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质疑问难意识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质疑问难意识的培养
目前学校教育以升学率为目标,枯燥乏味并且繁重的应试训练抹杀了青少年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缺乏质疑问难的精神。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数学课堂中为学生提供质疑问难的空间,唤起学生质疑意识,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大胆质疑,学生养成好问、多问、深问的习惯,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具备一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1]。
一、质疑问难意识的现状
1.没有问题问: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习惯于等待老师给出答案和结论,从来不去独立思考和怀疑,没有探究一题多解的意识。
2.没有胆量问: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中往往会萌生一些疑问,但是怕问题太简单无知,受到老师的指责或同学的嘲笑,质疑问难意识逐渐淡化。
3.没有能力问: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没有能力提出新的问题,或者遇到问题不能准确表达。
4.没有机会问:课堂教学时间紧,教师的问题难度低,没有时间深入思考,不能质疑问难。
二、培养质疑问难意识的意义
1.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强化他们的求知欲,在挑战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实现教学过程主体作用的发挥。
2.实现课堂有效交流:良好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促进学生产生表达的愿望,积极促进课堂有效交流,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3.对学生因材施教:根据提出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便于因材施教,使学生达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能够面向绝大多数学生[2]。
4.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生质疑问难意识强烈,能够独立思考,
大胆突破,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去认识事物,解决问题,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促进个性的发展。
5.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学生敢于对知识产生质疑,培养学生批判精神和求异思维,有助于学生形成创新精神。
三、培养学生质疑问难意识的措施
1.创设民主和谐的数学课堂氛围
宽松的学习环境是培养质疑问难意识的基础,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宽松的、民主的、和谐的教学氛围,消除紧张焦虑情绪,使学生勤于动脑,善于发言,充分展现个性,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之中。
教师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笑容,肯定的手势,娓娓的诱导,饱含深情赞许的目光,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向教师提问、质疑、讨论等。
充分的肯定与表扬大胆提问、能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学生。
2.发挥鼓励评价机制
教师的激励是培养学生有效质疑意识的保证。
认真倾听学生的问题,善待学生的错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消除提问的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己见,标新立异。
耐心解答学生所提问题,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质疑问难习惯的培养。
3.培养学生质疑态度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相互启发,表达自己的见解,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开展评选爱问神童、质疑博士活动,激发学生质疑的热情,形成质疑的热潮,使学生由被动质疑转向自动发问,养成质疑的习惯。
4.加强知识和能力训练
基本功训练是培养质疑问难意识前提。
学生知识匮乏质疑问难意识必然淡薄,首先要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5.教师引导是有效质疑的基础
教师为学生质疑创造机会起着主导作用,教学过程设计成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模式,让学生从答到问的转变[3]。
(1)预习质疑,课前应布置预习任务,给出导学提纲,明确教学目的
和任务,上课检查预习效果,让学生讲解对预习内容的理解,学生提出疑问,使每位学生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弄清及探究哪些问题?还能发现什么规律?还有其它解法吗?等等。
举一反三,选取典型的题目因势利导,从多角度进行分析,提出质疑,共同解决问题。
(2)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鼓励他们最大限度地发现问题。
(3)创设冲突性情境,学生以旧引新,适时把新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打破学生暂时的认知平衡,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
(4)反思常规解法,捕捉问的契机,不但想问、敢问,还要善问。
(5)教师故意出错,巧设陷阱,给学生创造质疑机会。
(6)自己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拒理力争,然后总结,提高学生质疑能力。
(7)制定激励机制,小组加分鼓励学生质疑。
(8)数学知识与实际相联系,将生活中数学问题引到课堂,如银行今年的年利率上升了0.15%,存入1万元能多收入多少钱?引导学生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在发现中质疑,在探究中质疑。
(9)运用开放性问题质疑,引出新的问题,对常规解法质疑、评价、拓展思路,以寻求独特、新颖的解题方式。
(10)针对学生易错处,设置解题误区,培养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11)运用问题变式,适当地变换题中的条件或结论,将命题再做进一步的推广或引申,多角度去理解概念的意义,提出合适的问题,或让学生补充缺少的条件,或变换数量关系,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编等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4]。
总之,数学教师要在课堂中采取多种教学措施,加强学生质疑问难意识的培养,促进他们学习方式的转变,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