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读书笔记(15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里夫人读书笔记(15篇)
居里夫人读书笔记1
我读了一本精彩的书,书名叫《居里夫人》。

书中的居里夫人是这样的一种人:她不断学习,不断进取,踏踏实实地积累。

书中描写居里夫人还是那个叫玛丽亚的小女孩的时候,她天资聪颖。

更可贵的是,她学习专心致志,一旦看起书来,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把她从书的王国中唤醒。

有一天,同学们要和她开个玩笑,在她读书时,用椅子把她围了起来——她身子的左面右面和后面各放一张椅子,在这三张上面又加放了两张,最后再在她的头上放一张,做这个建筑的“顶”。

整个过程中,她一直在看书,一点儿也没有发现,直到书看完了,她抬起头,整个“大厦”轰然倒塌,她被椅子落下来时撞伤了肩才发现同学的恶作剧。

她长大后不断做科学实验,每天都在一口巨大的锅炉旁一次搅拌着二十多千克的沥青铀矿的废渣。

在热腾腾的锅炉旁一站就是四年,终于从八吨废渣中提炼出了一克镭!
1903年,她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

1911年,她又在放射化学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因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我如饥似渴地看完了这本精彩的书,觉得她是一位善良,执着,勤奋的科学家,我要学习她这种执着的精神,不断地充实自己。

居里夫人读书笔记2
《居里夫人》像一涌纯洁、清甜的甘露,使我们那庸俗,不懂得奉献,被这人世间的黑暗、阴冷、无情的灰尘所玷污的灵魂重新经过一次更高尚的洗礼,让我们领会到人生的真谛,生命的伟大……且聆听着人世间最美丽动人的赞谣!
在许许多多的名人之中,最让我惊叹、感动以及敬佩的就是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有着常人不能忍受的悲惨、屈辱的童年:母亲由于患有结核病,不可以去亲近;姐姐素希雅在她生下来没多久便去世了;亲爱的祖国“波兰”被俄国侵占了。

也因为这个关系,俄国实施了奴化教育,在学校里,不准说波兰语,不准写波兰国的文字,不能学到真正的波兰历史,相反,代替这些充满民族强烈感情的真实是让人感到厌恶,让人感到羞耻的谎言,虚假;仅是有以上的一项项摧残人心的磨难就好了,因为,毕竟父亲是一所学校的副督学,工资不算低,还可以住在学校提供的一栋公寓中,生活有保障。

可是,居里夫人的父亲,是一位民族自尊心十分强烈的知识分子,他常常向他们学校的学生讲述可爱的波兰,教他们波兰语、波兰历史,唱波兰的革命歌曲,当俄国统治者知道了这件让他们恼恨的事情后,立即罢免了任职六年的副督学斯可罗多夫斯基先生,即居里夫人的父亲。

虽然仍旧可以任教,但却也同时意味爸爸的工资减少,要搬出学校免费提供的宽敞的住宅了,在用爸爸的工资开出了生活中的各项诸如医药费,房租费,学费等支出后,钱就已经所剩无几了——可想而知,居里夫人一家的生活是多么的贫困。

读到这里时,平时不爱流泪的我却偏偏流泪了:居里夫人在这样的屈辱,悲痛下度过了苦难的童年,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却能够拥有全班同学都羡慕的第一名的成绩,而且始终那么乐观坚强。

想起我们的这一代独生子女生活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越的条件下,却对生活有许许多多的“不满意”:夏天一没空调就嫌热,饭菜稍有不合胃口就发牢骚,父母批评几句就大发脾气,一点小挫折就是天塌地陷……看看班上,还有一部分同学连背篇课文都嫌辛苦呢!虽然我在学习上还算勤奋,却整天嫌父母亲对我不够好,计较这计较那的,在与居里夫人相比之下,我更是自愧不如。

不管是在童年的时候,还是在成长,乃至获得诺贝尔将的时候,居里夫人前进的道路上,总是充满着艰辛。

这是我对居里夫人一生的概括。

在她考物理学学
士和数学学士学位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过着“斯巴达式不近人情”的艰苦生活,每天都只是吃定量的樱桃、胡萝卜、面包,根本就补充不了人体每天所需的营养,最后竟晕了过去。

而想想我身边的同学,每天的餐桌花样翻新,荤素搭配,注重营养和口味,却还嫌不够好,挑挑剔剔,娇生惯养。

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啊!
而且在此之前,居里夫人还受了一个很大的打击——那就是初恋的失败,像许多现代人一样,居里夫人也想过要自杀,但在最后,却又恍然醒悟,忍着仇恨和耻辱,继续在初恋情人的家里做那在当时社会地位和女仆没什么区别的家庭女教师,为的是给在巴黎读书的姐姐寄钱。

与居里夫人相比之下,那些动不动就要自杀的人简直就是人世间被黑暗随随便便就征服、玷污的灵魂,那样的灵魂总是狭隘得让人觉得没有价值,因为如果他懂得自爱的话,又怎么会把这个父母辛辛苦苦才带大的生命给摧毁呢?就算不为了自己,也该想想父母啊,如果就这样了解了生命,那岂不就是对父母的不孝,给年迈的父母一个重大的打击吗?何况,在现在这个年代,处处充满着和平,可以随时拿起法律的武器呀。

更何况,在居里夫人当时的那个社会,是没有道德可讲的,但她却能忍,因为,她想到了年迈的父亲,想到了责任,想到了生命的意义,想了许多许多……所以,每当我再次拿起居里夫人这本书细细品味时,总会心潮澎湃:为什么有些人那么不懂得珍惜生命呢?
在居里夫人先后拿到诺贝尔物理奖和化学奖的同时,有令人开心的,也有令人不愿耳闻的伤心事。

当时还不叫居里夫人的玛丽认识了居里·皮埃尔,并与他结为夫妻。

结婚当天,没有现代人结婚时的隆重:穿婚纱,摆酒宴,只是两人穿着很普通的衣服,在家里和五、六个亲戚朋友简单庆祝了一下。

不幸的是,在居里夫人与其丈夫获得诺贝尔奖时后没过多久,丈夫便意外死在了马车轮之下!尽管居里夫人在丧事举办当天,在众人面前,不是号啕大哭,在为接任丈夫的工作演讲时,也只字未提到皮埃尔,但我却深深体会到了居里夫人所忍受的一切一切:那是他的丈夫呀,是整天和她在同一个研究室里昼夜辛辛苦苦一起工作的丈夫呀!她却顽强地忍住了心中的悲痛,我不得不佩服居里夫人坚强的意志。

居里夫人整天都要工作,没有多大的时间去享受平常人所能享受到的家庭的温馨,就连
她两个可爱的女儿也很少从母亲身上得到别的孩子该拥有的慈爱。

为了科学,她贡献了一切!可当时的法国社会是怎么啦!这点是最令我气愤:居里夫人两次为法国拿到诺贝尔奖,这是多大的荣誉,可当时法国社会就是怎么啦?三番五次地批判居里夫人。

她做错了什么?说什么居里夫人根本什么都不会,她能得到诺贝尔奖纯粹是靠的她丈夫,如果没有她丈夫,她根本只是一个普通人!即便是在居里夫人只靠自己一个人的努力获得诺贝尔化学将之后也是如此。

甚至捕风捉影的法国新闻报登出了一件根本就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居里夫人和朗之万教授的爱情故事”,多么荒唐,多么可笑,法国社会竟然是如此对待一位为他们争得偌大荣誉的成功者!难道在他们眼里身为一个犹太女人就不可能获得这样大的成就?生活的苦难,社会的不理解对丧夫的居里夫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但是,居里夫人对生命的执着、希冀;对科学的无限热爱、追求让她义无反顾地负重前行。

“镭”,是居里夫人发现的一种元素,起初居里夫人还不知道它对人体有害处,在知道之后,她便尽量亲手操作实验,让学生减少和“镭”的直接接触,并且常常提醒学生要穿铅服保护好身体,自己却迎难而上。

这点也是让我感动的地方,自己不顾惜自己的身体,却总能想到他人,爱护他人。

这一点,如果不是有着善良心地的人是没法做到的。

也因此,居里夫人三番五次地倒在病床上,当医生都说不行的时候,她却又奇迹般的活过来了,她的意志力真顽强啊!姐姐步罗妮娅也多次提醒她要注意身体,不要太劳累了,但她却什么也没放在心上,从白天干到黑夜,在这里,我又情不自禁地想说一句:如果没有奉献的精神的人能做到这样吗?
最后,“镭”这个儿子还是伤害了他的母亲,居里夫人——去——世——了……泪水啪嗒啪嗒地滴到我手中的那本《居里夫人》的摊开的纸页上,把书弄脏了,但居里夫人那颗火一般炽热的心却使我的心燃烧起生命的希望之火,使我的灵魂获得了重新的洗礼。

踏响脚步,开始出发吧,向着生活一步一步的迈出自己的步伐,朝着希望出发!居里夫人,不管她是处在生活的泥淖中还是荣誉的颠峰时,她的每一步总是那样地坚定,也是那样地平实——她的故事为我打开一扇窗:也许,在面对伟人时,总觉得他们是那么的高大,可望而不可即,但是认真
地了解起他们的故事来,他们也是那么的普通人,在他们普通的躯体里却蕴含着一种非凡的能量,让他们能够经得起生活的千磨万练!基本上,每个伟人都有一个悲惨的故事——贝多芬聋了耳,莎士比亚生活在战火中……他们有着不好的条件,却能够成为伟人,无疑是因为有着坚强的意志,善良的心地,这是伟人的共同点。

我们的条件并不差,只要我们同样有着坚强的意志,善良的心地,照样——也是自己心中的伟人。

所以,每当打开《居里夫人》这本厚厚的书时,我便能看到一股生命生生不息的烈火在熊熊燃烧!
居里夫人读书笔记3
暑假,我曾遨游在书海里,书海中唯一能打动我的心,就是那本伟大的《居里夫人传》。

我的心头辈子为高尚的女科学家的伟大精神所深深震撼,征服了。

因为居里夫人的信念感染了我,而我又是无比地崇拜这位伟大的女神。

居里夫人通过不屈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诠释着一个个奇迹,让我们赞叹不已。

看了这本传记,居里夫人的求学阶段和研究科学的部分在传记中描绘了出来,我总仍不住去细读几遍,并用一支黑色的水笔把感动的地方圈画出来。

有时我总忍不住赞叹她几句;我赞叹她的话犹如长江的流水,说也说不完,永远不到尽头。

在我的心目中,她就是一个女神。

她不仅有高尚的品质和人格,还有着巨大的贡献。

她因为发现并提炼出镭,在19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成为世界上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人。

但她却淡泊名利,继续研究科学。

她对事业有着很深的执着,还与着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我认识的所有著名人物里面,居里夫人是唯一一个不为盛名而颠倒是非的人。


居里夫人给我们叙写了一个个传奇,一个个奇迹。

偏偏是在她最艰难的情况下,完成学业和伟大成就。

她的经历告诉我们,知识是多么的可贵,如果不是因
为她甘于刻苦学习并掌握知识,如果不是她那锲而不舍,顽强不屈的精神之柱支撑着,就不会发现并提炼出镭。

这个伟大的成就是无人否定的,大家都崇拜她,赞颂她。

读了这本传记,使我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居里夫人的精神,现在这种精神是不断但无形地激励着我。

使我明白了许多,也让我今后的人生有了新的目标和计划。

我原来紧封着的“窗户”,因为我被居里夫人的精神彻底征服了;现在这扇窗户怅然、豁达地打开了。

居里夫人锲而不舍,坚定不移的精神永远照亮着我的心窗,直至成功之道。

并再一次地感动了我。

居里夫人读书笔记4
有一个叫玛丽居里的女性,从我读完她的自传后,她就走进了我的脑海里。

她六岁失去母亲,大姐被病魔带走,幼小的她只能依靠年迈的父亲,还有哥哥约瑟夫和二组布罗妮娅。

可贫困的生活好比一个噩梦困扰着全家。

孩子们很努力,全部都拿着奖学金来到了巴黎,在这期间,居里为了让二姐顺利完成学业,自己甘愿当了五年家教,这不禁让我敬佩她,赞叹她多么坚强!
看到这里,我又想起了瑞典化学家舍勒。

舍勒自幼失去双亲,在一家修鞋厂做童工来维持生活,那时他仅五岁,可是他很坚强,在经过了多少汗与泪的付出后,终于成为了著名的科学家。

他和居里的经历是多少相似呀!同样身为名人,同样经历风吹雨打,同样都有坚毅的品质。

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
每当你被困难击打,不禁哭泣时,请用坚毅做你的创可贴吧,把伤痛轻轻抚平!
《居里夫人传》读书笔记8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自己喜欢或者崇拜的人。

在我心里,最崇拜的人是居里夫人。

她,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她,是第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居里夫人名满天下,可是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

她一生获得了10次奖金、16项奖章和107个名誉头衔。

有一天,一位朋友去她家做客,忽然,朋友看见她六岁的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

朋友不解:“居里夫人,能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着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对不能看的太重,否则将一事无成。


在居里夫人小时候,有一次,她在屋子里安静的看书,姐姐和朋友们在做游戏。

之后,姐姐和朋友们在她身后搭起了几把椅子,只要她的身子一动,椅子就会倒下来。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她把一本书看完了,身子一动不动,椅子也没有倒下。

姐姐和朋友们见此情景,十分惭愧。

从此以后,也像她那样认真、专注地看书、学习了。

居里夫人,真是一朵在旷野中迎风怒放的玫瑰,执著而坚定。

居里夫人读书笔记5
居里夫人全名玛丽·居里。

居里夫人是世界上著名的的科学家,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女性获两次诺贝尔奖的人。

在1895年居里夫人和皮埃尔居里结婚时,新房里只有两把椅子,正好两人各一把。

由此可见他们的家是多么的简陋呀。

居里夫人非常的淡泊名利,居里夫人闻名天下,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

她一生获得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但她却毫不在意。

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
她的金质奖章,于是惊讶地说:“夫人呀,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有一次,一位美国记者寻访居里夫人,他走到村子里一座渔家房舍门前,向赤足坐在门口石板上的一位妇女打听居里夫人的住处,当这位妇女抬起头时,记者大吃一惊:原来她就是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有两个女儿。

“把握智力发展的年龄优势”是居里夫人开发孩子智力的重要“诀窍”。

早在女儿不足周岁的时候,居里夫人就引导孩子进行幼儿智力体操训练,引导孩子广泛接触陌生人,去动物园观赏动物,让孩子学游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孩子稍大一些,她就教她们做一种带艺术色彩的智力体操,教她们唱儿歌、讲童话。

再大一些,就让孩子进行智力训练,教她们识字、弹琴、搞手工制作等等,还教她们开车、骑马。

居里夫人和朋友们商量——这些朋友们都和她一样,是索尔本的教授;都和她一样,也是家长。

在居里夫人的鼓动下,产生了一个教育合作计划——一些有大才大智的学者把他们的儿女聚在一起,实施新教育方法。

居里夫人对人类教育界的极大贡献在于她联合一大批科学家(许多是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组成科学讲师团,向孩子们开放他们的实验室,亲自对他们的孩子们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激发孩子们的科学兴趣,破除孩子们对科学的神秘感,培养孩子们的科学兴趣,鼓励孩子们树立远大的科学理想,坚定孩子们的科学意志,传授孩子们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实验诀窍,使孩子们在少年时代形成极高的智力潜力,使孩子们天生的天才遗传智力得以开发,居里夫人最终培养出了10多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

居里夫人读书笔记6
我读了本名叫《居里夫人》的书。

玛丽·居里夫人是波兰人。

她的人生路途十分充满了坎坷和曲折。

小时候,她忍受着亡国之耻。

10岁那年,死神无情地夺走了母亲的生命。

对玛丽来说,没有比这个更悲痛,更伤心的了。

可她并没有放弃,还更刻苦,更努力了。

使她获得了诺贝尔奖。

但不幸的事又发生了,丈夫惨遭车祸身亡,这给居里夫人一个沉痛的打击。

但她又一次挺住了,坚持以顽强的毅力作进一步的研究。

再一次,登上了诺贝尔的领奖台。

居里夫人是一位多么值得敬重的女性啊!为了祖国,为了造福人类,她牺牲了很多很多。

但想想自己,我真感到惭愧。

以前,我一遇到坎坷,就会想要放弃。

比如说有一次,我考了70分,心里很难过。

还被爸爸妈妈骂了,我真的想要放弃了,但我想到了居里夫人,我心想: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毅来完成它。

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

我信心大有。

是啊,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想居里夫人一样。

意志坚强,就会战胜厄运呢。

居里夫人读书笔记7
在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学者,她从小就对科学很着迷;她节俭朴实,全身心致力于科学研究;她以顽强的毅力与渊博的知识,谱写出史无前例的科学篇章;她淡泊名利,一生荣誉无数却视为身外之物。

她是居里夫人,一位为人类科学做出巨大贡献的伟大女性!
翻开《居里夫人传》,纵观着居里夫人意义非凡的一生,感受着她质朴的生活态度,品味着她对科学的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她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犹如仰望天际最耀眼的星辰,我被深深地震撼并产生浓浓的敬意。

居里夫人在结婚前,名叫玛妮雅·斯可罗夫斯基,出生在波兰一个普通的家庭。

她从小便显示出过人的天赋,但年幼的她却早早地品尝到失去亲人的痛苦———她的母亲和大姐姐相继离世。

当时波兰正处于被沙皇统治的黑暗时期,她不得不在俄国督学面前卑躬屈膝。

黯淡无光的生活,磨炼出她坚忍不拔的品格和一腔爱国热情与报国忠心。

中学后,为了积攒学费与资助姐姐布罗妮雅,她独自一人远离家乡去当家庭老师,直到攒足钱后去巴黎求学。

后来,她与著名学者比埃尔·居里结婚。

婚后两人经过刻苦的钻研,发现的新的化学元素———镭。

当时的玛丽·居里,没有经费,没有实验室,没有助手,为了在沥青中提取那仅占百万分之一的镭,她每天面对着滚滚浓烟,搅动着几乎和她一样重的棍子,在信念的支持下,她艰难却坚定地工作着!在她和丈夫的共同努力下,花了四年的时间终于提炼出了一克镭。

这一克镭,虽微小,但却使科学迈进了一大步,并带动了放射学、物理学和化学的发展,她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居里夫人虽然名誉重重,但她却对名誉、财富视若浮云,并把所有镭的知识无偿告诉向她求教的人,还将凝结着自己四年心血的一克镭送给了许多医院。

居里夫人的高贵品格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她的经历告诉我们:人一定要有梦想,并为此披荆斩棘,就能开辟出一条光明之路;只要秉着正确的信念,踏平挫折,就能抵达成功的彼岸;面对困难,只要冷静细致分析,找到正确的方向,勇往直前,就能看到胜利的曙光!正如居里夫人所说:“如果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正直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诚实不欺的思想而行,一定能臻于至美至善的境地。


居里夫人读书笔记8
当我捧起《居里夫人传》,还没读完,就被居里夫人身上那种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给折服了。

这本书主要写了居里夫人为了梦想,为了亲人而不懈努
力直至成功的辉煌历程。

居里夫人是有史以来唯一赢得两次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她在科学上有如此成就,跟她的艰苦奋斗是分不开的。

年少时,居里夫人虽然家境贫困但她却十分刻苦地学习;年轻时,居里夫人独自住在异地一个简陋的破阁楼上,在艰苦的环境中为梦想而奋斗;中年时期,居里夫人为了研究镭,在破旧的研究室里不辞劳苦
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名人当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是的,她不愿做名人,她对那些成天来骚扰的记者感到厌恶。

她是个“梦想家”,是个永恒奉献的人,这一点是我最最看重与钦佩的。

她一生淡泊名利,不接受财富,不接受名望,“两袖清风”。

在她心中,总有一个使命叫她完成一项又一项科学研究,让他不断崭新科学的远景,那是不知从何而来的坚定信念,是一个“梦想家”的原则。

居里夫人她做到了,她的一生,为工作付出的太多太多。

八年屋棚下,她与丈夫搞放射学研究。

皮埃尔死后,她又忍住哀伤,用这句话激励自己,努力工作,勇敢生活。

她既挑起一个当母亲的责任,又不忘她的科学使命。

晚年的她,比原来更加艰苦!亲人们一个个要么远在他乡,要么哀伤离去,她孤独地做着工作,终于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直到她倒下时,她仍未忘记自己的使命。

居里夫人走了,也完成了她的使命。

《居里夫人传》一书,读后真是令我感慨万千,居里夫人的精神也令人难以忘怀。

这伟人的一生,绝不白白浏览,她在书中记载的一切将是我生活中的楷模,助她重振精神的名言也是我的左右箴言。

居里夫人读书笔记9
近日阅读了《居里夫人传》,再一次为居里夫人的生命历程所震撼。

记得第一次看完这本书后就激动不已,自觉终于找到了人生的楷模,生活的榜样。

其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