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童话《铃声》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徒生童话《铃声》读后感
黄昏、夕阳、烟囱、金黄的云彩烘托出时断时续的钟声,一同营造出一个美妙的童话情境。
但是,安徒生为何让钟声悠扬地回响在美丽的童话之中?它给童话里的人们带来怎样的改变?钟声究竟从哪里
降临?童话开头,一连串的悬念接踵而至。
“类似教堂钟声的奇异的声音”,作者以看似轻描淡写的一笔,就将轻盈、透明的童话提升到庄严、崇高的宗教境界。
如果美丽的童话与超越此岸的宗教结合在一起,那该是一种怎样动人的力量?
钟声改变了童话中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
人们在“隆隆的车声和嘈杂的人声”的缝隙中转而倾听高远的钟声。
这里,“隆隆的车声和嘈杂的人声”与“钟声”都具有象征意味:前者象征忙碌的生活节奏和形式,后者象征人们内心中的圣灵之音。
在圣灵之音的召唤下,人们渐渐复苏了倾听的欲求。
然而,凡俗中的人们由于长久地遗忘了“倾听”,一旦被圣灵之音召唤,除了感到惊奇、新奇,便是陌生。
他们因此将圣灵之音误认为“暮钟”、森林里教堂的声音,等等。
那么,圣灵之音源自哪里?这是童话的重心所在,也是贯穿整个童话的“钟声”的象征意义。
按照童话的结构安排,我们可以将童话的内容划分为两个部分:倾听钟声与寻找钟声。
其中,倾听钟声只是寻找钟声的起因和铺垫,寻找钟声才构成了童话无限丰富的内容。
寻找钟声的过程充满了犹疑和曲折,情节的发展便呈现出阻滞和繁复。
不过,寻找钟声的过程在让作者的思想借助童话的形式破土而出的同时,也让童话的容量备受
考验。
事实上,只要细读童话,便会发现:寻找钟声的过程始终被作者有意延宕,悬念迟迟没有揭开,由此,愈发体现出精神探索的艰难。
先是富人、穷人不约而同地上路了,这意味着钟声消解了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对立。
或者说,在圣灵之音的感召下,富人与穷人都是圣灵的平等子民。
接着,“城里卖糕饼的人”、“卖糖果的人”等也上场了,这意味着圣灵之音暂时将市民从凡俗的生活中拯救出来。
但是,由于他们将寻找的目光仅仅锁定在森林,内心与圣灵之音没有任何接通之处,皆未果而返。
后来,“皇帝”与“世界的敲钟人”一同上演了“皇帝的新装”,指鹿为马,自欺欺人。
寻找钟声的过程似乎被悬置。
但是,悬置是为了新一轮寻找的开始。
安徒生其实是将寻找的希望寄托在新一代的身上。
原因在于:他们是“受坚信礼的孩子们”,存留着“稚气的灵魂”,这使得他们拥有一颗易于感动的心。
但是,仅有感动之心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坚韧和虔信。
第一次上路时,有的孩子腻烦了,有的孩子坐下来扎花环,其他的孩子在无望之时认定钟声来自幻想。
第二次上路时,有的孩子或将泉水声认作钟声,或将一个小小的钟认作所要寻找的对象。
只有王子与贫儿不畏艰难险阻,虔诚寻找,从不同的方向会合在一起,共同聆听圣灵的钟声,并终于感悟:钟的有无其实并不重要,只要拥有一颗倾听圣灵的心灵,就能够听到高远的钟声。
除了精神探索,同样值得关注的是作者的艺术探索。
在《钟声》里,作者一再延宕孩子们接近圣灵之声的时间,以扩大童话这一艺术
形式所具有的意义空间。
从这一点出发,孩子们对于钟声的寻找不是对成人寻找钟声的简单重复,而是情节的对比和推进。
情节的发展与精神的探寻结伴而行,忽而濒于绝境,忽而绝处逢生,引人入胜。
另外,景色描写不仅是延宕情节的方式,而且构成童话独特的美学存在。
童话中的风景不仅具有自然的美感品格,而且具有神的高贵品质。
如果没有风景作为背景,钟声的呼唤将会成为一种干涩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