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策略
许晓琳,2.魏广超, 3.赵小勇,4.王正
浩,5.杨宠崇,6.李书瑶
1.2.3.4.鲁山县第二十九初级中学
467300 5.鲁山县第一高级中
学 467300 6.鲁山县长兴小
学4673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以及发展,初中课堂教学提质增效成为学生教育的关键工作。
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发展需求,在教育过程中,积极地调整教育方案,优化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保障教育目标的实现,为我国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支持。
关键词:初中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一、初中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关键作用
在初中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提质增效教育规划的落实,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障学生核心素养建设的落实以及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建设,对于教育目标的实现有积极推动作用。
1.初中课堂教学提质增效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首先,通过提质增效,能够在教育过程中提升课堂教育的质量,并通过科学
的任务布置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学习目标不明确的问题。
其次,提质增效
的实现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保障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
最后,通过提质增效,能够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相应的帮助,
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有
重要意义。
2.初中课堂教学提质增效能够保障学生核心素养建设的落实
在新教育改革背景下,学生的核心素养建设和培育是新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
以及要求,其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发展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关键任务。
同时,在当
前社会发展背景下,传统的教育模式逐渐难以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教育模式的
优化成为初中教学的关键点。
通过提质增效教学目标的实现,能够充分地将学生
的核心素养建设置于教学中心,保障学生核心素养建设的顺利落实。
同时,学校
需要进一步加强核心素养建设,在课堂教育过程中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确保学生
在步入社会后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实现提质增效的教育效果。
3.初中课堂教学提质增效能够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建设
教学提质增效的落实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建设,保障学生不断完善自身的
知识体系,促进初中教学效果的提升。
同时,教师需要重视初中课堂教学模式的
优化,让课堂教育与教学提质增效建设充分结合起来,保障学生发展的稳步落实。
二、初中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重点
在初中课堂教学过程中,提质增效需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展开,需要重视
师生氛围建设,还需要积极利用现代化教学方式,教师需要明确新时代教学需求,不断优化教学手段,为学生的长远发展作出贡献。
1.提质增效需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展开
不同的班集体以及学生个体,在教学过程中有不同的学习需求以及发展需求。
在提质增效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发展需求,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案优化落实,推动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教师还需要积极
与学生进行交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相应的提质增效方案,保障教学规范的顺利展开。
2.提质增效需要积极利用现代化教学方式
教师需要积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通过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应用,促进提质增效的稳步落实。
同时,学校需要重视教师的职业素养建设,积极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保障提质增效过程中现代化教育方式的顺利应用,为学生的长远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3.提质增效需要重视师生氛围建设
积极的师生氛围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促进教育工作的稳步落实,保障学生素养的提升。
但是,在传统教育模式背景下,教师不注重教学氛围以及师生关系的建设,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较深的隔阂,对教育规划的落实造成了阻碍。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师生氛围建设作为教学目标融入到提质增效中去。
师生氛围的不和谐会导致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难以发挥,对于教育水平的提升有不利影响。
教师需要重视师生氛围建设,积极推动教育工作的稳步展开,推动学生核心素养以及学科能力的提升。
三、初中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具体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现代化手段、师生氛围建设以及实践活动等方式,推动提质增效的稳步落实,保障学生核心素养建设的进一步展开,为我国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作出贡献。
1.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推动提质增效的展开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平台,为学生提供网络教学资源,保障学生学科视野的拓展,推动课堂教育提质增效的落实。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构建科学的家校合作体系,保障教育目标的实现。
2.通过科学的作业设计推动提质增效的落实
科学的作业设计能够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保障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在作
业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发展学习需求,根据实际的教育情况调整作业
内容,并充分地创新作业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障教育水平的稳步提升。
比如,在《数据的集中趋势》一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相应
的社会数据案例,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数学集中的表现和特征,同时,教师可以
让学生讲述自己生活中了解的数据集中现象,推动课堂教育的稳步落实。
3.通过实践活动保障提质增效目标的实现
在提质增效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举办相应的实践活动,促进教育水平
的稳步提升。
比如,在语文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课程教育内容融入实践活动中,在实践活动里布置相应的阅读任务。
同时,教师需要利用学生年龄特质,通
过相应的活动落实,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还可以举办阅读比赛或者朗读大赛,让学生在竞争过程中,提升阅读效率和质量,从而实现阅读目标,保障学生
的稳步发展。
四、结语
初中教育目标的落实是学生长远发展的关键,教师需要重视教学课堂提质增
效的展开,通过科学的教育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方式,保障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推动教育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纪萌.弹性化作业布置促“双减”背景下课堂提质增效的探索——以
“初中物理教学”为例[J].中学物理,2022,40(24):14-17.
[2]倪娉婷.生活化教学助力地理教学“提质增效”——基于“双减”政策的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名师在线,2022(33):67-69.
[3]樊欣,马小琼,韦华益,唐剑岚.动感技术的融合提质增效数学教学——以“反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教学片段为例[J].数学之友,2022,36(02):88-89+93.
[4]张桂芳.无形的“云”+有型的“端”助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质增效[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0(10):43-44.
本文系平顶山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初中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JYKT2022068)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