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术式选择及临床疗效分析
诊治原发性十二指肠癌临床分析
诊治原发性十二指肠癌临床分析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预后,为诊治该病提供依据。
方法对13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原发性十二指肠癌临床表现以腹痛、黄疸、肝胆肿大、大便潜血阳性、消瘦为主。
手术患者大多有局部器官或组织浸润及局部淋巴结转移,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42%、19%。
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早期症状无特异性,易误诊,检查方法以内镜结合病理组织检查为主。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是指原发于十二指肠各段的恶性肿瘤,是一种相对少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
其发病率低,占整个消化道恶性肿瘤的0.3%,占小肠恶性肿瘤的30%~45%[1]。
十二指肠癌一般按其发生部位可分为乳头上部癌、乳头周围癌和乳头下部癌,多发于第二段。
其中以乳头周围区最多见,占65%,依次为乳头上部癌和下部癌。
已有文献表明,十二指肠球部很少发生原位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不会或极少发生癌变。
现将1990年1月~2011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3例患者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3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患者,男8例,女5例,年龄30~82岁,平均54.5岁。
从发病到确诊时间最短者2周,最长者2年。
以腹痛为主要症状5例,黄疸为主3例,消化道梗阻2例,消化道出血1例,其他2例表现有消瘦、恶心呕吐、发热等。
1.2 治疗情况本组13例中行手术治疗8例,其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例,节段性肠切除术3例。
剖腹探查术3例,余2例因发生肿瘤远处转移或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不能耐受手术。
2 结果病理结果:8例经手术治疗,病检结果显示腺癌5例。
乳头状腺瘤1例,印戒细胞癌1例,3例有局部或远处的转移。
治疗结果:对施行手术的8例进行随防,其中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例,4例术后2年仍健在,另1例于手术1年内死于肿瘤复发。
节段性肠切除术3例,术后1年内死于肿瘤转移。
剖腹探查术3例均于术后1年内死亡。
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42%、19%。
36例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临床手术治疗探讨
性 旁路 手术 3 例 腺 癌 术 后 生存 6月至 4 8 ,5年 以上 1 例 。结 论 根 据 原 发 性 十 二 指 肠 肿 瘤 的性 质 、肿 瘤 部 位 和 病 变范 围 0 年 例 1
指肠切除术 ,十二指肠 3 、4段腺癌行肠段切除是可行的 ,良 性肿瘤可行十二指肠 阶段 性切除或局部 肿瘤切除术 l 。本 l _ 文 回顾 性分析我 院 2 0 0 2年 3月~ 0 7年 1 2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月收治 的原 发性 十二指肠恶性肿瘤 3 6例 ,对其临床手术 治疗 体会进行 总结 ,
选择 不同的术式将肿瘤切除 、根治切除均能获得 满意效果 ,对 于不能行根治性切除的患者 ,行旁路 手术 ,解除梗 阻症状 ,对 于 提 高生活质 量和 5年生存率也有帮助。
[ 键 词 】 原发 性 十二 指 肠 肿 瘤 ;手 术 ;胰 十 二 指 肠切 除 关
中图分类号 :R 3 .1 75 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7 —6 9( 09 l00 —1 6 44 5 2 0 )0 一1 10
1 临床 资料
11 一般 资料 .
3 6例中男性 l ,女性 2 4例 2例 ;年龄 2 ~ 4岁 ,从 发病 37 到确诊 时间 4 d到 7年 ,平 均 1. 08个月 。病变部 位依 次为球 部 1 2例 ,降部 l ,水平 部 6例 ,升部 4例。病理类 型以 4例 腺癌 最为 常见 ,占 8 .3 (03) 33 % 3 /6 ;另 有平 滑 肌 肉瘤 5例 , 恶性淋 巴瘤 1 , 例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术式选择及疗效
原 发 性 十 二 指 肠 癌 的 术 式 选 择 及 疗 效
刘也夫 付 庆才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术式选择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二十年 4 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患者临 1
床资料 。结果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1 , 6饲 十二指肠节段性 切除 7例 , 胃大部 连 同球 部切除 1 , 纯十二指肠 乳头或 癌肿 切 倒 单 十二指肠癌病变隐 匿 , 性程度高 , 择合理的术 式 能 恶 选 除 5例 . 捷径手术 ( 胃空肠吻合术 、 胆囊 空肠样 式吻合术)2例。结论 1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例病人出现胰 瘘, 例病人 出现吻合 口出血, 例病 1 1 人 出现应 激溃 疡 , 对症 处理 后痊 愈。
2 结果
不适 2 例, 7 黄疽 2 例 , o 进食后呕吐 9 , 例 黑便 8 , 例 呕血 1 。 例 体重下降 1 例 。 2 肿瘤位于 二指肠第一段 3 , 例 第二段 2 例 , 7 第三、 四段 1 例 。术 中发现 十 二指 肠乳 头上 部癌 多 1
型, 乳头下部癌多呈环型, 易导致肠腔狭窄和阻塞。 全部 病 例手术 治疗 , 十 二指 肠 切 除 术 l , 胰 6例 十二指肠节段切除 7例, 纯十二指肠乳头或癌肿 单
吻合 术 )2例 , 1 胃大 部 连 同球 部 切 除 1 。 术 后 1 例
维普资讯
2O 年第 1 卷第 2 总第 6 期 02 6 期 2
1 31 ・
存 活 1 5个 月 , 径 手 术 1 年 捷 0例全 部 于 1 内 死 年
亡。 3 讨 论
者, 可行 节段 性肠 切 除 术 。十 二 指 肠第 一 段 肿 瘤 因
起源于胚胎的前肠 , 故选 用 胃十二指肠切除术较合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历史演变及应用现状
各国术式应用情况
• 欧美三种方法各擅胜场,但主流也逐渐 趋于child
• 日本也逐渐趋于child,但cattell法也 有相当的市场
• 中国近年来主流是child法
• 手术分为二期 • 一期行胆囊空肠吻合 • 二期6周后行切除术 • 胃空肠吻合,用十二指肠的第三段和胰腺
残端吻合。
标志性事件
• Whipple,Parsons和Mullins在1935年的划 时代的报道
• 80例壶腹部癌的治疗 • 包括经十二指肠切除,十二指肠切除,胆
总管切除和二期的胰腺和十二指肠切除
–合并门静脉的切除
国内扩大根治术的开展及共识
• 国内近年来也开展了联合门静脉和肠系 膜上静脉切除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 标准的Whipple手术治疗胆总管下端癌, 壶腹癌,十二指肠癌是合适及其有效的
• 对于胰头癌,则达不到根治术的要求, 为了提高手术切除率,根治程度及提高 远期生存率,胰头癌应行扩大的胰头十 二指肠切除术
胰胃吻合优点
• 胰腺与胃后壁紧贴,利于无张力吻合 • 胃壁厚软,血运好,利于愈合 • 胃腔大,无胰肠套入式的困难 • 由于胃酸和缺乏肠激酶,胰酶不激活 • 对胰胃吻合口腐蚀作用小 • 可通过胃镜观察吻合口 • 无长的空肠襻,导致的牵拉撕裂作用
胰胃吻合缺点
• 解剖生理学上改变了胰肠间的正常顺序 • 胰酶受胃酸的破坏影响其消化功能 • 胃酸导致胰腺断端的过度坏死,纤维化
• 手术技术和熟练程度的提高
Fortner区域性切除
• Ⅰ型的切除范围:在标准的Whipple基础上 切除部分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并行吻合
9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临床分析
癌首选 的手术方式 。Ne ma l 观察到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后 w n1
其 他 切 缘 要 比 十二 指 肠 和 幽 门 端 更 接 近 肿 瘤 边 缘 。 因 此 保 留全 胃 和 十二 指 肠 球 部 可 能 达 到 根 治 切 除 范 围 。此 后 P P P D 用 于壶 腹 部 癌 及 胰 头 癌 的 病 例 逐 渐 增 多 。结 合 文 献 资 料 我 们 认 为 实 施 P P 的 标 准 如 下 : 1 术 中 幽 门 上 下 无 转 移 淋 PD ()
空 障碍 的原 冈可 能 与 下 列 因素 有 关 : 二 指 肠 及 空 肠 切 除后 十
5 张怡杰 , 岩, 席 胡先 贵, 等.保留幽¨胰 卜 二指肠切除术后 胃排空
2 虞先浚 , 倪泉必 , 张群华 , 保留幽门胰 二指肠 切除术与标准 等.
Whp l术 围手 术 期 观 察 : 续 12例 分 析 ( ] 中 华肌 胆 外 科 杂 ipe 连 ] J.
志 ,0 3 98 :6 —6 . 2 0 , ( ) 4 64 9
3 徐军 明 . 颖 斌 , 家 骅 .保 留 幽 门 腆 十 二 指 肠 切 除 术 ( 1 刘 王 附 5洲 报告 )J. [] 外科 理 论 与实 践 ,0 16 2 :67. 2 0 , ( )7 —8
切断 胃网膜右静脉。处理 胃小 弯时如为 良性病 变 , 应保留 胃 右动脉 , 有肝总动脉连接处切断 胃十二指肠 动脉然后 切除胆
囊 、 断胆总管 , 切 在距 幽 门远 端 2m 处 切 断 十 二 指 肠 , 端 用 c 残
1 Ne wma n KD. a sh j P lr n a ti p ee v t n w t Bra c w. yo i a d g sr rs r a i il c c o l
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的诊治现状
( 安徽 医科 大学第一 附属 医院普 外科 , 安徽 合肥 2 3 0 0 3 2 )
摘要 : 原发性 十二指肠腺癌 ( P D A) 是 一种非常罕见 的恶性 肿瘤 , 早期 起病 隐 匿, 随病程进 展可 出现一些 非特异 性 的临床表 现。
一
十二指肠气钡双重造影 和十二指肠镜检查对诊 断最 有价值 , 确诊 率分别为 8 1 . 9 %和 8 9 % 。根治性手术是可 获得 治愈机会 的唯 手段 , 术式选择取决于肿瘤 的部位 和分 期 。能否行根治性切 除以及肿 瘤的分期 被认 为是影响患 者预后最 显著 的因素。近些
n a l b l e e d i n g , v o m i t i n g a n d j a u n d i c e . T h e m o s t e f f e c t i v e m e t h o d s t o d i a no g s e re a h y p o t o n i c d u o d e n o g r a g h y a n d d u o d e n o s c o p e w i t I l t h e a c —
安 徽 医 药
A n h u i Me d i c a l a n d P h a r ma c e u t c i a l J o u r n a l 2 0 1 3 F e b ; 1 7 ( 2 )
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诊断:附41例分析
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诊断:附41例分析
刘金新;黄昆
【期刊名称】《蚌埠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8(023)002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早期诊断。
方法:总结41例经手术证实的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术前确诊方法。
结果:内窥镜检查确诊率为82%,特别是十二指肠第1、2段的肿瘤,还可以活检定性。
X线钡餐检查准确率为28.2%,但对十二指肠第3、4段的肿瘤却有其独到的优点。
【总页数】1页(P108)
【作者】刘金新;黄昆
【作者单位】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310.4
【相关文献】
1.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rn(附58例分析) [J], 吴凤东;张同琳;张照辉
2.十二指肠原发性恶性肿瘤的X线诊断:附20例分析 [J], 郭凤斌;丁行岚
3.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附22例分析 [J], 林进令;黎乐群
4.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诊断(附510例分析) [J], 黄超
5.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附15例分析 [J], 陈忠尧;严福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治疗方式
受 根治性手术的患者 , 位于乳 头下 区十二指 肠水平 部和 升部 对 的患者尤为适宜【 。有学者认 为乳头 下方界 限清楚 的小癌灶 ,
尤 其 是 位 于 十 二 指 肠 水 平 部 和 升 部 的病 灶 局 限 的早 期 肿 瘤 可 行 十 二 指 肠 部 分 切 除 术 , 预 后 良好 。近 来 的 研 究 显 示 十 二 指 且
润 范 围 等 有 所 差 异 。 十 二 指 肠 肿 瘤 的早 期 诊 断 和早 期 手 术 治 疗 对 患 者 的 预 后 、 活质 量有 重 要 意 义 。 生 1 发 病 情 况 原 发 性 十 二 指 肠 肿 瘤 好 发 于 中 年人 , 性 稍 多 于 男 性 , 女 女 男
性 肿 瘤 是 必 需 采 用 的 手 术 方 式
瘤多见 , 偶为继发性肿 瘤 。原发 性十 二指肠 肿瘤好 发 于十二 指
肠降部及水平部 , 常见于乳 头部 , 最 病理 上 以腺瘤 为主 , 临床 上
较少见 。十二指肠肿瘤早 期缺乏 特异性 表现 , 因十二 指肠 的 且 解剖 、 生理特点及 临床 上对 该病 的认 识 不足 , 易造 成延误 诊断 。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 及 内镜检 查 、 低张十 二指肠 造影 等辅助 手段。首选手术治疗 , 式依肿 瘤 的 良恶性 程度 、 变部位 、 方 病 浸
P D术后严重并发症 常见 的是 出血 、 染 、 感 胰瘘 、 胆瘘 等 , 其 中许 多情况下均源于胰瘘 , 胰液渗 积于腹腔 内造 成感染和 出血 。 据 国 内 资料 胆 瘘 发生 率 为 39 , . % 胰瘘 2 8 , 消化 道 出血 .% 上 28 , . % 腹腔感染约 65 , 组各 种发 生率 均约 27 , 发生 .% 本 .% 总 率为 1 . %[ 。 11 6 3
90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临床特征分析
90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临床特征分析张斌;于东风;刘弋【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is methods and treatment experience of primary duodenal carcinoma.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90 cases which were confirmed to be primary duodenal carcinoma after Endoscopic biopsy and Postoperative pathologic from April,2004 to October ,2010 in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 Results The major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these patients were epigastric pain, obstructive jaundice, fever and melena. The correct diagnostic rate of auxiliary examination were:Duod enoscopy of 89.2%,image examination of 81.6% ,ultra-sound of 40.6%,CT of 73.1%,MRI or MRCP of 77.4%,Tumor Index The positive diagnose rates of CA19-9 was77.8% and the positive diagnose rates of CEA was 73.0%.The type of Pathological mostly were adenocar-cinoma(96.7%).86cases were operated,61 cases underwent pancreastoduodenectomy , the Survival rate 1-year was 70.9%. Conclusion Primary duodenal carcinoma more easy to misdiagnosis. proper adoption of endoscopic and radiological studies are favorable for preoperative diagnosis. Tumor Index CA199 is the key reference index of whether primary duodenal carcinoma infringe upon the pancreas. Primary treatment especially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is still the major method of Primary duodenal carcinoma.%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诊断方法和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4年4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90例经内镜活检或术后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疼痛不适、黄疸、发热、黑便;术前经十二指肠镜、上消化道造影、B超、CT、MRI(MRCP)检查其阳性确诊率分别为89.2%、81.6%、40.6%、73.1%、77.4%;内镜和造影联合检查阳性率为93.1%;肿瘤指标CA199阳性率为77.8%、CEA阳性率为73.0%,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96.7%),本组误诊12例,本组病例行手术86例,其中胰十二指肠切除术61例,切除率为70.9%,术后随访资料1年生存率为70.9%.结论十二指肠癌易误诊和漏诊,对常见疾病如胰腺炎、胆管结石、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不应放松警惕;十二指肠镜、上消化道造影等多种检查方法合理选择对提高患者诊断率具有重要作用,肿瘤指标CA199可作为十二指肠癌是否侵犯胰腺的重要参考指标,早期手术仍是治疗十二指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其中以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为首选.【期刊名称】《安徽医学》【年(卷),期】2012(033)006【总页数】3页(P674-676)【关键词】十二指肠癌;十二指肠镜检查;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作者】张斌;于东风;刘弋【作者单位】230022,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230022,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230022,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正文语种】中文十二指肠癌的发病率低,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困难[1],近年来随着各种先进诊断及治疗技术的应用,十二指肠癌的诊断率和生存率明显提高,本文对我院2004年4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90例十二指肠癌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如下。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术式选择及疗效
的外 科 治 疗 资 料 , 一 步 探 讨 原 发 性 十 二 指 肠 癌 的 进 术式选 择及治疗效果 。
1 临 床 资 料 本组 4 例 , 2 1 男 2例 , 1 女 9例 , 龄 3 7 年 2 3岁 ,
过 回顾 性 分 析 我 院 1 8 20 9 1 0 0年 收 治 的 4 1例 患 者
肿 瘤 位 于 十 二 指 肠 第 一 段 3例 , 二 段 2 第 7例 , 第三、 四段 1 例 。术 中发 现乳 头 上 部 癌 多 呈 隆 起 型 1 肿 块 , 头 周 围癌 多 呈 息 肉型 和 溃 疡 浸 润 型 , 头 下 乳 乳
ae n edeaprt nbos . l lao n ,19 ; 18 :5 f r enel si i i y JCi U tsud 9 3 2 ( )5 1 t f i ao p n r 3 吕 国荣 , 春 林 , 敬 意 等 。手 动 与 自 动 活 检 针 道 细 胞 种 植 实 验 吴 王 研 究 。 中 华 超 声 影 象 学 杂 志 ,9 4 2 2 ) 9 19 ;( 3 :0
低 , 须 重 视 治 疗 过 程 的 每 个 环 节 。一 定 要 严 格 遵 必
例 宫 外 孕介 入 治 疗 后 仍 发 生 输 卵 管 破 裂 , 手
术 证 实 为灭 活 的 胚 芽 水 肿 所 致 。 本组 一 例 肝 癌 在 微 波 治 疗 过 程 中 发 生 皮 肤 烧
伤, 长达 一 个 月 , 口才 愈 合 。 该 例 肿 瘤 较 大 , 于 伤 位 肝 表 面 , 皮 肤 很 近 , 波 作 用 时 间 稍 长 , 然 一 直 距 微 虽 用 凉 水 在 降针 杆 温 度 , 烫 坏 皮 肤 。 我 们 建 议 微 波 仍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临床分析(附13例报告)
核磁共振 、T显像及 B超检查 , c 并行 血清细胞 因子( E P / G1、 C A、G I P M—G F c 2— ) 1 S 、 A7 4 检测 , 确诊后行手术 治疗。结 果 : 胃 经
镜检查确诊 3例 , 十二指肠 镜检查确诊 4例 , 上消化道钡餐透视确诊 4例 , 核磁共振及 C T显像各发现乳头 占位 1 , 例 所有病历均
表 1 各组血清细胞因子结果 比较( s ± )
统计学意义 , 见表 1 。影像学检查钡餐检查示 十二指肠降部 占
位性病变 4 , 例 内镜检查确诊 7例 , 2 有 例行 C T和 Mu扫描 l
示十二指肠肿瘤 。确诊 时间为 2周 一 9个月 。
注 : < .0 为有 显著性差异 ;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进行测定 , 的是北京市福瑞生物工程公司生产的试剂盒 。 ①P Oo 1 ② 采用 正常值 : C F 1 4 M— S (. 0
2 讨 论
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约 占全 部消化道恶性肿瘤的 0 3 , . % 其 中以腺癌 占绝大多数 , 以上病例可见 , 从 大多数早期表现为上
腹痛 、 恶心 、 吐并 按 胃炎或其 他疾病 多次反复治疗 , 呕 都经历
过 1 或 多 次各 项 检查 , 有 不 同层 次 误 诊 、 诊 。确 诊 时 间 次 均 漏
癌报告如下。
1 临 床 资 料
l 1 一 般资料 :3例原 发性 十二指 肠癌 患者 , 9例 , 4 1 男 女 例, 年龄 3 8 4~ 4岁 , 平均年龄 5 : 4 5岁。其 中位于十二指肠球
状肿物而确诊 。所有 患者确诊 后均行 血清细胞 因子检查 , 全
部发生改变 1 0例 , 3项发生改变 的 l 2例 , P<o0 1为差异有 .0
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风险因素分析
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风险因素分析陈斌;王春华;王小农;何晓【摘要】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diagnosis,surgical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primary malignant tumor of the duodenum.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18 cases with primary malignant tumor of the duodenum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during January 2005 to December 2015. Results Tumors located in the first,second,third and fourth parts in 7 cases,92 cases,12 cases,and 7 cases individually.The correct di-agnosis rate of endoscopy,duodenography,abdominal enhanced CT and ultrasound was 83.02%,79.42%,47.46% and 29.41% separately.Eighty cases underwent pancreaticoduodenectomy,18 cases received segmental duodenectom and 20 cases received bypass operation. Conclusions Tumors located in papillary region account for the majority of primary malignant tumors of the duodenum and are mainly of adenocarcinoma.Duodenography and endoscopy are the major methods for diagnosis of primary malignant tumor of theduodenum.Pancreaticoduodeneetomy is the first choice of therapy for primary malignant tumor in the duodenum.%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外科诊治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118例原发性十二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位于球部、降部、水平部、升部分别为7、92、12、7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十二指肠节段性切除、姑息性短路手术分别80、18、20例.术前十二指肠镜检查诊断正确率为83.02%、十二指肠低张造影诊断正确率为79.42%、腹部增强CT检查诊断正确率为47.46%、B超检查诊断正确率为29.41%.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好发部位在降部乳头周围区,以腺癌为主.纤维十二指肠镜、十二指肠低张造影是诊断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首选治疗方法.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转移、根治手术是影响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因素.【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034)006【总页数】5页(P998-1002)【关键词】十二指肠肿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诊断;治疗;预后【作者】陈斌;王春华;王小农;何晓【作者单位】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江西赣州341000;赣南医学院基础学院江西赣州341000;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江西赣州341000;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江西赣州341000【正文语种】中文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primary duodenal malignant tumor,PDMT)是指除Vater壶腹、胆总管下段及胰头部的肿瘤以外原发于十二指肠各段的恶性肿瘤,临床上较少见,早期无特征性临床症状、体征,正确诊断难,术前误诊率高,当出现典型临床症状如:黄疸、腹部肿物、明显腹痛,通常错过了临床最佳治疗期[1-3]。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附22例分析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附22例分析
林进令;黎乐群
【期刊名称】《广西医学》
【年(卷),期】1996(018)005
【总页数】2页(P584-585)
【作者】林进令;黎乐群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肿瘤外科;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肿瘤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31
【相关文献】
1.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rn(附58例分析) [J], 吴凤东;张同琳;张照辉
2.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附9例报告) [J], 高春;王涛;张魁
3.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附21例报告) [J], 谭广;由翠珍;赵荣宇;吴功侃
4.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附82例报告 [J], 闻英;巴明臣;卿三华;黄祥成;李国新
5.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附22例报告) [J], 逯云山;宗修锟;陈源光;曲化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十二指肠癌25例诊治分析
浸润 时 ,可 导致 十二指 肠 环形 狭 窄 ,常被 十 二 指肠 黏膜所 遮盖 ,故 在 内镜 或 十二 指 肠造 影 时 ,应 充分
( )表 现 为 上 消 化 道梗 阻症 状 。息 肉 型或 2
注气 ,使 十二指 肠黏膜 皱襞 充分展 开 以发现 病变 。
F sh r i e 等 研 究 发 现 ,十二 指肠 腺 癌 中 4 c 0 的原 癌基 因 K—al rs2突变 ,这 与 结 直肠 癌 的发 生 率
洪 明 黄 安 乐
洪清琦
许
林
十二 指 肠 癌 临 床少 见 ,因解 剖 学 上 的特 异 性 , 所 以临床起 病 隐匿 ,极易 误诊 。本文 收 集 了厦 门大 学 附属第 一 医院 2 0 ~2 l 0 5 0 1年 收治 的 2 5例经 病 理
2 结 果
随访 2 2例 ,其 中 ,胰 十 二 指 肠 切 除 术 1 3例 , 7例 术后 1 3年 死 亡 ,1例 术 后 1个 月 死 于 感 染 , ~ 2例死 于术 后半 年 ,3 死于术 后 1年 ;5 行短 路 例 例 手术 ,于术后 半 年 至 1 O个 月死 亡 ;4例 无 手 术 者 ,
4段 2例 。
0 3 %L 。十二指 肠总 长度不 足全 小肠 的 1 1 ,但 .5 1 ] /0
十二 指 肠癌 占小肠 恶性 肿瘤 的 3 ~4 ,其 发生 二 O 5 率居 全 胃肠 道之 首 。 因此 ,十 二指 肠被 认 为 是 消 ]
化道 癌 的高发肠 段之 一 。临床 上 ,按 癌瘤 发 生 的部
临床 症状 和体 征不典 型 ,缺 乏特 异 性 ,就 诊 时病 期
多属 中晚期 ,因此 ,提 高该病 的早期 诊 断 率 对预 后
晚期十二指肠癌化疗的方案和疗效比较
9 例。有 10 例(17.86%)患者病理检测到黏液腺癌 组织。
25 例为Ⅳ期患者,占 44.64%;确诊为Ⅱ~Ⅲ期的 31 例,占 55.36%,后发生进展。其转移部位以淋巴 结转移最多见,共 39 例,占 69.64%;其次为肝转移 24 例,占 42.86%;腹膜转移 14 例,占 25%;肺转移及骨转 移各 10 例,各占 17.86%。部分患者进行 CEA 及 CA199 检 测 ,其 中 有 30.23% 患 者 CEA>10 ng/L,50% 患 者 CA199>80 U/mL 。
将所有数据建立数据库,描述人口统计学特征, 对年龄、性别、组织学分级、原发部位、分期、转移部 位、原发灶切除、氟尿嘧啶类、铂类为基础的化疗等 因素进行单变量及多变量分析,用 Kaplan-Meier 法进 行生存估计及用 Log-rank 法比较生存曲线 ;用 Cox 风险比例模型评估多变量对 OS 及 PFS 的影响,采用 向后剔除变量法分析;用 Fisher 确切概率比较化疗方 案有效率间的差异,用 SAS 软件进行分析。检验水准 为α=0.05。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 1 56 例晚期原发十二指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
Table 1 Clinical and 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in 56 patients with ad⁃ vanced primary duodenal cancer
Characteristics Age(years)
原发十二指肠肿瘤(primary duodenal carcinoma, PDC)指原发于十二指肠各段的肿瘤,包括腺癌、小细 胞癌、鳞癌、腺棘癌、肉瘤、类癌及恶性间质瘤[1]等。 其中以腺癌多见,其发病率为 0.37/10 万[2],占胃肠道 恶性肿瘤的 0.3%~1.0% ,占小肠恶性肿瘤的 25%~ 35%[3-6]。 由 于 发 病 率 低 ,病 例 少 ,迄 今 为 止 ,晚 期 PDC 姑息化疗无随机对照研究,无标准化疗方案,国②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三病区 通信作者:崔成旭 cuichengxu@
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11例临床分析
解质紊 乱也是老 年患者 猝死的重 要原 因之 一 ,其原 因为感
染 易加 重 心脏 负 担 引发 心力 衰 竭 、恶性 心 律失 常 导致 猝 死 ;电解质紊 乱尤其是 低钾 时 ,易诱发恶 性心律 失常 ,引
(9 7 ) 4 /6 ,高峰 出现在 7 2时 。这 个时段 内 ,交感神 经相 -1 对兴奋 , 糖皮质激素水平 、 血黏度和血浆 肾上腺素水平等生
7
征与肿瘤 的部位 、生物学特性有一定 的内在联系 。本组平均 患病年 龄为 5 8岁 ,良性肿瘤半 数 以上为平滑 肌瘤 ,恶性肿
பைடு நூலகம்
中 国 乡村 医药 杂志
成 突然增加 的代谢 负荷 ,导致急性 心力衰竭 而猝死 ;心 肌 对儿 茶酚胺 的敏感性增加 ,易出现严重 的心律 失常 而猝死 ; 心肌 梗死 后用力大便 时,易导致心脏破 裂而猝死 。感染和 电
14 结果 .
l 例 患者 手术切 除肿瘤后 治愈 或好转 出院 , l
无手术死亡病例 , 后均恢 复 良好 ,无手术并发症 。术后随 术
访 3 4个月 ,所 有患 者均健 康生 存 。 ~2
2 讨论
乳头 区、乳头下区。胰 十二指肠切 除术适用于十二指肠各段 肿瘤 的根治性治疗 ,是首选术式。十二指肠肿瘤局部切除主 要 适用于 十二指肠 乳头 区或降部 的 良性肿瘤 ,或 因年老 体
t m o r w ’ u e c r a a h o y: r : o ro ss dd n a d c de t t da Pa tI Cure t a a i r n d t
期综合征 , 易诱发尖端扭转型 室速和室颤 , 以长 一短顺 容 常
序 和间歇依赖性 的形式发作 。其发生与 电解 质紊乱( 尤其是 低钾) 等有 关。本组中 l例为低钾诱发。②室性过早搏动 。在
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治疗及护理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预后评估的方法:临床观察、影 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预后评估的指标:肿瘤分期、病 理类型、治疗方法等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预后评估的注意事项:定期随访、 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等
预防措施
01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饮食,避免 高脂肪、高糖、高盐的食物
03
适当运动:进行适量的运动,增 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02
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避免熬夜、过度劳累
04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定期复查
1
定期复查的重要性:及时发现病情变 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复查频率:根据病情和治疗情况,制 定合适的复查频率
3
复查项目:包括但不限于血常规、生 化指标、影像学检查等
03
放疗适应症: 适用于局部 晚期、不能 手术切除的 肿瘤
04
放疗副作用: 皮肤损伤、 骨髓抑制、 消化道反应 等
05
放疗注意事 项:保持良 好的生活习 惯,定期复 查,注意饮 食营养等
饮食护理
饮食原则:清 淡、易消化、 营养丰富
食物选择:多 选择高蛋白、 高维生素、低 脂肪的食物
避免刺激性食 物:辛辣、油 腻、生冷等食 物
饮食规律:定 时定量,避免 暴饮暴食
水分补充:保 证充足的水分 摄入,保持正 常代谢
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倾 听患者的需求,给予关心和支持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知识,减轻心 理压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提供情绪调节方法:教授患者情绪调节技巧,如 深呼吸、冥想等,以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术式选择及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王清江
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2年第20期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术式选择,比较其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近期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经病理证实的DC病例76例,分析其临床症状,总结手术方式,并对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预后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71例行手术治疗,术式包括行节段性肠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单纯性癌肿切除术、胃-肠吻合术、胆-肠吻合术等,手术切除率为69.0%(49/71)。
胰十二指肠切除33例,平均生存期(32.6±12.5)个月,术后3、5年生存率分别是51.5%(17/33)和27.3%(9/33),显著优于行胃-肠吻合术或胆-肠吻合术患者组(P
【关键词】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术式;淋巴结清扫
中图分类号R574.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20-0114-02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primary duodenal carcinoma,DC)临床发生率较低,因此对其发病的机制、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认识尚存不足[1]。
本组研究中收集近期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76例DC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探讨DC发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5月-2011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经病理证实的DC病例76例。
其中,男42例,女34例,男女比为1.24∶1;年龄30~73岁,平均(53.7±12.4)岁。
以DC癌肿出现部位划分:乳头上部癌12例,占15.8%,乳头周围癌44例,占57.9%和乳头下部癌20例,占26.3%。
其中,DC呈结节隆起型37例,占48.7%,溃疡浸润型29例,占38.2%,缩窄型10例,占13.2%。
1.2临床症状及诊断
76例DC患者中,出现中上腹饱胀及疼痛者56例,占73.7%;恶心、呕吐者28例,占36.8%;黄疸、低热者38例,占50.0%;腹部有小包块者11例,占14.5%;食欲减退及消瘦者17例,占22.4%;黑便者16例,占21.1%。
均经上消化道钡餐、十二指肠镜检查、CT或超声影像学检查确诊。
1.3手术治疗
本组76例患者中,71例行手术治疗,其中,行节段性肠切除术患者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者40例,单纯性癌肿切除术患者5例,胃-肠吻合术者7例,胆-肠吻合术12例,剖腹探查术3例,手术切除率为69.0%(49/71)。
术中探查结果表明,10例合并肝转移,20例出现胰头、十二指肠附近淋巴结组织转移,10例出现肠系膜、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12例患者浸润胰腺、肠壁外组织。
病理结果显示:乳头状腺癌41例,占53.9%,管状腺癌22例,占28.9%,黏液腺癌13例,占17.1%。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的方式记录,计数资料采用组间字2检验。
检验水平α=0.05。
2结果
62例DC病例获得随访,其中,除随访到的胰十二指肠切33例平均生存期(32.6±12.5)个月,术后3、5年生存率分别是51.5%(17/33)和27.3%(9/33);随访到的节段性肠切除术3例病例中,1例术后3年仍存活,2例术后1、2年分别死于肿瘤淋巴结、肝脏转移。
随访到的单纯癌肿切除术4例中,1例术后5年仍存活,2例术后2年死于其他慢性疾病,1例术后1年内死于肿瘤的复发;胃-肠吻合术或胆-肠吻合术19例患者术后4~16个月均死亡,生存期平均为(10.4±5.7)个月,显著短于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组(P
3讨论
DC早期症状不典型,如上腹部不适、饱胀、恶心、呕叶、疼痛、消瘦及贫血等。
随着病情进展,不同的肿瘤位置及生长方式会导致不同的临床症状、体征。
进展期DC癌肿会出现溃疡症状如上腹部疼痛,胆管梗阻症状如低热、黄疸及呕血、便血等消化道出血症状。
乳头周围区癌因位置特殊,常表现为胆管炎、胆管下端梗阻等症,易于发现。
DC患者多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辅助化疗、放疗或免疫疗法。
DC外科手术方法,(1)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最常用的一种DC根治性术[2]。
可依据肿瘤浸润情况及肿瘤位置及是否合并无淋巴结转移等,决定是否联合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或肠系膜上动脉周围淋巴结廓清术。
(2)节段性肠切除术:对界限清晰的小癌灶、乳头下小癌肿或病情严重、身体虚弱无法耐受手术患者较为适合。
(3)连同球部的胃大部切除手术:对位于十二指肠球部靠近胃窦部的癌组织切除较为合适。
(4)姑息性旁路手术:包括胃-肠吻合术及胆-肠吻合术两类,适合晚期合并消化道梗阻,且其他方法无法解除梗阻以改善患者营养状态的患者。
(5)单纯癌肿切除术:对早期乳头部小体积癌肿、十二指肠小腺瘤恶变患者较为合适。
单纯癌肿切除术、节段性肠切除术虽然术后并发症较少,但与肿瘤根治原则不符,术后易复发,本组中2例分别死于肿瘤淋巴结、肝脏转移。
Blomgran 等[3]研究发现,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对第一段、第二段十二指肠癌最为合适;也有研究发现,102例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
除术患者,其5年生存率可达为29%[4],本组为27.3%,略低于文献[5]报道。
本组临床实践表明,DC术后癌肿的淋巴结转移、DC临床分期及癌残留是影响DC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生存时间的主要因素。
因此,行十二指肠癌根治性手术治疗时,均应全面地开展区域淋巴结清扫,降低手术风险。
参考文献
[1] 陈东峰,高鹰,李光,等.DC16例分析[J].山东医药,2008,48(3):52-53.
[2] 吴斌,王文中,王崇文,等.DC的诊断、治疗及预后[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1,
18(3):175-176.
[3] Blomgran L G.Perforated pepticulcer Long tern result saffers impleclo surein
theelderly[J].World J Surg,2007,31(4):412-415.
[4] Gunshef skil,Flanc bauml,Brolin R E,et al.Changging pat ternsinper forated pepticulcer disease[J].Am J Surg,2008,84(4):270-273.
[5] 孙婧塬,吴志勇.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54例治疗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2004,
42(5):276-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