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笔记
第—章声现象根底知识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发出声音。
2.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
3.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4.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较快,在气体中最慢;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5.听到声音过程:声波—鼓膜振动—听小骨振动—听觉神经—大脑骨传道:声波—头骨——颌骨—听觉神经—大脑
6.双耳效应:声音到两只耳朵的时间和强弱不同
通过双耳效应可以区分声音的方向,产生立体感。
7.音调指声音的上下。
〔1〕频率:1秒内振动的次数,反映振动的快慢,物体振动的越快,频率就越大。
〔2〕音调的上下和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系: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也低。
人的听觉是20Hz---------20220 Hz
8.响度指声音的大小。
〔1〕振幅是物体振动的幅度。
〔2〕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还跟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声音就越分散,响度就越小。
9.音色指声音的特色。
音色和发声体的结构、材料有关。
10.音调、音色、响度是声音的三要素。
但是,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肯定大,反之,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不肯定高。
11.四大污染:噪声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物理角度来看,噪声是发声体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保角度看,但凡阻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11、分贝〔dB〕:表示声音的强弱。
0 dB:人刚能听到最微弱的声音。
30—40 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为了爱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 。
12.操纵噪声: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1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例如:B超,也可以传递能量,例如:清洗钟表,除去结石。
蝙蝠利用回声来确定目标的方法叫做回声定位,依据回声定位原理,创造了声呐。
14.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大于0.1秒〔或者离障碍物距离为17m〕才能产生回声。
回声测距离:2s=vt
第二章光现象根底知识
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
太阳是自然光源,电灯、烛焰是人造光源。
月亮和全部的恒星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能解释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
3.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用字母c表示:c=3×108 m/s 光在水中的速度约是真空中的3/4
在玻璃中光速为真空中2/3
4.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外表都会发生反射。
光的反射遵守反射规律。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5.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镜面反射:外表光滑,平行光线入射,反射光线还是平行的。
漫反射:外表粗糙,平行光线入射,反射光线向四面八方。
6.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发生折射时,同时肯定也发生发射。
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7.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者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
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共面,两线分侧,两角不等〔空气中角大些〕折射现象:钢笔错位、池水变浅、水中叉鱼、海市蜃楼等
8.一束白光〔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合光。
彩虹是太阳光被水滴色散而成。
9.光的三原色:红、绿、蓝颜料三原色:青、黄、品红透明物体的颜色有通过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10、红外线位于红光以外,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就越多,物体辐射红外线同时也在汲取红外线。
红外线作用:
①热作用:加热食物热谱图诊病②红外遥感:地球勘测、寻觅水源、监视森林火灾等③遥控:电视机、空调等
11.紫外线位于紫光以外,太阳光是天然紫外线的重要X。
臭氧可以汲取紫外线,防止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损害。
紫外线作用:①杀菌:医院的紫外线灯②紫外线的荧光效应:验钞机、防伪③适当的紫外线照耀有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身体对钙的汲取,对人体骨骼生长和健康有好处。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1.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边缘厚中间薄的透镜叫凹透镜。
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
2. 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焦点到光心距离叫做焦距。
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3.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4. 三条特别光线:①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
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折射后过焦点,对凹透镜来说,它的焦点是虚焦点,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③过焦点的光线经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
对凹透镜来说是虚焦点,是入射光线的正向延长线过焦点。
5. 照相机的镜头是个凸透镜,调焦环的作用是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拍近景时,镜头往前伸,
拍远景时,镜头往后缩,光圈操纵进入光的多少,快门操纵暴光时间。
6.
u;2f 倒立缩小实照相机
u=2f 倒立等大实
f<u<2f 倒立放大实投影仪
u=f 不成像
u<f 正立放大虚放大镜
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实倒虚正来成像,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儿跑。
7.眼睛好象一架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明视距离为25cm。
远视眼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而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太薄,成像在视网膜之后;近视眼能看清近处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晶状体太厚,成像在视网膜只前。
8.近视眼应该带凹透镜,远视眼应该带凸透镜。
眼镜的度数=100×焦度焦度=1/f
9.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镜头。
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也是凸透镜,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镜头。
第四章物态变化
1.温度是物体的冷热程度。
2.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使用前注意:①观察它的量程②认清它的分度值,使用时注意: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放入被测液体,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②温度计玻璃泡放在液体中稍等一会儿,稳定后在读数③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除了体温计〕被测液体并且时视线和温度计液柱相平。
3.物质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4.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从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
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
蒸发觉象:在任何温度下,发生在液体外表,缓慢的汽化现象。
影响蒸发的因素:①液体温度的上下②液体的外表积③液体外表空气流动的快慢沸腾:在肯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外表剧烈的汽化现象。
5.液化有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6.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从气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第—章声现象根底知识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发出声音。
2.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
3.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4.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较快,在气体中最慢;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5.听到声音过程:声波—鼓膜振动—听小骨振动—听觉神经—大脑骨传道:声波—头骨——颌骨—听觉神经—大脑
6.双耳效应:声音到两只耳朵的时间和强弱不同
通过双耳效应可以区分声音的方向,产生立体感。
7.音调指声音的上下。
〔1〕频率:1秒内振动的次数,反映振动的快慢,物体振动的越快,频率就越大。
〔2〕音调的上下和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系: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也低。
人的听觉是20Hz---------20220 Hz
8.响度指声音的大小。
〔1〕振幅是物体振动的幅度。
〔2〕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还跟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声音就越分散,响度就越小。
9.音色指声音的特色。
音色和发声体的结构、材料有关。
10.音调、音色、响度是声音的三要素。
但是,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肯定大,反之,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不肯定高。
11.四大污染:噪声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物理角度来看,噪声是发声体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保角度看,但凡阻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11、分贝〔dB〕:表示声音的强弱。
0 dB:人刚能听到最微弱的声音。
30—40 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为了爱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 。
12.操纵噪声: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1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例如:B超,也可以传递能量,例如:清洗钟表,除去结石。
蝙蝠利用回声来确定目标的方法叫做回声定位,依据回声定位原理,创造了声呐。
14.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大于0.1秒〔或者离障碍物距离为17m〕才能产生回声。
回声测距离:2s=vt
第二章光现象根底知识
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
太阳是自然光源,电灯、烛焰是人造光源。
月亮和全部的恒星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能解释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
3.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用字母c表示:c=3×108 m/s 光在水中的速度约是真空中的3/4
在玻璃中光速为真空中2/3
4.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外表都会发生反射。
光的反射遵守反射规律。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5.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镜面反射:外表光滑,平行光线入射,反射光线还是平行的。
漫反射:外表粗糙,平行光线入射,反射光线向四面八方。
6.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发生折射时,同时肯定也发生发射。
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7.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者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
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共面,两线分侧,两角不等〔空气中角大些〕折射现象:钢笔错位、池水变浅、水中叉鱼、海市蜃楼等
8.一束白光〔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合光。
彩虹是太阳光被水滴色散而成。
9.光的三原色:红、绿、蓝颜料三原色:青、黄、品红透明物体的颜色有通过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10、红外线位于红光以外,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就越多,物体辐射红外线同时也在汲取红外线。
红外线作用:
①热作用:加热食物热谱图诊病②红外遥感:地球勘测、寻觅水源、监视森林火灾等③遥控:电视机、空调等
11.紫外线位于紫光以外,太阳光是天然紫外线的重要X。
臭氧可以汲取紫外线,防止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损害。
紫外线作用:①杀菌:医院的紫外线灯②紫外线的荧光效应:验钞机、防伪③适当的紫外线照耀有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身体对钙的汲取,对人体骨骼生长和健康有好处。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1.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边缘厚中间薄的透镜叫凹透镜。
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
2. 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焦点到光心距离叫做焦距。
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3.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4. 三条特别光线:①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
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折射后过焦点,对凹透镜来说,它的焦点是虚焦点,是折射光线的反
向延长线过焦点③过焦点的光线经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
对凹透镜来说是虚焦点,是入射光线的正向延长线过焦点。
5. 照相机的镜头是个凸透镜,调焦环的作用是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拍近景时,镜头往前伸,
拍远景时,镜头往后缩,光圈操纵进入光的多少,快门操纵暴光时间。
6.
u;2f 倒立缩小实照相机
u=2f 倒立等大实
f<u<2f 倒立放大实投影仪
u=f 不成像
u<f 正立放大虚放大镜
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实倒虚正来成像,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儿跑。
7.眼睛好象一架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明视距离为25cm。
远视眼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而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太薄,成像在视网膜之后;近视眼能看清近处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晶状体太厚,成像在视网膜只前。
8.近视眼应该带凹透镜,远视眼应该带凸透镜。
眼镜的度数=100×焦度焦度=1/f
9.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
相机镜头。
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也是凸透镜,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镜头。
第四章物态变化
1.温度是物体的冷热程度。
2.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使用前注意:①观察它的量程②认清它的分度值,使用时注意: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放入被测液体,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②温度计玻璃泡放在液体中稍等一会儿,稳定后在读数③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除了体温计〕被测液体并且时视线和温度计液柱相平。
3.物质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4.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从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
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
蒸发觉象:在任何温度下,发生在液体外表,缓慢的汽化现象。
影响蒸发的因素:①液体温度的上下②液体的外表积③液体外表空气流动的快慢沸腾:在肯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外表剧烈的汽化现象。
5.液化有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6.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从气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
1.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自然
界中只有正负两种电荷。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
单位:库仑〔c〕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e=1.6×10—19 原子有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带的正电荷和核外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量相等,不显电性,但是得到电子就显负电,失去电子就显正电。
3.电荷〔正电荷或者负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开关操纵电路的通和断,导线连接电路作用。
4.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从电源正极到用电器再到负极,在电源内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负极流向正极。
5.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用电器正常工作。
开路:断开的电路,电路中没有电流,用电器不能工作。
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端。
6.特长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特长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金属靠自由电子导电,酸碱盐溶液靠正负离子导电。
7.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用I 表示。
单A〕 1A=1000 m A 1m A=1000 u A
8.电流表使用注意〔两要两不要〕: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从“+〞接线柱流进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处电流表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要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端。
还应该注意:①使用电流表前,应该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指零,假设不指零,应
先调零②用试触法选择量程,要从大量程的接线柱开始。
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个支路电流第四章物态变化
1.温度是物体的冷热程度。
2.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使用前注意 ...
有关平面镜的那一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