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伞的秘密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伞的秘密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索活动手册》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伞的秘密”。
通过本章学习,幼儿将了解伞的结构、功能及使用原理,培养幼儿对日常科学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幼儿能够掌握伞的基本结构,了解伞的防水原理。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正确使用伞。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关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难点:伞的防水原理。
2. 教学重点:伞的结构与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各种类型的伞、伞的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教师展示各种类型的伞,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它们的特点,激发幼儿对伞的好奇心。
2. 探索伞的结构(5分钟)
3. 伞的防水原理讲解(5分钟)
教师通过实验和动画,讲解伞的防水原理,帮助幼儿理解伞的功能。
4. 例题讲解(5分钟)
教师出示一道关于伞的选择题,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5分钟)
教师发放练习题,幼儿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动手制作小伞(10分钟)
教师指导幼儿利用画纸、彩笔、剪刀等材料,制作属于自己的小伞。
7. 小组分享与展示(5分钟)
各小组展示制作的小伞,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六、板书设计
1. 伞的结构:
伞骨
伞面
伞把
2. 伞的防水原理:
伞面使水滴顺着边缘流下
伞骨支撑伞面,扩大防水面积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请画出你喜欢的伞,并简单描述它的特点。
2. 答案示例:我喜欢这把彩虹伞,它的伞面有七种颜色,非常漂亮。
伞骨很结实,可以防止雨水淋湿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课后反思:本节课幼儿对伞的结构和功能掌握较好,但在理解
防水原理方面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伞厂,了解伞的制作过程,培养幼儿
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难点:伞的防水原理。
2. 教学重点:伞的结构与功能。
3. 教学过程中的实验和动手制作环节。
4. 作业设计中的描述和表达能力培养。
详细补充和说明:
一、伞的防水原理
1. 使用动画或实物演示,展示雨水滴落在伞面上的情景,让幼儿
观察水滴如何顺着伞面流下。
2. 通过简单的物理原理讲解,如重力、表面张力等,使幼儿明白
伞面防水的原因。
3. 设计互动环节,让幼儿动手操作,如用喷壶模拟雨水,观察伞
面的防水效果。
二、伞的结构与功能
1. 以实物伞为例,分解伞的各个部分,让幼儿触摸、观察,了解
伞骨、伞面、伞把等部件的作用。
2. 通过对比不同类型的伞,让幼儿了解伞的多样性及其功能特点,如遮阳伞、雨伞、折叠伞等。
3. 引导幼儿思考伞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珍惜资源的意识。
三、实验和动手制作环节
1. 在实验环节,教师应确保实验过程安全、简单易懂,让幼儿能够直观地观察到现象。
2. 在动手制作环节,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制作材料,并分步骤指导幼儿完成制作任务。
3. 鼓励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发挥创意,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和创新能力。
四、作业设计中的描述和表达能力培养
1. 在作业题目中,引导幼儿用文字和图画描述自己喜欢的伞,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
2. 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关注幼儿的描述是否准确、生动,给予积极的评价和指导。
3. 鼓励幼儿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作业,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口语表达能力。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使用亲切、生动的语言,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 语调抑扬顿挫,富有趣味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时间分配
1. 确保每个环节的时间充足,避免教学过程过于紧张。
2. 实践环节适当延长,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动手操作和思考。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引导幼儿关注课程重点和难点。
2. 鼓励幼儿积极回答问题,对幼儿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情景导入
1. 利用实物、图片等教具,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起幼儿的兴趣。
2. 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关注课程主题。
教案反思:
一、教学内容的处理
1. 本节课对伞的结构、功能及防水原理等内容进行了讲解,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幼儿对防水原理的理解仍有一定难度,今后教学中需要更加直观地展示和讲解。
2. 在教学内容拓展方面,可以增加伞的文化、历史背景等方面的知识,丰富幼儿的视野。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
1. 本节课采用了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但部分环节的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导致教学过程略显紧张。
2. 今后教学中,可以尝试分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三、课堂氛围的营造
1. 本节课在课堂氛围营造方面做得较好,幼儿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2. 今后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适时调整教学节奏,使课堂氛围更加轻松愉快。
四、教学评价的实施
1. 本节课对幼儿的评价主要关注知识掌握和动手能力,但评价方式较为单一,今后可以尝试多元化评价方法,如观察记录、同伴评价等。
2. 作业设计方面,可以增加开放性、创新性的题目,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