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
《短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
《短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
短歌行
朝代:唐代
作者:佚名
原文:
寂寞草中兰,亭亭山上松。

贞芳日有分,生长耐相容。

结根各得地,幸沾雨露功。

参辰无停泊,且顾一西东。

君但开怀抱,猜恨莫匆匆。

译文
白天那么短暂啊,百年一瞬间就消失。

苍穹浩浩茫茫,太极经历了万劫的时光。

连麻姑下垂的两鬓,已有一半已成白霜。

天公看见玉女,曾经大笑亿千次。

吾欲揽转为太阳驾马车的六龙,回车驶向东方,挂在扶桑树傍。

用北斗星酌满美酒,劝六龙各饮一觞。

富贵非我所愿,但愿能停驻青春的容光。

鉴赏
古往今来,人生寿夭乃是人类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多少人曾为之发出过无穷的浩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短歌行》)“置酒高堂,悲歌临觞”(陆机《短歌行》),久尔久之,《短歌行》遂成专咏这一问题的篇章。

歌而谓之“短”,既指歌调之短促,也隐含人生短促之意。

李白这首同名诗作,沿袭了古老的主题,但写法上却将写实与想象熔于一炉,极富浪漫色彩。

诗分上下两段。

前八句言百年(人的一生)易满,天地无穷,时间无限,神仙尚且两鬓成霜,凡人何堪;只有天公、玉女才能与时长存,千年万载,操控天象(玉女投壶不中者天笑。

天笑,天无雨闪电)。

后六句诗人突发奇想,欲阻拦六龙,留住时光,使人生不老,
青春永驻。

《短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短歌行
魏晋:曹丕
仰瞻帷幕,俯察几筵。

其物如故,其人不存。

神灵倏忽,弃我遐迁。

靡瞻靡恃,泣涕连连。

呦呦游鹿,草草鸣麑。

翩翩飞鸟,挟子巢枝。

我独孤茕,怀此百离。

忧心孔疚,莫我能知。

人亦有言,忧令人老。

嗟我白发,生一何早。

长吟永叹,怀我圣考。

曰仁者寿,胡不是保。

译文:
仰瞻帷幕,俯察几筵。

抬头望这帷幕,低头看着几筵。

其物如故,其人不存。

东西还是原来样,亲人却已不在人间。

神灵倏忽,弃我遐迁。

他的魂魄是这样匆忙,把我丢下,弃我于人间。

靡瞻靡恃,泣涕连连。

我无依无靠不见亲人面,止不住两眼泪涟涟。

呦呦游鹿,草草鸣麑。

走着的母鹿叫声不停,衔得苹草把小鹿呼唤。

翩翩飞鸟,挟子巢枝。

翩翩的飞鸟啊,带著小鸟飞回巢边。

我独孤茕,怀此百离。

只有我孤苦零丁,满怀悲苦痛难言。

忧心孔疚,莫我能知。

内心忧愁的及其痛苦,没有人能够知道我的悲伤。

人亦有言,忧令人老。

古人有过这样的话:“忧愁会使人衰老”。

嗟我白发,生一何早。

可怜我的白发,生得多么早!
长吟永叹,怀我圣考。

长歌复长叹,把父亲深深怀念。

曰仁者寿,胡不是保。

古语说:”仁德的人可以长寿”。

为什么我的父亲不长寿百年?
注释:
仰瞻(zhān)帷幕,俯察几筵(yán)。

短歌行:为乐府诗旧题,属《相和歌·平调曲》。

乐府诗里尚有《长歌行》,短歌、长歌的分别在声调的长短,不是指诗的篇幅长短或词句的多少。

仰瞻:抬起头来谦恭的观看。

意同“瞻仰”。

俯察:低下头来仔细的看。

几:矮小的桌子,古代人用以倚凭身体。

筵:竹席。

其物如故,其人不存。

如故:同原来一样。

神灵倏忽,弃我遐(xiá)迁。

倏忽:疾速。

遐迁:远离。

此指去世。

靡(mǐ)瞻靡恃(shì),泣涕(tì)连连。

靡瞻靡恃:没有企望了,没有依靠了。

靡,没有。

恃,依靠。

泣涕连连:泣涕:眼泪。

连连:泪流不止的样子。

呦呦游鹿,草草鸣麑(ní)。

呦呦:鹿的叫声。

语出《诗·小雅·鹿鸣》:“呦呦鹿鸣”。

草草:心不能安定。

一作“衔草”。

麑:指小鹿。

翩(piān)翩飞鸟,挟子巢枝。

挟子巢枝:鸟携带着幼雏栖息在巢里。

枝,筑巢之物,一作“栖”。

我独孤茕(qióng),怀此百离。

孤茕:孤独。

茕:指孑身一人。

百离:种种痛苦。

离,同“罹难”,忧苦。

忧心孔疚,莫我能知。

忧心孔疚:内心忧愁的及其痛苦。

孔,甚,很。

疚,病痛。

莫我能知:没有人能够知道我的悲伤。

人亦有言,忧令人老。

忧令人老:成语,《古诗》有“思君令人老”句,此化用。

令,使。

嗟(jiē)我白发,生一何早。

嗟:叹息。

一何:多么。

长吟永叹,怀我圣考。

圣考:指曹操。

父死称“考”。

圣,对先父的敬词。

曰仁者寿,胡不是保。

仁者寿:语出《论语·雍也》篇,意为仁者安静,故多长寿。

胡不是保:意即为何(我父亲)不能(像仁者那样)长寿呢!胡,何,为何。

赏析:
此诗写思亲之情。

每四句为一解,共六解。

第一解写睹物思人,而人不在;第二解写失去依恃,泪流不已;第三解以写鹿麂飞鸟之乐,反衬己悲;第四解写孤独无依之哀;第五解写怀忧早衰;末解痛亲早亡。

全诗写得质朴、本色,且其中有作者诗文“工于言情”的特点,十分细致、生动。

诗人从人亡物在写起,“仰瞻帷幕,俯察几筵。

其物如故,其人不存。

”俯仰之际,看到死者生前用过的帷幕、几筵,不禁触物伤情,勾起物在人亡之痛。

起笔十分自然。

接着以“神灵倏忽,弃我遐迁。

靡瞻靡恃,泣涕涟涟。

”点明丧亲思痛的主题。

诗人在极度悲伤中,似乎觉得父亲是在十分短疾的时
间里忽然远离自己而去的。

“倏忽”一词非常生动地写出了曹丕丧亲之后,恍然若失的心态。

失去曹操不仅失去他生活上的引导者,也失去他政治上的扶持者,因此,使他“靡瞻靡恃,泣涕涟涟”。

这里,诗人运用《诗经》的成语“靡瞻匪父,靡依匪母”,来抒写失去父亲的哀伤,显得很贴切。

失去了自己所瞻仰依恃的人,自然使他止不住要“泣涕涟涟”了。

于是,这一解紧承开头,进一步展现诗人失去父亲的悲痛心情。

然而,诗人的笔触没有继续顺着第二解直倾自己的哀痛心情,却是突然插人鸣鹿衔草呼唤小鹿,飞鸟挟子归巢的具体形象:“呦呦游鹿,衔草鸣鹰。

翩翩飞鸟,挟子巢枝。

”写出有所“瞻恃”的欢乐,以动物亲子之间的和谐、亲爱来对比,反衬自己的丧亲之哀。

笔势跌宕,拓深了诗歌的意境。

接着,“我独孤茕,怀此百离。

忧心孔疚,莫我能知。

”四句又转入实写,叙述自己孤寂无依,内心的痛苦是人莫能知的。

此写出忧苦之多,《诗经·小雅·采薇》中有“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句,是表现征人思念家乡、亲人的心情的、诗人借用来表达自己丧亲后的孤茕悲苦是很恰当的。

第五解“人亦有言,忧令人老。

嗟我白发,生一何早。

”紧接上一解中的“优”字展开,由忧字写到自己白发早生,从忧伤到早衰,还是从自己亡亲之痛着笔的。

最后,“长吟永叹,怀我圣考。

日仁者寿,胡不是保?”转笔写怀亲,悲痛父亲早逝。

既然,古语说仁者可以长寿,自己的父亲却活得不够长。

满腔悲痛,进发而出。

诗歌也就在这浓重的悼亲、思亲的情绪中作结。

《短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3
原文:
短歌行
魏晋:陆机
置酒高堂,悲歌临觞。

人寿几何,逝如朝霜。

时无重至,华不再阳。

苹以春晖,兰以秋芳。

来日苦短,去日苦长。

今我不乐,蟋蟀在房。

乐以会兴,悲以别章。

岂曰无感,忧为子忘。

我酒既旨,我肴既臧。

短歌可咏,长夜无荒。

译文:
置酒高堂,悲歌临觞。

因为人的寿命短促,虽然临觞作乐,也只能悲歌慷慨,难以忘怀忧愁。

人寿几何,逝如朝霜。

人生在人世间,就好像早晨的露珠一样,转瞬就会逝去。

时无重至,华不再阳。

时间不会重新再来,花也不可能再次开放。

苹以春晖,兰以秋芳。

苹只在春天绽放光彩,兰只在秋天发出芬芳。

来日苦短,去日苦长。

剩下的日子苦短难耐,过去的日子让人感到苦闷惆怅。

今我不乐,蟋蟀在房。

人应当及时享乐,因与友人相会而快乐,以分别而感到悲伤。

乐以会兴,悲以别章。

哪里会没有这样的人生感触。

岂曰无感,忧为子忘。

只是因为见到我的朋友而忘却忧愁了。

我酒既旨,我肴既臧。

我的酒肴十分美好,就让自己尽情地品尝享受吧!
短歌可咏,长夜无荒。

去吟咏短歌,及时取乐,而不至于荒废岁月。

置酒高堂,悲歌临觞(shāng)。

人寿几何,逝如朝霜。

朝霜:早晨的露水。

这里形容转瞬而逝的短暂。

时无重至,华不再阳。

华不再阳:指花不能再次开放。

苹(pínɡ)以春晖,兰以秋芳。

苹:一种水草,春天生长。

来日苦短,去日苦长。

来日:指自己一生剩下的日子。

去日:指已经过去的日子。

今我不乐,蟋(xī)蟀(shuài)在房。

蟋蟀在房:这里借用《诗经》的诗句:“蟋蟀在堂,岁律其莫。

今我不乐,日月其除。

”《诗经》原意是教人及时依照礼制而适当取乐。

陆机在这里运用此意。

乐以会兴,悲以别章。

岂曰无感,忧为子忘。

我酒既旨,我肴(yáo)既臧(zāng)。

旨:美好。

臧:好。

短歌可咏,长夜无荒。

“短歌”两句:意为吟咏短歌,及时行乐,而不至于荒废时间。

与《诗经·蟋蟀》中的“好乐无荒”意义相同。

赏析:
这首诗主要是感叹人生短促,应当及时行乐。

诗中有的句子有意效法曹操,本诗虽也叙友情,不过并没有曹操在《短歌行》中表现出的那种建功立业的雄心。

《短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4
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

豫章翻风白日动,鲸鱼跋浪沧溟开。

且脱佩剑休徘徊。

西得诸侯棹锦水,欲向何门趿珠履?
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送别诗,也是一首感慨怀才不遇的诗作。

此诗前五句表达劝慰王郎之意,后五句抒写送行之情。

全诗突兀横绝,跌宕悲凉,节奏短促,在古诗中较少见,亦独创之格。

作者通过这首诗的短促节奏,来表达感慨友人王司直空有满腔抱负,却无处可施的一种悲愤之情。

翻译/译文
王郎你趁着酒兴拔剑起舞来发泄心中愤慨,不必悲哀,我能举荐你这个忧郁而坦荡的人间奇才。

船帆在风中摇摆,鲸鱼在大海里乘浪而行,你先放下手中之剑,不要犹豫,划船去见西蜀的诸侯。

以你王郎的奇才,此去西川,一定会得到蜀中大官的赏识,却不知要去投奔哪一位地方长官?
仲宣楼那边已经是春末,我以青眼看着你,放声高歌,王郎你正当年富力强,我却已衰老无用了。

注释
短歌行:乐府旧题。

乐府有《短歌行》也有《长歌行》,其分别在于歌声长短。

郎:年轻男子称谓。

司直:官名。

斫(zhuó):本义为大锄。

引申为砍,斫地:砍地。

莫哀:不要悲哀。

拔:提拔,推举。

抑塞:犹抑郁,郁闷,愤闷,被压抑。

磊落:形容胸怀坦白。

豫章:两种乔木名,樟类,都是优良的建筑材料。

翻风:风中摇动。

白日动:树大则风大,白日为之动。

跋浪:涉浪,乘浪。

沧溟(míng):海水弥漫的样子,这里指大海。

且:暂且。

脱:卸下,取下,这里做放下讲。

休徘徊:这里指不要犹豫不决的意思。

西得诸侯:即得到西蜀诸侯的遇合。

得,得其信任。

棹(zhào):摇船的工具,也泛指船。

锦水:即锦江。

趿(tà):拖着拖鞋。

珠履:缀有明珠的'鞋子。

仲宣:即王粲,字仲宣,建安七子之一。

春色深:春末。

青眼:魏国诗人阮籍能作青、白眼,青眼对人表示好感,白眼对人表示蔑视。

高歌:放歌。

吾子:指称王司直。

眼中之人:有两说,一说指作者自己,一说指王司直。

创作背景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春天,杜甫一家从夔州出三峡,到达江陵,沿江至江陵寓居。

暮春时遇王司直正要西入蜀中谋求出路,王司直向杜甫极言其怀才不遇之感。

杜甫在送别时作此诗以劝慰。

赏析/鉴赏
整体赏析
上半首(前五句)表达劝慰王郎之意。

王郎在江陵不得志,趁着酒兴正浓,拔剑起舞,斫地悲歌,所以杜甫劝他不要悲哀。

当时王郎正要西行入蜀,去投奔地方长官,杜甫久居四川,表示可以替王郎推荐,所以说“我能拔尔”,把你这个俊伟不凡的奇才从压抑中推举出来。

下面二句承上,用奇特的比喻赞誉王郎。

诗中说豫、章的枝叶在大风中摇动时,可以动摇太阳,极力形容树高。

又说鲸鱼在海浪中纵游时可以使沧茫大海翻腾起来,极力形容鱼大。

两句极写王郎的杰出才能,说他能够担当大事,有所作为,因此不必拔剑斫地,徘徊起舞,可以把剑放下来,休息一下。

下半首(后五句)抒写送行之情。

诗人说以王郎的奇才,此去西川,一定会得到蜀中大官的赏识,却不知要去投奔哪一位地方长官。

“趿珠履”,穿上装饰着明珠的鞋。

《史记·春申君传》:“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

”仲宣楼,当是杜甫送别王郎的地方,在江陵城东南。

仲宣是三国时诗人王粲的字,他到荆州去投靠刘表,作《登楼赋》,后梁时高季兴在江陵建了仲宣楼。

送别时已是春末,杜甫用饮佩的眼光望着王郎,高歌寄予厚望,希望他入川能够施展才能。

最后一句由人及己,喟然长叹道:王郎啊王郎,你正当年富力强,大可一展宏图,我却已衰老无用了!含有劝勉王郎及时努力之意。

这首诗突兀横绝,跌宕悲凉。

从“拔剑斫地”写出王郎的悲歌,
是一悲;作者劝他“莫哀”,到“我能拔尔”,是一喜。

“拔剑斫地”,情绪昂扬,是一扬,“我能拔尔”,使情绪稍缓,是一落。

“抑塞磊落”呼应悲歌,“我能拔尔”照应“莫哀”。

接着引出“奇才”,以“豫章翻风”、“鲸鱼跋浪”,极尽夸饰之能事,激起轩然大波,是再起;承接“莫哀”,“且脱剑佩”趋向和缓,是再落。

指出“得诸侯”,应该是由哀转喜,但又转到“何门”未定,“得诸侯”还是空的,又由喜转悲。

既然“我能拔尔”,别人青眼相望,这才是可喜的事情,可是又一转“吾老矣”,不能有所作为了,于是所谓“我能拔尔”只成了美好愿望,又落空了,又由喜转悲。

一悲一喜,一起一落,转变无穷,终不免回到“拔剑”悲歌。

“莫哀”只成了劝慰的话,总不免归到抑塞磊落上。

正由于豫章两句的奇峰拔起,更加强抑塞磊落的可悲,抒发了作者对人才不得施展的悲愤,它的意义就更深刻了。

这首诗在音节上很有特色。

开头两个十一字句字数多而音节急促,五、十两句单句押韵,上半首五句一组平韵,下半首五句一组仄韵,节奏短促,在古诗中较少见,亦独创之格。

名家点评
明代高棅《唐诗品汇》:刘云:“西行诸侯”以下,谓王司直知我,我复舍此何向?刘云:豪气激人,堂堂复堂堂(末句下)。

明代凌宏宪《唐诗广选》:通篇飞舞豪爽,末收住有力。

范德机曰:结句七字而含无限之意,势力如截奔马。

明代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蒋一葵曰:起棹弄有笔意,通篇飞舞豪爽,末收住有力。

顾璘曰:尾语深而劲。

陆时雍曰:短掉处,人所难能。

“豫章”二语,谓时方多难,所以下有“且脱佩剑休徘徊”之句。

周珽曰:前述司直告己之词,玩“莫哀”、“我能拔尔”、“且脱佩剑”、“欲问何门”俱王酣歌内意。

故后答言:承君青眼相盼,然眼中之人;惟我最老,恐不能副“翻风”“跋浪”之望也。

“仲宣楼”借粲依刘以自况,盖致望于王者深也。

结大悲壮,真有截珊瑚手段。

明末清初王嗣奭《杜臆》:“诸侯”即谓王郎,而下文数语,词短而情长,不容再着一语。

此篇乃老杜歌行之奇绝者。

明末清初黄周星《唐诗快》:起句如太华五千仞,劈地插天,安得不惊其奇崛。

明末清初徐增《而庵说唐诗》:子美歌行,此首为短,其层折最多,有万字收不尽之势,一芥子内藏一须弥山,奇绝之作。

清代查慎行《初白庵诗评》:十一字长句(“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太白所未有。

通篇磊落英奇,集中别调也。

清代何焯《义门读书记》:世情多猜,不敢竟其词焉,故命之曰“短歌行”。

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卢世?曰:突兀横绝,跌宕悲凉。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二句形奇才(“豫章翻风”二句下)。

上下各五句,复用单句相间,此亦独创之格。

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仲宣”句,点地点时。

在王则劝之“莫哀”,在我则“高歌”以“望”。

照耀生动。

结又以单词鼓励之。

言下跃然。

如此歌,才配副得英年人。

清代杨伦《杜诗镜铨》:李云:如此可称悲壮。

二句形奇才(“豫章翻风”二句下)。

竟住“老”,不惟含蓄余情,亦且掉动上意(“眼中之人”句下)。

清代施补华《岘佣说诗》:前半是王郎语杜,后半是杜答王郎,一问一答,截然两段章法,大奇。

《短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5
短歌行
【短歌行其一】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其二】
周西伯昌,怀此圣德。

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修奉贡献,臣节不隆。

崇侯谗之,是以拘系。

后见赦原,赐之斧钺,得使征伐。

为仲尼所称,达及德行,
犹奉事殷,论叙其美。

齐桓之功,为霸之首。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一匡天下,不以兵车。

正而不谲,其德传称。

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其恩。

赐与庙胙,命无下拜。

小白不敢尔,天威在颜咫尺。

晋文亦霸,躬奉天王。

受赐圭瓒,秬鬯彤弓,卢弓矢千,虎贲三百人。

威服诸侯,师之所尊。

八方闻之,名亚齐桓。

河阳之会,诈称周王,是其名纷葩。

古诗简介
《短歌行》是汉乐府旧题,属于《相和歌辞·平调曲》。

曹操《短歌行》共二首,其中第一首非常著名。

此诗通过宴会的歌唱,以沉稳顿挫的笔调抒写了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全诗内容深厚,庄重典雅,感情充沛,为曹操的代表名作之一。

翻译/译文
【其一】
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才可以拾到;
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为河。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

【其二】
姬昌受封为西伯,具有神智和美德。

殷朝土地为三份,他有其中两分。

整治贡品来进奉,不失臣子的职责。

只因为崇侯进谗言,而受冤拘禁。

后因为送礼而赦免,受赐斧钺征伐的权利。

他被孔丘称赞,品德高尚地位显。

始终臣服殷朝帝王,美名后世流传遍。

齐桓公拥周建立功业存亡继绝为霸首。

聚合诸侯捍卫中原,匡正天下功业千秋。

行为磊落不欺诈,美德流传于身后。

孔子赞美齐桓公,也称赞管仲。

百姓深深受他的恩惠,制服荆蛮无左人。

天子赐肉与桓公,命其无拜来接受。

桓公称小白不敢,天子的威严就在咫尺前。

晋文公继承来称霸,亲身尊奉周天王。

接受玉器和美酒,弓矢武士三百名。

晋文公声望镇诸侯,从其风者受尊重。

威名八方全部传遍,名声只次于齐桓公。

佯装称周王出去巡狩,招其天子到河阳。

以臣召君乖于礼因此大众议论纷纷。

注释
对酒当歌:一边喝着酒,一边唱着歌。

当,也是对着的意思。

几何:多少。

去日苦多:跟(朝露)相比一样痛苦却漫长。

有慨叹人生短暂之
意。

慨当以慷:指宴会上的歌声激昂慷慨。

当以,这里“应当用”的意思。

全句意思是,应当用激昂慷慨(的方式来唱歌)。

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代指酒。

青青子衿(jīn),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

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

子,对对方的尊称。

衿,古式的衣领。

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悠悠,长久的样子,形容思虑连绵不断。

沉吟:原指小声叨念和思索,这里指对贤人的思念和倾慕。

呦(yōu)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shēng):出自《诗经·小雅·鹿鸣》。

呦呦:鹿叫的声音。

鼓:弹。

苹:艾蒿。

何时可掇(duō):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掇,拾取,摘取。

另解掇读chuò,为通假字,掇通辍,即停止的意思。

何时可掇,意思就是什么时候可以停止呢?
越陌度阡: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

陌,东西向田间小路。

阡,南北向的小路。

枉用相存:屈驾来访。

枉,这里是“枉驾”的意思;用,以。

存,问候,思念。

讌(yàn):通“宴”(原文中讌为“?”)。

三匝(zā):三周。

匝,周,圈。

海不厌深:一本作“水不厌深”。

这里是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话,原文是:“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意思是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

斧钺(yuè):古代兵器。

谲(jué):诡诈。

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其恩。

胙(zuò):古代祭祀时供的肉。

圭瓒(zàn):古代的一种玉制酒器。

鬯(chàng):古代祭祀用的酒。

卢弓矢千,虎贲(bēn):勇士武王。

葩(pā):花。

赏析/鉴赏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于《相和歌辞·平调曲》。

这就是说它本来是一个乐曲的名称。

最初的古辞已经失传。

乐府里收集的同名有24首,最早的是曹操的这首。

这种乐曲怎么唱法,现在当然是不知道了。

但乐府《相和歌·平调曲》中除了《短歌行》还有《长歌行》,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引证古诗“长歌正激烈”,魏文帝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和晋代傅玄《艳歌行》“咄来长歌续短歌”等句,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有长短”。

我们现在也就只能根据这一点点材料来理解《短歌行》的音乐特点。

《短歌行》这个乐曲,原来当然也有相应的歌辞,就是“乐府古辞”,但这古辞已经失传了。

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短歌行》就是曹操所作的拟乐府《短歌行》。

所谓“拟乐府”就是运用乐府旧曲来补作新词,曹操传世的《短歌行》共有两首,这里要介绍的是其中的第一首。

这首《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

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打击反动的世袭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又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主张,配合了他所颁发的政令。

《短歌行》原来有“六解”(即六个乐段),按照诗意分为四节来读。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在这八句中,作者强调他非常发愁,愁得不得了。

那么愁的是什么呢?原来他是苦于得不到众多的“贤才”来同他合作,一道抓紧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