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诗鉴赏 课件--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⑵请分析词的下阕诗人抒发了什么情怀?
词的下阕借惜春表达了惜别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 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送别类诗歌考查角度:
形象(景物意象) 表达技巧 内容和思想情感
送别诗常见的常用意象
• 空间意象:长亭、灞陵、南浦; • 时间意象:黄昏、月夜、清晨; • 动物意象:杜鹃、大雁、寒蝉; • 景物意象:杨柳、柳絮、杨花,秋 、明月、
下片抒发作者送别的情意。
(2)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 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 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4分)
• 答:修辞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 横,山是眉峰聚。”“送春归”“和春 住”。想象别致,意蕴生动。如“眉眼盈 盈处”“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 2、形式标志:大多题目中有“送”或“别”字
• 3、感情色彩: 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 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送别诗的情感:哀伤凄婉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 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送别诗的情感: 慷慨豁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富于变化。如柳永《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 风残月”,想象与情人分别后旅途况味的描写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
答: 上片写浙东山水的美好;
送别诗鉴赏: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 ——江淹
一、复习目标: 1、了解送别诗的一般特征,熟悉常用的
意象。 2、把握送别诗常见的情感。 3、能准确分析各种手法。
二、送别诗定义:
• 1、古代由于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都不发达,每 有行旅,动辄经年累月,别易会难,因此古人 很重离别,而送别诗由此而生。指的是主客之 间由于分别而互相赠别酬答的诗作。古人送别 常折柳相送、备酒饯行,有时也歌唱作诗话别, 离情别意是古代文人骚客咏叹的永恒话题。
1、答案: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难, 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 (3分)。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1分)。
2、答案: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 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答思想感情题,一般情况下,其答题模式为: 基于何种原因(或情境)产生的+情感。
送别诗常见的思想情感
• 1、表达了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深情和别后的孤寂惆怅之 情,情调大都依恋而伤感;
• 2、表达深情厚谊,多赞美、留恋。 • 3、表达诗人豁达的胸襟和豪放的气度,寄托对友人诚
挚的安慰、劝勉和祝愿; • 4、借诗吐胸中积愤或明心志的(多在诗人艰难困厄之
际) • 5、表达出诗人对友人前行或自己未来的担忧之情。
比喻 用典 1、从比方入手,曲笔对写
如《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 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中就是从家乡亲人思念自己写起。 2、虚实相生
“实”是指眼前的景;“虚”可以是过去的景,也可以是
想象的景,梦中的景,双关暗写的,侧面写的都可称为虚。虚 实相映, 激发联想与想象,丰富内容,拓展意境,鲜明突出,
示之意。
•注意:诗歌情感是多而复杂的,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 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要仔细阅读,逐联分析,细细探究, 准确描述诗人的情感。注意情感的多样性。
七、赏析情感: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
译文:
唱完了一曲送别的歌儿,你便解开了那远别的行舟, 两岸是青山,满山是红叶,水呀,在急急地东流。 当暮色降临,我醒来了,才知道人已远去, 而这时候,满天风雨,只有我一个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三、送别类诗歌考查角度:
内容、情感、手法
鉴赏送别诗的方法:
品意象(注意平时积累) 抓关键词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 注意手法(常用:借景抒情、衬托 )
四、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
1、地点:长亭短亭、谢亭、劳劳亭、灞桥(灞 陵)、南浦、西楼、渡口、古道…… 2、用具:舟(帆)、马、酒;乐曲:《阳关 曲》、《骊歌》(离歌); 3、景物:柳、水、鸿雁、浮云、夕阳、月、草、 孤帆、扬花、子规、飞鸟…… 4、时间:暮春、初春、秋、黄昏、月夜、清 晨……
唱歌送别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踏歌”是民间的一种歌调,唱歌时以 脚踏地为节拍。
1、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2、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六、送别诗常见的思想情感
• ①旷达乐观,对朋友的劝勉、鼓励、安慰。 • ②表达离别之情的。 • 惜别之情,后会无期的怅然。 • 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分别后形单影只的孤独。 • 分别后对友人的牵挂,孤寂惆怅的悲伤。 • 情深意长的情谊。 • 前途未卜的迷茫,人生无常的感叹。 • ③借诗吐胸中积愤或明心志的,寄寓身世之感和个人情怀。 • ④综合型的,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
2、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题目。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 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 和春住。 ⑴这是一首送别诗。“眉眼盈盈处“四个字有两层意思, 试作简要分析。
一是喻指友人故乡的秀丽山水,二又令人想见友人妻 妾倚栏盼归之际美目传恨、秀眉凝愁的情态。
《送沈子福之江东》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罟(gǔ)师:船夫。临圻(qí):
地名。
饮酒饯别 美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
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 寓相勉之词以致意”。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白话译文: 来到镇江,正是一个满江寒雨的夜晚, 黎明送别好友,更显得楚山影孤形单。 远在洛阳的亲友如果问起我的情况, 就说我心地纯洁,像玉壶中的冰一样。
八、送别诗常用的手法: 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情景交融 虚实结合 曲笔对写
重点意象 :
• 空间意象: 长亭、灞陵、南浦; • 时间意象: 黄昏、月夜、清晨; • 动物意象: 杜鹃、大雁、寒蝉; • 景物意象: 杨柳、柳絮、杨花,秋 、明月、
夕阳、孤舟、流水
习俗类意象 1、折柳惜别 2、饮酒饯别 3、唱歌送别
折柳送别
《送别》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
答思想感情题,一般情况下,其答题模式为:
基于何种原因(或情境)产生的+情感。
夕阳、孤舟、流水
送别诗常见的表达技巧
• 抒情手法:借景抒情、直抒胸臆 • 修辞手法:比喻、双关 • 描写手法:想象(虚与实)、景物描写角度顺序
掌握答思想感情题的一般模式
示例: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蕴含了 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 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 “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