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质量和密度(一)解题方法和技巧及练习题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质量和密度(一)解题方法和技巧及练习题及解析
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
1.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摔碎后的玻璃质量不变,但密度变小
B.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质量和密度均不变
C.固体的密度肯定大于液体的密度
D.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半,密度减小一半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摔碎后的玻璃所含的物质多少没有变化,质量不变,它还是玻璃,物质的性质没有变化,密度不变,A错误;
B.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比如所水变成冰,质量是不变的,但密度发生变化,B错误;
C.常温下的液态水银它的密度大于很多固体的密度,C错误;
D.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半,即质量变成一半,但氧气罐的体积是不变的,罐中的氧气
会均匀分布,即体积不变,那么根据
m
V
ρ=可知,密度也变成一半,D正确。
2.题目文件丢失!
3.题目文件丢失!
4.题目文件丢失!
5.题目文件丢失!
6.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物质的质量大于乙物质的质量B.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C.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关系D.乙物质的密度为0.5×103Kg/m3【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示图象可知:ρ甲===4g/cm3=4×103kg/m3,ρ乙
===0.5g/cm3=0.5×103kg/m3,
A.不知道物质的体积关系,无法判断质量关系,故A错误;
B.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故B正确;
C.由图象可知,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故C正确;
D.乙物质的密度为0.5×103kg/m3,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
7.小玉同学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测出几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绘出图象.如图所示四幅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质量、体积、密度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质量是物质属性,不随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密度是物质的特性,除气体外一般不随质量和体积改变。
【详解】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因此图象B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属于图象信息题,考查学生的图象分析能力和知识综合能力,以及对数学函数图象的把握,理解物理量的性质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8.在实验技能测试时,实验桌上有两个烧杯分别装有盐水和纯水,其标签已模糊不清,现有天平、量筒、烧杯、刻度尺、小木块,不能把他们区分开的器材组合是()
A.天平、量筒、烧杯
B.天平、烧杯、刻度尺
C.烧杯、小木块、刻度尺
D.量筒、烧杯、刻度尺
【答案】D
【解析】
【详解】
A.选取天平、量筒、烧杯进行实验: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某种液体,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该液体的总质量m2;算出液体的质量m;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利用密度公式算出液体的密度.用此方法再计算出另一种液体的密度.结论分析:哪一个的密度更大就是盐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选取天平、烧杯、刻度尺进行实验:将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盘中;将适量的水和盐水分别倒入两只烧杯中直到天平重新平衡;用刻度尺量分别量出烧杯内液体的高度,高度大的体积大.结论分析:体积小的液体密度大,密度大的液体是盐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选取器材:烧杯、小木块、刻度尺进行实验:将小木块分别放在盛有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中,小木块会漂浮在两种液体的液面上,小木块所受到的浮力与所受的重力相等;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小木块露出液面的高度,露出液面高的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小,液体的密度就大,是盐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只用量筒、烧杯、刻度尺无法对两种液体进行区分.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9.如图所示,一冰块下面悬吊一物块A,正好悬浮在水中,物块A的密度为ρ,且
1.4×103千克/米3<ρ<
2.0×103千克/米3,冰块熔化后,水面下降了1厘米。
设量筒的内横截面积为50厘米2,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水的密度为1.0×103千克/米3,则可判断物块的质量可能为()
A.0.05千克 B.0.10千克 C.0.15千克 D.0.20千克
【答案】C
【解析】设冰的质量为m,则由题意可知:
代入可得:
解得;
则冰的体积;
设物体A的质量为M,则,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则可知:
化简得:
已知物体A的密度范围为:1.4×103kg/m3<ρ<2.0×103kg/m3;
则分别代入可求得物体A质量的范围;
则可求得当密度取最小值时:
;
同理可求当密度最大时,物体的质量;
故可知,质量的范围为。
故选:C。
点睛:综合考查了浮力和密度的相关计算,以及浮沉条件的应用,有一定难度,除以上数学的分析方法,还可以直接利用水面的下降高度得出产生向上拉力的,再根据物体与水的密度差,选项是否符合题意。
10.如图所示为巧测一高度为l的薄瓶的容积的示意图,用刻度尺先测出瓶底直径为d,瓶口向上倒入一定量水,测出水面高度为l1;然后再堵住瓶口,将瓶盖倒置测出水面离瓶底的高度为l2,则瓶子的容积约为
A .
211
4
d l π B .3
14
d π
C .2
121
4
d l l π+()
D .2
121
4
d l l ()π-
【答案】C 【解析】
酒瓶的底面积为2
4
d S π=
,瓶中水的体积21
14d l V Sl π==
水,瓶中空气体积
22
24
d l V Sl π==
空,酒瓶的容积为222
12
1214
4
4
d l d l V V V d L L πππ=+=
+
=+瓶水空().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特殊的测量方法,关键是利用等效替换法测量形状不规则部分体积,即把瓶子正放、倒放结合起来得到水的体积和空着部分的体积.
11.为确定某种未知液体的“身份”,李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唐的实验小组,他们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多次测量,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m -V”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并通过计算查表对照,知道该液体可能是 ( )
A .硫酸
B .水
C .煤油
D .盐水 【答案】C
【解析】由图象知,烧杯的质量为25g ,当烧杯和液体的质量为45g 时,液体的体积为25cm3,液体的质量为:m =m 2−m 1=45g−25g =20g ,液体的密度为:ρ32025m g V cm
=
==0.8g/cm 3=0.8×103kg/m 3,由表可知,该物质是煤油。
故选C.
12.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李明同学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对一个鸡蛋的体积进行了估算,下列估算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 .10 cm 3 B .50 cm 3
C .100 cm 3
D .150 cm 3
【答案】B 【解析】 【详解】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m =50g ,密度约ρ=1g/cm 3,一个鸡蛋的体积
3
3
50g 50cm 1g /cm m
V ρ
=
=
=.
故B 符合题意.
13.一氧气瓶,瓶内气体密度为ρ,用去1
3
的氧气后,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 A .ρ B .
13
ρ C .
23
ρ D .2ρ
【答案】C 【解析】 【详解】
设这氧气瓶内氧气质量是m ,这些氧气的体积是m
V ρ
=,用去
1
3
的氧气后,剩余氧气的质量是
2
3
m ,氧气瓶里氧气的体积不变,那么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222333
m
m V m ρρρ==⋅= 故选C 。
14.题目文件丢失!
15.把密度不同的两种液体倒满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甲杯中两种液体质量各占一半,乙杯中两种液体体积各占一半,两烧杯中液体质量分别为m 甲和m 乙,两烧杯液体的总质量为m ,则它们的质量关系是( ) A .m 甲>m 乙 B .m 甲<m 乙 C .m 甲=m 乙 D .m =
1
2
(m 甲+m 乙) 【答案】B 【解析】 【详解】
设两液体的密度分别是1ρ、2ρ,烧杯的容积是V ,那么对于甲杯,两种液体的质量都是
1
2
m 甲,两种液体的体积分别是 111
1
22m m V ρρ==甲甲
222
1
22m m V ρρ==甲甲 甲杯中液体的体积是
()12121212+222m m m V V V ρρρρρρ+=+=
=甲甲甲 对于乙杯,两种液体的体积相等,即为12
V ,那么
()()()()2
121
21212121212
11112222222m m m V V V ρρρρρρρρρρρρρρ++=+=+=⋅⋅+=⋅甲甲乙 可以得到
()()22
12121212
---0224m m m m m ρρρρρρρρ+=⋅=⋅>甲乙甲甲甲
即m m >乙甲;可以知道两烧杯液体的总质量是
m m m =+甲乙
故选B 。
16.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 .甲的密度较大
B .乙的密度较大
C .当质量相等时甲的体积大
D .当体积相等时乙的质量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
ABD .由题中的图象可知,当1V V ==甲乙时,m m >甲乙,根据密度公式m
V
ρ=
可知,ρρ甲乙>;故A 项符合题意;BD 项不符合题意;
C .由题中的图象可知,当1m m ==甲乙时,V V <甲乙;故C 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17.甲物质的密度为5 g/cm 3,乙物质密度为2 g/cm 3,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3 g/cm 3.假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则所取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
A.5︰4
B.4︰5
C.5︰2
D.2︰5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甲物质的体积为V甲,乙物质的体积为V乙,则甲物质的质量:m甲=ρ甲V甲=5g/cm3×V甲=5V甲,乙物质的质量:m乙=ρ乙V乙=2g/cm3×V乙=2V乙,甲和乙混合后的总质量:m总=m甲+m乙=5V甲+2V乙,甲和乙混合后的总体积:V总=V甲+V乙,则甲和乙混合后的密度为:
ρ总=,由于混合后的密度为3g/cm3,所以=3,则5V甲
+2V乙=3V甲+3V乙,解得:V乙=2V甲,所以甲物质和乙物质的质量之比为:m甲:m乙=5V
甲:2V
乙
=5V甲:(2×2V甲)=5V甲:4V甲=5:4,故选A
18.体积和质量都相同的铁球、铜球和铅球各一个,已知ρ铁=7.8×103kg/m3,ρ铜
=8.9×103kg/m3、ρ铅=11.3×103kg/m3,那么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可能铁球是实心的,铅球和铜球是空心的 B.可能铜球是实心的,铁球和铜球是空心的C.可能铜球是实心的,铜球和铁球是空心的 D.三个球一定都是空心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
若三球都是实心的,质量相等,根据密度公式变形可知:
铁球体积V铁=m
ρ
铁
,铜球体积V铜=
m
ρ
铜
,铅球体积V铅=
m
ρ
铅
,
∵ρ铁<ρ铜<ρ铅,
∴V铁>V铜>V铅,
又因为题目告诉三球的体积相等,所以铜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铁球可能是实心,也可能是空心。
故选A。
19.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空量杯的质量为40g
B .该液体密度为1.25g/cm 3
C .体积为60cm 3的该液体质量为60g
D .该液体密度为2g/cm 3 【答案】C 【解析】 【详解】
设量杯的质量为m 杯 ,液体的密度为ρ,由图知道,当液体体积为V 1 =20cm 3 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是:
m 总1 =m 1 +m 杯 =40g
由m
V
ρ=
知道, m 1=20cm 3ρ
当液体体积为V 2 =80cm 3 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是:
m 总2 =m 2 +m 杯 =100g
由m
V
ρ=
知道, m 2=80cm 3ρ
故解得液体的密度是:
ρ=1g/cm 3 , m 杯 =20g ,
故ABD 错误;
当液体的体积是V 3 =60cm 3 时,液体质量是:
m 3 =ρV 3 =1g/cm 3 ×60cm 3 =60g ,
故C 正确。
20.有一体积为320cm 的均匀固体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160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天平测它的质量时,砝码应放在天平左盘
B .此固体的密度为38g/cm
C .把此固体带到月球上,质量会变小
D .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为33410kg/m ⨯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用天平测量质量时,物体应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应放在右盘,故A 错误;
B .此固体的密度
33160g =8g/cm 20cm
m V ρ=
=
故B 正确;
C .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无关,把此固体带到月球上,质量会不变,故C 错误;
D .物质的密度与物体质量的多少无关,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不变,故D 错误。
故选B 。
21.一空瓶的质量为20g ,装满水后质量为60g ,装满某种液体后质量为56g ,则该液体的密度是( ) A .0.5×103kg/m 3 B .1.0×103kg/m 3 C .0.6×103kg/m 3 D .0.9×103kg/m 3
【答案】D 【解析】 【详解】
空瓶装满水时水的质量
m 水=60g-20g=40g
装满水时水的体积
V 水=
340g =
1g/cm
m ρ水
水
=40cm 3
瓶的容积
V =V 水=40cm 3
瓶装满液体时液体的质量
m ′=56kg -20g=36g
液体的体积
V ′=V =40cm 3
液体的密度
ρ′=336g
40cm
m V '='=0.9g/cm 3=0.9×103kg/m 3 故选D 。
22.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装有同样多的水,把质量相同的实心铝块、铜块和铅块分别放入这三个杯子里( ρ 铝 < ρ铜 < ρ铅),水不溢出,水面最高的是( ) A .放入铅块的杯子 B .放入铜块的杯子 C .放入铝块的杯子 D .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 【详解】
因为m m m ==铜铅铝,ρρρ铜铅铝>>,所以由公式m
V ρ
=
可知它们的体积
V V V
铜
铅铝
<<,因为这三个金属块都浸没入水杯里,所以它们排开水的体积都等于它们各
自的体积,则V V V
铅排铜排铝排
<<,且原来三个杯子中水的体积相同,所以,放铝块的杯子水面最高,放铅块的杯子水面最低。
故选C。
23.我国研制的“全碳气凝胶”是目前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态材料,其密度仅为0.16 kg/m3,则( )
A.该材料体积越大,密度越大B.1 m3的该材料质量为0.16 kg
C.该材料制成的物品带到太空,质量减小D.该材料适合作打桩用的重锤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全碳气凝胶”状态和温度不变,密度是不变的,与体积大小无关,A错误;
B.0.16kg/m3表示的意思是:体积是1m3的该材料质量为0.16kg,B正确;
C.该材料制的物品带到太空,位置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C错误;
D.该材料的密度特别小,相同体积的质量非常小,所以不适合做打桩用的重锤,D此选项错误.
24.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它们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
A.乙、丙、甲B.甲、丙、乙C.乙、甲、丙D.丙、乙、甲
【答案】A
【解析】
【详解】
如图,取相同体积的三种液体V,可得质量关系m甲>m乙>m丙,
由ρ=m
V
可知ρ甲>ρ乙>ρ丙;
在左图中,三种液体的质量相同,而ρ甲>ρ乙>ρ丙,由V=m
可知V甲<V乙<V丙,
所以左边烧杯的液体为乙,中间为丙,右边为甲,
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乙、丙、甲.
25.人体内的血液量大约是体重的7~8%,如果失血量较少,不超过总血量的10%,则通过身体的自我调节,可以很快恢复.请估算一个中学生血液的质量约为( ) A .4kg B .40kg
C .400g
D .4N
【答案】A 【解析】 【详解】
血液的总量占体重的7%~8%.一个中学生体重大约为50千克,则血液的质量为
()()50kg 7%8% 3.54kg m =⨯=;
A .符合题意;
B .不符合题意;
C .不符合题意;
D .不符合题意.
26.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冰箱冷藏室的温度约为18℃ B .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C .一支2B 铅笔的质量约为500g
D .中学生在测试800m 时的速度约为10m/s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家用冰箱冷藏室的温度大约是5℃,用于冷藏保鲜,故A 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cm ,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人身高的一半,约为80cm ,故B 符合实际;
C.一支2B 铅笔的质量约为5g ,故C 不符合实际;
D.一般中学生跑800米的平均速度约为4m/s ,不可能达到10m/s ,故D 不符合实际. 故选B .
27.很多同学知道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却不知道自己的体积,某同学身高170cm ,体重60kg ,他的体积约为 A .0.006m 3 B .0.06m 3
C .0.6m 3
D .6m 3
【答案】B 【解析】
解:某同学的质量m=60kg ,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即
33ρ 1.010/kg m ρ≈=⨯水,
根据ρm
V
=
可得,他的体积为: 333
60V 0.061.010/m
kg
m kg m
ρ
=
=
=⨯, 故答案为B .
点睛: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知道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是解答的关键.
28.三个实心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图像如图,以下正确的是( )
A .ρρρ<<甲乙丙
B .ρρρ>>甲乙丙
C .ρρρ>>乙甲丙
D .ρρρ>>甲乙丙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如图,当三者质量相同时,甲的体积最大,其次是乙,最小的是丙,由密度公式m V
ρ=可知,甲、乙、丙三者密度大小关系为ρρρ<<甲乙丙。
故选A 。
29.现有质量均为m 的甲、乙两种金属,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且ρ甲>ρ乙。
现按照一定的体积比,将这两种金属混合成合金(假设混合前、后的总体积不变),要求合金的密度
为
2ρρ+甲乙。
则所得合金的最大质量为( ) A .(1+ρρ乙甲)m B .(1+ρρ甲
乙
)m
C.(2-ρ
ρ
乙
甲
)m D.2(
ρ
ρ
甲
乙
-1)m
【答案】A
【解析】
【详解】
甲、乙两种金属的质量相等,因为
ρ甲>ρ乙,
由V=m
ρ可知,
V甲<V乙,
设混合金属中甲的体积为V甲,乙的体积为V乙′,混合后的平均密度:
ρ=
+
==
2
+
m m V V
V V V V
ρρρρ
'
++
''
+
甲乙甲甲乙乙甲乙
甲乙甲乙
,
解得:
V甲=V乙′,
即:混合后金属的体积相等,由于
V甲<V乙,
所以混合后,甲乙两种金属的体积都等于甲的体积V甲,混合后金属的最大质量:
m混=m甲+m乙=m+ρ乙m
ρ
甲
=(1+
ρ
ρ
乙
甲
)m。
故选A。
30.两只一样的烧杯均装满水,将两个实心铜块和铁块分别投入烧杯中,(已知ρ铜=8.9 ×103kg/m3,ρ铁=7.9×103kg/m3)测得两杯总质量相等,则铜块与铁块质量大小关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铜块质量大
B.铁块质量大
C.铁块和铜块质量一样大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详解】
两只烧杯相同,原来装满水,其质量m0相同,将铜块投入水中,有水溢出,溢出水后的质量是:
m1 =m0 +m铜 -m溢1,
将铁块投入水中,有水溢出,溢出水后的质量是:
m2 =m0 +m铁 -m溢2,
根据题意知道m1 =m2,整理得:
m 铜 -m 溢1 =m 铁 -m 溢2,
金属块浸没水中,排开(溢出)水的体积等于金属块的体积,由m
V
ρ=
知道, ρ铜 V 铜 -ρ水 V 铜 =ρ铁 V 铁 -ρ水 V 铁 ,
整理得,铜块与铁块的密度之比是:
3333
7.9g/cm 1g/cm 8.9g/cm 1g 6.969
===7.97/c 9
m V V ρρρρ----=水铜铜铁水铁, 铜块与铁块的质量之比是:
33
8.9g/c 6m 7.9g/c .96141
==17.9624m 1
m V V m ρρρρρρ-<⨯⨯==-水铜铜铜铁铜水铁铁铁, 即铁块的质量大,故B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