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犟龟》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犟龟》教案
《犟龟》教案篇一
第一部分:
1.本文作者是国当代儿童文学家,题目中“犟”的音为,意思是。

(4分)
2.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4分)
障碍()瞌睡()荒漠()哀悼()
3.课文的标题是“犟龟”,说说小乌龟的“犟”表现在哪些地方,你如何评价这样的性格?(3分)
4.“为什么我不去参加这有史以来最热闹的婚礼呢?”如果把这句话改为:“我为什么不去参加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呢?”这样改行吗?谈谈你的看法?(3分)
5.“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

”课文中反复出现这个句子有什么作用?(3分)
6.小乌龟“想了一天一夜”,设想一下它想了些什么?(3分)
7、仿照开头两句句式,通过联想,在后面两句横线上填上相应的词语:(4分)
头发白了
把满头的黑发给了我
腰弯了
把挺直的脊梁给了我
仿写:
把明亮的双眸给了我
把美丽的青春给了我
8、选词填空,每词只能用一次。

(4分)
斟酌推敲思索揣摩
①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

②有的知识只须浅尝,有的知识只须粗知。

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

③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④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逐渐充实。

第二部分:
(一)
有一次,乌龟先生这样想:
“让我挑选一个又大又干的南瓜,把全世界的智慧都满满地装进里面去,那时,让我再看看世界上没有了智慧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大概,会变得越来越糊涂,越来越愚蠢!我把南瓜就挂在大树顶的粗树枝上,谁也够不着它。


乌龟先生怎么想就怎么办。

它到处走,到处搜集智慧,并把它们藏到大南瓜里面去。

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它认为世界上的全部智慧都已搜集到自己的南瓜里,世界上再没有聪明的人,也没有聪明的野兽了。

于是,它用绳子把南瓜捆上,挂在胸前,往树顶上爬去。

哎哟,多么难爬呀!南瓜对它的妨碍极大。

这时,一个农民从旁边走过,发现了乌龟先生。

--你在做什么?乌龟先生。

--我想把南瓜挂到这棵大树顶的粗树枝上去。

--你把南瓜背在背上,那就容易爬了--农民建议说。

乌龟先生听了农民的话,很快就爬到大树顶。

它本想把南瓜挂到粗树枝上去,但是突然想到:“怎么会这样?就是说,世界上还有智慧,不然这个人的建议就不会是英明的了。


乌龟先生生气了,把南瓜和它装进南瓜里的全部智慧一起扔到地上。

南瓜咕咚一声,摔得粉碎。

乌龟先生从树上很生气地爬下来。

它本想把世界上的全部智慧都藏到南瓜里面去,可是却干出一件蠢事来。

(尼日利亚童话)
9、读第二段,说说乌龟为什么要把装有智慧的南瓜挂在大树顶的粗枝上?(3分)
10、第二段划线句子写的是乌龟的“认为”,它这样认为的依据是什么?(3分)
11、文中写一个农民出现的作用是什么?(3分)
12、文章最后说“它本想把世界上全部智慧都藏到南瓜里面去,可是却干出一件蠢事来”,说说乌龟“蠢”在哪里?(3分)
13、下面最适合做本文标题的一项是()(3分)
a、乌龟和它的大南瓜
b、乌龟的故事
c、收藏智慧的乌龟
d、愚蠢的智慧收藏家
14、本文主要抓住乌龟的心理和行动描写来表现乌龟思想的荒谬和行为的愚蠢,从文中找出一至两件事表现乌龟行为愚蠢的事来。

(3分)
15、选文中的乌龟与课文中的乌龟性格上有什么根本不同?(4分)
(二)
维护团结的人
王蒙
⑴艾团结悄没声息地走进了老王的家,他压低声音,对老王说:“老王,不要理他。

宰相肚里撑大船,不跟他一般见识。


⑴老王莫名其妙,(a、瞪了瞪眼b、闭了闭眼),由于他正忙着打家具,顾不得回答老艾的话。

⑴“其实你也早知道,你不会计较的,你的水平不一样嘛。


⑴老王低下头,拾起刨子。

⑴艾团结弯下腰,凑过身去说:“你知道,老周说你的鼻子是假的。


⑴老王(a、鼻子酸溜溜的b、鼻子哼了一下),没言语。

⑴艾团结把脸凑得更近一些,哈出来的热气冲到老王的耳朵上:“老周说,你的鼻子是从他家的垃圾堆里找出来的,用猪皮胶粘在脸上的。


⑴老王抬起头。

⑴“老周还说:‘你把你原来的鼻子卖给走私商去了,没有缴纳赋税。

’”
⑴老王(a、皱起了眉头b、眉毛动都没动)。

⑴艾团结说:“不必生气,不必生气,我们都知道嘛,你的鼻子是一等品,是珍品,是原作,他那样说,只能说明他无知。

你是不会计较的,你是不会计较的……”
⑴老王又低下了头,同时开始捉摸:“老周背后讲我的坏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⑴艾团结临走的时候强调说:“一定要以团结为重!一定要以团结为重!”
⑴艾团结离开了老王,又去找老周“维护团结”去了。

16、与第三段中“计较”用法相同的是()(3分)
a、计较得失
b、斤斤计较
c、与人计较
d、从长计较
17、第七段中“粘”的读音为。

(3分)
18、第九段有错误,请加以改正。

(3分)
19、文章刻画艾团结,主要是对他的语言进行描写,艾团结的语言特点是()(3分)
a、莫名其妙
b、无中生有
c、似是而非
d、语无伦次
20、从艾团结的语言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内心世界。

(3分)
21、作者给这篇文章的主人公起名艾团结,其用意是什么?(4分)
22、这篇文章的主要特点是()(3分)
a、人物夸张,语言幽默,讽刺力强。

b、人物真实,情节曲折,吸引力强。

c、描写细致,详略得当,表现力强。

d、主题突出,人物形象,吸引力强。

(三)
寓言四则
㈠蚂蚁要搬大象
蚁巢里出现了罕有的大饥荒,一时间,蚁心惶惶。

蚁巢里的匆匆大将军立即挺身而出,登高振臂而呼:“同胞们!你们都听说过,世上有一种巨大的动物叫大象吧?大伙别急,我们窝外就有一头大象,大伙跟我出去把它搬回来,管保我们一百年都不会缺粮!”
在匆匆大将军的下,头脑发热的群蚁几乎倾巢而出,浩浩荡荡跟随匆匆大将军去搬大象。

只有一只蚂蚁没随大流,他独自出发去找一粒小米。

这只蚂蚁深知,一粒实实在在的小米,比一个巨大而虚幻的理想更管用。

㈡占窝鸡
花母鸡早已无蛋可下,却总在黑母鸡要下蛋之前抢占了鸡窝,不让黑母鸡进入。

黑母鸡忍无可忍,就同花母鸡理论。

没想到花母鸡地说:“下蛋是每只母鸡天赋的神圣权利和义务,难道你要剥夺我的这份权利和义务?告诉你,这会儿我是无蛋可下,但这并不能说明过会儿我也无蛋可下。

要是不让我蹲窝,蛋下出来摔破了你能负责?”花母鸡说罢,继续心安理得地趴在窝里。

可怜有蛋的黑母鸡,被憋得在窝外团团乱转……
㈢蜗牛争名
一只蜗牛爬到农民脚边,探头探脑质问农民:“我的名字里也有个牛字,你们为什么不给我牛的荣誉,牛的地位,牛的礼遇?”
农民笑呵呵地说:“好啊,蜗牛先生,我们可以给你所要的一切。

可为了让你,还是先请你下田来拉拉犁吧!”
蜗牛灰溜溜地逃走了。

㈣生活
涨水了,浮萍随水四处漂散,浮萍说:“跟着感觉走。


起风了,灰尘凭风纷纷扬扬,灰尘说:“轻轻松松过一生。


云在碧空里悠游,无忧无虑无牵无挂,云说:“何不潇洒走一回。


田野里,一头牛在躬耕:埋着头,倾着身躯,鼓凸着肌腱。

牛说:“活着,就忘记肩上的责任。


23.从下面词语中选择恰当的填入各则寓言的横线上。

(3分)
鼓励理直气壮不会认真坦率名副其实鼓动不该尝尝滋味
依次是:
24.“蜗牛”与“耕牛”都是“牛”,本质上有什么不同?(3分)
25.从“自不量力”、“愚公移山”两个成语中选择一个填人下句。

(3分)
区区蚂蚁想把大象搬回洞里,真可谓。

26.《生活》运用的写法,把作为歌颂对象。

(3分)
27.把有关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4分)
《蚂蚁要搬大象》a、讽刺了不做实际工作还强词夺理的人。

《占鸡窝》 b.不讲奉献,永远得不到人们的尊重。

《蜗牛争名》c、抛却不切实际的幻想,提倡务实精神。

《生活》 d.人生应该有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

28、《生活》中写了浮萍、灰尘、云,还有什么事物可写呢?何不续写两种?(4分)
29、《蚂蚁要搬大象》中最后一句“这只蚂蚁深知,一粒实实在在的小米,比一个巨大而虚幻的理想更管用”,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请简要说说。

(4分)
30、为《占鸡窝》加一个议论性的结尾。

(4分)
《犟龟》答案
1.米切尔#8226;恩德、德、ji#8222;ng、执拗,不听人劝2-4.略 5.突出了小乌龟的决定之大。

意近即可 6.略7、眼睛花了;皱纹深了8、①思索②揣摩③斟酌④推敲9、让世界不再有智慧,让人们不再获得智慧。

10、前面说它“到处走,到处搜集,并藏到大南瓜里去了”。

11、让事实证明乌龟想法的荒谬,达到嘲讽效果。

12、智慧不会枯竭,也不可能收藏尽。

13、d(让“愚蠢”和“智慧”同时出现在题目中,有强烈的讽刺意味)14、将装有智慧的南瓜挂在胸前往树上爬。

摔南瓜的行为等。

15.选文中的乌龟很愚蠢,课文中的乌龟虽然很“犟”,但很有决心。

16、c17、zh#129;n18、两种改法:可改标点,也可改人称。

19、b20、荒唐(其他意近词语也可)21、用艾团结破坏团结的言行与其名字形成对比,增强文章的讽刺效果。

(意近即可)22、a23、依次是:鼓动、理直气壮、名副其实、不该24、蜗牛重名利,耕牛重责任。

25、自不量力26、对比;牛27、㈠c㈡a㈢b㈣d28、略29、略30、合理、成文即可
《犟龟》教案篇二
展我风华少年
扬我个性风采
——《犟龟》教学反思
七年级第五单元的导学目标是了解童话、科幻作品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而童话、科幻作品又是学生最喜欢的体裁,因此在导学时宜采用合作、朗读、探究、辩论等多种方式,以真正达到本单元的导学目标!
《犟龟》是一篇想象力极为丰富的童话,情节生动,并蕴含哲理。

为达到《课标》提出的“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要求,使学生初步领略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社会、人生的启示。

本人执教时采用了讲故事,编演课本剧、辩论、编童话等形式,可以说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下面就这几种形式谈一谈体会!
讲故事是每课必做的课前三分钟活动,运行了半个多期,学生积极参与的热度高,效果有:(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阅读并写好心得的习惯,学生可相应的做好《课外阅读记录卡》;(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敢于表达的胆量,善于表达并运用于交际的作用。

为配合本单元的教学,提前交代所讲的故事必须是童话或科幻作品,这样有利于学生多增加有关文体的感性认识!
编演课本剧,是本课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亮点,这种形式在《空城计》已有试过,效果也较理想。

编演课本剧,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经历了“阅读——体会——创作——表演”的过程。

它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而学生们大多喜欢表演的形式,且有较强的表演欲望。

为了在小组赛中获得较好的成绩,他们必然会主动地阅读课文,并认真揣摩文中乌龟、蜘蛛、蜗牛、乌鸦等角色的性格特点,把握了他们,就说明他们对课文,对故事情节等有深入的理解。

它还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因为在排练过程中,要对台词、动作、表情、道具等进行处理,实际上是创造思维的体现,也是让学生把文字化为
用耳、口、手、眼等能感受到的节目的创造过程。

在表演乌龟时,学生们能去找来了大斗笠绑在背上,并惟妙惟肖的模枋它的缓慢的动作,还有蜘蛛的嘲笑,蜗牛的友好的劝告,打瞌睡的壁虎,闷闷不乐的乌鸦等学生的神态也都能表演出来。

它还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标提出的“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课本剧是一种有效的让学生更好发挥自己特长的形式,如喜欢画画的就画了一些蜘蛛、乌鸦的面具,善于朗读的就极力的去表演那些各自不同的角色的语气等都为课本剧的成功表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辩论,是语文课中常用的一种方式,也是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从而获得对社会、人生的启示的一种形式。

如本课设置了:(1)小乌龟并未赶上狮王二十八世纪的婚礼,算不算个胜利者,为什么?(2)学习了本课,我们从小乌龟身上看以看到一个有坚定信心的人的具体表现,那么不妨设问:是不是做任何事,在任何情况下只要“坚定信心”,就一定能成为一个成功者?这两个问题,学生的讨论氛围很浓厚,第一个问题,经过辩论后,学生了解了作者结构的精心之处。

第二个问题,有的同学说“能”之后,便有同学反对说“不一定,如天生哑巴的,怎么能为一成歌唱家?”“色盲的人不可能成为画家!”等,最后得出了一个想获得成功的人,不仅要有坚强的意志,而且还要有正确的目标的主题,从中让学生自然而然的获得了人生的启迪。

编童话,是拓展、是延伸,是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的舞台,也是学生个性才华展示的空间!从学生自编的童话《鱼和蚂蚁》、《龟兔第三次赛跑》、《可怜的小鸟》等来看,学生的启示涉及到人生、社会、自然等方面!
语文阅读理解课要真正做到让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等课标提出的要求,本人以为教师首先要做到角色的转变,其次对于导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特别是应侧重于能适应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个性的展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等的形式,给学生以展现、思维、创造的平台,这样的阅读课才是学生最欢迎的、受益也最多的成功的课!
《犟龟》教案篇三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童话特点。

2、培养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通过反复朗读、讨论,领会课文主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有表情的朗读﹑表演童话。

2、通过小乌龟的种种表现,把握文章主旨。

三、课前预习
1、读。

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做。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障碍()瞌睡()遗憾()丧服()哀悼()
(2)、解释下列词语。

遗憾:荒漠:
哀悼:闷闷不乐:
(3)、本文作者,是国当代儿童文学家,题目中“犟”的音为,意思是。

(4)、复述故事内容。

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请用下列格式练习说话。

格式:小乌龟,途中,最终。

3、看。

附录一:关于童话。

附录二:作者简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学生讲述龟兔赛跑的故事。

这个故事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认识了一只坚持不懈的乌龟。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只乌龟,这只乌龟来自遥远的德国,它的名字叫……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或分角色表演,感受乌龟的“犟”劲。

要求:体会各种动物说话的语气、语调﹑语速以及它们的动作﹑表情。

蜘蛛:语气()、表情()、动作()
蜗牛:语气()、表情()、动作()
壁虎:语气()、表情()、动作()
乌鸦:语气()、表情()、动作()
小猴子:语气()、表情()、动作()
三、小组讨论交流。

1、小乌龟在参加婚礼的行程中遇到了那些困难呢?
2、想一想,乌龟还可能遇到哪些动物,这些动物又会怎么样劝阻它?它又会怎样回答?结合课文小乌龟与蜘蛛、壁虎、乌鸦的对话,写几句小乌龟与其他动物的对话。

(如:与狐狸、小兔子的对话)
3、课文的标题是“犟龟”,说一说小乌龟的“犟”表现在那些地方,你如何评价这样的性格?
4、学了本文,在学习、生活上你可以从乌龟身上学到什么呢?
四、课堂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请在橫线处填上一个四字形容词。

(1)得知乌龟此行的目的后,蜘蛛____________。

(2)在池塘边它看到了一个___________蜗牛。

(3)荒漠上,有一群___________ 的乌鸦们。

(4)在草地上,聚集了许多动物,它们都__________,充满了期待的喜悦。

请任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研读下面的两句话,在横线上再仿写一句。

找到一个解题的角度,知识会为你打开一扇门;结识一个知心的朋友,友情会为你打开一扇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说我说
(1)老师准备在寒假对你进行家访,事先和你交流,你希望老师在家访时对你的父母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将怎么跟你父母说这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联应用
①、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在括号里为它们找到正确的对联。

a、两袖清风存正气。

e、琴棋书画自陶情
b、竹菊梅兰可养性f、莫愁两鬓霜雪寒
c、且喜满园桃李艳g、雪压难摧涧底松
d、风吹不动天边月h、一间陋室遗书香
()和()()和()()和()()和()
②、把下列对联分为四类(春联婚联挽联行业联),把相应的名称填写在括号里。

a、海枯石烂同心永结,地阔天高比翼齐飞。

()
b、死者长已矣,死而能伸民志伸国权,死犹不死!
生而为何乎?生而成为奴隶为牛马,生亦徒生。

()
c、远求海外珍藏本,快读人间未见书。

()
d、东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象新。

()
5、读名著,走进中考。

(1)()(人物名)被列宁称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的作家,他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__________》、《__________》。

(2)《童年》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勇敢正直的________,善良乐观的__________,自私残暴的________,贪婪恶毒的__________以及快乐的“小茨冈”和执着的“好事情”。

(3)《童年》中塑造了________的形象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典型。

5、请拟写一条以“爱护花草树木”为内容的公益广告。

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

四、课堂总结
四、布置作业。

以“犟龟返乡”为题,续写《犟龟》。

提示:小乌龟参加完婚礼后,回来时又碰到了那些劝阻过它的小动物。

请同学们好好想一想,这时那些动物会说些什么?小乌龟又是怎样回答的?揣摩它们的语言、神态、心理等,写在周记本上。

字数不少于400字。

第二课时
拓展延伸:
烟囱从早到晚不断地排出一股股浓烟,这本来是烟囱应该做的事,所以他从来不声不响,更不为这件事自吹自擂。

而浓烟则不一样,他从烟囱里冲出来,总是大模大样,张牙舞爪,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地朝天空飞去。

他永远是洋洋自得,不可一世。

有一次,浓烟忽然俯视一下烟囱,就嘲笑起烟囱来了:“多渺小,多可怜啊!你那样一动也不动,不嫌乏味吗?我看你就像一根呆板的木头。

……你是什么时候站在我身子底下的?你注意了我高超的舞蹈吗?你看了不觉得惭愧吗?”
烟囱回答道:“你比我高,比我粗大,还会舞蹈,这都不假。

只是你的行动没有一定的方向,你永远只会随风飘荡,这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浓烟冷笑了一声说:“你这完全是妒忌我。

但妒忌也是白搭。

你看我的千变万化,你看我越变越壮大。

……”
浓烟继续自我欣赏,继续在摇摇摆摆中腾空。

他一边飞舞一边扩散,色彩越变越淡,声音也越来越微弱。

飞升呀,飞升呀,他不断扩散,最后终于完全消失了。

烟囱仍然沉默地矗立着,准备排出新的浓烟。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自吹自擂()大模大样()呆板()
2、作者抓住了烟囱的特点,赋予它的性格;同时抓住了浓烟的特点,从它从烟囱里冲出来,总是的表现中,揭示了它的心态,讽刺了那种的人。

11.从浓烟和烟囱的不同结局中,我们可以悟出的道理。

附录一:有关童话
1、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常常通过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2、语言通俗、生动。

3、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4、常采用拟人的手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以及整个大自然都可以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附录二:关于作者
米切尔#8226;恩德,michael ende(1929—1995),德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家,公认的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幻想文学大师。

德语国家的文学评论界称赞他“在冷冰冰的、没有灵魂的世界里,为孩子也为成人找回失去的幻想与梦境”。

米切尔#8226;恩德出生于德国,父亲爱德嘉#8226;恩德是一位著名的画家。

米切尔#8226;恩德曾画过画、演过戏,1954年开始剧本写作,五十年代末开始为孩子创作,1960年和1962年接连发表了两部儿童文学作品之后,竟像蝉一样沉默了长达十年之久。

1971年他离开了德国迁居到意大利,三年之后厚积薄发,由于《毛毛》的出版而成为本世纪登峰造极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

如今的米切尔#8226;恩德,已像安徒生的名字一样家喻户晓了。

《犟龟》教案篇四
七年级第五单元的导学目标是了解童话、科幻作品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而童话、科幻作品又是学生最喜欢的体裁,因此在导学时宜采用合作、朗读、探究、辩论等多种方式,以真正达到本单元的导学目标!
《犟龟》是一篇想象力极为丰富的童话,情节生动,并蕴含哲理。

为达到《课标》提出的“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要求,使学生初步领略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社会、人生的启示。

本人执教时采用了讲故事,编演课本剧、辩论、编童话等形式,可以说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下面就这几种形式谈一谈体会!
讲故事是每课必做的课前三分钟活动,运行了半个多期,学生积极参与的热度高,效果有:(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阅读并写好心得的习惯,学生可相应的做好《课外阅读记录卡》;(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敢于表达的胆量,善于表达并运用于交际的作用。

为配合本单元的教学,提前交代所讲的故事必须是童话或科幻作品,这样有利于学生多增加有关文体的感性认识!
编演课本剧,是本课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亮点,这种形式在《空城计》已有试过,效果也较理想。

编演课本剧,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经历了“阅读——体会——创作——表演”的过程。

它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而学生们大多喜欢表演的形式,且有较强的表演欲望。

为了在小组赛中获得较好的成绩,他们必然会主动地阅读课文,并认真揣摩文中乌龟、蜘蛛、蜗牛、乌鸦等角色的性格特点,把握了他们,就说明他们对课文,对故事情节等有深入的理解。

它还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因为在排练过程中,要对台词、动作、表情、道具等进行处理,实际上是创造思维的体现,也是让学生把文字化为用耳、口、手、眼等能感受到的节目的创造过程。

在表演乌龟时,学生们能去找来了大斗笠绑在背上,并惟妙惟肖的模枋它的缓慢的动作,还有蜘蛛的嘲笑,蜗牛的友好的劝告,打瞌睡的壁虎,闷闷不乐的乌鸦等学生的神态也都能表演出来。

它还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标提出的“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课本剧是一种有效的让学生更好发挥自己特长的形式,如喜欢画画的就画了一些蜘蛛、乌鸦的面具,善于朗读的就极力的去表演那些各自不同的角色的语气等都为课本剧的成功表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