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同法律风险管理分析与控制策略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合同法律风险管理分析与控制策略探究
摘要:工程合同签订及履行的过程中,极易出现各种法律风险。工程合同法律
风险体现在不同环节,比如合同签订中各方主体资质存在问题、合同条款内容模
糊不清、工程分包出现法律风险、黑白合同问题突出、工程进度及质量方面的风
险等。这些合同法律风险的出现,对工程的正常展开形成了干扰,对各方主体权
益的保障形成了压力,甚至可能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不利因素。分析合同法
律风险的特点,探究此类风险的成因,才能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防控法律风险的
对策。通过有效地防范工程类合同中的法律风险,确保合同规范有序地运行,实
现对各方主体合法权益的维护保障。
关键词:企业合同;法律风险;控制策略
引言
当前社会中,合同和合同管理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合同的将双方的权
利和义务等进行了充分明确,保障了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开展。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近年来
社会中企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合同方面的法律纠纷频繁出现,不仅影响了合同双方切实利益,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社会的稳定有序发展。
1企业合同法律风险分析
1.1约定条款风险
合同成立生效以遵循意思自治原则为基础,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一致协议,明
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会促使双方签订合同目的之实现,避免争议的发生。但在实际操作中,
合同法律风险存在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合同项下的条款约定不明,存在争议,以至于约定的条
款得不到正确的履行。正如买卖合同中货物的交付、货款的支付、货物提取的风险、质量验收、质量保修退换等问题,以及建设工程合同中承包方式、价款及支付、合同变更、质量验收、缺陷责任期、工程量清单等条款,是整个合同的关键部分,影响着合同目的的最终实现,一旦约定不明确,发生问题时双方若不能友好协商解决,必将引发诉讼,需要更大的成本来
解决问题。因此,在合同法律风险管理中,实现对合同项下条款的明确约定,是实现有效规
避法律风险、保障合同主要目的有效实现的重要基础。
1.2合同结算方面的风险
在合同结算环节,需要基于合同规定,约定供货等时间,一旦出现工程量调整、工期延
迟等情况,则需要根据约定调整合同价款,或者承担相关责任,这些都需要在合同中进行明确。但是由于合同约定不全面,可能发生结算争议等问题,小则导致经济损失,大则阻碍工
程进展甚至影响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以上合同法律风险都需要有效规避及控制。
1.3劳动合同履行、变更及解除环节的风险
企业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之后,双方应按合同履行自身的职责与义务。如果企业违背了
合同约定,那么员工可以提出单方面解除合同并要求企业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如果企业需
要变更合同内容,例如调整工作岗位或者薪酬待遇,那么也要获得员工的允许,如果擅自对
合同进行变更,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此外,如果企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提出单方面解除劳
动关系,那么必须要满足合同中的相关条件,否则的话也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企业合同法律风险控制策略
2.1完善公司制度
要规避合同各方面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需要有明确、完善的公司制度。公司制度应作
出明确规定,严格进行合同签订前的审查,利用法务管理系统进行各个职能部门的审批流转,规范、完善合同条款,明确各方主体在合同签订及履行中的权利义务,明确在出现合同纠纷
时的处理依据,以有效规避各种合同法律风险,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展开。要完善公司合同管
理制度,也要规范施工领域的相关工程管理制度,对公司内部各部门管理职责进一步明确,
从而系统性提高合同及法务管理水平,有效地避免可能出现的合同法律纠纷。
2.2强化法律意识,加强人员培训
一方面,员工法律意识的培养,能够促进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合法有序,减少企业经营
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法律常识错误;另一方面,也是更加重要的是,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
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能够站在比较专业的角度,尽早采取有效措施,正确处理合同法律纠纷,将合同风险及有关损失降至最低。可以说,未来的企业管理会更加注重人员的法律意识,这也是亟待解决的一项培训要点。
2.3加强合同履行管理
合同的履约管理对于履约周期较长、产品使用年限较久的合同尤为重要。一是甲方在合
同的履行过程中,不能过分依赖监理一方。以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为典型,监理也许在质量层
面会严格把关,但是换个角度,一方面监理方在产品的使用要求上远不及甲方明确,也许一
个环节的质量与工艺上都符合相关的法律规定,但是从甲方的角度来看,并不能很好达到使
用的要求;另一方面,一个流程的正确、科学实施,仅两方人员的参与尚不足以起到充分的
监督作用,第三方的监督检测会让监督真正落到实处。二是要切实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监督。
明确项目管理、采购管理、合同法务、监察审计等职能部门的具体责任,使项目竣工验收、
质量及安全监督、履行过程管理、供应商评价等环节能够严格实施,这也是合同履行管理的
关键所在。
2.4规范合同监督管理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要强化监督管理,通过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促进风险管理水平的
提高。首先,要强化合同签订过程中,各环节风险因素的有效管理,如在资质审查、履行等
过程中,要强化监督管理作用,实现对风险因子的科学防控;其次,要完善合同管理流程,
强化监管职责,落实各环节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再次,企业要形成良好的监督管理环境,加
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及互相监督,切实推进各环节、各流程中合同法律风险管控。
2.5聘请法律顾问
企业合同管理与法律法规密不可分,在合同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开展识别以及规避合
同法律风险工作时,仅以非法律专业普通员工为依靠很难保障企业合同管理的实效性全面发挥。因此就需要企业聘请专业法律顾问,由专业的法律顾问来担任企业合同管理过程中的法
律事务以及有关负责人。具体来说,也就是由聘请的专业律师来对企业合同签订前以及签订
中和履行过程中、合同纠纷时等多个环节进行把关,进而对企业将存在于合同管理过程中法
律风险问题及时发现并提供帮助,有效避免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事项。
2.6强化外部监管
要防控合同中的法律风险,不仅要有法律制度作为基础,要有完善的合同管理工作作为
保障,而且也需要有行政机关强有力的监管,对参与工程的不同主体形成督促和约束,推动
整个行业实现规范、健康、有序地运转。工程展开过程中,各行政执法主体都应该要积极履
行职责,对参与项目的不同主体进行监督监管,确保各方主体依照法律法规签订合同,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