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名人孝心事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下是现代名人孝心事例:
1.史学大师傅斯年,对母亲及其孝顺。

七七事变后,傅斯年委托一位办事员去接母亲和侄儿。

侄儿
接来了,当听闻母亲没能逃出来,傅大怒,当场打了侄儿几个耳光。

随后,他千方百计将已过古稀之年的母亲,从安徽接到重庆。

每言及母亲逃难之事,傅总怀歉疚之情,他曾对同事说:“老母亲能平安至后方,否则将何以面对祖先?”
2.佛学大师李叔同,与母亲的感情很好,对母亲至孝至顺。

母亲离世时,李正外出为母亲预置寿木,
不在母亲身畔,他终生引以为憾。

他曾多次对友人说:“母亲不在的时候,我正在买棺木,没有亲送。

我回来,已经不在了!”母亲去世后,他万分悲痛,改名李哀,号哀公,屏谢余物,闭门守哀,感叹“幸福时期已过”。

出家后,李斩断一切尘世情缘,惟独对母亲的感情难以割舍。

他在《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一文中说,19正月十五他皈依佛门,“二月初那天,是我母亲的忌日,于是我先两天就到虎跑去,在那边诵了三天的《地藏经》,为我的母亲回向。

”此后每逢亡母重要的冥诞,他便书写《地藏经》,以此功德,回向亡母。

3.国学大师黄侃,虽放浪形骸,却奉母至孝。

黄侃自幼丧父,由生母和慈母将他抚养长大。

19,生
母周氏病重,黄侃回到家照顾了六个月,母亲就去世了。

黄侃大恸,吐血不止。

当时,清政府严捕革命党人,黄侃被迫逃亡日本,但思母不已,便请好友苏曼殊画了一幅《梦谒母坟图》,这幅画成为他的随身宝物,一刻不离。

对慈母田氏,黄侃也是非常孝顺。

他在京鄂间千里来来去去,都是侍母而行,每次奉母出行,必随身携带一口棺材。

这口棺材是其父黄云鹤留给慈母的,本为黄父当年准备自用的,但因棺材太小,就留给了慈母。

慈母去世后,黄侃悲痛欲绝,按照古礼服丧。

以后,每逢生母、慈母生日、忌日,黄侃必率全家设供祭祀,伤恸不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