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人文精神的人。
为此,教师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要挖掘与整合语文教材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素,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活动使学生深刻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1语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过程;人文精神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立国之魂、做人之本。
初中语文教师应牢牢把握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这一特点,有意识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人语文教学全过程,加强学科渗透,对学生进行春风化雨般的熏陶、感染,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的同时,注重积累文化底蕴,培养学生健康人格、良好道德以及崇高信仰,使学生成长为具有爱国、民主、诚信、友善、进取、负责、创新等人文精神的人。
一、教师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师德、价值观对学生的人格塑造、成长成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要向学生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自身首先要具有高尚的精神品质和正确的人生态度。
尤其作为语文教师,要不断积淀自己的人文素养,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做有道德、有理想、有胸襟、有情感的人;要拥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崇高情怀,追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崇高境界;要培养“范示群伦”的自觉意识,在言行举止与作风形象上,处处体现修身立德、为人师表,具备爱国的高尚情怀、文明的言行举止、和谐的人际关系、民主的教育作风、诚信的处事态度、求实的敬业精神等,做有学问、有品行之师,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引导学生“信其道、践其行”【2】。
二、在教材中挖掘与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素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蕴涵着大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素,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社会、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小巷深处》通过描述一位含辛茹苦、十几年如一日抚养女儿的母亲的艰辛历程,刻画了一个淳朴善良、任劳任怨、无私无悔的母亲形象,揭示了母爱的本质:无条件无索取地付出和奉献。
《我爱这土地》是一首抒情诗,借着鸟的喉咙,歌唱了作者深爱的大地,歌颂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起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表
达了诗人对祖国深沉的热爱。
《敬畏自然》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警示人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表现的是闻一多先生言行统一、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
《伟大的悲剧》颂扬了一种人类勇于探索、为崇高的事业献身以及集体主义的精神。
《华南虎》表现了作者自己在困境中对自由的渴望。
《老王》赞美了“善”的精神,提倡人道主义,倡导关心老王这样的好人。
以上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倡的“爱国”“和谐”“友善”“敬业”“自由”“诚信”等观念。
范例多多,不胜枚举。
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研究,善于融通,善于挖掘,善于整合,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这些资源,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有意识地落实,让学生学会甄别真善美与假恶丑,进而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
三、在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1.在作者介绍中渗透
语文教材所选编文章的作者,有很多是品德高尚的人,他们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如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
许许多多的作者都以自身的光辉示范,向后人昭示了自己的价值追求。
教师要切实通过对这些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的介绍,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人物的道德感召力,受到他们的崇高思想与优秀品质的感染和熏陶。
2.在课文诵读中渗透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读是语文能力的基本功之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诵读并坚持诵读。
对课文中表情达意深刻的词句要咬文嚼字,反复诵读,仔细品味。
比如《论语》《孟子》等,这些文章短小精悍,观点鲜明,内涵丰富,容易记忆,读起来朗朗上口,所表现出的思想有很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致的地方,对这样的文章,要鼓励学生朗读和背诵,一旦背诵下来,就可以随时随地深化理解和运用。
3.在课文人物分析中渗透
如《变色龙》是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
小说的内容富有喜剧性。
一只小狗咬了金银匠的手指,巡官奥楚蔑洛夫走来断案。
在断案过程中,他根据狗是或不是将军家的这一线索而不断改变自己的面孔。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专横跋扈、欺下媚上、看风使舵的沙皇专制制度走狗的典型形象。
在人物分析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因“狗的主人是谁”而发生的五次变化,对“变色龙”这一形象进行深入的挖掘,让学生们通过对这一人物的分析,看穿沙皇政权爪牙们的专横霸道、欺压人民、阿谀权贵、迎合现实、看风使舵的丑恶行径,从而启发和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向往民主、平等、富强的新社会,为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而努力。
4.在情境教学中渗透
情境教学是现代教学所推崇的一种方式,是在语文教学中深受学生欢迎的方式方法,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通过诸如讲故事、演讲、角色扮演、观看视频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
受文章中人物思想的感染与熏陶,从而受到教育。
例如《雷电颂》是一首诗与剧相融合的优秀的散文诗,剧中屈原借风、雷、电抒发满腔激愤,借助象征、拟人、呼告等修辞手法表现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以及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在教学中,笔者曾经充分利用电影《屈原》片段、雷电视频、学生的激情朗诵等渲染气氛,激发学生们向往光明的情感。
5.在开放式讨论中渗透
在课堂上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每一个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例如“对于某现象,你怎么看?”“某事件可以给你什么样的启示?”等,从中不断提升自我的觉悟,通过个别发言、对话讨论、争论辩论,让青少年学生逐步形成对事物、问题客观全面的看法,逐步提高自己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
6.在写作活动中渗透
作文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更全面地观察、认识社会,赞美生活中的真善美,抨击现实中的假恶丑,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
语文教师应该在作文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与思想实际让学生习作,以“富强”“爱国”“诚信”“友善”“民主”“法制”等为话题切人点,让学生作文,引导学生在习作中悟“道”,惭惭让他们懂得如何去面对生活、面对他人、面对社会,使他们健康地成长起来,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四、通过语文综合活动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语文思想教育渗透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上,而且应该注重向课外延伸,让语文课程由封闭走向开放,让语文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比如举办文艺作品欣赏、阅读比赛、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课外阅读、看电视、听广播、参加社会活动、旅游等,让学生们通过切身参与,获得自己的个人感受。
同时,倡导学生走出校外,走向社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社会实践中学语文、长知识、厚体验。
例如,笔者曾经充分利用当地各类资源,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河北省晋州市是有着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县,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晋州是大唐名相魏征的故里;抗日战争时期,吕正操在晋州进行了历史上有名的“小樵改编”;解放战争时期,朱德总司令在晋州候城村总结解放石家庄的经验;老一辈革命家董必武曾为晋州市周头乡党委题写“群言堂”;晋州是全国“鸭梨之乡”;周家庄乡是全国有名的“乡镇之星”,等等,像这些名人轶事、重要事件、自然风光、风俗民情以及日常生活话题,都是绝好的语文课程资源,也是绝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素。
多年来,笔者一直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指导学生们开展追寻晋州历史文化、欣赏农村大好风光、搜集民间故事、开展社区调查等一系列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积累、体会、感悟、收获,在亲身感受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个更为深刻、更为透彻的认识,从而去自发、自觉地追求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
极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