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学情调研模拟卷+九年级物理(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情调研模拟卷
九年级物理(g=10N/kg)
一、单选题
1.下列生活中的物理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把2个鸡蛋匀速举高1m做功20J
B.普通日光灯正常工作电流约1.5 mA
C.人以正常速度骑自行车的功率约为70W
D.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36V
2.某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已经处于平衡状态,若在该杠杆上再施加一个力的作用,则该杠杆将( )A.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的作用线与杠杆垂直
B.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
C.杠杆仍有可能平衡,但这个力必须作用在支点上
D.杠杆不可能平衡,因为多了一个力
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B.热量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少的物体
C.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小
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
4.山间公路往往环绕山坡,盘山而上,这样可以使上山的汽车( )
A.提高功率B.提高机械效率C.减小所需的牵引力D.无法确定
5.按如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L1不亮,L2能发光,则可能出现的故障是( )A.L
灯座短路
B.导线2开路
C.导线3断路
D.L2的灯丝断开了
6.如图所示,将若干重物放在4个自制天平的秤盘上,放入重物前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放入重物后天平都向右倾斜,秤盘最终落在桌面上,若不改变秤盘的悬挂位置,仅将重物左右互换,互换后可能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的天平是()
A.甲B.乙C.丙D.丁
7.如图所示,小华把铁球拉近刚好贴着自己的鼻子,松开手后,头保持不动,铁球由a点沿弧线abc 运动到c点,然后从c点往回摆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ρ
>ρ铁)( )

A.铁球从a点运动到b点时,重力做功,拉力不做功
B.铁球从a点运动到c点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把铁球改用铜球,从c点摆回时不会碰伤鼻子
D.铁球位于a点时重力势能最大
8.如图,礼花筒利用筒内的高压空气膨胀,将彩带喷向空中,产生喜庆效果.则高压空气膨胀过
程中()
A.对外做功内能增加
B.分子热动加剧
C.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向外界传递热量
9.投出的铅球在空中飞行,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动能E k与距离地面的高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铅球出手高度h为2m,铅球落到地面时重力势能为零,不计空气阻力,由图可知,铅球出手
时其重力势能为( )
A.80J B.100J C.180J D.280J
10.如图所示,甲、乙、丙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液体的质量和初温都相等,当燃料燃尽时(烧杯内的液体均未沸腾),温度计示数T甲>T乙>T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选择甲、乙,可用燃烧相同时间比较液体升高温度来反映燃料热值的大小
B.选择乙、丙,可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C.液体a的比热容c a与液体b的比热容c b相比,c a>c b
D.燃料1的热值q1与燃料2的热值q2相比,q1>q2
11.用四个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用它们匀速提起货物,在绳的自由端施加竖直的拉力分别为F甲和F乙,物重分别为G甲和G乙,且物体被提升高度分别为h甲、
h乙,不计绳重及摩擦,则( )
A.若G甲=G乙且滑轮重均相同,则甲的机械效率比较低
B.若F甲=F乙且滑轮重均相同,则乙的机械效率比较低
C.若F甲=F乙且G甲=G乙,则乙的机械效率比较低
D.若F甲=F乙且h甲=h乙,则甲的机械效率比较低
12.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1、S2时,小灯泡L1和L2发光,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A1的示数为0.9A,电流表A2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1测量干路电流,通过小灯泡L1的电流为0.6A
B.电压表测量小灯泡L1两端的电压
C.取下小灯泡L1时,电流表A1示数变小,电流表A2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不变
D.只断开开关S2时,电流表A1有示数,电流表A2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
二、填空题
(1)如图甲所示,旗杆的顶端安装着一个定滑轮,用来改变
(2)如图所示,将图乙中的一节干电池正确装入图乙电池盒中,则电池的正极应接到电池盒的
端(选填“A”或“B”);
(3)如图丙在玻璃管内装上沙子,将温度计插入沙子中。

晃动一会儿后温度计的示数变大了。

说明沙子的内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是通过
(1)先将头向前抬起,可以减小
化情况是(选填
(2)同学们可以改变仰卧起坐的快慢,来控制体育锻炼的效果,从物理学角度分析其实质是改变大小。

15.重为500N的小明在60s
17.小金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

实验时竖直向上拉动杠杆,使挂在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支点和杠杆的摩擦不计)
(1)重为5N的钩码挂在
0.5m,此时机械效率
(2)小金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仍用该实验装置,将钩码移到
燃油
19.一质量为40kg的重物
械效率为80%,(绳重和摩擦不计)
格相同),提升一块重物B
为N。

(不计滑轮组中的绳重和摩擦)
20.如图,先只闭合开关
V;再将开关S1,S2
三、作图题
21.是一种常见的晾衣夹,使用时O点为支点,A点为动力作用点,F2为弹性钢圈对夹子的阻力,请在图中F2的力臂l2以及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

22.请在图的两个虚线框内,选填“电源”和“小灯泡L 2”的电路图符号连入电路,并满足两灯组成并联电路且开关只控制灯
L
2。

23.如图所示实物电路,请只改动电路图中的一根导线,使这个并联电路连接完全正确(在错接的导线上画×,然后画出正确的接线)。

四、实验题
(1)实验前杠杆状态如图甲所示,应当向 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呈水平状态;
(2)如图乙所示,在杠杆支点的左侧A 点悬挂若干钩码,在支点的右侧悬挂1个钩码,发现无论怎样调节右边钩码的位置,都不能使杠杆呈水平。

为使杠杆水平,可以通过 (只填一种可行的操作即可)来实现;
(3)调整后继续实验,从支点处缓慢向右移动钩码,直到杠杆再次呈水平,同时记录左、右两侧悬挂的钩码 和 的大小。

(精确到0.1%)

26.为了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中让钢球从斜面上某个高度由静止沿斜面滚下,在底部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发生碰撞,
至停止,其中h2>h1,不考虑空气阻力。

(1)实验中是通过观察来判断(选填“钢球”或“木块”)的动能大小的;用来研究超速安全隐患时,我们应选择两图所示实验来进行比较;
(2)实验中钢球碰撞木块后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则开始时钢球的重力势能(选填“>
A
(1)小明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煤油加热(如图甲)以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
①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应加入初温和相同的水和煤油,实验中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
②水和煤油温度随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乙可判断出a物质是;
(2)如图丙所示,为比较酒精和碎纸片的热值,小明用两个相同规格的烧杯装相等质量的水,取
相等的酒精和碎纸片,分别放入两个燃烧皿中,分别给烧杯加热,直到酒精和碎纸片完全燃烧,通
(1)小红把两个灯泡L1,L2串联起来(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发现:发现指针偏向如图乙所示
的位置,其原因是。

线路连接正确后,再次闭合开关S,此时,灯L1较亮,
灯L2较暗。

你认为通过灯L1中的电流(大于/小于/等于)通过灯L2中电流。

(2)为了验证你的判断是否正确,如果要求不增加任何其他器材的情况下,如何设计实验验证?
验证方案:
五、计算题
29.如图所示,塔式起重机上的滑轮组将重为1.2×10⁴N的重物吊起,在20s内重物匀速上升2m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1)求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
(2)求绳端的拉力;
(3)求拉力的功率;
(4)若克服摩擦和钢丝绳重所做的功为5200J,求动滑轮的重力。

(1)AG600以最大速度满载巡航2h,消耗燃油5000kg,燃油完全燃烧获得的内能为多少?(2)在上述过程中发动机的推进效率为多少?
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情调研模拟卷
九年级物理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23456789101112 C B D C C C B C A D B D
二、填空题
13.力的方向B增大做功
14.阻不断减小功率
15.30 60 可能小于
16.S2S1、S3S1、S2、S3L1
17.60% > 有用功变大,额外功所占比例减小
18.化学15 87.5
19.100 150
20. 6 L1
三、作图题
21.22.23.
四、实验题
24.右将左侧的钩码向右移动2格,右端的钩码悬挂在右侧距支点第4格的位置重力力臂0.4
25.缓慢匀速 1.8 74.1% 使用同一滑轮组,重物越重,机械效率越高
2、3 偏低
26.木块移动的距离钢球甲、乙> D A
27.质量吸收相等的热量水质量升高的温度转换法控制变量法质量
28.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等于断开开关,对换原电路中灯L1、L2的位置,闭合开关,再次观察比较两灯泡的亮度:若L2比L1亮,则猜想正确,若仍是L1比L2亮,则猜想不正确
A 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测量0.54 两个电流表的量程不一样灯L1的灯丝断了
解析:
C.若导线3断路,L1不发光,故C符合题意;
D.若L2的灯丝断开了,则L2不发光,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C
【详解】AD.甲、丙图中,水平平衡时,左右两边的力臂大小相等,放入重物后天平向右倾斜,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右边的物体重力一定比左边的大,将重物左右互换,会向左边倾斜,故AD 不符合题意;
B.甲图中,水平平衡时,左边力臂大于右边力臂,放入重物后天平向右倾斜,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右边的物体重力一定比左边的大,将重物左右互换,会向左边倾斜,故B不符合题意;C.丙图中,水平平衡时,左边力臂小于右边力臂,放入重物后天平向右倾斜,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右边的物体重力可能比左边的大,也可能比左边的小,将重物左右互换,若右边的物体重力比左边的大,有可能会在水平位置平衡,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7.B
【详解】A.铁球从a点运动到b点时,竖直方向有高度差,重力要做功,但拉力的方向始终与运动的方向垂直,拉力不做功,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铁球从a点运动到c点时,质量不变,速度先变大后变小,高度先变小后变大,则动能先变大后变小,势能先变小后变大,整个过程中势能先转化为动能,后动能转化为势能,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把铁球改用铜球,小球摆动时,也会与空气摩擦消耗机械能,同样达不到a点,所以改用铜球也不会碰伤鼻子,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铁球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铁球会与空气摩擦消耗机械能,到达c点时机械能变小,a、c两点的动能均为零,但a点的势能大于c点的势能,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C
【详解】A.礼花筒内的高压空气膨胀,是对外做功,其自身的内能会减小,故A不符合题意;B.由于礼花筒内的高压空气膨胀对外做功,其自身的内能减小、温度会降低,所以分子热运动变慢,故B不符合题意
C.礼花筒内的高压空气膨胀对外做功,其自身的内能减小,是转化为机械能,故C符合题意;D.礼花筒内的高压空气膨胀对外做功,而不是向外界传递热量,故D不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还需要知道内能与机械能的转化以及对分子热运动的影响.
9.A
【详解】由题可知,因为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铅球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若铅球落到地面时重力势能为零,则动能为最大值280J。

由图可知,当铅球到最高点时,即距离地面2.5米时,动能为180J,则重力势能最大值为100J;已知铅球出手高度为2m,所以其重力势能小于100J。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η1:η2=4:5③
结合①②③,解得
G B =150N
20.
6
L 1
【详解】[1]分析电路可知,只闭合S 1时,三个灯泡串联,V 1测L1和L 2的电压,V 2测L 2的电压,V 3测L 2和L 3的电压,根据电压表的示数可知,L 1两端电压为2V ,L 2两端电压为1V ,L 3两端电压为3V ,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可知,电源电压为
U =2V +1V +3V =6V
[2]再闭合S 1、S 2后,L 2、L 3被A 2短路,三个灯泡由串联变成L 1单独接入电路,故只有灯L 1亮。

21.
【分析】力臂即点到线的距离;先找点(支点),再作线(F 2的作用线),最后作点到线的距离;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当动力臂最大时,动力最小,即最省力,连接支点和力的作用点A 即是最大动力臂,当作用力与之垂直时,作用力最小。

【详解】由支点O 向F 2作垂线,即为阻力臂,连接支点和力的作用点A 即是最大动力臂,力臂越长越省力,最长的力臂即支点与作用点的连线,根据力臂的画法作出垂直于OA 的作用力,方向向下,如图所示:
22.
【详解】根据题意要求灯泡L 1与L 2并联,即L 1、L 2在不同的支路上,开关只控制灯L 2,说明开关与L 2在同一条支路上,所以作图如下:
1122F l F l 2l
23.
【详解】由原电路图知,闭合开关,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依次经过电流表、开关回到负极,会造成电源短路;错误出在连接电压表负接线柱和灯泡L1左侧接线柱的导线上,解决的办法是将连接L1左侧接线柱的线头改接到L1的右接线柱,如图所示:
24.右将左侧的钩码向右移动2格,右端的钩码悬挂在右侧距支点第4格的位置
重力力臂0.4
【详解】(1)[1]由图可知,杠杠左端下沉,说明杠杆的重心偏左,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至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2]如乙图所示,在杠杆支点的左侧A点悬挂4个钩码,在支点的右侧只悬挂1个相同规格的钩码,则左端钩码的重是右端钩码重的4倍,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则杠杆右端的力臂应为左端力臂的4倍,所以为使杠杆水平平衡,可以通过将左侧的钩码向右移动2格,右端的钩码悬挂在右侧距支点第4格的位置,即可满足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能水平平衡。

(3)[3][4]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在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要测量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因此从支点处缓慢向右移动钩码,直到杠杆再次呈水平,同时记录左、右两侧悬挂的钩码重力和力臂的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