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山西省晋城市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5届山西省晋城市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大气中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受紫外线作用可产生二次污染物光化学烟雾,其中某些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O2不是酸性氧化物B.O2和O3是氧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C.反应I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烟雾是一种固溶胶,其分散剂是空气
2、称取两份铝粉,第一份加足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第二份加足量盐酸,如要放出等体积的气体(同温、同压下),两份铝粉的质量之比为
A.1:2 B.1:3 C.3:2 D.1:1
3、用稀盐酸除去铜质器皿表面的铜绿[Cu2(OH)2CO3],现象为铜制器皿表面呈红色,废液呈蓝色,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蓝色废液为CuCO3
B.器皿表面的红色为铜单质的颜色
C.除铜绿过程中没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除铜绿过程中有气泡产生
4、铁是人类应用较早,当前应用量最大的金属元素。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类使用铁制品在铝之后
B.常温下,铁不能与浓硝酸反应
C.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产物为Fe2O3和H2
D.除去FeCl3溶液中的FeCl2杂质可以向溶液中加入适量氯水
5、将SO2分别通入下列4种溶液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a中实验可以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B.试管b中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强氧化性
C.试管c中蓝色退去,说明还原性:SO2>I-
D.试管d中无明显现象,说明SO2不是酸性氧化物
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O
B.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10
8
C.漂白粉有效成分的化学式;CaClO
D.NaHC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2﹣
7、下列变化中,加入铁粉不可能实现的是()
A.Ag+→Ag B.Fe3+→Fe2+
C.Fe(OH)2→Fe(OH)3D.H+→H2
8、下列离子在水溶液中可与CO32-大量共存的是()
A.Ca2+
B.Ba2+
C.Na+
D.H+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氧原子的摩尔质量为16B.1molO2的质量为32g
C.1molO的的质量为16g/mol D.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 10、下列化学式既能标明物质的组成,又能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是()A.B.C.CO2D.
11、下列检验Cl-的方法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有Cl-
B.向某溶液中先滴加盐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l-
C.向某溶液中先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说明溶液中有Cl-
D.向某溶液中滴加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l-
12、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具有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B.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
C.硫酸亚铁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
D.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
13、NO用高铁酸钠(Na2FeO4)对河、湖水消毒是城市饮用水处理的新技术,已知反应Fe2O3+3Na2O2=2Na2FeO4+Na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Fe2O3在反应中显氧化性
C.3 mol Na2O2发生反应,有12 mol电子转移
D.Na2FeO4能消毒杀菌是因其具有强氧化性
14、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下列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
A.O2B.CH4C.CO2D.H2
15、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与其名称不相符的是()
A.磁性氧化铁:Fe2O3B.明矾:KAl(SO4)2·12H2O
C.纯碱:Na2CO3D.原硅酸:H4SiO4
16、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蒸馏操作时,向蒸馏液体中加入几块沸石,以防止暴沸
B.蒸发操作时,当混合物中出现大量晶体时停止加热,用余热烘干
C.分液操作时,先将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再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选用酒精作为萃取剂从溴水中萃取溴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已知A为淡黄色固体,T、R为两种常见的用途很广的金属单质,D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C是无色无味的气体,H是白色沉淀,W溶液中加入KSCN出现血红色。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D:E:N:。
(2)B与E混和得到H并在潮湿空气中变成M的过程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3)按要求写方程式:
B和R反应生成N的离子方程:;
M→W的离子方程:。
18、下表列出了①~⑪111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族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周期
一①
二②③④⑤
三⑥⑦⑧⑨⑩
四⑪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元素③形成单质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
(2)画这11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
(3)元素⑤④⑩分别和①形成的气体化合物中,最稳定的是(填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
(4)元素⑨⑩⑪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填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
(5)在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元素⑩的单质,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解释元素⑩的非金属性比元素⑪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欲配制250mL0.1mol∙L-1的稀盐酸,实验室的浓盐酸密度为1.25g∙cm-3,质量分数为36.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稀盐酸时下表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有___(填序号),还缺少的仪器为___、___(写仪器名称)。
序号①②③④⑤⑥
仪器
(2)需要量取浓盐酸的体积为___mL。
(3)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是:D→___→___→___→___→B(用字母符号表示,每个字母符号只用一次)。
A.用30mL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各2~3次,将洗涤液全部注入容量瓶中并轻轻摇动
B.将容量瓶盖紧,振满,摇匀
C.将已恢复至室温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所选用的容量瓶中
D.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体积的浓盐酸,将其沿玻璃棒注入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E.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使溶液的凹液面恰好与容量瓶的刻度线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滴加蒸馏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
(4)在定容时,液面高于刻度线,则所配溶液的浓度将___(选填“偏高”或“偏低”),该如何处理?___。
20、混合物分离和提纯常用下图装置进行,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
(2)除去澄清石灰水中悬浮的CaCO3颗粒应选用_______(填字母,下同)。
(3)分离乙酸(沸点118℃)和乙酸乙酯(沸点77.1℃)的混合物应选用_______。
(4)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单质应选用_______
21、I.实验室可用KMnO4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1)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上述配平的化学方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
①只有还原性②还原性和酸性
③只有氧化性④氧化性和酸性
(4)若产生0.5molCl2,则被氧化的HCl________mol,转移的电子的数目约为____________。
II.根据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回答下列问题:
①还原产物是______。
②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解析】
由示意图可知,大气中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受紫外线作用可产生二次污染物光化学烟雾的反应过程为二氧化氮在紫外线作用下分解生成一氧化氮和氧原子,氧原子与氧气反应生成臭氧,臭氧与一氧化氮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与丙烯反应生成甲醛和乙醛。
【详解】
A项、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只生成化合价相同的酸,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不是酸性氧化物,故A正确;
B项、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O2和O3是氧元素的两种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故B正确;C项、反应I为臭氧与一氧化氮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反应中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D项、烟雾是一种气溶胶,其分散剂是空气,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酸性氧化物、同素异形体、氧化还原反应、胶体等基础知识,题目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物质的分类、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是解答关键。
2、D
【解析】
Al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是:2Al+6HCl=2AlCl3+3H2↑ ;与NaOH溶液反应的方程式是:
2Al+2NaOH+2H2O=2NaAlO2+3H2↑,可见当酸、碱足量时产生的氢气应该按照Al来计算,产生的氢气相同,则发生反应的Al的质量也相等,因此二者的质量比是1:1,答案是选项D。
3、A
【解析】
由现象可知[Cu2(OH)2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无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A. 蓝色废液为CuCl2,选项A错误;
B. 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器皿表面的红色为铜单质的颜色,选项B正确;
C. 除铜绿过程中没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选项C正确;
D. 除铜绿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生成,则有气泡产生,选项D正确。
答案选A。
4、D
【解析】
A. 铝比铁活泼,所以人类使用铁制品在铝之前,A项错误;
B. 常温下,铁与浓硝酸发生钝化,是因为发生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B项错误;
C. 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方程式为:3Fe+4H2O(g)高温
Fe3O4+4H2,C项错误;
D. 氯水将FeCl2杂质氧化成FeCl3,方程式为2FeCl2+Cl2=2FeCl3,D项正确;
答案选D。
5、C
【解析】
A.SO2与KMnO4酸性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表现了SO2的还原性,故A错误;
B.SO2使品红溶液褪色,表现了SO2的漂白性,故B错误;
C.二氧化硫能使含有碘的淀粉溶液褪色,说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碘是氧化剂,二氧化硫是还原剂,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2+SO2+2H2O=4H++2I-+SO42-,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表明I-的还原性比SO2弱,即还原性:SO2>I-,故C正确;
D.SO2是酸性氧化物,NaOH溶液中通入SO2,生成Na2SO3和水,无明显现象,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6、A
【解析】
A.硅原子质子数为14,核外有14个电子;
B .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元素符号的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 C.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
D .3NaHCO 是强碱弱酸酸式盐,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Na 、-
3HCO 。
【详解】
A .硅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总数为14,故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A 正确;
B .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的质量数为18,其质子数为8,该氧原子可以表示为:18
8O ,故B 错误;
C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2Ca ClO (),故C 错误;
D .3NaHCO 是强碱弱酸酸式盐,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3Na HCO ﹣、,电离方程式为+33NaHCO Na +HCO ﹣
=,
故D 错误; 故选:A 。
7、C 【解析】
A. Ag +能与Fe 反应,生成Ag 和Fe 2+,A 不合题意;
B. Fe 3+与Fe 反应,生成Fe 2+,B 不合题意;
C. Fe(OH)2与O 2、H 2O 反应,生成Fe(OH)3,与Fe 不反应,C 符合题意;
D. H +与Fe 反应,生成Fe 2+和H 2,D 不合题意。
故选C 。
【点睛】
在解物质转化题时,我们常根据价态变化,确定需要使用的试剂是氧化剂还是还原剂,然后考虑具备什么性质的物质,才能实现这个转化,从而确定需要使用的物质。
8、C 【解析】
A. CO 32-能与Ca 2+反应生成CaCO 3,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 错误;
B. CO 32-能与Ba 2+反应生成BaCO 3沉淀,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 错误;
C. CO 32-与Na +不发生化学反应,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故C 正确;
D. CO 32-能与H +反应生成CO 2和H 2O ,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 错误; 答案选C 。
【点睛】
在水溶液里大量共存指的是不生成沉淀,气体,水,弱电解质,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
A.氧原子的摩尔质量为16g/mol,故A错误;
B.1molO2的质量为32g,故B正确;
C.1molO的的质量为16g,故C错误;
D.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物质体积约为22.4L,故D错误。
故选B。
10、C
【解析】A.NH4Cl为离子晶体,化学式为晶体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晶体中不含单个分子,A错误;B.SiO2为原子晶体,晶体中不存在单个分子,化学式为Si原子与O原子的个数比值为1:2,B错误;C.NH3是氨气的化学式,其晶体为分子晶体,NH3能表示一个氨气分子,C正确;D.Na2SO4为离子晶体,化学式为晶体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晶体中不含单个分子,D错误;答案选C。
11、D
【解析】
A. 可能生成碳酸银、硫酸银等沉淀,不能说明该溶液中有Cl−,故A错误;
B. 先滴加盐酸,引入Cl−,不能说明该溶液中有Cl−,故B错误;
C. 加入盐酸,不能排除Cl−的干扰,故C错误;
D. 因氯化银不能溶解于硝酸,滴加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可说明溶液中有Cl−,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氯离子的特征离子反应是可以和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注意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以此解答该题。
12、A
【解析】
A.氢氧化钠能够与玻璃中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具有粘性的硅酸钠溶液,用磨口玻璃塞盛放容易将瓶塞与试剂瓶粘到一起,故A错误;
B.钠密度大于煤油,保存煤油中可以隔绝空气,故B正确;
C.硫酸亚铁易被氧化生成硫酸铁,而铁能够还原三价铁使其成为硫酸亚铁,所以硫酸亚铁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可防止应氧化亚铁离子而变质,故C正确;
D.浓硝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所以应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解析】A、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Fe由+3价升高到+6价,Fe2O3被氧化,作还原剂,Na2O2中O元素的化合价由-1
价变为-2价,被还原,Na2O2是氧化剂,故A错误;B、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Fe由+3价升高到+6价,Fe2O3被氧化为还原剂,在反应中显还原性,故B错误;D、Na2O2中O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变为-2价,1molNa2O2发生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2×1=2mol,故C错误;D、Na2FeO4中Fe为+6价,其具有强氧化性,所以Na2FeO4能消毒杀毒是因其具有强氧化性,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题目难度中等,解答关键:正确判断元素的化合价,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易错点:A选项,容易与水和过氧化钠反应混淆。
14、D
【解析】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氧气、甲烷、二氧化碳、氢气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2g/mol、16g/mol、
44g/mol、2g/mol,根据n=m
M
可知,质量相等的气体,氢气的物质的量最大,故H2占有的体积最大,故选D。
15、A
【解析】
A. 磁性氧化铁的化学式是Fe3O4,故选A;
B. 明矾的化学式是KAl(SO4)2·12H2O,故不选B;
C. 纯碱是碳酸钠,化学式是Na2CO3,故不选C;
D. 原硅酸的化学式是H4SiO4,故不选D。
16、D
【解析】
A. 蒸馏操作时,为防止液体沸腾时的剧烈跳动,向蒸馏液体中加入几块沸石,以防止暴沸,故A正确;
B. 蒸发时不能蒸干,当混合物中出现大量晶体时停止加热,再利用余热烘干,故B正确;
C. 分液时为避免上下层液体混合,则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C正确;
D. 酒精和水互溶,不能用酒精作萃取剂从溴水中萃取溴,故D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1)D:Fe3O4 E:FeCl2 N:NaAlO2
(2)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在空气中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3)2Al+2OH-+2H2O==2AlO2-+3H2↑;Fe(OH)3+3H+==Fe2++3H2O
【解析】
试题解析:A为淡黄色固体判断为Na2O2,D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判断为Fe3O4,C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是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氧气,B为NaOH,W溶液中加入KSCN出现血红色,说明W含有三价铁离子;T、R为两种常见的用途很广的金属单质,T在C中燃烧生成D为四氧化三铁,溶于盐酸生成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加入过量铁反应生成亚铁离子,证明T为Fe;E为FeCl2,H为Fe(OH)2,M为Fe(OH)3,W为FeCl3;金属R与B氢氧化钠反应说明R金属为Al,N为NaAlO2,Q为Al2O3;(1)依据判断得到DEN的化学式分别为:D为Fe3O4 ,E 为FeCl2,N为NaAlO2;(2)B与E混和得到H为白色氢氧化亚铁沉淀,在潮湿空气中变成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的过程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在空气中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3)B(NaOH)和R(Al)反应生成N(NaAlO2)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M(Fe(OH)3)和盐酸反应生成W (FeCl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OH)3+3H+=Fe2++3H2O。
考点:无机物的推断
18、HF HClO4Cl2+H2O=H++Cl— +HClO Cl和Br在同一主族,Br比Cl多一电子层,Br原子半径大,得电子能力弱。
【解析】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H、②为C、③为N、④为O、⑤为F、⑥为Na、⑦为Mg、⑧为Al、⑨为S、⑩为Cl,⑪为Br。
【详解】
(1)元素③形成单质是氮气,分子式是N2,存在氮氮三键,电子式是;
(2)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11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F,F原子核外有9个电子,结构示意图是;
(3)F、O、Cl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F,所以最稳定的是HF;
(4)S、Cl、Br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Cl,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酸性越强,酸性最强的是HClO4;
(5)在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氯气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H2O=H++Cl- +HClO
(6)Cl和Br在同一主族,Br比Cl多一电子层,Br原子半径大,得电子能力弱,所以Cl的非金属性比Br强。
【点睛】
本题考查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熟练掌握元素周期律,明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半径依次增大、非金属性增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最高价含氧酸酸性增强。
19、③⑤⑥250mL容量瓶玻璃棒 2.0mL C A F E 偏低应重新配制
【解析】
(1)配制溶液之前,需计算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计算前,需考察是否存在与所配体积相同规格的容量瓶。
如果不存在与所配体积相同规格的容量瓶,则需采取就近且稍大的原则选择容量瓶,计算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时,需使用容量瓶的规格。
(2)配制该溶液时,按照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并转移、加水定容、滴水定容、颠倒摇匀的操作顺序。
(3)分析误差时,采用公式法,利用公式进行分析。
【详解】
(1)配制稀盐酸时,需根据计算结果用量筒准确量取,然后放入烧杯中溶解,用玻璃棒搅拌,冷却后转移入容量瓶,用胶头滴管加水定容。
所以表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有圆底烧瓶、药匙、托盘天平,即③⑤⑥,还缺少的仪器为250mL容量瓶、玻璃棒。
答案为:③⑤⑥;250mL容量瓶;玻璃棒;
(2)根据题目提供的数据,计算浓盐酸的浓度c=1
36.5
000 1.2536.5%
⨯⨯
mol∙L-1=12.5mol∙L-1,通过稀释定律可得
12.5mol/L×V(浓盐酸)= 250mL×0.1mol/L,可求出需要量取的浓盐酸的体积为2.0 mL。
答案为:2.0mL;
(3)配制该溶液时,按照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并转移、加水定容、滴水定容、颠倒摇匀的操作顺序是:D→ C →
A → F → E →B。
答案为:C;A;F;E;
(4)在定容时,液面高于刻度线,则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大,浓度将偏低,应重新配制。
答案为:偏低;应重新配制。
【点睛】
配制溶液时,如果造成的失误无法挽回,比如带有溶质的液体流到容量瓶等仪器的外面,定容时水加入量偏多等,都需重新配制。
20、直形冷凝管 C A D
【解析】
(1)根据仪器特点,仪器①为(直形)冷凝管;
答案(直形)冷凝管;
(2)该混合体系为难溶物和溶液,采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选用的装置为C;
答案为C;
(3)乙酸和乙酸乙酯互溶,利用其沸点不同,采用蒸馏方法进行分离,采用装置为A;
答案为A;
(4)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单质,利用碘单质易溶于有机溶剂,且CCl4不溶于水,该方法是萃取和分液,采用D;答案选D。
21、2MnO4-+16H++10Cl-=2Mn2++5Cl2↑+8H2O
② 1 6.02×1023NO22:1
【解析】
I.(1)反应中KMnO4为氧化剂,Mn元素的化合价由+7价降低到+2价,得到5个电子,Cl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当有2molKMnO4参加反应,转移电子10mol,则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可表示
为:;(2)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
16H++10Cl-=2Mn2++5Cl2↑+8H2O;(3)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还原性和酸性,答案选②;(4)反应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中,若有5mol氯气生成,则参与反应的盐酸为16mol,其中作为还原剂的为10mol,转移电子10mol,则若产生0.5molCl2,则被氧化的HCl1mol,转移的电子的数目约为
6.02×1023;II.①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中,Cu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2价,Cu为还原剂,N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到+4价,HNO3为氧化剂,NO2为还原产物;②由方程式可知当4molHNO3参加反应时,有2molHNO3被还原,生成1molCu(NO3)2,则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比是2:1,故答案为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