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袭人案到底给我们什么启迪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袭人案到底给
我们什么启迪?
对规则的藐视
正如行人对红绿灯的藐视,司机对斑马线上行人的藐视,无论什么原因,文中被叼走受伤的女人,无论如何也是不能下车的。

那她为什么会下车呢?什么样的人可以藐视猛虎区的警示而轻易做出这个决定呢?
第一种是被气晕了的人。

在某些时候,因为发生激烈的矛盾冲突,会让当事人一方智商猛降为0,立即会做出一个决定,这个决定很有可能是与对方同归于尽,或者让自己陷入某种不可救药的境地来惩罚对方。

但是,你并不能因此而责怪对方说话太气人,做事太不靠谱。

如果真的是对方说话太伤人,做事不靠谱,那么犯下错误的是他,你不能因为他人的错误而让自己受惩罚。

可见,这确实是一个生存智慧的问题,是一个划清责任与界限的问题。

可惜,这位女人并没有具备这样的能力,即便真的是男人说话做事不靠谱。

第二种是从不相信别人忠告,更不相信别人的经验,只相信自己眼见为实的人。

绝大多数人都是需要通过亲历来获得直接的经验,只有少数聪明人才能够通过抽象的故事或者概念而推导出自己的结论。

这就是善于抽象思考和情绪思考之间的差异。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想一生都不大可能去体验猛虎区徒步的经历,所以这类事情恐怕是只能依靠间接经验或者抽象经验来应对。

那这类不能进行抽象思考人,到底是如何变得这样的呢?我想除了接受过多的唯物主义教育之外,别无其他可能。

那为什么唯物主义教育会导致人无法抽象思考呢?因为在这种环境中,你只相信物质的,实体的,真实可能的,眼见为实,身体力行的东西,而对万般皆有可能的事物是无法设想的。

也就是说,
你会因为你见识的浅薄而无法想象更多的可能。

第三种是,从不相信别人,觉得自己能控制一切的人。

不知道你是否见过,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类人,他们从不相信别人的见识会比自己更高,从不相信别人能做好一些事情,甚至连一些生活中很简单的事情他们都是不肯相信的。

他们坚信除了自己之外,别人不可能做好任何事情。

所以,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敬畏,不知道什么是害怕,感觉离开了自己的参与,他的世界就会停止转动。

这种超自信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有足够的经验和能力,主要是他们看不懂这个世界,甚至也看不懂自己的世界。

因为无畏有两种,一种是基于无知,一种是基于信仰。

第四种是,生活缺少规则,随意性很大的人。

我能看到,生活中确实有一些人,做事情随意性太大,没有计划,也没有原则。

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一会一个主意,经常用自己的矛来否定自己的盾。

生活缺少规则,实际上就会真正意义上失去自由,因为你所做的事情总是会超越社会、人际、家庭的边界,所以经常性地出格或者受挫就成为常态。

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真正做到轻松而快乐,你会发现整个世界都会与你作对,而你却对此一无所知。

我相信,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可能。

不过,这四种人,是最常见的,也是最有可能继续发生这种事情,所以我提出来给大家一些启迪。

我们来看看,这四种人是如何造就的。

第一种,被气晕了而想要同归于尽的人,是情绪的奴隶。

为什么一个人可以变成这样?因为这种人不知道正确解决问题的方式,比如通过交谈,通过降低要求,通过家庭会议。

他们唯一学会的就是用语言暴力、表情暴力来解决问题。

那为什么有些人只能学会这种简单粗暴的解决问题方式呢?因为他们成长的家庭缺少爱与尊重,从来不知道正确解决问题的方式。

那你说怎么办?你从现在开始就要改变自己的家庭运营模式,让孩子知道一个美好家庭是如何交流,如何共生的。

那你说从哪里学习?当然是靠谱家庭育人俱乐部啦!
第二种,只相信自己眼睛的人,也就是说,缺少抽象学习能力的人。

因为一个人的生存环境和机会有限,你不可能去经历万般人生,所以你只能通过抽象的学习来获得这种间接经验。

可是有的人早已放弃了学习,早已放弃了阅读,早已放弃了对未知的探索,那么他们的能力就会受限于当下有限的认知。

那为什么有的人的终身学习能力这么早就丧失了呢?因为他们觉得现在学习没有用了,这是源自家庭传承的价值观。

因为他们早已被功利的生存哲学所限制,不可能再超越。

那你说,既然这么重要,如何才能让孩子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呢?那你确实需要听一下陶老师讲课了。

第三种,想要控制一切的人,否则他们就会坐卧不安。

一个人为什么会变成想要控制一切,从不相信别人的忠告和价值体系呢?其实想要控制一切的人,其实是内心害怕,对万事万物的规律缺少认知所致。

这样的人,必然行为上极端,把自己有限的认知实施与生活中,不仅会给他人带来灾难,还会给自己带来灾难。

第四种,缺少规则感的人,源自一个混乱而无序的家庭。

并不是本人智商有问题,而是生活环境的熏陶下而变得懒散而漫无目的。

看上去,我似乎在指责家庭或者父母,正是因为他们的过错而带来了家庭子女成长的困扰,能力缺失而无法应对现实生活的挑战。

也许我这么说并不公平,但是这就是事实本身,这就是每一个人的宿命。

如果你能够看到这里,如果你能认可我的说法,那么你需要做的并不是痛恨自己的父母,而是从现在开始,让自己不做这样的父母,你的孩子才能真正具备一定的生存能力。

可能你会说,我到底怎么开始呢?关注我们的活动,积极参与学习就是开始了。

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咬人致死事件的启示:遵
守规则的价值
比老虎更可怕的,是对规则的蔑视。

动物园老虎咬人致死:你成为老虎的食物,就是因为你不守规则2016年7月23日下午,北京延庆区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发生一起老虎咬人事件,造成一死一重伤。

据延庆区委宣传部通报,事故发生在当事游客自驾游过程中,游客私自下车后受到老虎攻击。

目前,北京警方正在调查此事,涉事动物园已被停业整顿,配合调查。

这一周,死亡如影随形。

大范围暴雨中,上百条生命悄无声息地湮灭,气愤的人们在控诉和问责,无力的人们开始编造着自嘲的段子。

而与此同时,一条更加残忍又富有戏剧性的视频传遍网络——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的一只老虎咬死了一名游客。

相比而言,如果说暴雨中逝去的生命是天灾和人祸共同造就的悲剧,那么野生动物园中的死亡则是个体蔑视规则的恶果。

从最直接的反应来看,更多的人被猛兽拖拽女人的瞬间吓呆了,人们更愿意把它看做一次极低概率的意外。

但这真的是“意外”吗?某种程度上说,这或许是注定会发生的残酷事件,只是什么时候发生,以及发生在谁身上罢了。

因为无视和蔑视规则的行为如此大面积地存在着,它注定会有后果,总会在某个时间,以某种极端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眼前。

涉事的无非是两方:动物园和游客。

很多类似的散养野生动物园,都是让游客集体乘坐装有护栏的车辆进行游览的。

北京这家动物园允许客人自驾私家车巡游,我们可以看看它是否经过了周密的安全
论证以及是否提供了防护条件并且对游客告知了规则。

从目前透露出的消息看,园方的条例中“关闭好门窗,严禁下车”的规定赫然在列。

而且,从目前披露的那条视频去看,第一位女子被老虎拖拽走仅仅十几秒后,园区的吉普车就已经冲向了事发地点进行救援。

所以,无论从制定规则到实际提供的保护预防措施,动物园方面其实已经做得相对完善。

那么对比之下,那位大摇大摆下车的女游客,则毫无疑问地触犯了规则。

这一点无论如何都没有借口。

无论出于怎样的动因,在明文禁止下车的地方私自下车,理论上讲,她就应该承担最可怕的后果。

或许在一路上,她也见到过很多人有过下车的举动,都没有遇到任何险情,但问题在于,那只不过意味着灾难暂时没有降临,而不是说永远不会降临。

之所以要制定规则,本意其实是保证每一个人的安全和权利。

但很多时候,规则在我们心里如同无物。

不但自己不去遵守,还因为人多势众的压力,导致那些认真遵守规则的人觉得自己像个笑话。

野生动物园的一幕是一个极端案例和悲惨故事,但其实,它更像是我们当下社会的一个残忍的隐喻与警示。

平时,我们走在路上,早已对破坏规则的人们见怪不怪,熟视无睹。

那些随意横跨护栏的行人,那些在红灯前飞速通过的电动车,那些随意变道、动辄逆行的汽车……其实,从最本质上讲,那个被老虎吃掉的女人和这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是一样的。

只不过,我们行走在公路上,情况没那么极端罢了。

这一次,这个女人忘记了自己是在野兽的环伺之下,她早已内化了对于规则的无视,而忘记了潜在的危机。

平时,遭遇那些对交通规则无视的人们,我们最多骂一骂,最极端不过的情况也就是一两年前,那个下车暴打无视交规女司机的男人。

客观地讲,更多的时候,反而都是那些无视规则的人以无赖的方式取得“胜利”。

他们就那样越过护栏,穿过马路,闯过红灯,任由那
些遵守规则的人无奈地咒骂和自嘲。

那些违规者反而为自己“占了便宜”而洋洋自得。

白地说,我们的惩处模式是有问题的。

在很多时候,我们把惩处当做了一种息事宁人的和稀泥活动,更何况还乐于只问强弱,不问对错。

所以,那些没犯错的人有时却需要赔付金钱和时间,那些无视规则的人却总能有意外的收获。

这从客观上“鼓励”了对规则的破坏和蔑视。

但是,这一次,这个女人招惹的不是人,而是一只野兽。

他们出没在自己的领地,突然撞到了一个闯入自己地盘的动物,他们的本能驱动着自己咬死了更弱小的生命。

毕竟,野兽没有自控机制,它不像那些谨慎的司机,面对横跨护栏的老人,即便无奈,也会放慢速度,野兽的逻辑简单而粗暴,你在车里,我奈你不得,你出现在我的领地,你就是我的食物。

残忍一点讲,这相当于对不守规则的人进行了一次以暴制暴。

即便到如今,仍然有很多声音在探讨“规则”以外的事情,比如,有人质询当事人后方的车辆为什么不能机智地撞向老虎,以便让人虎口脱险?比如,有人又开始强调死者为大,探讨受害者无视规则就是对死者的不敬云云。

这一度还引起了广泛的意见撕裂。

但很显然,面对这样突如其来的惨剧,后面的普通游客不可能有那么急速的反应知道该如何去做,他们也没有义务必须承担这样的救助任务。

更何况,这件事就是因为那位女士私自下车造成的,所以,即便她成为了牺牲者,我们也不可能就此放下对她行为的质疑。

如果我们仍然模糊处理这种原本需要刚性处理的事情,那么下一次仍然会有人被残忍地咬死。

我们得告诉人们,我们不愿意看到惨剧发生,但是,这就是不遵守规则的代价,残忍又真实。

规则对于我们,真的只是txt文件,根本无法成为exe文件。

它原本应该运转起来,被每个人遵守,也为每个人提供保护,同样,惩处每个触犯它的人,但现在,它根本无法运行,像一张装模作样的废
纸。

在很多人心里,规则根本不存在,即便存在也是用来约束他人的,自己能钻空子才算本事。

我们有一种奇怪的潜意识,认为可以蔑视规则、打破权威、洞穿底线的人才是“有本事”的人,遵守规则基本等同于迂腐和无能。

当这种意识被内化之后,一切就变得无序起来。

我们都为无序承担代价——低效、混乱和消耗。

但平时的那些代价,过于隐秘,我们自己吸收了那些成本,不以为意,而这一次虎口丧命的代价却以如此戏剧化又残酷的方式呈现在每个人的面前。

摄像头下的一幕真像一部恐怖电影,反向昭示着遵守规则的价值。

这次老虎吃人事件对当事人的家庭来说是一场灾难,而对于更广大的人群而言,则是一则寓言,告诉人们一个最浅显的,连孩子都应该明白的道理,只不过,这寓言的讲述方式过于血腥而黑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