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观光农业生态园调研——以江苏紫金生态园、溱潼湿地农业生态园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观光农业生态园调研——以江苏紫金生态园、溱潼湿地
农业生态园为例
张俊;孟力力;闻靖;彭晨;韦金河;李倩中
【摘要】@@%江苏将观光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式,极大提高了江苏农业的科研水平,充分发挥了农业资源优势.现以刚刚起步的江苏紫金生态园和溱潼湿地农业生态园为例,分析江苏地区发展观光农业的优势:劳动力丰富,政策帮扶,现有著名旅游景点可依托;以及存在的不足:园区自身存在的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服务和管理经验欠缺;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在现有设施规模基础上加大创新,完善企业化经营管理的运作机制,打造文化特质和品牌.
【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2(040)006
【总页数】3页(P418-420)
【关键词】观光农业;三农问题;紫金生态园;溱潼湿地农业生态园
【作者】张俊;孟力力;闻靖;彭晨;韦金河;李倩中
【作者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展示中心,江苏南京21001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展示中心,江苏南京21001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展示中心,江苏南京21001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展示中心,江苏南京21001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展示中心,江苏南京21001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展示中心,江苏南京210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0.3
国家渴望对农业产业比较效益的提高以及人类渴望对农业多功能需求的增长,吸引了大量国家、企业和社会的资金投入,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和促进生态型农业——观光农业的发展[1]。
观光农业作为一种解决三农问题诉求、一类新型的未来农业,不仅可以提供高产优质的农产品,还可通过合理布局和景观配置营造出游乐与返朴归真的田园情趣,将农业资源、农业产品、景观,餐饮等全面立体开发,形成一种集物质生产、绿色消费、生态游乐、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综合产业[2]。
近3年来,江苏地区农业观光生态园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江苏南京、苏州、无锡、泰州、徐州等地都依托当地及江苏省科研院所的大力帮扶建成了规模不同、发展主题不同、类型多样化的农业科技观光园区。
本研究以南京紫金生态园和溱潼湿地农业生态园为例,阐述观光农业的开发优势、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1 紫金生态园和溱潼湿地农业生态园开发背景
1.1 紫金生态园
紫金生态园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和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政府“十一五”规划的重要项目之一。
作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展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重要窗口,紫金生态园是一个与紫金山风景区相得益彰的现代农业观光、旅游新景点,2006年进入实施阶段,占地3.34 hm2,建筑面积29 800 m2,总投资1.2亿元,该园是集现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展示、生态餐厅、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科技含量最高、展示手段最先进的现代农业生态园。
1.2 溱潼湿地农业生态园
溱潼湿地农业生态园位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姜堰溱湖国家湿地公园西侧,由泰州市中艺农业生态园园艺有限公司独家投资,于2007年正式动工兴建,占地20 hm2以上,总投资约1.2亿元,分为农技与农艺两大主题。
农技厅囊括陆地蔬
菜栽培、水生蔬菜栽培、蔬菜无土栽培等16个分区,重点展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和南京蔬菜科学研究所等研究的高产高效新品种和扬州大学农学院等提供的新、奇、特农作物品种;农艺厅则以农作物、花卉和种子相结合,运用各种
栽培手段,营造“龙凤门”“水乡儿女想北京”“龙船”等18个景点。
2 观光农业园区的开发优势
2.1 劳动力丰富,为园区栽培管理带来极大便利
以上2个生态园区都位于城乡接驳的枢纽地段,紧挨劳动力丰富的镇和村,园区
提供了大量农业相关且技术门槛不高的工作岗位。
以紫金生态园为例,栽培管理人员以紫金生态园周边马群、沧波门、麒麟街道等地剩余劳动力为主,在生态园内不仅了解到最优质的蔬菜栽培品种,还可学习到最先进的蔬菜种植技术。
据笔者了解,当地务工的栽培管理人员发动全家种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高产优质品种,如西甜瓜、食用菌等蔬菜作物,均取得了极好的收益。
以溱潼湿地农业生态园为例,300多务工人员95%以上都是溱潼周边农户,园区
更是针对当地农民和技术干部开展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培训,定期邀请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专家对现代设施农业开展专题讲座,极大提高了农民科技意识,在集成示范推广高产优质蔬菜品种,教授实用的高产栽培技术基础上,提高农民掌握和应用新技术、新设备的能力。
2.2 政策帮扶,加速农业生态观光园区发展
以紫金生态园为例,作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展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重要窗口,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在江苏省农业自主创新资金的支持下,加快科研结构调整,围绕高效农业需要,加强新品种选育,加强新技术、新模式研究,集中展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各研究所的现代农业科技成果。
以蔬菜为例,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研发了独特的蔬菜柱、蔬菜隧道、蔬菜塔等;江苏丘陵地区南京农业科学研究所首创
的空中结薯技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开展的果蔬采后处理、贮运
和加工等关键技术。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成功选育出的“金虫草1号”
菌株的功效与冬虫夏草同属但价格更实惠等。
吸引大批省内游客、组织机构、学生前来参观学习。
以溱潼湿地农业生态园为例,2008年姜堰市以贯彻实施“市抓一线,镇抓一园,村抓一点”的高效设施农业发展战略促进姜堰高效设施农业发展;2009年在2008
年建设基础上,按照姜堰市“十一五发展规划要求”,重点打造出沈马、农溱、溱湖大道等3条设施蔬菜产业线,各镇重点打造千亩高效农业示范区,各村狠抓一
个3.33 hm2以上的高效设施农业示范点。
在姜堰市狠抓设施农业和扶持观光农业的契机下,在民营企业家周桐忠先生对高效农业的高度热情下建成了溱潼湿地农业生态园,园区以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为手段,以“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
组织方式,实现对农产品质量的控制,参与市场竞争[3]。
2.3 依托现有著名旅游景点优势,带动农业观光园区新兴产业发展
以紫金生态园为例,园区地处紫金山南麓,毗邻国家AAAA级风景区中山陵,牵
手江苏体育公园,坐拥纯粹的自然山景,占地面积6.67 hm2,是一个与紫金山风景区相得益彰的现代农业观光、旅游新景点。
在园区的生态餐厅内还可以品尝到园区自种、自然、健康的特色蔬菜,返程时还可买上无污染、无公害的优质农产品,带回家与亲朋好友分享。
以溱潼湿地农业生态园为例,东侧紧挨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姜堰溱湖国
家湿地公园和2010年新建成的有“中国湿地生态温泉第一城”之称的泰州华侨城,北接鱼米之乡——溱潼古镇。
生态园负责人周桐忠先生认为,溱湖景区每年接待
游客不少于100万人次,农业生态园至少能吸引其中1/3的游客,人均消费30元,生态园年总收入可达1 000万元。
3 观光园区中存在的不足
3.1 园区自身存在的不足
以紫金生态园为例,设计上的欠缺导致生态园内采光量只有正常户外的9% ~17%(表1);考虑到经营成本,冬天园区夜晚温度基本与户外一致,直接造成园区内蔬菜产量锐减,品质下降。
以特种蔬菜黄秋葵为例,在智能玻璃温室内黄秋葵开花期生长状态良好,开花数量多,容易坐果,每株每周结果1~2个。
但是在紫金农业生态园内,开花期的黄秋葵出现倒伏并且落花严重(图1、图2),无法坐果,平均株高也只有普通智能玻璃温室的50%左右(表2)。
以溱潼湿地农业生态园为例,在园区建设过程中,由于企业对蔬菜产业的不熟悉,对建设监管力度不够,2008年7月下旬的一场大风造成园区12个钢架大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经调查,因为该大棚没有按照大棚建造标准建设,选用钢架材质不达标,棚面圆弧不够标准,导致承载能力差,造成损失。
3.2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通过与山东寿光、上海孙桥等地的观光设施农业对比后发现,无论是紫金生态园还是溱潼湿地农业生态园的设施农业技术和科技创新能力仍比较欠缺,不断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农业设施、无土栽培模型、新奇特的优质观赏品种,但是企业科技人员对设施的了解和应用明显不足,仍是将传统的大棚栽培方式生搬硬套,发挥不出先进智能温室对环境调控的优势,引进的新型无土栽培模型在原有栽种品种的基础上难以突破,新奇特的优质观赏品种也难以在园区内发挥出应有的观赏效果,缺乏统一的生产技术标准。
相较于山东寿光观光园区内超过90%的各类蔬菜无土栽培,2个园区内无土栽培有限,产量较传统塑料大棚并无明显提高。
表1 2011年7月紫金生态园内外光照强度测量值00户外 44 100 54 100 66 900 69 500 72 300 68 400 22 600 22 400地点不同时间的光照强度(lx)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栽培点1 4 410 5 760 9 040 10 900 10 100 11 620 10 410 4 330栽培点2 4 410 5 760 8 170 9 810 11 530 13 390 9 430 4 340栽培点3 4 080 5 230 8 150 11 080 12 690 12 870 9 160 4
360栽培点4 2 940 3 960 8 090 11 330 10 880 9 410 8 450 3 460栽培点5 4 470 5 440 8 500 13 410 12 700 11 150 9 430 3 680平均值4 062 5 230 8
390 11 306 11 580 11 688 9 376 4 034
表2 2011年11月紫金生态园与普通玻璃温室黄秋葵的株高地点株高(cm)122 134 125 123 132 128 120 125 132 134生态园1 2 3 4 5 6 7 8 9 10温室55 60 55 57 58 59 61 55 53 56
3.3 服务和管理经验欠缺
观光农业园是在原有农业基础上开发形成的,从业人员主要以当地农民和外来民工为主,知识层次普遍较低,管理人员与服务人员大都缺乏规范系统的培训,对城镇居民休闲观光农业消费需求和消费行为特点等缺乏全面深入了解,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服务营销水平的提升,影响了消费者的满意度,不利于市场的巩固和扩大[4]。
4 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园的措施
4.1 在现有设施规模基础上加大创新
根据园区自身的特点,在维护好现有园区景观基础上,继续引进栽培品种试种,以奇、特、怪、新为标准,选择适合园区栽培的新品种。
随时掌握科技发展的新动向,不断引进新的技术手段,完备科研设施,优化技术资源体系。
4.2 完善企业化经营管理的运作机制
按照企业化的运作模式进行管理,在享有各项优惠政策和各类科研院所技术支持的同时,不过于依赖政府和科研院所的资助,逐步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行研究、自我发展”经营机制,加大对研发机制的投入,加强对企业自身科研人员的重视。
4.3 打造文化特质和品牌
一个成功的、具有长久生命力的生态农业园区,除了满足基本的游、吃、住、购等需求之外,还要积极挖掘和培育一种文化氛围,可以说园区的文化特质是园区发展的动力源之一,为发展现代农业、弘扬中原农业文明作出贡献,实现农业与特色文化产业的有机融合[5-7]。
例如,服务人员统一穿戴具备中国特色的田园式服装,打造生态园自有农产品品牌等。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李秀伟,王海光.中国至2050年农业科技发展路线图[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1. [2]罗必良.现代农业发展理论——逻辑线索与创新路径[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51. [3]翟虎渠.科技创新与现代农业[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18.
[4]陈剑峰.基于4CS理论的休闲观光农业营销创新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1(3):31-33. [5]张博辉,鄢鸿,张玉书,等.都市农业的发展与规划模式研究——以郑州市丰乐农庄现代农
业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32(2):48-52,57.
[6]吉根宝.镇江观光农业连锁经营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1,39(6):5-7.
[7]于萍.利益主体理论视角下的休闲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江苏省句容市为例[J].江
苏农业科学,2011,39(6):67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