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汉画所见汉代环境美学的思想构成及其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土汉画所见汉代环境美学的思想构成及其使命
发布时间:2022-08-04T07:32:26.981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56卷第6期作者:鲁开阳
[导读] 汉画是汉代文物出土中的瑰宝,汉画中渗透着汉代的环境美学思想,同时也彰显着汉代时期的各种文化艺术鲁开阳
南阳理工学院河南南阳 473000
摘要:汉画是汉代文物出土中的瑰宝,汉画中渗透着汉代的环境美学思想,同时也彰显着汉代时期的各种文化艺术,既体现出汉画功底,表现出汉代人对绘画艺术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汉代环境的发展情况。
通过对汉画的深入思考和分析,可以深入追究汉代时期的各种人文思想,将人与自然进行有机融合,这是汉代古墓画壁上的重要内容,同时也体现出了人与自然合一的思想。
对汉画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可以体会到汉代环境的美学艺术,深入汉代艺术思想,把握汉代时期人们的生活环境需求,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绘画表现出来,在研究古墓的壁画过程中,也能看到汉画的研究价值。
本文通过对汉画环境美学思想进行分析,希望提出汉画中所体现出环境美学的未来发展新模式。
关键词:出土汉画;环境美学;思想构成;发展使命
引言
在出土的汉代古墓画像中,体现出人与自然的融合发展,同时也蕴含着各种神灵异兽,通过对神兽的描绘,体现着人们的思想,同时也是汉代人对神兽的情感寄托。
在汉代古墓画像中融合各种人与自然相处的场景,在各种自然画像中,体现出汉代人们的各种愿望以及自然情趣。
通过将生活与审美进行融合,体现出汉画的环境美学思想,同时也彰显了时代特点,既是对汉代当时人们思想观念和社会场景的描述,同时也是对生活艺术环境的描写,在环境美学的观念下,也实现了审美与功能艺术的统一,既能看到绘画事物中的审美艺术,同时也体现出古墓画像中所描绘出的不同事物的功能,从而体现出环境美学的一大审美特点,实现未来审美与功能的互统一。
一、汉画环境美学思想的基本问题
(一)生活使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汉代的画像墓使用材料比较多样,主要是通过模印和石块雕刻等方式进行,在汉代古墓中的各种画像,不仅已经过了人们的精心设计,同时符合死者生前的身份,也体现出死者生前的生活习惯,每一幅画作都具有一定的含义。
在众多出土的汉代古墓的画像中,较为普遍的主题就是人与自然,对于耕地以及农田等方面场景的像较多,墓室的顶部会刻有日月星辰,各种神灵异兽,在汉代古墓壁上,会刻有各种农田生活场景,同时也加入了人的日常生产场景,通过人与自然关系的描述,现出汉画环境的美学思想,表现出古人的生活方式。
(二)生活和居住环境
在汉代古墓的画像中,体现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居住环境,通过对这种场景的描绘,实现了对死者的期盼,希望给其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居住环境,同时也是对当时时代的真实写照[1]。
在汉代古墓壁上的各种场景,是为死者建造的生活乐园,也是在汉代时期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对人们生活愿望的一种实现。
一方面在画像作品中出现各种资源,比如饮食,穿衣等等,出现各种在杀动物烹饪的画像场景,满足死者的日常需要,另一方面进行家园的绘制,为其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在具体的环境场所的表现中,体现了当时汉代人们对于环境的态度。
立足于以人为本的观念,一切环境要服务于人,但这并不是说明汉代时期人们对环境不够重视,而是在思想上更多的是偏向于以人为本,因为古人认为自然和环境本身无法感受到威胁,人是最能够感受到来自外界威胁的物种,因此在人与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上,更多的是立足于人的本身,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以人为本。
这是汉代古墓画像中所传达出的一种思想理念,同时也是对当时社会思想观念的一种体现。
(三)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
在汉代古墓画像中,许多画像关注于生态与文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立足于个人,忽略了环境因素。
比如在汉代古墓的画像中,专门刻画了环境灾难的场景,同时也会画了各种神龙,以及各种灵兽等,希望通过神灵异兽来实现人与自然的融合发展,保证社会环境的祥泰。
在汉代古墓画像中,更多的渗透着对于人的基本生存需求画面,体现了汉代古墓画像的思想特点。
许多汉代古墓中的画像体现了天人感应的思想,同时体现着社会的变革。
画像中各种场景的描绘体现着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不能破坏环境的自主性的思想。
在满足人的生存条件基础上,实现天然和谐共处,这是汉代古墓中所体现出的环境美学艺术特点[2]。
二、汉代环境美学的发展新模式
(一)环境美学的生活新模式
汉代环境美学的思想观念体现在生活的新模式上,生活是环境美学的主要内容,实现生活与环境的相互融合,加入人文因素,可以促进生活模式的发展。
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是人生活的基础,同时也体现出两者之间的有效融合,这也是环境美学的重要发展使命。
比如人们对于未来子嗣的期盼上,希望未来子嗣能够有所建树,同时没有子嗣以及子嗣过少也是人们不理想的生活状态,这也是许多出土的古墓画像中出现九尾狐的原因,预示着人们的多子多孙的期盼。
同时富贵也是人们生活的一种愿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渗透着对于未来富贵生活的追求思想,在出土的汉代古墓画像中,各种富贵画像以及铭文较多,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创新人们的生活新方式。
与此同时,环境美学艺术也要体现出通过美学思想提升人们的情绪体验的作用,在许多画像中,渗透着汉代人的生活情致,在生活中感受美。
(二)审美与功利的相统一
对于环境美学的发展,要注重审美与功利的相统一,也可以说是审美艺术与功能的统一,不想要具有一定的审美功能,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
比如在汉代古墓出土的画像中,对于神龙的描绘,一方面通过神龙的绘制,体现人们对于审美的需要,另一方面神龙在汉代可以破除灾祸,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3]。
同时在水源出口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物品中,都在采用神龙的画像。
龙的审美内涵极为丰富,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审美的需求,甚至在现在神龙都寓意着美好。
在汉代古墓出土的画像中,往往也在进行各种事情画意的典故描绘,借助各种故事讲述着人们对于生活的向往,通过对庄园以及农田等各种自然景观的描绘,也体现着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三)促进生活体验的超脱
环境美学艺术促进了人们对生活的体验,实现了人们生活体验的超脱。
在汉代古墓的画像中,往往也会出现各种寓意着吉祥的物像,比如斑鸠预示着祥瑞,在许多汉代古墓的壁画中,斑鸠出现的频率也较多,实现美与善的和谐统一,促进人与自然的融合发展,体现着人
们的思想观念,预示着人们现实理想的实现[4]。
这是环境美学艺术发展的使命,也是通过环境美学艺术体现不同时代的发展特点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渗透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汉画环境美学思想的渗透下,进行汉代古墓的画像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感受到汉代时期的思想,同时也能深入进行各种审美艺术的升华,有效实现生活与环境的融合,人文与艺术的协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
同时,在进行汉代古墓的深入研究中,也能体现出汉代人对于死者的敬畏,将其看做活人一样,古墓中的画作中的各种事物赋予了生命,既体现出对死者的关心和期盼,同时也体现出汉代人们的日常生活,既有环境也有事物,有效进行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借助各种神兽寄予了人们的现实愿望,推动了汉代环境美学的发展,也促使现代环境美学艺术的思想深入,对环境美学艺术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克.出土汉画所见汉代环境美学的思想构成及其使命[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
[2]岳芬.阿诺德·伯林特的环境美学观与中国传统生态思想[J].2022(1).
[3]王合军.环境景色美学意境赏鉴提升高校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研究[J].环境工程,2021,39(12):2.
[4]韩卓吾.中国古代环境美学的学理溯源[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
【作者简介】
鲁开阳,1968.6,男,汉族,河南南阳人,本科,讲师,南阳理工学院,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基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