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八年级物理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州市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八年级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
的,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序号填写在下列表格中)
1.以下是小明同学进行“体质与健康测试”的一组数据,从物理学角度来看,记录结果中的单位错误的是
A.身高170cm B.质量58kg C.握力40kg D.肺活量3200mL 2.关于物体的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块萘熔化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把铜块碾成铜片,质量和密度均不变
C.把铁块加热,质量变大,密度变小
D.航天员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其质量和密度均为零
3.“从粒子到宇宙”的知识后,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扫地时灰尘飞舞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碎玻璃不能拼在一起是由于分子间有斥力
C.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质子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它是有起源的、膨胀的和演化的
4.如图所示,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个实验表明
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5.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的是
A.一杯大豆磨成大豆粉后体积不满一杯B.半杯芝麻和半杯大豆混合后体积小于一杯C.在盛满水的杯中慢慢加入一匙盐,水不溢出D.海绵被压缩,体积会变小
6.将复写纸夹在两张白纸之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分别取两个盛有等量冷水和热水的相同铝质易拉罐压在纸上.一段时间后,发现纸上留下痕迹的颜色深浅不同.该现象说明
A.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间有空隙
7.在“用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称物体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边一点,这时应该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向右移动游码
8.在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下列情况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A.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就停止调节平衡螺母
B.调节天平平衡时,忘了把游码放在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C.使用磨损的砝码
D.读数时,实验者头部偏向游码右边,会造成视线与游码左侧的标尺不垂直
9.将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泡沫球,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形.若改用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这个泡沫球,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带正电
B.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不带电
C.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带正电
D .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不带电
10.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 kg/m 3,一间普通教室内空气的质量与下列哪个物体最接近
A .一个苹果
B .一名中学生
C .一头牛
D .一头大象
11.2016年3月3日,物理学家杰拉德·杰克逊和史蒂芬·霍维试图就反物质湮灭释放巨大的能量
来制造宇宙飞船的推进器.反物质是由反粒子构成的,反质子、正电子都属于反粒子,它们分别与质子、电子的质量、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那么,根据你的理解,下列关于反氢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12.如图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的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
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13.一只质量为60kg 的氧气瓶,刚启用时瓶内氧气密度为ρ.使用半小时,氧气瓶的质量变为35kg ,
瓶内氧气的密度为1/2ρ,再使用一段时间,氧气瓶的质量变为20kg ,此时瓶内的氧气密度应为 A .1/3ρ
B .1/4ρ
C .1/5ρ
D .1/6ρ
14.50mL 水和50mL 酒精混合,则该混合液的密度(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 3)
A .大于0.9×103kg /m 3
B .小于0.9×103kg /m 3
C .等于0.9×
103kg /m 3
D
.无法判断
B
A
C
D
A
B C D
15.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
脚印,如图所示,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利用冰的密度,只要测量出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 A .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 B .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C .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D .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
二、填空作图题(第16~24小题每空格1分,第25、26小题各2分,共29分)
16
.熟透了的苹果离开树枝后,总是落向地面,这是由于苹果受 力的作用,这个力是
对苹果施加的,力的方向是 .
17.如图所示为几种常见仪器的使用过程,指出其中的使用不当之处:
甲: . 乙: .
丙: .
18.科学家对摩擦起电现象进行如下思考:毛皮和橡胶棒两个物体本来是不带电的,
经过摩擦后橡胶棒能吸引小纸屑,说明它 .从上述现象中可以确定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中一定有某种带电微粒存在,而且这个微粒能通过摩擦,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该微粒就是 ,它是 (汤姆生/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的.
19.如图所示,正在使用的弹簧测力计指针指在某一位置.这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是 N ,分度值是 N .图中所测物体的重力是 N .
20.2014年11月12日,已经飞行10年的彗星探测器“罗塞塔”号搭载的登陆器降落在“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表面,该彗星的引力只有地球的1/100000.登陆器在地球上所受重力为270N ,当它在该彗星表面时,质量为 kg ,所受重力为 N .(g 取10N/kg ) 21.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写道:“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有二丈长,碗口粗.若改用国际单
位制,则该棒的体积约为0.2m 3,质量约为6750kg . ⑴ 孙悟空的“金箍棒”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kg/m 3.
⑵ 目前已知地球上密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属锇,它的密度是22.5×103kg /m 3,如果“金箍棒”用金属锇制成,则其质量为 kg .
22.在比较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前后总体积大小的实验中,在直玻璃管中应先注入 ,目的
是 .为使实验观象更明显,应选用内径较 的玻璃管.
23.如图所示,有两根粗细、长短相同的铜棒的铁棒,在两根棒上以酒精

乙 丙
积雪 冰层


灯为中心用蜡对称粘上几根火柴.当酒精灯加热时,会发现火柴掉下来的顺序如图中的箭头所示,而且是铜棒下面的火柴先掉光.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⑴热从物体温度
的部分沿着物体传到温度的部分;
⑵两根棒中导热性能好的是

24.妈妈买了一只银手镯,为了初步判断是不是纯银制成的,小明利用首饰店的电子天平、溢水杯、大小合适的烧杯、水等进行了如下实验:
⑴将电子天平放在桌面上,调节底板水平;
⑵将手镯放在电子天平的托盘上,液晶屏显示如图,则手镯的质
量为g;
⑶用电子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为22.06 g;
⑷将手镯浸没到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用烧杯收集溢出来的水;
⑸用电子天平测量溢出来的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24.46 g.
①手镯的密度为g/cm3(保留一位小数).
②由于溢水管口残留有少量水,由此会导致测得的密度偏 (小/大).
25.撑竿跳高运动员在跳起的过程中,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重力,一个是弯曲的撑竿对他的弹力.设运动员的体重为600N,弹力的作用点可以认为通过人的重心,方向是斜向上45°,大小为900N,请画出运动员在如图所示位置时受到的弹力的示意图.
26.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一质量为1kg的快速运动的物体,当它遇到表面粗糙的斜坡时,它将冲上斜坡并滑行一段距离,请在图中画出该物体在斜坡上滑行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5.23g
三、解答探究题(第27小题5分,第28小题6分,第29小题6分,第30小题8分,第31题
5分,第32题11分,共41分)计算型问题解答时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运算过程,直接写出结果的不能得分.
27. “气凝胶”是一种多孔状、类似海绵结构的硅元素固体,孔状内有99.8%的空间,如图所示.这
种新材料密度仅为3kg/m 3,看似脆弱不堪,其实非常坚固耐用,最高能承受1400℃的高温.因为它耐磨且富有弹性,据悉2018年美国宇航局派宇航员登陆火星时,就用它做成隔热宇航服. ⑴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金属块上涂上6×10-3m 厚的“气凝胶”,结果在1kg 的炸药爆炸中“气凝胶”毫发无损.若金属块的表面积为5m 2,则覆盖在金属块上的“气凝胶”质量为多少千克?
⑵ 某大型飞机采用现在盛行的超高强度结构钢制造,重1.17×106N ,若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则需“气凝胶”的质量为多少千克?(g 取10N/kg ,钢的密度为7.8×103kg/m 3)
28.小明和同学一起到“南京明文化村·阳山碑材”景区游玩.那是明朝建筑皇陵时采集石材的地方.他
们看到一块当时留下的长方体形状的巨大碑身,如图甲所示,十分惊讶:要搬运如此巨大的碑身,该有多困难啊!他们想知道碑身的质量究竟有多大,于是用圈尺测出碑身高51m 、宽14m 、厚4.5m ,并从附近找到一些与碑身材料相同的小石块带回学校,利用实验室的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测量过程如下.
①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平衡时砝码规格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② 量筒中装适量水,读出体积为60cm .小明用细线将小石块悬挂后放入量筒中,水面静止后如图丙所示.
根据上述测量结果,请计算:
50g
20g
10g
乙 mL
100 80 60 40 20


⑴ 小石块密度多大?
⑵ 碑身的质量多大?
29.小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利用天平(砝码)、量筒、烧杯和细线等器材,对某种合金和水进行
了探究.
⑴ 小明首先对该种合金材料制成的不同合金块进行探究.
①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游码归零后,若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a )所示,则应将平衡螺
母向
(左/右)端调节;
② 图(b )是正确测量合金块质量时使用砝码情况和游码的位置,它的质量为 g ; ③ 图(c )是他用量筒测量②中合金块体积的情景,则该合金块的体积是 cm 3; ④ 换用大小不同的合金块,重复上述测量.他得到不同合金块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 像如图(d )所示.由图像可知,合金块的质量与体积成 比; ⑤ 通过上述探究,若合金块的体积为l0cm 3,则它的质量m = g ;
⑵ 小明接着对水进行探究,描绘出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线如图(e )中甲所示.他分析后发现,由于误将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当作了水的质量,导致图线甲未经过坐标原点.由此推断:水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线应是图(e )中 (乙/丙/丁)
(b ) (a ) (c ) (d ) (e )
30.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同学们准备测量食用油的密度.他们选取的实验器材有:食用油、量筒、天平(带砝码)、烧杯.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小明和小华同学分别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请在方案中的空白处填空:
方案一:
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⑵向烧杯中倒入一些食用油,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食用油的质量为;
⑶再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测出食用油的体积V;
⑷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
方案二:
⑴将天平置于水平台后,立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⑵用天平测出装有适量食用油的烧杯的总质量m1;
⑶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中,记录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V;
⑷测出烧杯及剩下食用油的总质量m2;
⑸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 .
【评估与交流】
⑴请分别找出两种方案中的不足之处:
方案一:;
方案二:.
⑵为减小误差,你准备选择方案________来做实验,为顺利完成该实验,该方案中不足之处应
改为:

31.体育课所用的铅球都是实心球,但同学们对制作“铅球”的材料是不是纯铅产生疑问,请你设计一种鉴别方法来探究这一问题.
⑴所需的实验器材是.
⑵简要写出相应的实验步骤和判断方法:
32.小华每天要喝蜂蜜,但她发现,同一瓶里的蜂蜜,它的粘性有时大有时小,这是为什么呢?是
不是蜂蜜的粘性可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粘性越小,温度越低,粘性越大呢?
小华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将蜂蜜分装入三个小瓶,一瓶放在冰箱内,一瓶放在室内,另一瓶用微波炉加热一会儿,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试管,用三支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分别同时滴到同样倾斜放置着的试管内壁上,如图甲所示,观察各滴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并进行比较.
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小华顺利完成了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蜜蜂 在冰箱中 在室内 经微波炉加热
温度 较低 一般 较高 流淌时间 较长
一般
较短
根据上述实验:
⑴ 小华得出的结论是:随着温度的增高,蜜蜂的粘性 . ⑵ 这一结论可以用图乙中 的图像来表示.
⑶ 在上述探究过程中,小华运用了转换法将不能直接测量的 转化成可以测量 .
⑷ 在上述探究过程中,小华经历了探究思维程序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归纳分析、 .
⑸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上述结论的有关实例,如
. ⑹ 生活中,有专门测量液体粘性大小的仪器——粘滞计,其构
造如图丙所示,在圆筒容器A 中有一个可以绕轴转动的圆柱体B ,它通过缠绕的绳子连接在滑轮C 和砝码D 上,被测液体E 注入圆筒和圆柱体之间的环形空间中.
请你解释粘滞计的工作原理:将被测液体注入后,释放砝码.在重力的作用下砝码向下运动,通过滑轮和绳子对圆柱
体施加一个力,使圆柱体转动.注入不同的液体,圆柱体转动的速度不同,根据速度的不同就可以比较出液体 的大小.当将同一种液体加热后注入,会发现圆柱体转动的速度将变 .

粘性
粘性 粘性
粘性
温度
温度
温度
温度
O
O
O
O
A
B
C
D


B A C
D
E

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二、填空作图题(第16~24小题每空格1分,第25、26小题各2分,共29分)
16.重 地球 竖直向下
17.甲: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没有与拉力方向一致
乙:用手拿砝码
丙: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液体凹面的底部相平 18.带电(或有电) 电子 汤姆生 19.5 0.2 2.2 20.27 2.7×10-3 21.⑴ 33.75×103
⑵ 4500
22. 水 记录水和酒精混合前的总体积 小 23.⑴ 高 低
⑵ 铜
24.25.23 10.5 大
25.图略(作用点在手上,弹力方向只要向上,但箭头旁必须标注弹力的大小,否则全错) 26.图略(箭头旁必须标注重力的大小,否则全错)
三、解答探究题(第27小题5分,第28小题6分,第29小题6分、第30题8分,第31题5分,
第32题11分,共41分)计算型问题解答时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运算过程,直接写出结果的不能得分.学生答卷中,如用其他解法,只要解答正确,参照下面的评分标准同样给分.最后结果如单位错误扣1分.
27.⑴ “气凝胶”的体积V 1=31065-⨯⨯m 3=3×10-2 m 3 --------------------------------------- 1分 “气凝胶”的质量2
111033-⨯⨯==V m ρkg=9×10-2kg ------------------------------- 1分
⑵ 钢结构飞机质量10
1017.16
2⨯==g G m kg=1.17×105kg ---------------------------- 1分 飞机的体积3
52
210
8.71017.1⨯⨯==

ρm V m 3
=15m 3 ---------------------------------------- 1分
需“气凝胶”的质量15322⨯==V m ρkg=45kg --------------------------------------- 1分
28.⑴ 小石块的质量m 1=81g ----------------------------------------------------------------------- 1分
小石块的体积V 1=30mL--------------------------------------------------------------------- 1分 小石块的密度1
1
V m =
ρ ---------------------------------------------------------------------- 1分 30
81
=
g/cm 3=2.7×103kg/m 3 ------------------------------------------------------------------ 1分 ⑵ 碑身体积V 2=5.41451⨯⨯m 3=3213 m 3 ----------------------------------------------- 1分
碑身质量3213107.23
22⨯⨯==V m ρkg=8.7×106kg ---------------------------- 1分
29.⑴ ①左(1分) ②34(1分) ③ 5(1分) ④ 正(1分) ⑤68(1分)
⑵ 丙(1分)
30.【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方案一:⑵ m 2-m 1 -------------------------------------------------------------------------------- 1分 方案二:⑸
V
m m 1
2- --------------------------------------------------------------------------- 1分 【评估与交流】
⑴ 方案一的不足之处:第⑶步中,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时,会有一部分油剩余在烧杯中,使测量出的食用油体积偏小,实验误差偏大. ------------------------------- 2分 方案二的不足之处:第⑴步中调节平衡螺母前,没有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 ---------------------------------------------------------------------------------------------- 2分 ⑵ 准备选择方案一,把第⑴和第⑵步合并,改成:向烧杯中倒入一些食用油,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 1;在第⑷步前加一步:“测出烧杯和烧杯中剩余油的总质量m 2”或准备选择方案二,第⑴步改成:将天平置于水平台后,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 2分
31.说明:考虑到铅球的质量和体积均超出实验室的天平和量筒的测量范围,因此,应从实际
生活中找到测量质量和体积的工具和方法.如:可用磅秤、台秤、电子秤等测出铅球的质量;铅球的体积可用排水法测量,也可以通过测量铅球的半径,再结合体积计算公式算出.本题只要方法合理即可.
⑴ 合理的器材 ------------------------------------------------------------------------------------- 2分 ⑵ 合理的步骤和判断方法 --------------------------------------------------------------------- 3分 32.⑴ 变小(1分) ⑵ B (2分)
⑶ 粘性大小(1分) 流淌时间(1分)
⑷ 建立假说(或猜想)(1分) 设计实验(1分) 得出结论(1分)
⑸ 食用花生油在夏天粘性变小(或冬天花生油很难从瓶子里倒出来,拔丝苹果要趁热吃等)(1分)
⑹ 粘性(1分) 快(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