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船舶排放控制区政策的发展与完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船舶排放控制区政策的发展与完善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海洋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船舶排放成为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船舶制造国和船舶拥有国之一,由于船舶排放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显著,我国在船舶排放控制方面的政策逐渐发展与完善。

在20世纪90年代初以前,我国对船舶排放的控制政策相对较为滞后。船舶排放多是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MO)的相关公约制定的,而我国在这方面并没有专门的法规和管理制度。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成为航运大国的地位逐渐提升,对船舶排放控制的需求变得迫切。

2000年,我国海事局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环境保护法》(简称“船尾法”),这是我国第一部对船舶排放进行规范和管理的立法文件。船尾法主要针对船舶污染物的排放、控制与治理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并对不同类型和规模的船舶实施了不同的控制要求。

随着船舶排放问题的日益突出,2007年,我国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和海关总署发布了《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03),进一步细化了我国船舶排放的管理,明确了船舶排放标准、监管和监测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2015年起,我国开始在中国沿海主要港区控制船舶排放。首先在宁波舟山港、上海港和珠江口区域设立了船舶排放控制区,对船舶排放进行了限制。随后,又相继在厦门港、天津港、青岛港等港口区域设立了船舶排放控制区。

在船舶排放控制区内,对船舶的大气污染物排放进行了进一步的减排要求。具体措施包括限制船舶使用高硫燃料油、推动船舶脱硫和脱氮、鼓励船舶使用清洁能源等。我国还加强了船舶排放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对违反规定的船舶进行处罚。

为了进一步推动船舶环保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我国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和试点工作。通过加大对船舶减震技术、小排量船舶和清洁能源船舶的研究和推广力度,提高船舶的能效和环保性能。

可以预见,未来我国船舶排放控制政策将进一步完善。随着全球船舶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我国将进一步加强国内的船舶排放管理,提高我国船舶的环保性能。我国还将继续推动船舶环保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动全球船舶排放控制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