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钢不锈”全球争雄的创新之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钢不锈”全球争雄的创新之路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也是我国最早生产不锈钢的企业。2006年9月,随着投资165.78亿元的不锈钢二期工程项目的竣工,太钢形成了年产300万吨不锈钢的能力,按产能排名,一跃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不锈钢生产企业。2006年,太钢全年钢产量达626万吨,其中不锈钢111万吨,企业预计实现销售收入534亿元。同时,“太钢不锈”荣获国家质量奖,成为中国不锈钢最具影响力第一品牌。太钢成功之道是什么?靠什么样的精神推动了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太钢精神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一、太钢成功之道

太钢人认为,他们成功的秘密其实也简单,那就是用四句话反映出一个核心:有一个放眼全球、科学理性的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有一套立足本土、自主创新的工作机制;有一支爱岗敬业、勇攀高峰的职工队伍;有一种崇尚和谐、永续发展的企业文化。其核心是创新、创新、再创新。

1、有一个放眼全球、科学理性的企业发展战略目标

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和方向性,是一个企业及其所有员工的行动指南。太钢的成功之道,首先在于有一个放眼全球、科学理性的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受制度和体制的制约,国有企业常常存在经营目标多元、行为短期,缺乏长远战略眼光等问题。太钢是一个与共和国同步成长的老国有企业。过去由于战略目标不清晰,企业普钢、特钢兼有,但是,受环境、水资源和市场等诸多条件的制约,普钢难以做大,而在不锈钢生产上所投入的精力又很有限,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质量、技术,都远远落后于国际不锈钢生产的最新水平,产量多年徘徊在10万吨以下,销售收入仅占总销售收入的10%左右。“要大不大,要特不特,要强不强”,成为制约太钢发展的瓶颈。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之后,企业竞争力日渐下降。国内原有钢铁强势企业和众多后起之秀,你追我赶,快速发展,太钢市场份额不断缩小,最终被挤出“十大钢铁企业”的行列。

在企业迈入“十五”的重要关头,太钢新一届领导班子贯彻八届省委的新思路,审时度势,果断做出建设全球最具竞争力不锈钢企业的战略决策。明确走专业化发展的路子,在普钢与特钢之间,选择发展特钢;在特钢中,集中力量发展不锈钢,使太钢成为规模大、品种特、质量优、成本低的不锈钢生产基地。为此,太钢组织专门力量,对国内外不锈钢产业的发展趋势、国家产业政策和太钢自身的优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市场需求看,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不锈钢消费量年均增长24%左右,成为全球最大的不锈钢消费市场,快速增长的国内市场是发展不锈钢最大的机遇。从产业政策看,国家把不锈钢作为钢铁业的重点发展品种,而普钢则日益受到产业政策的制约。从自身条件看,太钢原本是国家确定的不锈钢生产基地,是国内最早生产不锈钢的企业,生产、技术等方面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同时山西是能源大省,拥有独特的资源优势。从竞争态势看,虽然太钢与国外不锈钢企业相比,产品品种、质量、规模都处于劣势,但发达国家的市场已相对饱和,国内虽然新上了不锈钢项目,但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一般。因此综合分析,太钢有条件争做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不锈钢生产企业。

2、有一套立足本土、自主创新的工作机制

围绕战略目标,全方位实施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就成为关键。太钢成功的第二步,在于形成一套立足本土、自主创新的工作机制。太钢和多数国企相似,被设备老化、技术落后、动力不足、管理滞后、制度僵化、冗员众多、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缠身。为了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太钢人下决心以壮士断腕之勇气化解难题。自主创新是核心。打造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不锈钢企业,必须拥有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并形成自己的核心技

术。太钢十分注重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把“第一生产力”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领导班子甘当科技创新的“服务主管”和“后勤部长”,激活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原动力。太钢建立起以科研课题承包为主要形式的科技创新机制,设立了3000万元的科技奖励基金,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予以重奖;设立了以不锈钢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太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一批具有雄厚科研实力的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加大对技术中心的软硬件投入,使中心成为不锈钢技术的研发和产品创新的坚实载体。2005年,太钢技术研发投入达到11亿元之多,占销售总收入的3.05%,远远高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在国家认定的全国332家企业技术中心排名中,太钢技术中心由3年前的第183名提升到第11名。实施“借脑”计划,聘请国际著名钢铁专家来太钢工作。实施“515”人才战略,重点培养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专家和优秀操作能手。这一系列举措,快速提高了太钢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和集成创新的能力,走出了一条立足本土的自主创新之路。目前,太钢已拥有700多项以不锈钢为主的核心技术,其中近100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工艺。从2003年至今,太钢累计自主研发新产品达到432个,已经形成独具竞争优势的战略产品群。在太钢的总销售收入中,新产品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已占到一半。2004年和2005年,太钢“高质量不锈钢板技术开发”和“含氮不锈钢生产工艺及品种开发”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成为全国冶金行业惟一连续两年获此荣誉的企业;“铁道车辆用LZ50车轴钢”、“高质量2B板”等5个新产品分获国家重点新产品奖和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奖。

通过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将移植而来的先进工艺技术转化为企业内生的活力。在热轧系统,太钢新建了世界不锈钢行业内最先进、宽度最大的2250mm热轧机组和平整分卷精整机组,新系统集成了国际先进技术和太钢专有技术,使太钢产品在品种和质量上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在冷轧系统,太钢通过冷轧工艺技术集成方式,新建了年生产能力为100万吨的热线和50万吨的冷线,从而把不锈钢冷轧技术推向世界水平。

管理创新是基础。太钢把企业管理创新作为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一是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持续推进流程管理变革和优化,提高管理效率。以信息化为引导,太钢按照精简高效、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来实施流程再造和组织变革,建成企业资源计划(ERP)、制造执行系统(MES)和能源中心等系统,推进一级核算和一体化管理,实现企业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系统集成,提高运营效率。为了适应流程的变化,太钢对公司的组织结构也进行了大的调整,撤销了原有的27个管理部门,重新设置了人力资源部、系统创新部等19个管理部门,不仅实现了责任主体单一,而且保证了公司各项业务的高效运作。二是注重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推动管理技术进步。在引入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的同时,非常注重引入国外最新管理理念和方法。如,在现场管理上大力推进5S管理,在质量管理上大力实施以六西格玛管理为核心的精细化管理,建立起包括品种、质量、成本、人力资源等各方面综合配套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实现了企业预算管理以利润为中心向以竞争力为核心的转变。在2005年全国58家大中型钢铁企业10项主要钢铁产品制造成本中,太钢推荐的烧结矿、炼钢生铁、转炉连铸非合金钢板坯、非合金钢中板、热轧薄宽钢带五项产品单位制造成本竞争力排名第一,不锈钢制造成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太钢获得了首届“山西省质量奖”,特别是获得了“全国推进六西格玛管理先进企业”和“全国质量奖”等荣誉。

制度创新是关键。太钢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为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和建设和谐企业,提供强大动力和保证。一是建立完善规范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太钢严格贯彻《公司法》和《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章程》,明确规范了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以及党组织、职代会的职责和权限,形成了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太钢突出对经营者责任的约束,强化所有者对经营者的委托代理关系,确立经理对董事会负责、董事会对股东负责的运行机制。同时,建立健全民主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