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基础积累。
1.(8分)我会读拼音,写词语。
tōng xiāo zhǒng zhàng yòu zhìmó guǐ
xī shēng qiū yǐn kǒng bùdīng níng
2.(6分)补全词语。
灯彩象新乌之
平和箱柜见知
3.(6分)把下列名句、谚语或歇后语补充完整。
(1),老大徒伤悲。
(2)良药苦口利于病,。
(3)猪八戒照镜子﹣﹣。
(4)苟利于民,不必法古;,。
(5),水往低处流。
4.(5分)写出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绽开了笑脸。
(2)工人师傅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一抖。
(3)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4)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
(5)乐观是一种释然的快乐,乐观是一种美妙的感觉,乐观是一种不加修饰的自信。
5.(4分)按要求写句子。
(1)仿照“我拿着篮球走进体育馆。
”写一句话,这句话要有两个连续的动作。
(2)根据提示,仿写句子。
山对海说:“你博大辽远,深邃宽容,是值得我尊敬的老师。
”
海对山说:“。
”
6.(10分)根据语境填写诗句。
(1)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范仲淹“,”的远大抱负;生命就是文天祥“,”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龚自珍“,”的献身精神。
(2)毕业前夕,你想用古诗句来表达你和同学的惜别之情,你会吟诵:
“,。
”
(3)明代诗人于谦曾经写了一首《石灰吟》,诗中表现诗人高尚情操的诗句是:“,。
”
语文实践活动。
7.(3分)口语交际:
2020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席卷武汉,为抗击疫情,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工作者奔赴一线。
全国上下齐心,迅速取得了抗击疫情的伟大胜利。
面对不顾自身安危的医护工作者,你想说什么?
8.(4分)生活实践。
(1)请你为教室拟一个意思为“禁止高声喧哗”的标语。
(2)用一句话点评《三国演义》中“曹操”这个人物。
二、阅读平台。
(24分)
9.(4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1)这段文字出自写的《》。
(2)文章开头用一组句写出了时间的流逝,请从文中用横线画出并仿写一组这样
的句子。
10.(10分)阅读。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
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理解词语的意思。
①诲:
②惟:
③援:
④然:
(2)解释句子的意思。
①惟弈秋之为听。
②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3)你知道《学弈》中的后者为什么学不好吗?从他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11.(10分)阅读。
十里长街送总理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
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
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
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
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
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
急而又耐心地等特着。
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
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
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
着……
夜幕开始降下来,几辆前导车过去以后,总理的灵车缓缓地开来了。
灵车四周挂着黑
色和黄色的挽幛,上面装饰者大白花,庄严、肃穆。
人们心情沉痛,日光随着灵车移动,
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眼睁
睁地望着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
就在这十里长街上,我们的周总理迎送过多少位来自五洲四海的国际友人,陪着毛主
席检阅过多少次人民群众。
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样的面庞。
然而今天,他静静地躺在灵车里,越去越远,和我们永别了!
灵车缓缓地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
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奔跑。
人们多么希
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可是灵车渐渐地远去了,最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了。
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
(1)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向东,向西。
说明送总理的人。
(2)“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
”一句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感情。
(3)课文按顺序,按照、、的顺序组织安排材料。
三、作文(30分)
12.(30分)小学六年即将毕业,你就将进入中学,面对生活了六年的学校、老师及同学,你肯定有很多话想说。
请以“ ,我想对你(您)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2)文章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有真情实感。
(3)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基础积累。
1.(8分)我会读拼音,写词语。
tōng xiāo通宵zhǒng zhàng肿胀yòu zhì幼稚mó guǐ魔鬼
xī shēng牺牲qiū yǐn蚯蚓kǒng bù恐怖dīng níng叮咛
【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
拼
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解答】故答案为:
通宵肿胀幼稚魔鬼牺牲蚯蚓恐怖叮咛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生字。
2.(6分)补全词语。
张灯结彩万象更新乌合之众
心平气和翻箱倒柜见微知著
【分析】考查了补写词语,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
书写时要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不要把字写错误,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写。
【解答】张灯结彩万象更新乌合之众
心平气和翻箱倒柜见微知著
故答案为:
张结万更合众
心气翻倒微著
【点评】要培养学生养成积累词语的好习惯,能够准确的理解词语的意思,学生应该熟读
课文,识记常用词语,积累词汇。
3.(6分)把下列名句、谚语或歇后语补充完整。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3)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4)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5)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分析】本题考查了名言警句和谚语、俗语及惯用语的积累,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
名
言警句易于留传。
【解答】(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汉代乐府诗《长歌行》,意思是: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2)“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是一句俗语,意思是: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但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
(3)“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歇后语,意思是:镜子里面的和外面的都是猪八戒,都不属于人。
这个是用来比喻做事两面都不讨好,到处受人埋怨。
(4)“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这句话出自西汉时期的哲学著作《淮南子》,意思是:只要政策有利于人民,就不一定要效法先人的制度;只要新制度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老规矩。
(5)“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一句俗语。
意思是人是要向高的地方走的,水是要
向低的地方流的。
故答案为:
(1)少壮不努力;
(2)忠言逆耳利于行;
(3)里外不是人;
(4)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5)人往高处走。
【点评】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的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4.(5分)写出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绽开了笑脸。
拟人
(2)工人师傅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一抖。
夸张
(3)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设问
(4)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比喻
(5)乐观是一种释然的快乐,乐观是一种美妙的感觉,乐观是一种不加修饰的自信。
排比
【分析】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解答】(1)把“花草”看作了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2)夸大了“工人师傅”的吼声。
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3)有问有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
(4)把“过去的日子”比作“轻烟”,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5)由“乐观是……,乐观是……,乐观是……”引导的排比句;
故答案为:
(1)拟人;
(2)夸张;
(3)设问;
(4)比喻;
(5)排比。
【点评】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5.(4分)按要求写句子。
(1)仿照“我拿着篮球走进体育馆。
”写一句话,这句话要有两个连续的动作。
他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
(2)根据提示,仿写句子。
山对海说:“你博大辽远,深邃宽容,是值得我尊敬的老师。
”
海对山说:“你高耸入云,挺拔巍峨,是值得我追求的目标。
”
【分析】考查了句子的仿写,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解答】(1)仿写一个有两个连续的动作的句子。
(2)结合事物的特点及例句仿写,
故答案为:
(1)他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
(2)你高耸入云,挺拔巍峨,是值得我追求的目标。
【点评】仿写句子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形式上的约束性,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语气,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
或常式或变式,或陈述或疑问,或祈使或感叹。
6.(10分)根据语境填写诗句。
(1)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
(2)毕业前夕,你想用古诗句来表达你和同学的惜别之情,你会吟诵:“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3)明代诗人于谦曾经写了一首《石灰吟》,诗中表现诗人高尚情操的诗句是:“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诗歌的积累与诵读,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解答】(1)分别出自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宋代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2)出自唐代高适的《别董大》;
(3)《石灰吟》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
于谦是一位与岳飞齐名的民族英雄,又是一位廉洁、正直的清官。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情。
故答案为: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点评】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的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语文实践活动。
7.(3分)口语交际:
2020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席卷武汉,为抗击疫情,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工作者奔赴一线。
全国上下齐心,迅速取得了抗击疫情的伟大胜利。
面对不顾自身安危的医护工作者,你想说什么?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席卷武汉,为抗击疫情,是你们这些白衣天使站在风险的最前端,用生命守护生命。
在疫情面前,你们表现出了医务工作所具有的责任和担当。
你们是最美的逆行者!向你们致敬!
【分析】考查了口语交际的能力,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
本题口语交际考查的是围绕既定的主题进行的说话训练,注意结合题干的要求“对抗击新冠肺炎的医护工作者表达自己的敬意”这一主题来说话。
【解答】故答案为: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席卷武汉,为抗击疫情,是你们这些白衣天使站在风险的最前端,用生命守护生命。
在疫情面前,你们表现出了医务工作所具有的责任和担当。
你们是最美的逆行者!向你们致敬!
【点评】口语交际的练习贯穿于小学阶段的全过程,目的促使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得到协调发展。
8.(4分)生活实践。
(1)请你为教室拟一个意思为“禁止高声喧哗”的标语。
轻声细语让我们大家都能清楚听到彼此的声音!
(2)用一句话点评《三国演义》中“曹操”这个人物。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宣传语的能力及对名著中人物形象的辨析。
拟写宣传语的目的
是为了让受众了解某些内容,所以宣传语一定要主题突出,中心明确,又因为群众的文化
水平不一,所以宣传语一定要易懂易记。
【解答】(1)考查了学生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
注意围绕“禁止高声喧哗”这一主题拟写,注意语言要简练,易懂,让人易于接受。
(2)考查了对名著中人物形象的辨析,可在阅读理解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点评,也可借人名人的点评。
故答案为:
(1)轻声细语让我们大家都能清楚听到彼此的声音!
(2)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点评】写宣传标语,紧扣给出的主题来分析,注意语言简洁,朗朗上口,有节奏感。
二、阅读平台。
(24分)
9.(4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
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1)这段文字出自朱自清写的《匆匆》。
(2)文章开头用一组排比句写出了时间的流逝,请从文中用横线画出并仿写一组这样的句子。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太阳落了,有再升的时候;月亮走了,有再回的时候;玫瑰凋谢了,有再绽放的时候。
【分析】语段选自《匆匆》。
这篇文章先写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了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告诫我们不要虚度光阴。
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
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解答】(1)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积累。
阅读文章可知,这段文字出自朱自清写的《匆匆》。
(2)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仿写句子的能力。
阅读句子“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知,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时间的流逝。
仿写句子为:太阳落了,有再升的时候;月亮走了,有再回的时候;玫瑰凋谢了,有再绽放的时候。
故答案为:
(1)朱自清匆匆;
(2)排比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太阳落了,有再升的时候;月亮走了,有再回的时候;玫瑰凋谢了,有再绽放的时候。
【点评】阅读这篇短文,注意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并作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10.(10分)阅读。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理解词语的意思。
①诲:教导。
②惟:只。
③援:引、拉。
④然:这样。
(2)解释句子的意思。
①惟弈秋之为听。
只听从弈秋的教导。
②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是因为他的智商不如前一个吗?有人说:不是这样的。
(3)你知道《学弈》中的后者为什么学不好吗?从他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因为后者学习不专心致志,三心二意,所以学习效果不好,从中明白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分析】译文: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
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
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也听讲,可是心里却想着天上有
天鹅要飞过来,便想拉弓搭箭去射它。
这个人虽然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成绩却不如那个人。
有人说,难道是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并非这样。
【解答】(1)(2)考查了学生对于文言文中字句的理解,结合课内学习及译文完成。
(3)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对主题的理解。
通过阅读可知,两人中,其中一人学习专心致志,另一人三心二意,虽然两人一块学习,
但是学习效果不同,从中我们明白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故答案为:
(1)①教导。
②只。
③引、拉。
④这样。
(2)①只听从弈秋的教导。
②是因为他的智商不如前一个吗?有人说:不是这样的。
(3)因为后者学习不专心致志,三心二意,所以学习效果不好,从中明白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点评】文言文的理解是小学语文中的难点,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古今异义及语言习惯的
不同。
11.(10分)阅读。
十里长街送总理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
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
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
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
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
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
焦急而又耐心地等特着。
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
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
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夜幕开始降下来,几辆前导车过去以后,总理的灵车缓缓地开来了。
灵车四周挂着黑色和黄色的挽幛,上面装饰者大白花,庄严、肃穆。
人们心情沉痛,日光随着灵车移动,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眼睁
睁地望着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
就在这十里长街上,我们的周总理迎送过多少位来自五洲四海的国际友人,陪着毛主席检阅过多少次人民群众。
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样的面庞。
然而今天,他静静地躺在灵车里,越去越远,和我们永别了!
灵车缓缓地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
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奔跑。
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可是灵车渐渐地远去了,最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了。
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
(1)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
说明送总理的人多。
(2)“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
”一句表达了人们对总理的尊敬和爱戴的思想感情。
(3)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按照等灵车、望灵车、送灵车的顺序组织安排材料。
【分析】语段选自《十里长街送总理》,文章描写了敬爱的周总理逝世后,人们怀着沉痛的心情,伫立长安街两旁为总理灵车送行的感人场面,表达了人民热爱周总理的深厚感情。
【解答】(1)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阅读文章可知,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
男女老少,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
说明送总理的人多。
(2)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
阅读句子“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可知,这一句表达了人们对总理的尊敬和爱戴的思想感情。
(3)考查学生对写作顺序的理解。
阅读文章可知,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按照等灵车、望灵车、送灵车的顺序组织安排材料。
故答案为:
(1)男女老少望不见头望不见尾多;
(2)对总理的尊敬和爱戴;
(3)事情发展等灵车望灵车送灵车。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示的主题,然
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三、作文(30分)
12.(30分)小学六年即将毕业,你就将进入中学,面对生活了六年的学校、老师及同学,你肯定有很多话想说。
请以“ ,我想对你(您)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2)文章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有真情实感。
(3)不少于400字。
【分析】本题为半命题作文,要求以“(),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回顾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想想你最想对谁说说心里话,确定好写作内容后,将题目补充完整。
写作时,首先要注意要以第一人称“我”与第二人称“你”进行写作。
想好开头与结尾。
开头可点题,结尾可照应前文或表达情感,中间具体写自己想要说的话,写的时候注意修
辞手法的运用,写作文重要的是真实情感,不要有应付心理,这样才能写好。
叙述事情时
注意抓住人物当时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精心刻画细节。
【解答】范文:
老师,我想对你说
我曾是一个调皮无知的顽童,可现在,我变成了一个有礼貌、明道理、有知识的小学生了。
这要感谢您﹣﹣敬爱的刘老师。
老师,您还记得吗?当您第一次走进教室为我们上课时,我就被您吸引住了。
您那清脆、响亮的声音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回荡在我耳边。
您把一道道很复杂的题目讲得清
清楚楚。
您上课生动有趣,我们听得津津有味。
您还记得吗?每个星期二都是您最忙、最累的一天。
有一次,您走进教室,脸色苍白,嘴唇干裂。
但是您的脸上挂满了和蔼可亲的笑容。
上课时您的声音越来越低,我抬头
认真观察,发现您以前那乌黑发亮的头发中已掺有几十根白发,您的额头上也爬满了皱纹,
看上去,消瘦了许多。
您那清脆、响亮的声音也已经沙哑了。
这时,您又发出了一阵阵咳
嗽声,让我们心疼。
下课了,您迈着缓慢的步子静静地离开教室,同学们到办公室找您批
作业,却发现办公室里空无一人,我们去别的办公室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您今天带病上课,现在在医院呢。
这时,同学们像炸开了锅,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像热锅上的蚂蚁,
急得团团转。
因为下午还有您的课。
怎么办啊?我们猜想一定让其他老师来代课了。
到了
下午,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坐在位置上等待着新的老师来上课。
这时,老师,您笑容可掬
地走进教室,我们都大吃一惊,原来老师为了不耽误我们上课,特地又从医院赶了回来,
上完课,您还要回去治疗呢。
这节课,班里鼎鼎有名的“捣蛋鬼”也乖了许多,深深地被
您那无私的奉献,忘我的工作精神感化了。
您需要回家休息,身体第一啊!可您常常把我们的学习放在第一位,为了使我们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为了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您放弃了一切。
您教我们爱祖国,爱人民;
您教我们爱劳动,爱科学;您教我们做人的道理。
您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知识的窗户,展现
在我们眼前的是辽阔的天空,您让我们自由地飞翔!
老师,您知道吗?我们是您亲手栽种的桃李,我们的萌芽生长,无不沐浴着您的阳光雨露。
您每天细心地浇水、施肥﹣﹣为我们灌溉知识的肥料,捉虫﹣﹣为我们改掉坏习惯,让我们茁壮成长。
没有您的付出,就没有现在的我们。
我为自己有这样的老师而骄傲、幸福。
老师,我真诚地想对您说声谢谢。
您的恩情我们一生一世都不会忘记。
我一定不辜
负您的期望,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个建设祖国的有用之才。
一定要为老师、为学校、为
祖国增光添彩!
【点评】这篇叙事文情感真挚,人物形象突出。
全文运用第二人称口吻,仿佛面对面地与
老师进行感情交流,显得亲切,便于抒发感情,增强感染力。
文章叙述了老师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表达了对老师深深的敬意。
祝福语
祝你考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