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牡丹亭游园惊梦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汤显祖牡丹亭游园惊梦赏析
汤显祖牡丹亭游园惊梦赏析
汤显祖《牡丹亭?游园惊梦》赏析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sǐ, sǐ可以生。
生而不可舆sǐ, sǐ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里写道“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又侧耳时,只听唱到:…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
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
林黛玉听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牡丹亭》中第十出《游园》。
其中《皂罗袍》一曲文词优美,婉转典雅,意味深长,情景交融,是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的伤春佳作。
曹雪芹就用此曲来烘托刻画林黛玉的心理。
封建时代的青年女子大多都有与杜丽娘同样的感受,因此这支感叹韶华虚度、青春愁闷的曲子得到了许多少女的喜爱和认同。
鹤睫《红楼本事诗》:“隔墙人唱《牡丹亭》,曲中写出侬心事。
”林黛玉和杜丽娘.都出身于宦族,有着相似的生活遭遇,所以,在此出曲文艺术魅力的强烈感染下,自然深有同感,迸发出共鸣。
在这部戏剧问世之后,立刻广为流传,产生了巨大影响,以至“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由于剧中深刻地揭示了那个时代中青年女性的普遍处境,因此尤其受到她们的青睐。
万历年间,江南才女冯小青曾在幽居水阁的凄寂生活中写下这样的诗句:“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
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
青。
”表达了她心中强烈的共鸣。
与汤显祖同时代的戏剧家沈璟曾将此剧改编,以适合昆腔的演唱形式。
现代戏曲大师梅兰芳曾排演
昆曲《游园惊梦》,是对该剧《游园》一出最为完美的演绎。
“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这是杜丽娘第一次踏进自家后花园时,看到眼前的“好天气”而叹出的一句词,唱腔婉转动人、曼妙悠然,“烂漫春光下,步步美人归,”让我们跟随这位美人的步伐踏进如诗如梦的《牡丹亭》。
《牡丹亭》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牡丹亭》是我国古代戏曲史上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与王实甫的《西厢记》齐名。
从戏剧形式上看《牡丹亭》属于传奇。
传奇与杂剧的不同在于:元杂剧分折(相当于“幕”),通常是一本四折加一楔子;传奇分出(相当于“场”)而不分折,“出”无定数,短的十出、八出,长的也有一百出以上的。
元杂剧都用北曲,曲调规定较严,每一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一套曲子。
每套曲子的曲词只用一个韵脚,一韵到底,不能换韵。
元杂剧中的每一折套曲,一般只用一个人主唱,也就是一个角色演唱。
而传奇则多用南曲,比较自由。
一出戏中可以变换宫调,也可以换韵,各类角色都可以唱,唱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有分唱、合唱、接唱等。
唱腔主要是昆山腔(昆腔),到清代一般称为昆曲。
《牡丹亭》所搬演的是贵族小姐杜丽娘与书生柳梦梅生离死别的爱情悲喜
剧。
南宋时南安太守杜宝的独生女杜丽娘,在丫环春香的诱导下,青春与个性开始觉醒,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开始不满,在梦中与一少年在牡丹亭畔相会,醒后相思成疾,悒郁而死。
岭南书生柳梦梅,赴临安应试途经南安郡,拾得丽娘画像,悦其貌美,终日把玩,赞慕不已,丽娘的幽魂显现了,认出了柳乃旧日梦中所会的那位书生,向他表白了爱慕之情,并让其掘坟而获得再生。
丽娘复活以后,两人同往淮安求丽娘父母许婚。
杜宝见而大怒,诬梦梅私掘女坟,上书奏明皇帝,梦梅此时已被钦定为状元,也上书自辩,丽娘并登朝申诉,得皇帝恩准、夫妻团圆。
汤显祖生活在黑暗的明代晚期,政治上同情东林党人。
在哲学上他受到王学左派、泰州学派的影响,认为程朱理学是错误的,不应
“存天理,灭人欲”而是“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
认为男女生活之私,都是属于自然本性的要求,毫不掩饰自己对道学的强烈不满。
《牡丹亭》故事,明托南宋,实写明代。
“情”与“理”的激烈矛盾冲突贯穿全剧,满腔热情地歌颂“情”并赋予其异乎寻常的神奇力量,在《牡丹亭》题词里面,作者写到“天下子女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汤显祖强调超越生死的真挚感情,贬斥了封建的道德规范。
这就是作者明确的创作动机。
这是同明代进步思想家反对封建礼教束缚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
正因如此,汤显祖的《牡丹亭》写的虽然是一位贵族少女由情而梦,由梦而死,死而复生,终成眷属的情节奇幻的爱情故事。
但它却表达了广大被压迫妇女的强烈愿望,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这部作品通过离奇的幻想来写,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
在形象塑造上善于把人物的心情与客观的景物结合起来描写,这个特点在《游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游园”在《牡丹亭》中的位置。
《牡丹亭》全剧共五十五出(场),“游园”是第十出(惊梦)中的前半部分。
《牡丹亭》的爱情故事是十分独特的,由情而梦,由梦而sǐ,sǐ而复生,终成眷属。
这是它奇幻情节逐尝演进的主脉。
《惊梦》就是这一奇幻情节主脉的第一环,在这里,作者的生花妙笔写出了杜丽娘青春觉醒,写出了女主人公在“牡丹亭上三生路”上迈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第一步。
杜丽娘的爱情起步,何以呈现这种特异的形式, 就是因情而梦,梦中把爱情追求化为了行动。
汤显祖在《惊梦》前若干出戏里面,如三、五、七、九出里面,从人物的家庭、教养、环境等方面,为读者观众提供了可信的答案。
杜丽娘生活在理学泛滥,窒息人性的时代,她父亲杜宝是个恪守
礼教的正统官僚,他按照封建社会贵族女子的规范,为女儿精心构筑“拘束身心”的精神囚笼,把丽娘禁锢在与社会,与大自然隔绝的“小庭深院”之中,她在官衙住了三年,竟连后花园也未曾到过;刺
绣累了,在闺房中小憇片刻,居然也被看作是非礼并招致训斥。
这样的环境,杜绝了她与青年异性发生爱情的一切机缘,使其任何合理的人生愿望都只能化为徒然的渴求。
不过,在这种独特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身为大家闺秀的杜丽娘,并没有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走上一条反抗和追求的叛逆之路,也使她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封建传统
观念的毒害。
恰恰相反,曾经是安于社会和家庭替她铺设的生活道路,“爹娘万福,女孩儿无限欢娱,坐黄堂百岁春光,进美酒一家天?。
”这是杜丽娘初次出场时的一段唱,这唱词所传达的显然是随顺、柔和的心灵的节律。
杜丽娘不但接受了“他日到人家知书达理,父母光辉”的庭训,她表示“从今后茶余饭饱破工夫,玉镜台前插架书。
”事实上她早已把男女四书都读过了。
“那贤达女都是些古镜模”的观念也深深地积淀在她的脑海里。
“名为国香,实守家生,嫩脸娇羞,志诚端重。
”贴身丫环春香为杜丽娘所下的这几句评语是相当准确的。
但是,阴冷的世界,终究无法冻结青春少女的生命欲望,违背人性的虚伪教育,有时则收到了相反的效果——为诗章讲动情肠。
正是《诗经?关睢》这首所谓讲“后妃之德”的诗篇,第一次拨动少女爱情的心弦。
“关着的睢鸠,尚然有洲诸之兴,可人而不如鸟乎,”为了排遣愁闷,她在春香的鼓动下,不顾家训塾规走出深闺,来到春光明媚的后花园,于是生出了游园惊梦这一幕。
从结构上看,《惊梦》这出戏它可分为“游园”和“惊梦”两部分;就内容而言,主要写女主人公杜丽娘的青春觉醒,梦里钟情,是她反抗和追求的叛逆之路的开始,文采飞扬,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游园》由六支曲子组成。
前三支曲子主要写杜丽娘游园前的心理活动,后三支曲子主要写丽娘游园中的所见所感。
【绕地游】:“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
人立小庭深院,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这曲子写杜丽娘对深闺内院寂寞生活的厌倦和春光撩人,青春向往的心态。
一梦醒来,莺鸟鸣唱,春光是那样撩人,而丽娘却被禁锢在狭窄,冷寂的“小庭深院”中,百无聊赖听凭沉香燃尽,针线活也没心思去做。
为什么今年我对春天的关心和向往比去年更为殷切?
“梦回”,意思是从梦中醒来。
“啭”,啼的意思。
这句说黄莺婉转的歌声把我从梦中唤醒。
黄莺欢叫是春天到来的象征。
“年光”,春光。
“乱煞”,撩乱。
煞,是加重语气的助词。
写出了杜丽娘对春光的特有感受。
“梦回”“乱煞”关合物我两端,颇有言外之致。
“梦回”不仅指人从睡梦中醒来,而且包含着婉转的莺声唤醒了女主人公的春情这样一层意思。
“乱煞”句也不光形容春色,更写出杜丽娘的心旌摇荡,意绪撩乱。
“小庭深院”,是杜丽娘生活的地方。
“小”“深”二字说明生活天地极其狭窄,这是一种束缚人生活自由、窒息青春的阴冷环境。
“炷尽沉烟”,是说沉香已燃尽熄灭了。
“炷”,作动词用,是一种很明贵的香料。
这句说,沉水香已经燃尽了。
“抛残绣线”,指没做完的针线活被抛在一边。
“恁”,怎么,为什么。
“似”,比拟之词,超过的意思。
这句意是,为什么今年对春天的关心向往,比去年更为殷切,这里,连丫环春香都看出了小姐对春天的关心、向往同去年不一样。
“炷尽”两句一个“尽”,一个“抛”,一个“残”,生动点出了女主人公沉闷单调的生活。
从这支曲子中我们不难体会到杜丽娘对环境的不满以及朦胧跃动的春情。
这种情怀在宾白中也时有透露,“望断”“凭栏”等都是。
【绕地游】曲意是:黄莺婉转的歌声,把我从梦中唤醒。
在小小、深深的庭院中站立,觉得遍地是撩乱人心的春光。
那沉水香已经燃尽了,未做完的针线活抛在一边。
你为什么对春天的关心、向往比去年更为殷切呢,
【乌夜啼】以一首词作为人物上场的诗,是念白的一部分,不是唱词。
“望断”,一直望到尽头,表示望的时间久长。
“宿妆残”,是说昨天梳妆的发髻散乱,今天也顾不得梳理,只是发呆地望着。
这首词的意思是,一早起来就眼巴巴地望着梅关,一直望到尽头。
昨天梳妆的发髻都散乱,也顾不得梳理,只是发呆地望着。
你凭着栏杆侧着头看得多久了,这无端的苦闷,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
作者通过凭栏呆望这一动作,形象地表达了杜丽娘对洒满春光的自由天地的憧憬和向往。
有的是用直抒的形式来表达的,如“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就属这种情况。
杜丽娘从春香那里知道已派人将后花园打扫过
了,便吩咐春香取镜台、衣服来,这是为游园做准备工作。
【步步娇】是写杜丽娘游园前对镜梳妆时的内心活动。
这支曲子是在杜丽娘赞叹“好天气也”的念白之后起唱的,所以从春光,春意落笔。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是写大地回春以后,各种冬眠的昆虫都苏醒了,纷纷吐丝活动,这些虫丝是很细的,只有在风和日丽的时候才能见到。
“袅晴丝”就是指这种摇曵、飘忽的春游丝,也吹进了这冷落的庭院。
作者不写桃柳蜂蝶,唯独选取了纤细的游丝,此中大有新意妙理。
一、这样写完全是从规定情景出发,它不是主观随意性的产物。
所以在小庭深院中的女主人公难以直接看到姹紫嫣红的春色,在这里只能从晴丝上体味到一点可怜的春光。
二、这样写与人物身份、性格相吻合,杜丽娘是一位过着闲适而愁闷的深闺人物,她是个对春天十分“关情”的妙龄少女,唯其这样,才会有此细心而专注的观察。
游丝是很细的,不是心细专注的人是很难发现的。
所以说这两句同人物身份性格相吻合。
三、这样写体现出人物微妙心绪的理想物化形态,“晴”与“情”、“丝”与“思”谐音,所以“晴丝”语意双关。
它即指晴空里的游丝,又是女主人公心中缠绵飘忽的情丝。
无论是“游丝”还是这种“情思”,它都是这般纤细朦胧,都是那样的难以捉摸。
春风将轻软的游丝吹进幽深庭院的景象,也可以看作是春光打开了丽娘闭锁的心扉,被萌生的情思逐渐摧开的那种心理写照。
作者描绘的既是游丝袅袅的春景,也是情思缠绵的春情。
情与景,物与我,虚与实结合的非常巧妙,真称得上是体察入微。
接下去写对镜梳妆,这里着意表现女主人公天真娇羞的神态。
作者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
明明是人照镜子却偏说镜子把自己的半边面容偷照了进去。
“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得彩云偏。
”惹得我急忙躲闪弄歪了美丽的发髻。
“没揣”,是故意的、暮然的、没料到的。
“菱花”,借代镜子。
“迤逗”即引惹,都是当时的口语。
因《牡丹亭》是一部昆曲本子,在明清昆曲韵书里,都把“逶”yi′归到微韵部里,故读成yi tuo “彩云偏”,是指头上的发髻歪偏了。
拟人手法和口语的运用,使这两句唱词更加活泼生动,一个“偷”字,颇堪回味,
似乎镜子已偷窥到了姑娘春情荡漾的内心隐秘,把怀春少女的微妙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
在封建社会里,像杜丽娘那样的大家闺秀,她是不能轻意出门的。
在明朝作为女子行为准则的《闺苑》里,就有这方面的规定,不能随便出去。
因此“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这一句,既写杜丽娘的羞涩、腼腆,也反映出封建礼教对闺阁女子的严重束缚。
所以这句不能轻轻放过。
【步步娇】曲意是:这飘飘悠悠的晴丝吹到了安静寂寥的小院里,随着晴
丝的飘来,那游丝一般的春天,也悠悠来到杜丽娘的眼前。
隔一会儿,才整理头上的装饰,没料到那镜子把我半边脸偷偷照进去了,惹得我急忙躲闪,把美丽的发卷也弄歪了。
怎么能走出闺房而显露在外呢,
【醉扶归】主要写写杜丽娘梳妆完毕,春香夸她打扮得好而引出丽娘顾影自怜的那种神态,珍惜青春却又无人赏识的那种孤单情怀。
“你道是翠生生出落的裙衫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沉鱼落雁,羞花闭月。
”“翠生生”,形容色彩的鲜艳。
“出落”,显出、衬托出。
“茜”,降红色。
“艳晶晶”,指光彩夺目。
“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是这支曲子中的“曲眼”,是关键句,意思是说天生的本性就是爱美。
“好”,美也。
这是杜丽
娘自然升腾的青春憧憬的直言告白,也是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的否定与挑战。
“沉鱼落雁”,形容女子有惊人之美。
“羞花闭月”,也是说人美的使花羞,使月闭。
这里都用了拟人化手法。
我们看,在这令人窒息的生活环境里,尽管有沉鱼落雁之容,羞花闭月之貌,可又有谁来赏识呢?这里把“三春好处”比喻青春姣好的容貌。
【醉扶归】曲意是:你说我穿着绛红色的裙衫多么艳丽光彩,颈上戴的宝石锒嵌的花簪多么光彩夺目,可知爱美是我的天性。
恰恰这美好的春天却无人赏识。
杜丽娘纵然有沉鱼落雁之美,羞花闭月之貌,这青春之美又有谁来赏识呢, 以上三支曲子,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动作、
神态以及景语的点染来写的,来刻画杜丽娘游园前的心理活动。
先写孤锁深院,韶华虚度,春光撩人;再写对镜梳妆、欲行又止,顾影自怜,情思摇漾。
接着,在春香陪同下,杜丽娘先到后花园,戏也正式进入游园部分。
杜丽娘见到满园春色,不禁发出了“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的深沉感慨。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萃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