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肉鸡养殖场经济效益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肉鸡养殖场经济效益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08T01:50:40.843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6月第17期作者:龙彦中
[导读] 近几年,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发展速度加快,肉鸡养殖场的数量持续增加,市场销售形式良好,
龙彦中
息烽县畜牧水产技术开发服务中心贵州省贵阳市 551100
摘要:近几年,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发展速度加快,肉鸡养殖场的数量持续增加,市场销售形式良好,因肉鸡的肉质较高,富含高蛋白物质,脂肪与热量较低,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再加上我国肉鸡养殖场的规模化发展,在管理模式方面做出调整,为提高其自身的经济效益,不仅要对肉鸡饲养周期缩短控制,还需做好疾病防治工作,为肉鸡养殖提供良好条件,从而取得良好成效。
关键词:肉鸡养殖;养殖场;经济效益
引言:肉鸡养殖工作开展,所需考虑的基础条件较多,如:养殖场的地址选择、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均会影响着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需养殖场管理人员能从长远化发展角度探究,必须具备完善的管理制度与养殖计划、养殖方案等,定期做好消毒、防疫等工作,有效杜绝常规问题持续发生,并把问题在根源处抑制与解决,从而才能提高肉鸡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一、场址选择与建设
场址选择是开展肉鸡养殖工作的重要前提,适合的养殖区域、环境条件、管理制度等会关系着后续工作开展成效。
对此,要遵循“因地制宜”的选择原则,建议建场地形要开阔、地势要高、向阳、背风、水源与活动区域充足、远离居民区、工业区等。
待场址确定后,再开展建场工作,根据肉鸡饲养规模编制建设方案,要求养殖场内必须具备辅助区、养殖区、隔离区、生产区、无害化处理区、生活区等,各区域中均要设置消毒设备,通常情况下会设置消毒池。
再对各栋鸡舍距离控制,要求光照、通风良好,也便于日常分区管理与规模化养殖[1]。
此外,鸡舍建筑材料选择也是一项重要工作,考虑南北方不同时节的气候变化情况,建筑材料要有较强的保温性、耐用性、坚固性等,避免受此因素影响而影响养殖效果。
如:某养殖场在鸡舍建设前详细探究其整体结构,主要包括墙、地面、屋顶、门窗等,针对不同结构的特点与建设要求合理选择建筑材料,能确保整体安全性。
其中,基础材料可选择机制砖、灰土、毛石、碎砖三合土等;墙体材料可选择土、混凝土、石、钢筋、砖等;屋顶材料可选择石棉瓦;天棚材料可选择矿棉吸音板、胶合板等;窗户材料可选择木窗、钢窗、铝合金窗等。
二、品种选择
市面上所提供的肉鸡养殖品种较多,各类品种均有显著特点与优势,在选择时要立足于根本,肉鸡品种的生产性能优良,其自身有较强的抗逆性,尤其是在各类疾病易发期,通过动物自身的抵抗与养殖人员的科学化防控,能降低肉鸡患病率、传染率、死亡率,规避此方面的经济损失问题发生[2]。
例如:息烽县目前主要以德乡蔵鸡、铁脚麻鸡、土黄2号等品种为主,在品种采购要从大型种鸡场引进雏鸡,种鸡场有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能为后期安全养殖提供基础保障。
三、饲养管理
第一,饲养模式要科学,分析当前我国大部分肉鸡养殖场所选择的饲养模式主要包括三种,分别模式地面垫料平养、笼养、网床养殖。
可根据养殖场规模、目标等合理选择饲养模式,待基础条件均处理后引入雏鸡,要能自主饮食、饮水,在饲养中对病鸡苗、畸形鸡苗等及时淘汰。
再加上饲养密度的合理控制,降低养殖场肉鸡饲养管理难度,要随着肉鸡的生长适当增大饮食量、饮水量、鸡舍空间等,注意日常通风、光照、消毒等,避免引发呼吸道疾病、大肠杆菌病等。
例如:雏鸡饲养密度控制50-60羽/m2;出栏肉鸡饲养密度控制9-11羽/m2。
第二,根据肉鸡养殖阶段选择相应的饲料,要求饲料必须优质,设置独立的储藏室,保证储藏室干燥、清洁,避免饲料霉变。
如果饲料出现了霉变情况不能继续使用,要进行科学处理,避免对肉鸡健康、肉质等产生不利影响。
第三,养殖条件管理,主要是指鸡舍的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等。
通常情况下,在雏鸡初期饲养阶段,鸡舍温度先调整33℃,再缓慢地降低温度,直到21℃后停止降温。
再加上冬季、夏季自然条件差异性较大,冬季以保暖工作为主,下机架以通风工作为主,保证鸡舍养殖条件的合理性[3]。
湿度管理需要日常检测,建议控制在50-60%左右,如果湿度过高易引发各类疾病,要及时通风降湿。
光照管理,白天是自然光、夜晚是补充照明。
第一周光照亮度要高,建议24h持续照射,随着一天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光照强度与时长,在夜间喂料时可光照1h;出栏前一周,降低光照亮度,时间控制为23h。
第四,垫料管理,是为增强肉鸡抵抗力,所选择的垫料要干燥、新鲜。
因冬季与夏季的工作要点不同,需对垫料厚度合理控制。
如:冬季注重保暖,垫料厚度至少超过8cm;夏季垫料厚度建议4cm左右,定期更换,做好防暑、防潮工作,降低肉鸡患病率。
四、疾病防治
开展规模化肉鸡养殖工作,对当地经济水平提升有巨大影响,会引起当地政府部门的重视,依据畜牧业的养殖要求及相关政策,当地政府组织畜牧管理部门参与到养殖场的疾病防治与饲养管理工作中,通过对养殖地区多年畜禽疾病发生率的调查分析,制定出针对性的防治方案与免疫程序,养殖场的管理人员要积极配合畜牧管理部门的防疫工作,定期接种疫苗,管理部门做好档案完善与管理工作,普及肉鸡养殖疾病防控知识及养殖场的管理制度等,在日常饲养管理过程中养殖场能对病死鸡无害化处理,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安全防护工作也极其重要,在疾病防治工作开展阶段,是以防控为主、治疗为辅,强调把各类疾病在根源处彻底解决,阻断疾病传播途径,全面落实消毒制度,进入养殖区域时必须彻底消毒,各区域的物品不得交叉使用,选择戊二醛消毒剂消毒,其腐蚀性、刺激性等较小,设计2次/周消毒计划,在疾病易发期建议每天都能消毒,避免肉鸡死亡。
如果发现病鸡,还需及时隔离治疗,无治疗价值的病鸡不得流入市场,与病死鸡一同进行无害化处理,为消费者权益及身体健康提供安全保护。
再加上养殖场周围所设置的隔离带,可防止鼠类、鸟类等动物进入鸡场,降低肉鸡饲养死亡率,阻断各类疾病传播[4]。
需要注意的是,每项工作在完成后均需做好档案记录与完善工作,及时放入档案管理室储存,借助新进的技术手段创建电子文档,便于相关部门检查,增强养殖场整体安全性。
药物治疗的严谨性增强,例如:在铁脚麻鸡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包括法氏囊病、球虫病、沙门氏杆菌病等,在早期阶段可选择抗球
虫药物进治疗,可使用的药物包括青霉素、氯苯胍、氨丙啉、痢特灵等。
需要注意的是各种药物用药不能超过3d,连续用药控制6-7d,在日常饲养管理中细致观察,发现患病鸡的身体变化情况,本着“对症下药”的治疗原则,保证用药方式最佳、用药疗程充足,在各项条件严控与管理下,才可显著提升肉鸡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并对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结语:
通过上述内容分析,能了解影响肉鸡养殖场经济效益的因素较多,还需养殖场管理人员能对其引起重视,需积极配合养殖区域畜牧管理部门各项工作,依据相关规则与制度要求,做好养殖场安全防护工作,从场址选择与建设、品种选择、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多个方面严谨管控,并提出规模化养殖方案与策略,才能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成效,满足广大群众的消费需求。
参考文献:
[1]王亚.肉鸡养殖节本增效技术的实践与应用[J].畜禽业,2019,30(12):31-32.
[2]李万杰.优化肉鸡养殖场管理措施建议[J].中国畜禽种业,2019,15(12):167-167.
[3]王华林.浅谈肉鸡养殖业成本效益分析[J].中国畜禽种业,2019,15(07):179-179.
[4]张洪.提高肉鸡饲养经济效益的措施[J].中国饲料,2019,32(06):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