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路径探析倪竹1阮淑红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镇化背景下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路径探析倪竹1阮淑红2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生态城市建设越来越多。


态城市建设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区域内部经济以及系统内部的各个模块的协调发展,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要素。

下面,本文对城镇化背景下的生态城市的规划
建设路径作出了简要探析。

关键词:城镇化背景;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路径
引言
人类社会近百年的飞速发展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大量应用基础之上的,因
此对自然生态造成比较严重的破坏。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的发展意识的逐渐
转变,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越来越注重生态保护。

因此,在城市项目的规划和建
设之前,人们会通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来考虑各类环境影响因素,寻求兼顾城市
建设和生态保护的规划建设方案。

1生态型城市规划概念
城市建设需要遵循人与自然融合的原则,人们生活在生态城市中,会更加健康,心情愉悦,生态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要全面保
证整体、合理和科学,只有全面考虑到各种影响因素,形成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环境保护一体化发展,才能推动城市健康发展,使城市发展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的
状态,更好地使人类生活融入自然环境中,保证和谐相处共生。

2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现状
目前的生态城市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比如在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原本
的城市自然生态就没有被保护,而在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下,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
越突出,生态城市的建设出现很多问题,在市场压力的影响下,城市规划的效率
不仅低而且建设进度缓慢。

种种负面因素的影响导致了生态化城市建设的过程中
出现了城市规划的效率低、科学性不能得到保证,生态建设缓慢。

3城镇化背景下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路径探析
3.1建立完善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程序
在基于生态城市建设理念,建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时,政府部门应当主
动承担责任,担任整个工作的主导者角色,并将城市规划管理和规划环境影响评
价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为了提升城市规划编制水平,生态环境部门需要加强管理
和监督工作。

在构建规划环境评价工作程序时,人们要正确认识改革工作,避免
各类不确定因素,在特定时间内构建成熟的工作体系,包括组建领导管理小组、
设置岗位、选拔人员以及建立工作监督体系等。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后续的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有序开展。

3.2构建科学的生态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生态需要合理有效地构建,形成更加科学的生态城市布局空间,对于一
个城市的发展来讲,结构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结构设计需要全面结合
好目前自然资源情况,同时,更要全面考虑到城市整体设计,使自然生态与人类
活动规划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构建具有特色的生态城市,使人们的交通出行、
生活娱乐、购物休闲等结合到一起,实现多功能整体设计。

结构设计时,要因地
制宜进行生态优化配置,充分利用特色资源,形成新旧结合、远近结合,对一些
迁出的工厂、老城区改造,要保证原来历史文化和生态,这样,才能形成整体的
城市结构,提高城市美感。

3.3城市规划管理使城市规划设计团队更加专业
合理的城市规划管理为城市规划设计确定了大方向和具体原则,使城市规划设计
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市场环境的需求刺激会推动城市规划设计团队更注重效率,
迫使团队不断完善自身,提高设计成果质量。

高专业度的城市规划设计团队和高
完成度的设计成果,能够有效推动城市规划工作的落实,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3.4建设绿色生态城区
绿色生态城区指的是按照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要求来对城市的产业、绿地、生态、交通、建筑、基础设施以及空间布局进行规划、建设以及运营的城市建设区。

建设绿色生态城区的过程中,还可以考虑到技术创新、人文、产业与经济、
绿色交通、绿色建筑、信息化管理、资源与碳排放、生态环境及土地利用等因素。

大力建设绿色生态城区,这对建设生态城市意义重大。

3.2加快生态环境保护
城市规划的质量也能够体现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性。

第一,要以旧城市作为
主要控制方向,提升其更新速度。

首先,利用智能交通管理方式对尾气排放量大
的车型进行分类,并加以一定的限制。

其次,从一些工业中心城市入手,对违章
的施工建筑进行约束,以能源消耗量为控制节点,以燃料结构的分析为辅助,禁
止高污染物的排放。

第二,以污水资源化回收为导向,根据城市的功能进行方案
设定。

尤其是从居民区的规划中来看,设计人员可以利用自动调节系统对垃圾和
排泄物进行消化,并在建筑的四周种植一些花草,增加其中的文体设施。

3.6转型做主线,科学定制城市发展目标
有求必有供,生态城市概念出现的核心在于传统的粗放型城市开发模式所带
来的大量弊端,其不仅仅导致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受到冲击,甚至还极为严重地影
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长此以往势必会导致地区经济建设受到破坏,严重偏离人
们对于高质量生活的期待。

现下,我国各个城市均在积极地寻求城市转型发展的
崭新路径,而借由生态理念来指导城市规划则是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环节,甚至
可以说是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选择。

全面促进城市的工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全面增强城市的整体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度实现城市节能减排发展显得极具重要性。

在对城市架构进行优化转型的过程中,需要将分类指导思想作为核心,通过
对产业结构的优化细分来深度强化现下我国城市地区的生态建设。

3.7发展生态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目前城市中的车辆繁多,因此实现生态交通,逐步提升绿色生态出行比例,
对于城市的生态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城市规划的同时,需要增加城
市地铁和公交车的数量,实现私家车使用比例的降低。

进行生态城市规划建设,
公共交通具有优先发展权,从制度和规则上给予支持,提升人民的参与比例,实
现绿色出行和生态城市规划的融合,确保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但是需要提升人民
的出行便利,不可以为了生态城市规划,导致市民的出行受到阻碍,确保市民具
有丰富的交通工具进行选择和使用。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生态城市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各地城市发展的重点工作,而
在相关工作开展过程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重要
依据。

只有基于城市规划草案,对当前乃至未来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
影响因素进行预测和评估,才能通过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和
生态等实现协调发展。

因此,城市规划管理部门需要从宏观角度建立科学意识,
重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从管理机制、法规体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社
会监督等方面,不断提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进而提升生态城市建设水
平。

参考文献
[1]许忠华.研究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绿色环保建
材,2019(9):76+78.
[2]窦宝仓,郭雯.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基本理论探讨[J].住宅与房地
产,2017(24):82.
[3]张倩倩.绿色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比较分析[J].城乡建设,2019(18):28-31.
[4]张海丹,唐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应用论述[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5):7.
[5]岳晓隆,聂文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3):42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