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配位滴定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大多带电荷,水溶性 好,易于进行滴定分析。
(4) EDTA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金属离子与EDTA形成配合物大多为1:1型,为方便起 见,可忽略式中电荷,简写成:
M + Y =MY
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M
Y=
MY MY
KMY为金属离子-EDTA配合物的 稳定常数,也称形成常数。 KMY愈大,配合物越稳定。EDTA与一些常见金属离子的配合 物的稳定常数见P107,表5-1 。
两 个 羧 基 上 的 H+ 转 移 到 N 原 子 上 , 形 成 双 偶 极 离 子 。 EDTA常用H4Y表示。在酸性溶液中,H4Y的两个羧酸根可 再接受H+而形成H6Y2+。它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通常使 用的是其二钠盐,Na2H2Y﹒2H2O,一般也称其为EDTA, 它的溶解度较大。
§5-2 EDTA与金属离子的配合物及其稳定性
三、金属离子M的副反应及副反应系数αM
1.水解效应
金属离子在水中和[OH-]生成各种羟基化配合物,使金 属离子参与主反应的能力下降,这种副反应称为金属离子的 羟基配位效应,也称水解效应,其副反应系数以αM(OH)表示。
αM(OH)=
M'
M
M M(OH)
由
α M (L)
M' M
则游离金属离子浓度
M
M'
α M(L)
M' 1 β1L β2L2
...βn Ln
例:以Y滴定Zn2+时,用总浓度为0.1mol/L的NH3-NH4Cl缓 冲溶液控制其pH为9.00,计算 αZn(NH 3 )
解:αZn(NH3)=1 β1 NH3 β2 NH3 2 ... β4 NH3 4
解:α Zn=αZn(NH 3 ) α Zn (OH) 1 αZn (NH3)=1 β1 NH3 β2 NH3 2 β3 NH3 3 β4 NH3 4=105.1 αZn (OH)=1 β1OH β2OH2 β3OH3 β4OH4=102.(4 也可查书后水 109.ຫໍສະໝຸດ 6 (101.5)4 103.2
3. 金属离子总副反应系数
在实际情况下,金属离子往往会同时发生多种副反应,其总
的副反应系数以 αM 表示。当金属离子同时有Ⅰ、Ⅱ、Ⅲ
…..n种副反应时,则
αM=αM(I) αM(II) .... αM(n) (n - 1)
一般只有1~2种副反应是主要的。
例:在0.010mol/LZn-NH3溶液中,当游离氨的浓度为0.10mol/L, pH=10.0时,计算 α Zn 。 已知:Zn(NH3)42+的 lg β1~ lg β4 为2.27,4.61,7.01,9.06,
Zn(OH)4-的 lg β1 ~ lg β4 为4.4,10.1,14.2,15.5
[Y4
] [HY3
] [H2Y2
] [H3Y ] [H4Y][H5Y ] [H6Y2 [Y4 ]
]
1
H
H
2
H3
...
H
6
Ka6 Ka5 Ka6 Ka6Ka5Ka4
Ka 6Ka 5 ...Ka1
例如:Zn2++Y4-=ZnY2Al3++Y4-=AlYSn4++Y4-=SnY
(2) EDTA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稳定性 EDTA与金属离子配位时常形成多个五元环或六元
环螯合物,例如,EDTA与Ca2+,Fe3+形成的配合物中含 有五个五元螯合环,见P106,图5-2。所形成的环越多, 螯合物越稳定。
由表中可见,金属离子与EDTA配合物的稳定性随金 属离子的不同,差别较大。此外, 溶液的酸度、温度和其 它配位剂的存在等外界条件也能影响配合物的稳定性。例 如:酸度影响EDTA在溶液中各种型体的分布,也影响金 属离子的存在情况。下节将着重讨论这些因素对配合物稳 定性的影响。
§5-3 外界条件对EDTA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一、副反应系数
反应物M和滴定剂Y及反应产物MY都可能同溶液中其它 组分发生作用,这些反应通称为副反应,使MY配合物的稳定 性受到影响。
M +Y
MY
主反应
OH-
LH
N
H OH
M(OH) ML1 HY NY
MHY M(OH)Y 副反应
M(OH)2 ML2 H2Y ……………………………
M(OH)n MLn H6Y
已知溶液pH为9.00,可通过分布系数求出[NH3]
NH3
δNH3 c
Ka
Ka [H
]
c
109.26 109.26 109
0.1 101.5 mol/L
αZn(NH 3 )=1 102.27 101.5 104.61 (101.5)2 107.01 (101.5)3
第二级稳定常数
K2
ML2 MLL
……….
……….
MLn-1 L MLn 第n级稳定常数
Kn
ML n ML n-1 L
将逐级稳定常数依次相乘,就可得到各级 累积稳定常数β。
=
1
K1=
ML ML
K =
2
1
K2
=
ML M[L]
ML2 MLL2
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
§5-1 概述
配位滴定法是以配位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 在配位滴定中,一般用配位剂做标准溶液来滴定金属离子。 当金属离子M与配位剂L形成MLn型配合物时,MLn型配合 物是逐级形成的,其逐级形成产物的 逐级稳定常数K:
M L ML
ML L ML 2
第一级稳定常数 K1 MMLL( 均略去电荷)
在酸性溶液中,EDTA的两个羧酸根可再接受H+而形成 H6Y2+,相当于一个六元酸,有六级离解常数:
H
2+
Y H
Y++H+
6
5
Ka1=1.3×10-1
H5Y H4Y + H+
Ka2=2.5×10-2
HY3 Y4 +H+
Ka6 = 5.5×10-11
在水溶液中EDTA总是以H6Y2+、H5Y+、H4Y、H3Y-、 H2Y2-、HY3-、Y4-等7种型体存在。由各型体的分布系数可 知,溶液中存在的型体取决于溶液的pH,见P105,图5-1。
N
CH2COOH
CH2COOH
其中氨氮和羧氧是具有很强配位能力的原子,它们能与 多数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氨羧配位剂中最主要 应用最广泛的是 乙二胺四乙酸 ,简称EDTA 。
在溶液中EDTA有如下双偶极离子结构:
HOOCH2C
H N
CH2 CH2
+
-OOCH2C
H N
CH2COO-
+
CH2COOH
=
ML2 ML2
n
=K1
K2
...
K
=
n
MLn MLn
最后一级累积稳定常数又称配合物的 总稳定常数。 各种配合 物的总稳定常数及各级的累积稳定常数见P430, 附录四,注意 是对数值。
配位剂分为无机配位剂和有机配位剂。无机配位剂应用 于滴定分析的不多,其主要原因是许多无机配位化合物不 够稳定,不符合滴定反应的要求,在形成配合物时,有逐 级配位现象,容易形成配位数不同的配合物,无法定量计 算。
由于H+与Y之间发生副反应,就使EDTA参加主反应的能力 下降,这种现象称为 酸效应。
酸效应的大小用 酸效应系数αY(H) 来衡量。酸效应系数表示 EDTA的各种存在形式的总浓度[Y´]与能参加配位反应的Y4-的 平衡浓度[Y4-]之比。即
[Y' ]
αY(H)
4
[Y ]
αY(H)
[Y'] [Y4 ]
M(OH)2
M
...M(OH)n
1 β1OH β2OH2 ... βnOHn
[M′]为金属离子各种存在形式总浓度, [M]为游离金属离子 浓度。 αM(OH) 也仅是[OH-]的函数。pH越高,αM(OH) 越大。
lg αM(OH)见P419,附录6。
2.配位效应
当金属离子与EDTA发生络合时,如有其它络合剂(L)存 在,例如,进行滴定时所需的缓冲剂,或为消除其他金属离 子干扰所加的掩蔽剂,则金属离子(M)亦将与L发生副反应, 这种副反应称为配位效应, 其副反应系数以 αM(L)表示。
M Y MY
L
ML1
…………………….
MLn
α M (L)
M' M
的稳定常数KMY来衡量。
K
=
MY
MY MY
当有副反应发生时,主反应进行的程度可用配合物MY的
条件稳定常数K ' MY 来衡量。
K'MY
MY M'Y'
只考虑Y的酸效应时
[Y'] αY(H) [Y4- ]
K'MY
[MY] [M][Y]α Y(H)
K MY α Y(H)
M ML ML 2 ... ML n M
1 K1L K1K2L2 ...K1K2K3...KnLn
1 1L 2L2 ...n Ln
由上式可见,αM(L) 也仅是[L]的函数。αM(L) 越大,表示M与 络合剂L的络合效应越完全,则M参加主反应的能力就被削弱。
当pH<1时,
主要为H6Y2+
pH=2.67~6.16时, H2Y2-
pH>10.26
Y4-
EDTA与金属离子配位反应的特点
(1) EDTA 与金属离子大都形成1:1的配合物 由于EDTA具有两个氨基氮原子和四个羧基氧原子,它们
都有孤对电子能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也就是说具有六个配 位原子。由于大多数金属离子的配位数不超过6,所以当EDTA 与大多数金属离子配位时,都形成1:1的配合物,消除了分级 配位的现象。
水解效应 配位效应 酸效应 共存离子效应 (羟基配位 效应)
混合配位效应
二、EDTA的酸效应与酸效应系数αY(H)
前面已经指出:在水溶液中EDTA总是以H6Y2+、H5Y+、 H4Y、H3Y-、H2Y2-、HY3-、Y4-等7种型体存在。各型体的 浓度取决于溶液的酸度。例如:当pH<1时,主要为H6Y2+,当 pH>10.26时,主要为Y4-,如图所示(P106,图5-1)各型体的 分布。
解效应系数表)
α Zn=α Zn(NH 3 ) α Zn (OH) 1
=105.1 102.4 1 105.1 上式说明:Zn与NH3的络合效应副反应是重要的,而与OH的水解效应引起的副反应可以忽略。
四、条件稳定常数K ' MY
当没有副反应发生时,主反应进行的程度可用配合物MY
用对数形式表示: lg K'MY lgKMY - lgαY(H)
这是仅考虑Y的酸效应时的条件稳定常数。
例1:计算pH=2.0和pH=5.0时的lgK ' ZnY
解:已知 lg KZnY=16.5 (可查P108,表5-1) 当pH=5.00时,查表5-2得:lg αY(H)=6.45
则
例 如 : Cu2+ 与 NH3 形 成 的 配 合 物 , 存 在 [ Cu(NH3) ]2+、 [Cu(NH3)2]2+、[Cu(NH3)3]2+、[Cu(NH3)4]2+ 等 几 种配合物,因而无机配位剂的应用受到了限制。
有机配位剂在分析化学中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氨羧 类配位剂,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而且组成一定的配合 物,是目前配位滴定中应用最多的配位剂。氨羧配位剂大 部分含有氨基二乙酸基团:
(3) EDTA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颜色、水溶性
大多数无色金属离子-EDTA配合物无色,有利于用 指示剂确定终点,而有色金属离子所形成的EDTA配合 物的颜色更深,使用指示剂确定终点将发生困难,因此 在滴定时,要控制其浓度。 NiY2- CuY2- CoY2- MnY2- CrY- FeY蓝 深蓝 紫红 紫红 深紫 黄
1 β1[H] β2[H]2 β3[H]3 β4[H]4 β5[H]5 β6[H]6
可见,酸效应系数与溶液的酸度有关,[H+]越大,αy(H) 越 大。EDTA在不同pH时的酸效应系数见p110,表5-2,注意是 lgαY(H) 。
在多数情况下,αY(H) >1, [Y´]总是大于[Y4-], 只有pH>12, αY(H) =1,[Y’]=[Y4-],即EDTA全部以Y4-形式存在。
(4) EDTA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金属离子与EDTA形成配合物大多为1:1型,为方便起 见,可忽略式中电荷,简写成:
M + Y =MY
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M
Y=
MY MY
KMY为金属离子-EDTA配合物的 稳定常数,也称形成常数。 KMY愈大,配合物越稳定。EDTA与一些常见金属离子的配合 物的稳定常数见P107,表5-1 。
两 个 羧 基 上 的 H+ 转 移 到 N 原 子 上 , 形 成 双 偶 极 离 子 。 EDTA常用H4Y表示。在酸性溶液中,H4Y的两个羧酸根可 再接受H+而形成H6Y2+。它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通常使 用的是其二钠盐,Na2H2Y﹒2H2O,一般也称其为EDTA, 它的溶解度较大。
§5-2 EDTA与金属离子的配合物及其稳定性
三、金属离子M的副反应及副反应系数αM
1.水解效应
金属离子在水中和[OH-]生成各种羟基化配合物,使金 属离子参与主反应的能力下降,这种副反应称为金属离子的 羟基配位效应,也称水解效应,其副反应系数以αM(OH)表示。
αM(OH)=
M'
M
M M(OH)
由
α M (L)
M' M
则游离金属离子浓度
M
M'
α M(L)
M' 1 β1L β2L2
...βn Ln
例:以Y滴定Zn2+时,用总浓度为0.1mol/L的NH3-NH4Cl缓 冲溶液控制其pH为9.00,计算 αZn(NH 3 )
解:αZn(NH3)=1 β1 NH3 β2 NH3 2 ... β4 NH3 4
解:α Zn=αZn(NH 3 ) α Zn (OH) 1 αZn (NH3)=1 β1 NH3 β2 NH3 2 β3 NH3 3 β4 NH3 4=105.1 αZn (OH)=1 β1OH β2OH2 β3OH3 β4OH4=102.(4 也可查书后水 109.ຫໍສະໝຸດ 6 (101.5)4 103.2
3. 金属离子总副反应系数
在实际情况下,金属离子往往会同时发生多种副反应,其总
的副反应系数以 αM 表示。当金属离子同时有Ⅰ、Ⅱ、Ⅲ
…..n种副反应时,则
αM=αM(I) αM(II) .... αM(n) (n - 1)
一般只有1~2种副反应是主要的。
例:在0.010mol/LZn-NH3溶液中,当游离氨的浓度为0.10mol/L, pH=10.0时,计算 α Zn 。 已知:Zn(NH3)42+的 lg β1~ lg β4 为2.27,4.61,7.01,9.06,
Zn(OH)4-的 lg β1 ~ lg β4 为4.4,10.1,14.2,15.5
[Y4
] [HY3
] [H2Y2
] [H3Y ] [H4Y][H5Y ] [H6Y2 [Y4 ]
]
1
H
H
2
H3
...
H
6
Ka6 Ka5 Ka6 Ka6Ka5Ka4
Ka 6Ka 5 ...Ka1
例如:Zn2++Y4-=ZnY2Al3++Y4-=AlYSn4++Y4-=SnY
(2) EDTA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稳定性 EDTA与金属离子配位时常形成多个五元环或六元
环螯合物,例如,EDTA与Ca2+,Fe3+形成的配合物中含 有五个五元螯合环,见P106,图5-2。所形成的环越多, 螯合物越稳定。
由表中可见,金属离子与EDTA配合物的稳定性随金 属离子的不同,差别较大。此外, 溶液的酸度、温度和其 它配位剂的存在等外界条件也能影响配合物的稳定性。例 如:酸度影响EDTA在溶液中各种型体的分布,也影响金 属离子的存在情况。下节将着重讨论这些因素对配合物稳 定性的影响。
§5-3 外界条件对EDTA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一、副反应系数
反应物M和滴定剂Y及反应产物MY都可能同溶液中其它 组分发生作用,这些反应通称为副反应,使MY配合物的稳定 性受到影响。
M +Y
MY
主反应
OH-
LH
N
H OH
M(OH) ML1 HY NY
MHY M(OH)Y 副反应
M(OH)2 ML2 H2Y ……………………………
M(OH)n MLn H6Y
已知溶液pH为9.00,可通过分布系数求出[NH3]
NH3
δNH3 c
Ka
Ka [H
]
c
109.26 109.26 109
0.1 101.5 mol/L
αZn(NH 3 )=1 102.27 101.5 104.61 (101.5)2 107.01 (101.5)3
第二级稳定常数
K2
ML2 MLL
……….
……….
MLn-1 L MLn 第n级稳定常数
Kn
ML n ML n-1 L
将逐级稳定常数依次相乘,就可得到各级 累积稳定常数β。
=
1
K1=
ML ML
K =
2
1
K2
=
ML M[L]
ML2 MLL2
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
§5-1 概述
配位滴定法是以配位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 在配位滴定中,一般用配位剂做标准溶液来滴定金属离子。 当金属离子M与配位剂L形成MLn型配合物时,MLn型配合 物是逐级形成的,其逐级形成产物的 逐级稳定常数K:
M L ML
ML L ML 2
第一级稳定常数 K1 MMLL( 均略去电荷)
在酸性溶液中,EDTA的两个羧酸根可再接受H+而形成 H6Y2+,相当于一个六元酸,有六级离解常数:
H
2+
Y H
Y++H+
6
5
Ka1=1.3×10-1
H5Y H4Y + H+
Ka2=2.5×10-2
HY3 Y4 +H+
Ka6 = 5.5×10-11
在水溶液中EDTA总是以H6Y2+、H5Y+、H4Y、H3Y-、 H2Y2-、HY3-、Y4-等7种型体存在。由各型体的分布系数可 知,溶液中存在的型体取决于溶液的pH,见P105,图5-1。
N
CH2COOH
CH2COOH
其中氨氮和羧氧是具有很强配位能力的原子,它们能与 多数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氨羧配位剂中最主要 应用最广泛的是 乙二胺四乙酸 ,简称EDTA 。
在溶液中EDTA有如下双偶极离子结构:
HOOCH2C
H N
CH2 CH2
+
-OOCH2C
H N
CH2COO-
+
CH2COOH
=
ML2 ML2
n
=K1
K2
...
K
=
n
MLn MLn
最后一级累积稳定常数又称配合物的 总稳定常数。 各种配合 物的总稳定常数及各级的累积稳定常数见P430, 附录四,注意 是对数值。
配位剂分为无机配位剂和有机配位剂。无机配位剂应用 于滴定分析的不多,其主要原因是许多无机配位化合物不 够稳定,不符合滴定反应的要求,在形成配合物时,有逐 级配位现象,容易形成配位数不同的配合物,无法定量计 算。
由于H+与Y之间发生副反应,就使EDTA参加主反应的能力 下降,这种现象称为 酸效应。
酸效应的大小用 酸效应系数αY(H) 来衡量。酸效应系数表示 EDTA的各种存在形式的总浓度[Y´]与能参加配位反应的Y4-的 平衡浓度[Y4-]之比。即
[Y' ]
αY(H)
4
[Y ]
αY(H)
[Y'] [Y4 ]
M(OH)2
M
...M(OH)n
1 β1OH β2OH2 ... βnOHn
[M′]为金属离子各种存在形式总浓度, [M]为游离金属离子 浓度。 αM(OH) 也仅是[OH-]的函数。pH越高,αM(OH) 越大。
lg αM(OH)见P419,附录6。
2.配位效应
当金属离子与EDTA发生络合时,如有其它络合剂(L)存 在,例如,进行滴定时所需的缓冲剂,或为消除其他金属离 子干扰所加的掩蔽剂,则金属离子(M)亦将与L发生副反应, 这种副反应称为配位效应, 其副反应系数以 αM(L)表示。
M Y MY
L
ML1
…………………….
MLn
α M (L)
M' M
的稳定常数KMY来衡量。
K
=
MY
MY MY
当有副反应发生时,主反应进行的程度可用配合物MY的
条件稳定常数K ' MY 来衡量。
K'MY
MY M'Y'
只考虑Y的酸效应时
[Y'] αY(H) [Y4- ]
K'MY
[MY] [M][Y]α Y(H)
K MY α Y(H)
M ML ML 2 ... ML n M
1 K1L K1K2L2 ...K1K2K3...KnLn
1 1L 2L2 ...n Ln
由上式可见,αM(L) 也仅是[L]的函数。αM(L) 越大,表示M与 络合剂L的络合效应越完全,则M参加主反应的能力就被削弱。
当pH<1时,
主要为H6Y2+
pH=2.67~6.16时, H2Y2-
pH>10.26
Y4-
EDTA与金属离子配位反应的特点
(1) EDTA 与金属离子大都形成1:1的配合物 由于EDTA具有两个氨基氮原子和四个羧基氧原子,它们
都有孤对电子能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也就是说具有六个配 位原子。由于大多数金属离子的配位数不超过6,所以当EDTA 与大多数金属离子配位时,都形成1:1的配合物,消除了分级 配位的现象。
水解效应 配位效应 酸效应 共存离子效应 (羟基配位 效应)
混合配位效应
二、EDTA的酸效应与酸效应系数αY(H)
前面已经指出:在水溶液中EDTA总是以H6Y2+、H5Y+、 H4Y、H3Y-、H2Y2-、HY3-、Y4-等7种型体存在。各型体的 浓度取决于溶液的酸度。例如:当pH<1时,主要为H6Y2+,当 pH>10.26时,主要为Y4-,如图所示(P106,图5-1)各型体的 分布。
解效应系数表)
α Zn=α Zn(NH 3 ) α Zn (OH) 1
=105.1 102.4 1 105.1 上式说明:Zn与NH3的络合效应副反应是重要的,而与OH的水解效应引起的副反应可以忽略。
四、条件稳定常数K ' MY
当没有副反应发生时,主反应进行的程度可用配合物MY
用对数形式表示: lg K'MY lgKMY - lgαY(H)
这是仅考虑Y的酸效应时的条件稳定常数。
例1:计算pH=2.0和pH=5.0时的lgK ' ZnY
解:已知 lg KZnY=16.5 (可查P108,表5-1) 当pH=5.00时,查表5-2得:lg αY(H)=6.45
则
例 如 : Cu2+ 与 NH3 形 成 的 配 合 物 , 存 在 [ Cu(NH3) ]2+、 [Cu(NH3)2]2+、[Cu(NH3)3]2+、[Cu(NH3)4]2+ 等 几 种配合物,因而无机配位剂的应用受到了限制。
有机配位剂在分析化学中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氨羧 类配位剂,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而且组成一定的配合 物,是目前配位滴定中应用最多的配位剂。氨羧配位剂大 部分含有氨基二乙酸基团:
(3) EDTA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颜色、水溶性
大多数无色金属离子-EDTA配合物无色,有利于用 指示剂确定终点,而有色金属离子所形成的EDTA配合 物的颜色更深,使用指示剂确定终点将发生困难,因此 在滴定时,要控制其浓度。 NiY2- CuY2- CoY2- MnY2- CrY- FeY蓝 深蓝 紫红 紫红 深紫 黄
1 β1[H] β2[H]2 β3[H]3 β4[H]4 β5[H]5 β6[H]6
可见,酸效应系数与溶液的酸度有关,[H+]越大,αy(H) 越 大。EDTA在不同pH时的酸效应系数见p110,表5-2,注意是 lgαY(H) 。
在多数情况下,αY(H) >1, [Y´]总是大于[Y4-], 只有pH>12, αY(H) =1,[Y’]=[Y4-],即EDTA全部以Y4-形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