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语文《杨氏之子》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小学语文《杨氏之子》优秀教案小学语文《杨氏之子》优秀教案篇1

1、会认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家禽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依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奇妙。

1、能理解课文意思,做到感情朗读。

2、能在生活中运用精妙语言。

体会语言的奇妙性。

一课时

一、对话导入:

师生对话,要求学生相对应地用一句话回应老师师:

a、同学们好;

b、同学们真可爱;

c、同学们真精神。

通过对话让学生初步领悟语言的精妙。

接话: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与挚友交言而有信。课件出示以上两句话,看谁能说说是什么意思。

二、揭题,初识文言文。

1、刚才我说的话和我们平常说的有什么区分?

2、像这样的语言我们在以往的积累运用中也学习过,谁能说一句给大家听?师:像这样的语言我们称为文言,用这样的语言组成的文章叫做文言文。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课件出示课题)

三、初读读通顺。

1、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请大家打开书,读一读,看看什么感觉?

读一遍,说说什么感觉。

2、请一位同学读,正音,正确朗读。留意指导为、应的读音,留意断句。

3、去掉标点读。

四、再读读明白。

1、同学们读得很流利也很正确,我信任你们还能读懂。下面就请大家再仔细读一读,看看你读懂了哪个字,哪个词或者哪一句话?有什么不懂得地方,在旁边做个记号,等等

我们来沟通。

2、生读书自学。沟通。

3、把这篇文章的意思讲一讲?梁国有一个姓杨的孩子,很聪慧。有一天,孔君平去拜见他的父亲,他父亲不在。于是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家人给孔君平摆上水果款待他,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孩子说:这是你们家的水果。孩子立刻反对说:我怎么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呢?

4、同桌对讲,说说文章的意思。

五、三读,品尝语言的精妙。

1、在这篇课文中有两个句子很精妙。你知道是哪两句么?

2、生充分阐述两句话的精妙。

3、孔君平和杨氏之子都会用什么样的语气说话,从中体会到他们都是什么样的人。创设情景朗读,加深体会:(把学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孔君平,一部分为杨氏子。)情景一:孔君平来到杨家,一看孩子摆上了水果,于是就一本正经地说(齐读)杨氏子一听,淡淡的反对。(齐读)情景二:孔君平来到杨家,看到了杨梅,心想,都说着孩子聪慧,我考考他(齐读)杨氏子一听,我好心好意给你端来水果,你却这样讽刺我,于是生气的回答。(齐读)情景三:孔君平看到杨梅,心想,趁他的父亲不在家,我讽刺一下这个孩子(齐读)杨氏子一听,大声反对。(齐

读)

六、拓展延长。

1、新型标语。严禁践踏草坪别踩我,我怕疼。

2、世说新语中一则小故事。

七、作业:

综合性学习。

小学语文《杨氏之子》优秀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依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风趣机灵,培育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爱好。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灵,培育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爱好。

课时支配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出示马克·吐温的故事,默读:

师:同学们,今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故事,请大家看看。(投影出示)

有一次,马克·吐温乘火车去一所高校讲课。由于要在

预定的时间内赶到,所以他非常焦急,而火车却开得很慢。这时,查票员过来了,问马克·吐温:“您有票吗?”马克·吐温递给他一张票,查票员发觉这是一张儿童票,就说:“真有意思,我看不出您还是一个孩子哩!”马克·吐温不紧不慢地说:“现在我已经不是孩子了,但我买票时还是孩子。您要知道,火车开得太慢了。”

生:(默读故事)

师:看懂了吗?想想,马克·吐温真的是在孩子时买的票吗?

生:不是。

师:那他为什么这样子说呢?

生:他的意思是说火车开得慢,我买票时是孩子,但是我长大了火车还没有到目的地,可见火车是开得多么的慢。

师:是的,马克吐温的确是这个意思。他用夸张诡辩术特别幽默地表达了此时急迫而又无奈的心情,且对火车的慢速度进行了委婉而辛辣的嘲讽,这里就体现了语言的艺术。本单元我们学习的主题就是“语言的艺术”。像这样体现语言艺术的经典故事,古今流传的许多,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代的故事,这是一篇文言文,(示题)齐读课题──杨氏之子

2、引入课题,解题:

师: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

回答)

生:这篇课文讲了杨氏的孩子的故事。

师:“杨氏”的意思是姓杨的人家,哪“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

生:“杨氏之子”的意思是姓杨人家的儿子。

师:假如你姓李,那你是?(李氏之子)

二、合作沟通

师: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看同学们能不能把这个文言文故事读通。文言文和白话文在朗读上有不同之处,要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1、自由小声初读课文。

2、请一个学生读课文,检查字音。(依据学生读时标出“为”“应”的读音)

师:第一次读文言文的感觉怎样?

3、师范读。

4、生自由读,边读边画节奏。

5、示节奏

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6、生看大屏幕有节奏地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