅助电源正,连接非车载充电机为电动汽车提供的低压辅

助电源

9——(A -) 0 V ~30 V 20 A

低压辅助电源负,连接非车载充电机为电动汽车提供的低压辅

助电源

1、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下连续墙基坑工程。

地下连续墙是在地面上采用一种挖槽机械,沿着深开挖工程的周边轴线,在泥浆护壁条件下,开挖出一条狭长的深槽,清槽后,在槽内吊放钢筋笼,然后用导管法灌筑水下混凝土筑成一个单元槽段,如此逐段进行,在地下筑成一道连续的钢筋混凝土墙壁,作为截水、防渗、承重、挡水结构。本法特点是:施工振动小,墙体刚度大,整体性好,施工速度快,可省土石方,可用于密集建筑群中建造深基坑支护及进行逆作法施工,可用于各种地质条件下,包括砂性土层、粒径50mm以下的砂砾层中施工等。适用于建造建筑物的地下室、地下商场、停车场、地下油库、挡土墙、高层建筑的深基础、逆作法施工围护结构,工业建筑的深池、坑;竖井等。

2、施工准备

2.1材料要求

2.1.1水泥

用32.5号或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要求新鲜无结块。

2.1.2砂

宜用粒度良好的中、粗砂,含泥量小于5%。

2.1.3石子

宜采用卵石,如使用碎石,应适当增加水泥用量及砂率,以保证坍落度及和易性的要求。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导管内径的1/6和钢筋最小间距的1/4,且不大于40mm。含泥量小于2%。

2.1.4外加剂

可根据需要掺加减水剂、缓凝剂等外加剂,掺入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2.1.5钢筋

按设计要求选用,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并应取试样作机械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1.6泥浆材料

泥浆系由土料、水和掺合物组成。拌制泥浆使用膨润土,细度应为200~250目,膨润率5~10倍,使用前应取样进行泥浆配合比试验。如采取粘土制浆时,应进行物理、化学分析和矿物鉴定,其粘粒含量应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0,含砂量小于5%,二氧化硅与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