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地治理与保护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源地治理与保护(二期)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xx
xx年xx月
《xx水源地治理与保护工程(二期)初步设计评审会议专家评审意见
表》及修改情况
xx年xx月xx日,xx市xx区人民政府在xx区生态环境局组织召开《xx 市xx区xx水源地治理与保护工程(二期)初步设计》专家评审会,各专家及相关部门对本设计提出了评审意见(见附件),现按评审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具体修改说明如下:
一、专家意见
1、补充可研批复、方案审查意见,作为依据附件。

回复:已在设计说明书中补充完善,详见P104-109
2、水力部门关于拦污格栅、拦截坝等对过水断面的影响。

回复:已在设计说明书中补充入库河流梯级拦污生态化治理与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对防洪影响的评价分析,详见P73-74
3、一体化污水处理设计按一级A标准执行。

回复:已按一级A标准执行,详见P95-96。

4、明确本项目的治理目标。

回复:已在设计说明书中补充完善,详见P5。

5、对工程实施期带来的二次污染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回复:已在设计说明书中补充完善,详见P99-103。

6、建议文本中加强水库水源保护工程措施,限制茶园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及提倡使用农家肥。

回复:已在设计说明书中补充完善,详见P104
7、拦污格栅建议用钢砼、污水处理站点补平面布局图、管网图标示、各点接纳户数等;
回复:已在初步设计中补充完善。

8、补充干化池清砂方案
回复:已在设计说明书中补充完善,见P83。

9、投资概算编制修订意见。

回复:已按专家意见要求修订完善;
10、初步设计深度不够,设计依据不足。

回复:已在初步设计中按专家意见要求修订完善。

11、在设计中介绍一期项目的相关背景资料。

回复:已按专家意见补充完善,详见P28-36。

12、本工程梯级拦截坝实际为无闸控制低矮全断面过水堰坝,属5级水工建筑物,应按1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20年一遇洪水标准校核。

回复:接受专家意见,已在设计说明书及初步设计图纸中根据专家意见完善。

见说明书P45-54.
13、分别圈定1-5#梯级拦截坝相应的集雨面积等水文参数,并计算10年一遇、20年一遇洪水洪峰流量及洪水位,同时与未建拦截坝前自然河道同频率洪水作比较,建坝后洪水位不能高于建坝前自然河道同频率洪水位,(防洪影响报告中应有相关结论)。

回复:接受专家意见,已在设计说明书中根据专家意见补充完善项目区域集雨面积、降雨量等相关参数。

见说明书P46-47.
14、消能防冲设计中消力池深度、长度等均应按10年一遇、20年一遇洪水工况下补充各项计算成果。

回复:已补充10年一遇、20年一遇洪水消能防冲计算成果。

见说明书p57.
15、拦截坝抗滑稳定计算补充10年一遇、20年一遇洪水工况下各项计算成果,按《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L319-2018)相关规定计算。

回复:已补充拦截坝抗滑稳定计算补充10年一遇、20年一遇洪水工况下各项计算成果。

16、拦截坝上游及堰坝顶下游1m范围内浆砌石挡墙护岸应高于20年一遇洪水位0.3m。

回复:接受专家意见,已按要求修改浆砌石挡墙换高程。

见梯级拦截坝的初步设计图纸。

二、财政局意见
1、因项目为EPC投标项目,建议把地勘纳入总体招标,在进行现场勘查后进行深度设计,防止设计不精准,漏项等造成工程变更。

回复:已在设计说明书的建议和意见中补充。

2、建议二期保护工程与一起工程衔接,深度对接,避免重复和浪费。

回复:已在设计说明书中完善和补充。

3、工程量的测算应结合实地,更精准,细化。

回复:已按要求重新核定。

《xx市xx区xx水源地治理与保护工程(二期)概算评审会议专家评
目录
内容概要 (5)
第1章概述 (7)
1.1 项目概况 (7)
1.2 设计范围及内容 (8)
1.3 设计目标 (9)
1.4 设计依据 (9)
1.5 设计原则 (11)
第2章项目区域概况 (13)
2.1 水源地概况 (13)
2.2 xx自然概况 (14)
2.3 社会经济概况 (15)
2.4 水环境质量 (15)
第3章项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
3.1 水源地基本现状 (20)
3.2 一期工程现状 (20)
3.3 流域面源污染现状 (22)
3.4 存在主要问题汇总 (23)
第4章隔离防护工程设计 (25)
4.1 总体设计 (25)
4.2 工程建设 (26)
4.3 隔离防护工程量 (29)
第5章入库河流梯级拦污生态化治理与面源污染治理工程设计 (30)
5.1 总体设计 (30)
5.2 入库河流拦污格栅设计 (31)
5.3 梯级拦截坝设计 (31)
5.4 生态拦截系统设计 (41)
5.5 护坡工程设计 (55)
5.6 工程对河道行洪的影响分析 (61)
第6章清淤工程设计 (63)
6.1 清淤范围 (63)
6.2 清淤原则 (63)
6.3 清淤工艺的比选 (64)
6.4 底泥处理工程 (67)
6.5 清淤工程量 (69)
6.6 河道清淤对水库的影响分析 (69)
6.7 除砂系统设计 (69)
第7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设计 (71)
7.1 总体设计 (71)
7.2 污水管网收集集中处理工程 (73)
7.3 分散式污水处理工程 (78)
第8章项目环境影响分析及水土保持 (86)
8.1 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86)
8.2 环境污染控制和治理 (87)
8.3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88)
第9章主要工程量清单 (90)
第10章工程投资概算 (92)
10.1 编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2 建设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3 投资概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1章结论与建议 (92)
附件1 、关于xx区xx水源地治理与保护工程(二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2 、xx区xx水源地治理与保护工程(二期)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评审意见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3 、关于xx区xx水源地治理与保护工程(二期)用地意见............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4、xx区建设项目申报立项审批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5、xx区xx水源地治理与保护工程(二期)初步设计专家审查意见.....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6、xx水源地治理与保护项目二期工作推进会会议纪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内容概要
xx市xx区xx水源地治理与保护(二期)工程初步设计文件共分两册,第一分册《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第二分册《工程概算书》。

本册为《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内容提要:
1、项目名称
xx市xx区xx水源地治理与保护(二期)工程
2、工程地点
xx市xx区xx及xx公路
3、设计内容
本项目的设计内容包括
隔离防护工程:防渗沟渠改造6km;事故应急池5处,每处20m3;
入库河流梯级拦污生态化治理与面源污染治理工程:清淤约7700m3,干化池150m2,干化场600m2;拦污格栅3座,生态拦截坝5座;生态拦截系统2处(茶园生态拦截系统和流域生态拦截系统),湿地植物1122m2;库位生态护坡1741㎡;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污水收集管网9020m,污水处理系统18套。

4、主要建设内容
5、工程概算
xx市xx区xx水源地保护工程(二期)概算总投资为xx万元(其中一二部分工程费xx万元;预备费xx万元)。

第1章概述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xx市xx区xx水源地治理与保护工程
1.1.2项目背景
xx位于xx省xx市xx区xx镇金月社区(原xx村)境内,水库大坝坝址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0′,北纬27°15′。

坝址距107国道1.9km,距xx镇2.8km,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xx是xx区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于2009年11月开工建设,2012年11月落闸蓄水。

水库设计总库容294万立方米,正常库容277万立方米,死库容13.7万立方米,正常蓄水位178.2m,死水位145m,97%保证率时年可供水厂水量为623万立方米。

可满足xx 区目前直至往后5-10年的城市供水需求。

供水工程水厂位于xx镇金月社区(原xx村)11组,设计供水规模2.4万t/d,于2013年9月正式供水,实际取水规模1.1~1.2万t/d。

xx是xx区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为10.092km2,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135余万立方米,除了水库本身所控制的集雨面积10.092km2之外,水库向南约3400m处,尚能够外引11.02km2集雨面积上的来水,年可引水量约420余万立方米。

这为今后xx区的经济和城镇建设发展,可提供扩大水源利用的有利条件。

水源地上游区域主要是山地、林地,溪流纵横,原著村民多数沿路居住,2#溪沟上游分布有一片茶园,茶园的面源污染、居民的生活污染以及高氮磷的土壤环境,造成了水体中污染物氮、磷浓度超标。

为保护xx的水质及生态安全,科学指导xx的生态环境保护,根据国家水质良好湖库生态环境保护“一库一策”的原则,xx区人民政府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强xx 饮用水水源保护的意见》(岳政发[2013]8号)和《xx区xx饮用水水源地
治理与保护工作方案》(岳政办发[2014]49号)重要文件,并深入贯彻实施,按计划分期实施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项目。

本项目一期工程已完成生活污水截污管网、入库溪流人工湿地、地表径流污染拦截沟、生物控藻等建设内容,从相关验收检测结果来看,一期项目的实施对水源地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削减了一定的污染物,但入库水质情况仍有氮、磷超标现象,为了更好地解决水体水质超标和生态环境问题,实现xx饮用水水源地治理与保护环境绩效目标,决定开展二期工程建设,拟从污染源头、污染途径等方面着手控制,通过沟渠清淤、建设生态拦截系统等生态处理系统、进一步扩大水库集雨范围内农户散排污水的收集处理范围,使入库水质不再超标,逐步改善流域水质和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根据项目总体建设要求,受xx市xx区人民政府委托,我司承担了xx 市xx区xx水源地治理与保护工程(二期)的初步设计工作,我司技术人员在充分调查了解项目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完成了本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为下一步的施工图设计提供依据。

1.1.3项目地点
xx市xx区xx镇
1.1.4建设单位
xx市xx区xx镇人民政府
1.2设计范围及内容
1.2.1设计范围
本项目设计范围为1)S333线169-175公里段(xx公路)道旁的排水沟、应急池及周边农家乐及散户生活污水。

2)xx入库溪沟的生态拦截系统。

1.2.2设计内容
本次方案设计主要内容为:
(1)xx市xx区xx水源地治理与保护工程的工艺、结构、电气、自控等专业设计及辅助设施、配套管网的设计。

(2)工程投资概算。

1.3设计目标
(1)通过建设xx入库溪沟生态拦截系统,拦截溪沟入库泥砂和垃圾,削减入湖污染负荷,修复库尾驳岸,确保xx湖水库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GB3838-2002)Ⅲ类要求。

(2)通过修建xx公路道旁防渗沟渠及应急池,防止xx公路的污染泄入xx。

(3)通过对xx公路周边农家乐及居民的生活污水进行管网收集和分散式处理,确保生活污染达标排放,保护xx水质。

1.4设计依据
1.4.1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性依据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6月27日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7月2日修订);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
(5)《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2010.12);
(6)《关于答复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有关问题的函》(环办环监函〔2018〕767号);
(7)《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
(8)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
要求;
(9)国家财政部、环境保护部《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建[2011]464)文件;
(10)关于印发《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环办【2011】22号);
(11)《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指南(试行)》(环办〔2012〕50号,国家环保部);
(12)《全国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实施方案》(环办函【2012】1266号);
(13)xx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xx饮用水水源保护的意见》(岳政发[2013]8号);
(14)xx区人民政府《xx区xx饮用水水源地治理与保护工作方案》(岳政办发[2014]49号);
(15)《xx省xx市xx区xx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划》(2015-2025);(16)项目业主单位提供的有关技术基础资料。

(17)《xx市xx区xx水源地保护工程(二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8)《关于xx市xx区xx水源地保护工程(二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1.4.2规范与标准
(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2)《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
(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5084–2005);
(5)《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及分级技术规定》;
(6)《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
(7)《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HJ/T433—2008);
(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9)《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3-2001);
(10)《水源涵养林建设规范》(GB/T26903-2011);
(1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12)《园林绿化施工规范》(CJJ82-2012);
(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14)《建筑地基技术规范》(JGJ79-2017)。

(15)《污水稳定塘设计规范》(CJJ 54-1993T)
(1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17)《镇(乡)村排水工程技术规程》 CJJ 124-2008
(18)《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19)《xx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DB43/1665-2019)
1.5设计原则
(1)以国家有关法令、法规和标准为准则,在相关规划及部门文件的指导下进行工程设计工作,使工程建设与区域的发展相协调,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2)在充分调查现状资料、结合类似工程运行工况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工程进、出水水质。

(3)根据雨水、污水的收集范围合理确定其河道、管道主要尺寸,适当放大污水管道直径,以避免管道的堵塞而影响正常生活。

(4)结合类似工程运行的实际参数,因地制宜,选择满足进、出水水质要求并适合场地条件、管理简单、运行可靠、节约能耗、运行费用合理的污水处理工艺。

(5)选择设备力求经济、实用、高效。

对于关键设备,选用国内外的先进产品,以达到运行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简单的目的。

(6)为确保污水处理站正常运行,运行设备考虑一定的备用率。

(7)妥善处理生态治理工程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及剩余污泥,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加强绿化,尽量减少污水处理站对周边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

(8)站区平面布置力求新颖美观,布局合理,功能齐全。

在便于施工安装和维修的前提下,使处理构筑物尽量集中,布置紧凑,节约用地。

(9)尽可能减少淤泥在收集、输送、处理、排放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防止二次污染。

第2章项目区域概况
2.1水源地概况
xx位于xx省xx市xx区xx镇金月社区(原xx村),地处xx江中下游,2015年经xx省人民政府同意划定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xx环函[2015]203号),是一处新建的地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为xx市xx区饮用水水源,同时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如表2.1-1和图2-1所示。

xx 是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2019年11月开工建设,2012年11月落闸蓄水,总库容为294万立方米,正常库容277万立方米,死库容13.7万立方米,正常蓄水位178.2m,死水位145m,97%保证率时年可供水厂水量为623万立方米。

可满足xx区目前直至往后5-10年的城市供水需求。

坝型为浆砌石重力坝,坝高53.80m,坝顶高程179.80m。

xx水厂与xx同时建成,供水规模为2.4万立方米/d,占地12.75亩,原水为重力或压力输水,至xx 输水管道长度约160米,管径为DN1000、DN600。

2013年9月建成供水,现为xx区城市供水厂,供水水质及水量稳定。

xx未修建前,xx区以华严湖水库和大禾田水库为水源为第一给水厂、第二给水厂供水,第一、第二水厂供水规模分别为0.3万立方米/d、0.7万立方米/d,完全不能满足日常需求。

xx修建后,经省人民政府同意,考虑华严湖水库因地处xx风景区入口水质已不能满足供水要求,将其调整为景观娱乐用水。

目前,xx区的饮用水主要由xx水厂提供,大禾田水库作为备用水源。

xx目前供应xx区6.24万常住人口和年均800万余人次的旅游人口的生产生活用水。

2.2xx自然概况
2.2.1地理位置
图2.1-2xx饮用水水源地地理位置图
图2.1-3xx饮用水水源地与xx区位置关系
2.2.2地质地貌
图2.1-4xx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数字高程图
2.2.3气象气候
图2.1-5xx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遥感影像图
图2.1-6xx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高程图
图2.1-7xx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地形坡度图
2.2.4水文
xx区位于xx江中游西侧,地形总趋势从xx山脉中部向东南和西北两翼逐渐放缓变平,形成中部高、四周低的“帽状”地形。

由于此独特的地形条件,境内河流也就形成了以xx山脉为分水岭的辐射状水系,均发源于山脉,汇入xx江。

境内溪流短小,没有过境河流,且大多坡陡流急,跌水瀑布众多,境内大小河流共有16条,其中xx江一级支流2条,二级支流4条,三级支流10条,地表径流量大,多年平均径流深度363.5mm,总容量为1.912亿立方米。

降雨是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来源。

区域内地下水资源丰富,以裂隙水为主,地下水平均补给模数为15~20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年总量约为2730~3640万立方米。

区域内无大中型水利工程,且分布极不均匀,大部分在前山,全区有小型水库9座,正常库容488万立方米,山塘1700口,蓄水量210万立方米。

水库和山塘复蓄系数较大,年总蓄水量约为926.55万立方米。

xx依托水源为xx江一级支流龙荫港源头的xx溪。

该溪水源充足,坝
址控制集水面积10.092km2,干流长度4.96km,干流平均坡降10.7%,水库坝址以上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135万立方米。

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0.36立方米/s,最枯流量约0.03立方米/s。

xx多年平均径流量表详见表2.2-1。

表2.2-1xx多年平均径流量表(104立方米)
项目一

























全年
降雨量(mm)75.9 95.6 149.1 198.5 237.8 208.9 142.6 172.6 140.6 130.2 88.6 57.8 1698.2
径流深
(mm)/km2
34.16 47.8 104.37 148.88 178.35 156.68 99.82 120.82 98.42 78.12 39.87 17.34 1124.64
多年平均
径流量(104
立方米)
34.47 48.24 105.33 150.25 180.0 158.12 100.74 121.93 99.33 78.84 40.24 17.50 1135
图2.2-1xx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系图
2.2.5土壤植被
xx区土壤类型有:
图2.2-2xx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土地利用类型图
2.3社会经济概况
2.3.1行政区划
图2.2-3xx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村组分布示意图
2.3.2社会环境
2.3.3产业发展
图2.3-1xx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与xx位置关系图
2.4水环境质量
2.4.1水环境质量与评价
(1)监测因子及评价标准
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GB3838-2002)标准,地表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级保护区、珍稀水生
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2016年xx区生态环境局委托xx省洞庭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在xx进行了6个月(3月-8月)的水质监测,上游三条河流设置S1~S10共10个监测断面,监测断面布设如图2-12。

通过总氮、总磷监测结果可知,总氮浓度从上游到下游逐渐降低,到水库水体浓度基本稳定;突出表现在溪流1#S2茶厂断面浓度最高(总磷最高达到0.08、总氮最高达到3.20),溪流3#S8、S9断面浓度次高,溪流2#S4断面浓度次之。

(摘自《xx区xx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实施方案(2017~2019年)》)
图2.4-1溪流监测断面布设图
根据本项目一期工程新建人工湿地处理系统进水(1、2、3#溪沟中的水)、出水(经过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后的水)检测结果来看,溪沟水体中总磷、总氮超标,其检测结果详见下图2.4-2:
图2.4-2溪流水质检测结果图
同时,2017年~2019年xx市xx区生态环境局在xx内设置了多个饮用水水源地常规监测断面(水库进水口、取水口、取水口北侧、取水口南侧等),常规监测每月一次,监测指标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GB3838-2002),共32项:水温(℃)、pH值(无量纲)、电导率、溶解氧(25℃)、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六价铬、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粪大肠菌群(MPN/L)、硫酸盐(以SO42-计)、氯化物、硝酸盐(以N计)、铁、锰、叶绿素a、透明度,全样监测每季度1次,检测指标共64项。

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中规定的方法对xx常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2019年xx及溪流超标因子为总磷、总氮。

xx水质状况评价结果详见表2.4-1。

2.4.2
从xx年xx月~xx年xx月监测数据可以看出,xx取水口及溪流交汇点总氮、总磷有不同程度的超出GB3838-2002Ⅲ类标准,其余指标可以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GB3838-2002)Ⅲ类水要求,总氮、总磷的月际变化见图2-14至图2-15。

图2.4-3总氮浓度月际变化图
图2.4-4总磷浓度月际变化图
从上述图表分析可以得出:
1)xx水体中主要为氮、磷超标,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GB3838-2002)Ⅲ类标准,总磷最大超标达到2.6倍、总氮最大超标0.98倍。

2)xx库尾区域水质超标倍数更高,意味着水库入库溪流的汇入型污染对xx整体水质呈不利影响;
3)xx入库溪流水质总磷平均超标倍数为0.3,总氮平均超标倍数为
0.369。

第3章项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水源地基本现状
3.1.1xx现状
图3.1-1水库基本现状
3.1.2水源地区域基本现状
由于xx区独特的地形条件,境内河流也就形成了以xx山脉为分水岭的辐射状水系,均发源于山脉,汇入xx江,境内溪流短小,且大多坡陡流急,降雨是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来源,区域内地下水资源丰富,以裂隙水为主,水库上游主要以3条溪流和山地、茶园为主,现状如下图3-2所示:
图3.1-2水源地区域现状图
3.2一期工程现状
3.2.1一期工程建设内容
xx市xx区xx水源地治理与保护工程(一期)建设项目于2017年启动建设。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xx流域内生活污水截污管网建设、入库溪流人工湿地净化工程、水库大坝北岸地表径流污染拦截沟工程等几部分。

具体包括收集库区161户集中排放和22户分散排放生活污水;建设面积为1000平方米和1500平方米人工湿地两块;建设水库大坝北岸生态拦截沟140m。

一期工程主要工程建设内容如下图3-3所示:
图3.1-3一期工程现状图
3.2.2一期工程运行现状
一期工程项目,通过建设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新建人工湿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周边居民区及溪沟对xx形成的污染负荷,缓解了xx的污染现状,使xx藻华爆发的现状得以缓解,但并没有解决和控制流域水污染的现状。

其原因如下:
3.2.2.1散户居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点源污染主要指保护区内居民排放的生活污水污染。

通过一期工程的实施,2#、3#溪沿线居民生活污水已接入市政管网,1#溪流沿线(省道S333线168-175公里)采取分散式处理方式,据相关检测结果来看,该线生活源污染仍对水库水质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项目一期工程设计采用“两格净化池+人工湿地”的地埋式玻璃钢一体化设备对其污水进行预处理。

但由于处理工艺过于简单,居民维护管理跟不上,因此,其出水未能满足排放要求。

其处理设施现状如下图3.1-4所示。

图3.1-4省道S333线168-175公里沿线区域现有污水处理设施现状根据现场调研,一期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1)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效果不佳,设备内淤积发臭,居民满意度不高;
2)省道S333线168-175公里沿线区域分散居民生活污水出水指标超标,主要超标因子有COD、BOD、总磷、总氮、氨氮、SS,具体检测数据如图3.1-5所示。

基于上述原因,本设计综合专家评审意见,需对原一期工程中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效果补强。

图3.1-5省道S333线168-175公里沿线区域分散式居民污水检测结果
3.2.2.2农家乐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一期工程建设中的农家乐污水处理采用的是“隔油+三格化粪池+人工湿地”的工艺,其设计处理规模偏小,无法满足现有农家乐污水处理现状
要求,部分污水溢流,且系统出水有异味,浑浊。

3.2.2.3人工湿地
一期工程建设有3处小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目前处于运行状态,但根据现场运行情况来看,存在两方面的运行问题。

1)堵塞漫流。

由于工艺设计(采用泥土作为填料)及运行维护的问题,人工湿地系统水流短路,形成漫流,水流自表层流过,大幅降低了人工湿地的净化处理效果。

2)处理效果未满足设计要求。

溪沟水的特点是溶解氧含量高,总氮的去除需要缺氧环境,一期工程设计,未设计足够的缺氧或厌氧工艺段,导致溶解氧含量高,致使总氮的去除效果不佳,甚至有出水比进水总氮提升的现象。

图3.1-6一期人工湿地漫流人工湿地出水
3.3流域面源污染现状
xx上游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主要的面源污染。

根据相关研究分析,本项目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
1)茶场及农田菜地的种植污染。

表现为残存于土壤中的农药、化肥通过雨水形成地表径流渗入地下,造成水体污染。

2)地表径流。

由于没有设置专门的拦污设施,植物残体等随地面径流直接入库,造成库区TP、TN含量增加,使水体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表3.2.1菜地及茶园径流年污染物排放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