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2015-2016学年甘肃西北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化学试题及答案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甘肃省西北师大附中高一(上)期中考试化
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西博格博士1979年在美国化学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下列对化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英国科学家道尔顿1661年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B.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
C.化学既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还是一门具有实用性的科学
D.现代化学还将在能源与资源、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医药与健康等领域产生广泛的影响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B.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红棕色烟
C.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烟
D.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蓝色的烟
3.一小块金属钠放入下列溶液中,既能产生气体又会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A.稀硫酸B.氢氧化钾稀溶液
D.饱和石灰水溶液
C.硫酸铜溶液
4.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①金属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③燃烧后得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物质.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④⑤
5.下列关于氯气的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或实验效果的是()
①可用于氯气的收集
②可用于除去氯气中少量的氯化氢气体
③可证明氯气具有漂白性
④可用于实验室氯气的尾气吸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6.工业上常用氯气给自来水消毒.某学生用自来水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不会产生明显药品变质的是(
)A .AlCl 3B .NaOH C .NaHCO 3D .AgNO 3
7.下列现象不能用胶体知识进行解释的是(
)A .向FeCl 3饱和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形成红褐色的分散系
B .一支钢笔使用两种不同牌子的蓝黑墨水,易出现堵塞
C .在河水与海水的交界处,易有三角洲形成
D .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是因为烟尘微粒带电荷
8.下列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
碱酸盐酸性氧化
物
A
B
C
D
A .A 纯碱烧碱苛性钠KOH
B .B
C .C 盐酸硫酸醋酸碳酸
D .D 烧碱食盐石灰石纯碱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水三氧化硫
9.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常温、常压下,11.2L N 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
B .标准状况下,18g H 2O 的体积是22.4L
C .N A 个SO 2的体积是22.4L
D .标准状况下,22.4L H 2与O 2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2N A
10.如图所示装置,密闭容器内分别充入空气和H 2、O 2的混合气体在可移动的活塞两边,在标准状况下若将H 2、O 2的混合气体点燃引爆,活塞先左弹,恢复原温度后,活塞右滑停留于容器的中央,则原来H 2、O 2的体积比最接近于()
A .2:7
B .5:4
C .4:5
D .7:3
1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氨气通入醋酸溶液CH 3COOH+NH 3═CH 3COONH 4
B .澄清的石灰水与盐酸反应:H +OH ═H 2O
C .碳酸钡加入稀硫酸:BaCO 3+2H ═Ba +H 2O+CO 2↑
D .氯气通入水中:Cl 2+H 2O ═2H +Cl +ClO 12.下列各反应,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 .氢氧化铜与盐酸;
氢氧化铜与醋酸B .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
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C .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硫酸
碳酸钠溶液与稀硫酸D .石灰石与稀硝酸石灰石与稀盐酸13.20g A 物质和14g B 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g C 物质、3.6g D 物质和标准状况下4.48L 气体E ,则E 物质的摩尔质量为()
A .100g/mol
B .108g/mol
C .55g/mol
D .96g/mol
14.由CO 2、H 2和CO 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CO 2、H 2和CO 的体积比为(
)A .29:8:13B .22:1:14C .13:8:29D .26:15:57
+﹣﹣
+﹣+2+15.将21.8g Na 2O 与Na 2O 2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中,称得水溶液净重18.6g ,则混合物中Na 2O 2和Na 2O 的质量之比为(
)A .2:1 B .78:31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5分)
16.下列物质中:①Na ②蔗糖③CO ④AgCl ⑤CO 2⑥NaCl 溶液⑦NH 3⑧H 2S ⑨H 2SO 4⑩Ba (OH )2
属于电解质的是;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C .78:62
D .39:62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能导电的是;
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17.现有失去标签的CaCl 2、AgNO 3、HCl 、和Na 2CO 3四瓶溶液.为了确定四种溶液的成分,将它们编号为A 、B 、C 、D 后进行化学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顺序
①
②
③
④实验内容A+B B+D C+B A+D 实验现象无明显现象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有白色沉淀生成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完成下列各小题:
(1)A 、B 、C 、D 四瓶溶液分别是(用化学式表示所含溶质)A
B C
D
(2)写出B 与D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写出B 与C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8.实验需要0.1mol/LNaOH 溶液450ml ,根据溶液配制中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2)根据计算得知,所需NaOH 的质量为g .
(3)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A .用50mL 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 .用托盘天平准确称量取所需的NaOH 的质量,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用玻璃棒慢慢搅动.
C .将已冷却的NaOH 溶液沿玻璃棒注入500mL 的容量瓶中
D .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 .加水至离刻度线1~2cm 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4)下列操作对所配浓度有何影响(填写字母)
偏大的有
;偏小的有
;无影响的有.
A .称量用了生锈的砝码;
B .将NaOH 放在纸张上称量;
C.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E.未洗涤溶解NaOH的烧杯
F.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G.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H.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19.如图所示下列反应皆为常见反应(部分反应条件省略),其中A、B、F均为单质,其余物质均为化合物且D常温下为液态,H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
(1)写出G的化学式F化学式
(2)写出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CO
2
通入H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4)消耗7.8g C可以生产标准状况下的B L.
20.实验室中所用少量氯气是用下列方法制取的,4HCl(浓)+MnO
2
Cl
2
↑+MnCl
2
+2H
2
O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可采用溶液来吸收有毒的氯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实验取质量分数为36.5%,密度为1.19g•cm,浓盐酸100mL,反应结束后测得盐酸
的浓度变为1.9mol/L,(忽略体积的变化)请你计算出实验过程生成标况下的Cl
2
多少L(写出计算过程)
﹣3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西博格博士1979年在美国化学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下列对化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英国科学家道尔顿1661年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B.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
C.化学既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还是一门具有实用性的科学
D.现代化学还将在能源与资源、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医药与健康等领域产生广泛的影响【分析】波义耳: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于1661年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科学的诞生.
道尔顿:英国化学家和物理学家,于1803年提出了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解答】解:A.英国化学家波义耳1661年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不是道尔顿,故A错误.
B.原子是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所以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故B正确.
C.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的科学,故C正确.
D.现代化学与能源、材料、环境、医药与健康息息相关,故D正确.
故选A.
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B.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红棕色烟
C.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烟
D.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蓝色的烟
【分析】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与氢气反应,点燃时有苍白色火焰,与钠、铁、铜反应时可根据生成物的颜色判断反应现象的可能性.
【解答】解:铜在氯气中燃烧,可观察到有棕黄色的烟,生成氯化铜,其它选项正确.故选D .
3.一小块金属钠放入下列溶液中,既能产生气体又会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
A .稀硫酸
B .氢氧化钾稀溶液D .饱和石灰水溶液
C .硫酸铜溶液【分析】根据钠的化学性质:与水、酸、盐溶液的反应,利用2Na+2H 2O=2NaOH+H 2↑及生成的碱与盐的反应来得出反应现象.
【解答】解:A .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气,不会产生沉淀,故A 不选;
B .钠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实质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不会产生沉淀,故B 不选;
C .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氢氧化铜沉淀和水,产生气体生成蓝色沉淀,故C 不选;
D .钠与饱和石灰水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放热,氢氧化钙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所以有白色固体析出,故D 选;
故选:D .
4.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①金属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③燃烧后得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物质.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④⑤
D .④⑤
【分析】钠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发生反应时,由于钠的熔点较低,先熔化,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淡黄色过氧化钠固体,燃烧时火焰为黄色.
【解答】解:①由于钠的熔点较低,先熔化,故①正确;
②钠在加热条件下能在空气中燃烧,但不加热时,生成氧化钠,没有没有燃烧,并且观察不到黄色火花,故②错误;
③生成过氧化钠,为黄色固体,故③错误;
④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燃烧时火焰为黄色故④正确;
⑤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淡黄色过氧化钠固体,故⑤正确.
故选C .
5.下列关于氯气的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或实验效果的是()
①可用于氯气的收集
②可用于除去氯气中少量的氯化氢气体
③可证明氯气具有漂白性
④可用于实验室氯气的尾气吸收.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分析】氯气密度比空气大,微溶于水,难溶于饱和食盐水,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可与水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次氯酸,氯气可与氢氧化钠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①氯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可用于氯气的收集,故
①正确;
②氯气微溶于水,难溶于饱和食盐水,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少量的氯化氢气体,故
②错误;
③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应用干燥的氯气实验验证,故③错误;
④氯气可与氢氧化钠反应,可用于实验室氯气的尾气吸收,故④正确.
故选D.
6.工业上常用氯气给自来水消毒.某学生用自来水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不会产生明显药品变质的是()
A.AlCl
3B.NaOH C.NaHCO
3
D.AgNO
3
【分析】自来水用氯气消毒,氯气溶液水形成氯水,依据氯水的成分分析解答.
【解答】解:氯气部分溶于水,Cl
2+H
2
O=HCl+HClO,所以溶液中存在氯气、盐酸、次氯酸
等,与氯水中的物质不发生反应,
A、与氯化铝不反应,不变质,故A选;
B、NaOH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变质,故B不选;
C、NaHCO
3
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而变质,故C不选;
D、AgNO
3
与盐酸反应生成难溶的氯化银,而变质,故D不选;
故选:A.
7.下列现象不能用胶体知识进行解释的是()
A.向FeCl3饱和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形成红褐色的分散系
B.一支钢笔使用两种不同牌子的蓝黑墨水,易出现堵塞
C.在河水与海水的交界处,易有三角洲形成
D.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是因为烟尘微粒带电荷
【分析】A.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
B.带相反电荷的胶体混合发生聚沉;
C.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是胶体聚沉的结果;
D.工厂烟尘属于气溶胶,胶体具有电泳性质.
【解答】解:A.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与胶体无关,故A错误;B.带相反电荷的胶体混合发生聚沉,故B正确;
C.江河中的泥浆属于胶体,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是胶体聚沉的结果,故C正确;D.工厂烟尘属于气溶胶,用高压电除去工厂烟尘是应用了胶体的电泳性质,故D正确.故选A.
8.下列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
碱酸盐酸性氧化
物
A
B
C
D A.A
纯碱
烧碱
苛性钠
KOH
B.B C.C
盐酸
硫酸
醋酸
碳酸
D.D
烧碱
食盐
石灰石
纯碱
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
水
三氧化硫
【分析】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为碱;电离出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及酸根离子的化合物为酸;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的化合物为盐;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的氧化物或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与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A.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烧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碱;
B.一氧化碳是不成盐氧化物;
C.水呈中性;
D.结合概念与物质的组成进行判断.
【解答】解:A.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烧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碱,故A错误;
B.烧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碱,硫酸属于酸,氯化钠属于氧,一氧化碳是不成盐氧化物,不是酸性氧化物,故B错误;
C.苛性钠是氢氧化钠,属于碱,醋酸属于酸,石灰石灰石是碳酸钙,属于盐,水呈中性,不是酸性氧化物,故C错误;
D.氢氧化钾属于碱,碳酸属于酸,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属于酸性氧化物,故D正确;
故选D.
9.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常温、常压下,11.2L N
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
B.标准状况下,18g H
2
O的体积是22.4L
C.N
A 个SO
2
的体积是22.4L
D.标准状况下,22.4L H
2与O
2
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2N
A
【分析】A、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
B、标况下水为液态;
C、二氧化硫所处的状态不明确;
D、氢气和氧气均为双原子分子.
【解答】解:A、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故11.2L氮气的物质的量小于
0.5mol,则含有的分子数小于0.5N
A
个,故A错误;
B、标况下水为液态,故18g水即1mol水的体积小于22.4L,故B错误;
C、二氧化硫所处的状态不明确,故N
A
个二氧化硫分子即1mol二氧化硫的体积无法确定,故C错误;
D、标况下22.4L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氢气和氧气均为双原子分子,
则1mol混合物中含2mol原子即2N
A
个,故D正确.
故选D.
10.如图所示装置,密闭容器内分别充入空气和H
2
、O
2
的混合气体在可移动的活塞两边,
在标准状况下若将H
2
、O
2
的混合气体点燃引爆,活塞先左弹,恢复原温度后,活塞右滑停
留于容器的中央,则原来H
2
、O
2
的体积比最接近于()
A.2:7 B.5:4 C.4:5 D.7:3
【分析】反应前,左右两室的体积之比为1:3,则左右两室中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1:3,反应后,活塞处于中央,两室体积相等,则两室中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令空气的物质的量
为1mol,设H
2
、O
2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讨论氢气或氧气过量计算解答.
【解答】解:令空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反应前,左右两室的体积之比为1:3,反应前右室的物质的量为3mol,反应后,活塞处于中央,两室体积相等,则两室中气体的物质的量
相等,反应后右室气体物质的量为1mol,发生反应2H
2
+O
2
设H
2
、O
2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
若氢气过量,则:,解得x:y=7:2,
2H
2
O,
若氧气过量,则:
故选C.
,解得x:y=4:5,
1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氨气通入醋酸溶液CH
3
COOH+NH
3
═CH
3
COONH
4
B.澄清的石灰水与盐酸反应:H+OH═H
2
O
C.碳酸钡加入稀硫酸:BaCO
3
+2H═Ba+H
2
O+CO
2
↑
D.氯气通入水中:Cl
2
+H
2
O═2H+Cl+ClO
【分析】解:A.醋酸铵为易溶的强电解质,离子方程式中需要拆开;
B.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需要拆开,二者反应实质为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C.碳酸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二氧化碳气体和水;
+﹣﹣
+﹣
+2+
D .次氯酸为弱酸,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
【解答】A .氨气通入醋酸溶液生成醋酸铵,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H 3COOH+NH 3═CH 3COO ﹣+NH 4,故A 错误;
+﹣+B .澄清的石灰水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 +OH ═H 2O ,故B 正确;
C .碳酸钡加入稀硫酸生成硫酸钡沉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BaCO 3+SO 4+2H ═BaSO 4+H 2O+CO 2↑,故C 错误;
D .氯气通入水中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l 2+H 2O ═H +Cl +HClO ,故D 错误;
故选B .
12.下列各反应,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 .氢氧化铜与盐酸;
氢氧化铜与醋酸B .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
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C .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硫酸
碳酸钠溶液与稀硫酸D .石灰石与稀硝酸石灰石与稀盐酸
【分析】A .醋酸是弱电解质写化学式,HCl 是强电解质,写离子;
B .氢氧化钡和硫酸铜溶液反应还生成氢氧化铜沉淀;
C .小苏打为碳酸氢钠,而苏打为碳酸钠,阴离子不同,且HCO 3、CO 3在离子反应中均保留整体;
D .硝酸和HCl 都是强电解质,写离子.
【解答】解:A .氢氧化铜与盐酸、氢氧化铜与醋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Cu (OH )
﹣+2+2+2+2H =Cu +2H 2O 、Cu (OH )2+2CH 3COOH=Cu +2CH 3COO +2H 2
O ,所以离子方程式不﹣2﹣
++﹣2﹣同,故A 错误;
B .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分别为:Ba +SO 4=BaSO 4↓、Ba +2OH +SO 4+Cu =BaSO 4↓+Cu (OH )2↓,所以离子方程式不同,故B 错误;
C .小苏打为碳酸氢钠,而苏打为碳酸钠,阴离子不同,且HCO 3、CO 3在离子反应中均保留整体,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 3+2H =CO 2↑+H 2O ,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 3+H =CO 2↑+H 2O ,不能用同一离子反应表示,故C 错误;
﹣﹣2+2﹣2+﹣2﹣2+2﹣2﹣++
D.硝酸和HCl都是强电解质,都需要拆开,两个反应离子方程式都是
CaCO
3
+2H=Ca+CO
2
↑+H
2
O,满足条件,故D正确;
故选D.
13.20g A物质和14g 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g C物质、3.6g D物质和标准状况下4.48L 气体E,则E物质的摩尔质量为()
A.100g/mol B.108g/mol C.55g/mol D.96g/mol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可计算E的质量,根据n=计算E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计算+2+
E的摩尔质量.
【解答】解: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则有m(A)+m(B)=m(C)+m(D)+m(E),故m(E)=20g+14g﹣8.8g﹣3.6g=21.6g,
E的物质的量为
故M(E)=
故选B.
14.由CO
2
、H
2
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
CO
2
、H
2
和CO的体积比为()
A.29:8:13B.22:1:14C.13:8:29D.26:15:57
=0.2mol,
=108g/mol,
【分析】由于CO与N
2
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CO
2
、H
2
、CO混合气体的平均相
对分子质量仅由CO
2
和H
2
来决定,CO的量可以任意.用十字交叉法可以得出结果.
【解答】解:由于CO与N
2
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CO
2
、H
2
、CO混合气体的平
均相对分子质量仅由CO
2
和H
2
来决定,CO的量可以任意.由交叉法:
由十字交叉法可求得CO
2
和H
2
的体积比为26:16或13:8时(CO的量可以任意),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28.
故选C.
15.将21.8g Na 2O 与Na 2O 2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中,称得水溶液净重18.6g ,则混合物中Na 2O 2和Na 2O 的质量之比为(
)A .2:1 B .78:31C .78:62D .39:62
【分析】Na 2O 2与Na 2O 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水中溶解发生的反应为:①Na 2O+H 2O ═2NaOH 、②2Na 2O 2+2H 2O ═4NaOH+O 2↑,21.8gNa 2O 2与Na 2O 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水中溶解,称得水溶液增重18.6g ,减少的3.2g 为生成氧气的质量,物质的量为0.1mol ,根据反应②知,混合物中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2mol ,质量为15.6g ;混合物中氧化钠的质量为21.8g ﹣15.6g=6.2g ,由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Na 2O 2与Na 2O 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水中溶解发生的反应为:
①Na 2O+H 2O ═2NaOH 、②2Na 2O 2+2H 2O ═4NaOH+O 2↑,21.8gNa 2O 2与Na 2O 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水中溶解,称得水溶液增重18.6g ,减少的3.2g 为生成氧气的质量,物质的量为0.1mol ,根据反应②知,混合物中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2mol ,质量为15.6g ;混合物中氧化钠的质量为21.8g ﹣15.6g=6.2g ,则原混合物中Na 2O 2与Na 2O 的质量之比15.6g :6.2g=78:31,
故选B .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5分)
16.下列物质中:①Na ②蔗糖③CO ④AgCl ⑤CO 2⑥NaCl 溶液⑦NH 3⑧H 2S ⑨H 2SO 4⑩Ba (OH )2
属于电解质的是④⑧⑨⑩;属于强电解质的是④⑨⑩;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②③⑤⑦;能导电的是①⑥;
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⑤.
【分析】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电解质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金属单质能导电;电解质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能导电;强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化合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据此即可解答.
【解答】解:④⑧⑨⑩是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④⑨⑩是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化合物,属于强电解质;②③⑤⑦是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都
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能导电的是①⑥;⑤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
故答案为:④⑧⑨⑩;④⑨⑩;②③⑤⑦;①⑥;⑤.
17.现有失去标签的CaCl 2、AgNO 3、HCl 、和Na 2CO 3四瓶溶液.为了确定四种溶液的成分,将它们编号为A 、B 、C 、D 后进行化学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顺序
①
②
③
④实验内容A+B B+D C+B A+D 实验现象无明显现象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有白色沉淀生成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完成下列各小题:
(1)A 、B 、C 、D 四瓶溶液分别是(用化学式表示所含溶质)A CaCl 2B HCl C AgNO 3D Na 2CO 3
(2)写出B 与D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O 3+2H =CO 2↑+H 2O 写出B 与C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g +Cl =AgCl ↓.
【分析】根据实验现象,A+B 反应无明显现象,可确定A 和B 为CaCl 2和HCl ,再结合B+D 反应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 3+2H =CO 2↑+H 2O ,可推出B 为HCl ,D 为Na 2CO 3,C+B 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可推出C 为AgNO 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 +Cl ﹣2﹣++﹣2﹣++=AgCl ↓,最后根据A+D 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推出A 为CaCl 2.
【解答】解:根据实验现象,A+B 反应无明显现象,可确定A 和B 为CaCl 2和HCl ,再结合B+D 反应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 3+2H =CO 2↑+H 2O ,可推出B 为HCl ,D 为Na 2CO 3,C+B 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可推出C 为AgNO 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 +Cl =AgCl ↓,最后根据A+D 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推出A 为CaCl 2.
(1)由以上分析可知A 为CaCl 2,B 为HCl ,C 为AgNO 3,D 为Na 2CO 3,故答案为:CaCl 2;HCl ;AgNO 3;Na 2CO 3;
(2)B 为HCl ,D 为Na 2CO 3,反应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 3+2H =CO 2↑+H 2O ,
B 为HCl ,
C 为AgNO 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 +Cl =AgCl ↓,
+﹣2﹣++﹣2﹣+
2﹣++故答案为:CO 3+2H =CO 2↑+H 2O ;Ag +Cl =AgCl ↓.
18.实验需要0.1mol/LNaOH 溶液450ml ,根据溶液配制中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50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
(2)根据计算得知,所需NaOH 的质量为 2.0g .
(3)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BCAED ;
A .用50mL 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 .用托盘天平准确称量取所需的NaOH 的质量,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用玻璃棒慢慢搅动.
C .将已冷却的NaOH 溶液沿玻璃棒注入500mL 的容量瓶中
D .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 .加水至离刻度线1~2cm 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4)下列操作对所配浓度有何影响(填写字母)
偏大的有AC ;
偏小的有BDEFH ;
无影响的有G .
A .称量用了生锈的砝码;
B .将NaOH 放在纸张上称量;
C .NaOH 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D .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E .未洗涤溶解NaOH 的烧杯
F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G .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H .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分析】(1)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操作步骤选择使用的仪器,没有450mL 规格容量瓶,所以选用500mL 容量瓶;
(2)根据n=CV 和m=nM 来计算;
(3)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步骤排序;
(4)根据C=,通过判断不当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n 和溶液体积V 的影响来分析误差.
﹣
【解答】解:(1)没有450mL规格容量瓶,所以选用500mL容量瓶.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首先计算出需要的药品的质量,然后用托盘天平称量,后放入烧杯中溶解,同时用玻璃棒搅拌,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用玻璃杯引流移液至500ml容量瓶,然后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至3次,将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然后向容量瓶中注水,至液面离刻度线1至2CM时,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然后摇匀、装瓶.实验过程中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故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故答案为: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由于无450ml的容量瓶,故选用500ml的容量瓶,故配制的是500ml0.1mol/LNaOH溶液.根据n=CV可知需要的NaOH的物质的量n=0.5L×0.1mol/L=0.05mol,
质量m=nM=0.05mol×40g/mol=2.0g,
故答案为:2.0g;
(3)配制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所以配制过程所必需的操作先后顺序为:BCAED,
故答案为:BCAED;
(4)A、生锈的砝码质量偏大,而m
物=m
砝
+m
游
,故称量出的药品的质量偏重,则配制出
的溶液的浓度偏大;
B、将NaOH放在纸张上称量会潮解,导致真正的NaOH的质量偏小,则配制出的溶液的浓度偏小;
C、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待溶液冷却后体积偏小,则浓度偏大;
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会导致溶质的损失,则溶液浓度偏小;
E、未洗涤溶解NaOH的烧杯,会导致溶质的损失,则溶液浓度偏小;
F、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大,则浓度偏小;
G、只要最后定容时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即可,至于水是事先就有的还是后来加入的,对溶质的物质的量、最终溶液的体积都无影响,则对浓度无影响;
H、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属于正常情况,过会儿,滞留在刻度线以上的溶液将会下落,正好与刻度线相平,不影响溶液的体积,再加水至刻度线导致浓度偏小;
故浓度偏大的有:AC;偏小的有:BDEFH;无影响的有: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