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总结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用植物学总结范文
师学院
(药用)植物学实验报告
实习地点:省市紫蓬山景区
实习时间:2022年5月26日
年级专业: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实习报告评分
一、实习目的:
通过野外实习,巩固药用植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2.观察、比较、分析植物界各大类群的典型代表植物,正确认识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重点认识各大植物类群中常见的重要科、属的特征及其经济价值。
为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植物资源打好基础。
4.通过野外实习,使学生初步学会和掌握植物学最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
5.识别药用野外植物,掌握植物拉丁学名、药材学名,熟悉药用植物野外生长环境,实地考察。
6.识野外药用植物的特征及相关科、属特征和药用价值,采集野外药
用植物,植物标本的鉴定,植物拉丁学名和药材学名确定。
二、实习单位概况
位于紫蓬山山脚,位于省市紫蓬镇南,距离市区约18公里。
三、介绍当地至少20种常见药用植物(写出植物中文名称)的鉴别要点
及疗效应.
1.夏枯草,唇形科。
多年生草本。
茎带紫色。
叶长卵形。
轮伞花序密
集茎顶成粗穗状,花冠唇形,淡紫色或白色。
全草或花序(果穗)能清肝
明目,清热散结,降血压,常被用于治疗高血压、心脏病。
2.荔枝草,唇形科。
一年生或二年生直立草本植物,。
多分枝。
主根肥厚,向下直伸,有
多数须根。
清热,解毒,凉血,利尿。
用于咽喉肿痛、支气管炎、肾炎水肿、痈肿;外治乳腺炎、痔疮肿痛、出血。
3.羊蹄,蓼科。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基生叶长圆形或披针状长
圆形,顶端急尖,基部圆形或心,边缘微波状,花序圆锥状,花两性,多
花轮生;根入药,有小毒。
凉血止血,通大便,解毒,杀虫。
用于大便秘结,淋浊,黄疸,吐血,肠风,秃疮。
4.鼠曲草,菊科。
一年生草本。
茎直立或基部发出的枝下部斜升,上
部不分枝,有沟纹,被白色厚棉毛。
叶无柄,匙状倒披针形或倒卵状匙形,茎叶入药,为镇咳、祛痰、治气喘和支气管炎以及非传染性溃疡、创伤之
寻常用药,服还有降血压、降尿酸疗效。
5.平车前,车前科。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
直根长,具多数侧根,多少肉质。
根茎短。
叶
基生呈莲座状,平卧、斜展或直立;叶片纸质,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或
卵状披针形,叶柄基部扩大成鞘状。
车前草为车前草科植物车前及平车前
的全株,味甘,性寒。
具有利尿、清热、明目、祛痰的功效。
6.佛甲草,景天科。
多年生草本。
茎高10-20厘米。
3叶轮生,少有
4叶轮或对生的,叶线形,先端钝尖,基部无柄,有短距。
花序聚伞状,
顶生,疏生花,中央有一朵有短梗的花。
全草:甘、微酸,凉。
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止痛,退黄。
用于咽侯痛,肝炎、痈肿疮毒,毒蛇咬伤,缠腰
火丹,烧、烫伤。
7.酸模叶蓼,蓼科。
一年生草本,高40-90厘米。
茎直立,具分枝,
无毛,节部膨大。
叶披针形或宽披针形,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上
面绿色,常有一个大的黑褐色新月形斑点,两面沿中脉被短硬伏毛,全缘,边缘具粗缘毛。
全草入蒙药,味酸、苦,性凉、轻、钝,具利尿、消肿、
止痛、止呕等功能。
果实为利尿药,主治水肿和疮毒;用鲜茎叶混食盐后
捣汁,治霍乱和日射病有效;外用可敷治疮肿和蛇毒。
8.乌蔹莓,葡萄科。
多年生攀援藤本,长达3米左右。
生于低山灌木
丛中。
草质藤本。
小枝圆柱形,有纵棱纹,无毛或微被疏柔毛。
种脐在种
子背面近中部呈带状椭圆形,上部种脊突出,表面有突出肋纹,腹部中棱
脊突出,两侧洼穴呈半月形,从近基部向上达种子近顶端。
全草可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痈肿,疔疮,痄腮,丹毒,风湿痛,黄疸,痢疾,尿血,白浊。
咽喉肿痛、疖肿、痈疽、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9.白英,茄科。
茄科草质藤本,叶互生,多数为琴形,两面均被白色
发亮的长柔毛,聚伞花序顶生或腋外生,疏花,花冠蓝紫色或白色,花期
夏秋,果熟期秋末。
浆果球状,成熟时红黑色。
喜温暖湿润的环境,生于
山谷草地或路旁、田边;国外均有分布。
药用全草,具有清热利湿、解毒
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黄疸、水肿、淋病、胆囊炎、胆结石、风湿性关节
炎等症。
10.泽漆,大戟科。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
全株含乳汁。
茎基部分枝,带紫红色。
叶互生,倒卵形或匙形,无柄。
茎顶有5片轮生的叶状苞;总
花序多歧聚伞状,顶生,有5伞梗,每伞梗生3个小伞梗,每小伞梗又第
3回分为2叉。
全草入药,主治水气肿满,痰饮喘咳疟疾,菌痢,瘰疬,
结核性瘘管,骨髓炎。
11.构树,桑科。
落叶乔木。
树皮暗灰色;小枝密生柔毛。
树冠开,卵形至广卵形;树
皮平滑,浅灰色或灰褐色,不易裂,全株含乳汁。
为强阳性树种,适应性
特强,抗逆性强。
中医学上称果为楮实子、构树子,与根共入药,功能补肾、利尿、强筋骨。
主治:补肾、明目、强筋骨。
12.灯心草,灯心草科。
本品呈细圆柱形。
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有
细纵纹。
体轻,质软,略有弹性,易拉断,断面白色。
气微,味淡。
植物
的干燥茎髓,用于心烦失眠,尿少涩痛,口舌生疮。
13.苍耳,菊科。
一年生草本,高20~90厘米。
根纺锤状,分枝或不
分枝。
茎直立不枝或少有分枝,下部圆柱形,直径4~10毫米,上部有纵沟,被灰白色糙伏毛。
苍耳根:用于疔疮、痈疽、缠喉风、丹毒、高血压症、痢疾。
苍耳茎、叶:苦、辛,凉。
有小毒。
祛风散热,解毒杀虫。
用
于头风、头晕、湿痹拘挛、目赤目翳、疔疮毒肿、崩漏、麻风。
14.虎杖,蓼科。
多年生灌木状草本。
高达1m以上。
根茎横卧地下,
木质,黄褐色,节明显。
茎直立,圆柱形,丛生,无毛,中空,散生紫红
色斑点。
叶互生;叶柄短;托叶鞘膜质,褐色,早落。
植物的干燥根茎和根,用于湿热黄疸,淋浊,带下,风湿痹痛,痈肿疮毒,水火烫伤,经闭,症瘕,趺打损伤,肺热咳嗽。
15.苘麻,锦葵科。
一年生亚灌木草本。
茎枝被柔毛。
叶圆心形,边
缘具细圆锯齿,两面均密被星状柔毛;叶柄被星状细柔毛;托叶早落。
花
单生于叶腋,花梗被柔毛;花萼杯状,裂片卵形;花黄色,花瓣倒卵形。
蒴果半球形,种子肾形,褐色,被星状柔毛。
种子:苦,平。
清热利湿,解毒,退翳。
用于角膜云翳,痢疾,痈肿。
根:用于小便淋痛,痢疾。
全草或叶:苦,平。
解毒,祛风。
用于痈疽疮毒,痢疾,中耳炎,耳鸣,耳聋,关节酸痛。
16.朴树,榆科。
乔木,树皮平滑,灰色;一年生枝被密毛。
叶互生,叶柄长;叶片革质,宽卵形至狭卵形,先端急尖至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偏斜,中部以上边缘有浅锯齿,三出脉,上面无毛,下面沿脉及脉腋
疏被毛。
花杂性(两性花和单性花同株),当年枝的叶腋;核果近球形,
红褐色;果柄较叶柄近等长。
根、皮、嫩叶入药有消肿止痛、解毒治热的
功效,外敷治水火烫伤。
17.野花椒,芸香科。
灌木或小乔木;枝干散生基部宽而扁的锐刺,
嫩枝及小叶背面沿中脉或仅中脉基部两侧或有时及侧脉均被短柔毛,或各
部均无毛。
聚花序顶生,长1-5厘米;花被片5-8片,狭披针形、宽卵形
或近于三角形,大小及形状有时不相同,长约2毫米,淡黄绿色;雌花的
花被片为狭长披针形。
叶,祛风散寒,健胃驱虫,除湿止泻,活血通经。
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痛,瘀血作痛,经闭,咯血,吐血。
果皮:辛,温。
有小毒。
温中止痛,驱虫健胃。
用于胃寒腹痛,蛔虫病;外用于湿疹,皮肤瘙痒,龋齿痛。
种子:苦、辛,凉。
利尿消肿。
用于水肿,腹水。
18.海金沙,海金沙科。
多年生草质藤本。
根状茎横走,生黑褐色有
节的毛;根须状,黑褐色,坚韧,亦被毛。
叶多数,对生于茎上的短枝两侧,二型,纸质,连同叶轴和羽轴有疏短毛。
干燥成熟孢子,用于热淋,
石淋,血淋,膏淋,尿道涩痛。
19.乌桕,大戟科。
乔木,高可达15米许,各部均无毛而具乳状汁液;树皮暗灰色,有纵裂纹;枝广展,具皮孔。
叶互生,纸质,叶片菱形、菱
状卵形或稀有菱状倒卵形,长3-8厘米,宽3-9厘米,顶端骤然紧缩具长
短不等的尖头,基部阔楔形或钝,全缘。
乌桕根皮、树皮、叶入药,杀虫,解毒,利尿,通便。
用于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大小便不利,毒蛇咬伤;外用治疔疮,鸡眼,乳腺炎,跌打损伤,湿疹,皮炎。
20.附地菜,紫草科。
一年生草本,高5~30厘米;茎通常自基部分枝,纤细。
匙形、椭圆形或披针形的小叶互生,基部狭窄,两面均具平伏
粗毛。
螺旋聚伞花序,花冠蓝色,花序顶端呈旋卷状。
4枚四面体形小坚果。
花期5~6月。
以全草入药,温中健胃,消肿止痛,止血。
用于胃痛,吐酸,吐血;外用治跌打损伤,骨折。
21.四叶葎,茜草科。
多年生丛生直立草本。
叶4片轮生,叶形变
化较大;聚伞花序顶生和叶生,花小,花梗纤细,花冠白色。
全草药用,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治尿路感染、赤白带下、痢疾、痈肿、跌打损伤。
22.柘树,桑科。
灌木或小乔木,直立或攀援状,通常具刺。
叶互生,有短柄;叶片全缘或上部3裂,羽状脉或三出脉;托叶早落。
花单性,雌雄异株,腋生,头状,有小苞片,雄花花被片3~5,长圆形,
钝头,雄蕊4,花药2室;雌花花被片4,包围子房,花柱单一或2裂,
柱头伸长,果期雌花被与小苞片同时增厚包围着瘦果。
树材用于肝胆湿热,砂石淋浊,瘀血肿痛。
23.薯蓣,薯蓣科。
缠绕草质藤本。
块茎长圆柱形,垂直生长,长可
达1米多,断面干时白色。
茎通常带紫红色,右旋,无毛。
单叶,在茎下
部的互生,中部以上的对生,很少3叶轮生;幼苗时一般叶片为宽卵形或
卵圆形,基部深心形。
叶腋常有珠芽。
雌雄异株。
主中焦脾胃之气损伤,
补虚弱,除寒热邪气,益气力,长肌肉,滋补肾阴。
久食薯蓣,令人耳聪
目明、轻身不饥、延年益寿。
24.鸡屎藤,茜草科。
多年生草质藤本。
其茎呈扁圆柱形,稍扭曲,
无毛或近无毛,老黄牛茎灰棕色,栓皮常脱落,有纵皱纹及叶柄断痕,易
折断,断面平坦,灰黄色;嫩茎黑褐色,直径1-3mm,质韧,不易折断,
断面纤维性,灰白色或浅绿色。
叶对生,多皱缩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
宽卵形或披针形。
植物的全草,祛风利湿,消食化积,止咳,止痛。
25.南天竹,小檗科。
常绿小灌木。
茎常丛生而少分枝,光滑无毛,
幼枝常为红色,老后呈灰色。
叶互生,集生于茎的上部,三回羽状复叶,;二至三回羽片对生;小叶薄革质,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
部楔形,全缘,上面深绿色,冬季变红色,背面叶脉隆起,两面无毛;近
无柄。
湿热黄疸、胃肠炎、尿路感染、眼结合膜炎、咳嗽、喘气、百日咳、食积、腹泻、尿血、腰肌劳损。
26.君迁子,柿科。
落叶乔木。
树冠近球形或扁球形;树皮灰黑色或
灰褐色;小枝褐色或棕色;嫩枝通常淡灰色,有时带紫色。
冬芽带棕色。
叶椭圆形至长椭圆形,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绿色或粉绿色,有柔毛;叶柄有时有短柔毛,上面有沟。
果实主治痰质性伤寒,疟疾,肾炎,肾结石,眼疮,黄水疮,腹泻。
27.野蔷薇,蔷薇科。
攀援灌木。
小枝圆柱形,通常无毛,有短、粗
稍弯曲皮束。
小叶片倒卵形、长圆形或卵形,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近圆
形或楔形,边缘有尖锐单锯齿,稀混有重锯齿,上面无毛,下面有柔毛。
野蔷薇根为收敛药;花为芳香理气药,治胃痛、胃溃疡;果实有利尿、通经、治水肿之功。
28.黄海棠,藤黄科。
多年生草本植物。
茎直立或在基部上升,单一
或数茎丛生,不分枝或上部具分枝,有时于叶腋抽出小枝条,茎及枝条幼
时具4棱,后明显具4纵线棱。
叶无柄,叶片披针形、长圆状披针形、或
长圆状卵形至椭圆形、或狭长圆形,先端渐尖、锐尖或钝形,基部楔形或
心形而抱茎,全缘,坚纸质,上面绿色,下面通常淡绿色且散布淡色腺点,中脉、侧脉及近边缘脉下面明显,脉网较密。
全草药用,主治吐血、子宫
出血、外伤出血、疮疖痈肿、风湿、痢疾以及月经不调等症;种子泡酒服,可治胃病,并可解毒和排脓。
29.打碗花,旋花科。
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
全体不被毛,植株通常
矮小,常自基部分枝,具细长白色的根。
茎细,平卧,有细棱。
花腋生,
花梗长于叶柄,苞片宽卵形;萼片长圆形,顶端钝,具小短尖头,萼片稍短;花冠淡紫色或淡红色,钟状,冠檐近截形或微裂;雄蕊近等长,花丝
基部扩大,贴生花冠管基部,被小鳞毛;子房无毛,柱头2裂,裂片长圆形,扁平。
蒴果卵球形,宿存萼片与之近等长或稍短。
种子黑褐色,表面
有小疣。
根状茎:健脾益气,利尿,调经,止带,疝气、疥疮[3];用于
脾虚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白带,乳汁稀少。
花:止痛;外用治牙痛。
30.疏头过路黄,报春花科。
多年生草本植物。
叶对生,茎端的2对
间距小,密聚成轮生状,常较下部叶大1-2倍,叶片卵形至卵状椭圆形。
全草入药,治疗肾结石有效。
31.泽珍珠菜,报春花科。
一年生或多年生直立草本。
全株无毛。
圆
柱顶,肉质,基部常带红色,单一或基部分枝成簇生状。
以全草入药。
清
热解毒,消肿散结。
外用治无名肿毒,痈疮疖肿,稻田皮炎,跌打骨折。
32.钻叶紫菀,菊科。
多年生草本。
茎基部略带红色,上部有分枝。
形态特征:叶互生,无柄;基部叶倒披针形,花期凋落;中部叶线状披针形,先端尖或钝,全缘,上部叶渐狭线形。
头状花序顶生,排成圆锥花序;总苞钟状;总苞片3-4层,外层较短,层较长,线状钻形,无毛,背面绿色,先端略带红色;舌状花细狭、小,红色;管状花多数,短于冠毛。
瘦
果略有毛。
钻叶紫菀的全草,清热燥湿,主治:痈肿;湿疹。
33.金鱼藻,金鱼藻科。
多年生沉水草本;茎平滑,具分枝。
叶轮生,1-2次二叉状分歧,裂片丝状,或丝状条形,先端带白色软骨质,边缘仅
一侧有数细齿。
子房卵形,花柱钻状。
坚果宽椭圆形,长4-5毫米,宽约
2毫米,黑色,平滑,边缘无翅,有3刺,顶生刺(宿存花柱)长8-10
毫米,先端具钩,基部2刺向下斜伸,长4-7毫米,先端渐细成刺状。
以
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晒干,凉血止血、清热利水,主治血热吐血、咳血、热淋涩痛。
34.龙葵,茄科。
一年生草本植物,全草高30-120厘米;茎直立,多
分枝;卵形或心型叶子互生,近全缘;夏季开白色小花,4-10朵成聚伞
花序;球形浆果,成熟后为黑紫色。
浆果和叶子均可食用,但叶子含有大
量生物碱,须经煮熟后方可解毒。
全株入药,可散瘀消肿,清热解毒。
35.天南星,天南星科。
多年生草本。
块茎扁球形,直径2-4厘米,
顶部扁平,周围生根,常有若干侧生芽眼。
鳞芽,膜质。
叶常单一,叶柄
圆柱形,粉绿色,下部鞘筒状;叶片鸟足状分裂,有时更少或更多,倒披
针形。
花序柄长30-55厘米,从叶柄鞘筒抽出。
佛焰苞管部圆柱形;檐部卵形或卵状披针形。
肉穗花序两性和雄花序
单性,两性花序。
天南星以球状块茎供药用,具有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的
功能。
36.苦荬菜,菊科。
一年生草本。
根垂直直伸,生多数须根。
茎直立,上部伞房花序状分枝,或自基部多分枝或少分枝,分枝弯曲斜升,全部茎
枝无毛。
基生叶花期生存,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基部箭头状半抱茎,向上
或最上部的叶渐小,与中下部茎叶同形,基部箭头状半抱茎或长椭圆形,
基部收窄,但不成箭头状半抱茎;全部叶两面无毛,边缘全缘,极少下部
边缘有稀疏的小尖头。
全草入药,具清热解毒、去腐化脓、止血生机功效;可治疗疮、无名肿毒、子宫出血等症。
37.马鞭草,马鞭草科。
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可达120厘米,基部木质化,单叶对生,卵
形至长卵形,两面被硬毛,下面脉上的毛尤密。
顶生或腋生的穗状花序,
花蓝紫色,无柄,花萼膜质,筒状,花冠微呈二唇形,花丝极短;子房无毛,果包藏于萼,小坚果。
花果期6-10月。
全草供药用,性凉,味微葳,有凉血、散瘀、通经、清热、解毒、止痒、驱虫、消胀的功效。
38.香蒲,香蒲科。
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植物,根状茎乳白色,地上茎粗壮,向上渐细,叶片条形,叶鞘抱茎,雌雄花序紧密连接,果皮具长形褐色斑点。
种子褐色,微弯。
花果期5-8月。
香蒲花粉在中药上称蒲黄,蒲黄在中国有着悠
久的应用历史,具有活血化淤、止血镇痛、通淋的功效。
39.猫眼草,大戟科。
多年生草本。
茎通常分枝,基部坚硬。
下部叶
鳞片状,早落;中上部叶狭条状披针形,先端钝或具短尖,两面无毛。
杯
状聚伞花序顶生者通常有4-9伞梗,基部有轮生叶与茎上部叶同形。
全草
可入药,主治痰饮咳喘,水肿,瘰疬,疥癣,无名肿毒。
40.野葡萄,葡萄科。
木质藤本。
枝条粗壮,嫩枝具柔毛。
叶互生,阔卵形,先端渐尖,基部心形,通常3浅裂,裂片三角状卵形,边缘有较大的圆锯齿,上面暗绿色,无毛或具细毛,下面淡绿色,被
柔毛:叶柄长3~7厘米,被柔毛。
聚伞花序与叶对生,花序梗长2~3.5厘米,被柔毛。
利尿,消炎,
止血。
治慢性肾炎,肝炎,小便涩痛,胃热呕吐,风疹块,疮毒,外伤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