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分式与二次根式公式定理3
初中九年级数学课教案:二次根式与分式方程
初中九年级数学课教案:二次根式与分式方程一、引言二次根式与分式方程是初中九年级数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二次根式的定义、性质以及分式方程的解法。
通过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学习活动的展开,学生将能够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点讲解1. 二次根式的定义与性质:二次根式是指形如√n(n为非负实数)的表达式。
学生需要了解二次根式的定义及其性质,如存在两个非负实数a和b,使得√n = a-b,其中a≥b。
2. 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法则:学生需要学习如何对二次根式进行化简和运算。
化简时,学生可以利用平方根的性质进行变形,如√ab = √a * √b,√a^2 = a等。
在运算时,学生需要注意遵循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法则。
3. 分式方程的解法:分式方程是指方程中包含有分式的方程。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解决分式方程,并在解题过程中掌握处理分式的技巧。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消去分母或通分的方法来求解分式方程。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活动: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动力(10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和复习之前学过的与二次根式和分式方程相关的知识,以活跃课堂氛围。
2. 知识点讲解与示范(30分钟)2.1 二次根式的定义与性质的讲解教师通过示例和图示向学生介绍二次根式的定义与性质,帮助他们理解二次根式的意义和特点。
2.2 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法则的讲解教师通过多个例子向学生演示如何对二次根式进行化简和运算。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题来让学生积极参与,并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
2.3 分式方程的解法的讲解教师向学生解释分式方程的概念,并教授解决分式方程的方法。
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实际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解题思路,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练习活动(40分钟)3.1 分组合作训练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解决一些与二次根式和分式方程相关的问题。
学生可以通过彼此交流和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并及时向教师请教。
数学中的二次根式与分式方程
数学中的二次根式与分式方程二次根式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概念,与之相关的分式方程也是数学中一个常见且有挑战性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二次根式的定义、性质以及与分式方程的关系,并通过例题进行具体说明。
一、二次根式的定义与性质1. 定义:二次根式是形如√a 的数,其中 a 为非负实数。
其中,√a 可以理解为满足b^2 = a 的非负实数b。
在二次根式中,a 称为根式的被开方数,b 称为根式的值。
2. 性质:(1)二次根式的值是不唯一的,因为一个数的平方可能有两个相反的值。
(2)二次根式的乘法:√a * √b = √(a * b)。
即根式的乘积等于被开方数的乘积的二次根式。
(3)二次根式的除法:√a / √b = √(a / b)。
即根式的商等于被开方数的除法的二次根式。
二、分式方程的概念与解法1. 概念:分式方程是一个含有分式的方程,其中方程中至少有一个变量(未知数)存在于分式中。
2. 解法:解决分式方程的关键是将方程中的分式转化为整式,从而得到更简化的等式。
下面将介绍三种常见的解法。
(1)通分法:将方程中的所有分式的分母找出最小公倍数,并使每个分式的分母都等于最小公倍数,然后将方程两边同乘以最小公倍数,消去分母。
(2)消去法:通过观察可以将分式方程进行简化,将分子或分母中某些数值相同的项通过消去的方式,从而得到一个更简单的等式,进而求解。
(3)代换法:对于某些特定的分式方程,可以通过适当的代换使得方程更加简洁,然后利用已知的数学性质求解。
三、例题分析1. 题目:求解方程 3 / (x+2) + 2 / (x-1) = 1解法:采用通分法解此方程。
首先,找到最小公倍数为 (x+2)*(x-1),然后将方程两边同时乘以(x+2)*(x-1),得到 3*(x-1) + 2*(x+2) = (x+2)*(x-1)。
经过展开和整理后,得到 7x - 7 = x^2 + x - 2。
进一步整理后变为 x^2 - 6x + 5 = 0。
数学知识点二次根式与分式的运算
数学知识点二次根式与分式的运算数学知识点:二次根式与分式的运算在数学中,二次根式与分式是常见的运算形式。
二次根式表示被开方数的平方根,而分式则表示数之间的比值。
正确地运用二次根式与分式的运算规则,能够更高效地解决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二次根式与分式的运算方法和规则。
一、二次根式的运算二次根式是形如√a的表达式,其中a为非负实数。
在运算二次根式时,常见的操作有合并同类项、分解因式、有理化等。
1. 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是将同一根号内的数合并,然后再进行开方。
例如:√9 + √4 = √(9+4) = √132. 分解因式分解因式是将根号内的数按照倍数的形式分解,以便于提取出根号外的因式。
例如:√12 = √(4×3) = √4 × √3 = 2√33. 有理化有理化是将二次根式中含有根号的分母进行处理,使其变为分母不含根号的形式。
例如:1/√2 = (1/√2) × (√2/√2) = √2/2二、分式的运算分式是形如a/b的表达式,其中a为分子,b为分母。
分式的运算包括四则运算、化简、通分、约分等。
1. 四则运算分式的四则运算与整数的四则运算类似,根据需要进行加、减、乘、除的操作。
例如:(1/2) + (1/3) = (3/6) + (2/6) = 5/62. 化简化简是将分式的分子与分母进行约分,使其达到最简形式。
例如:4/8 = (4÷4) / (8÷4) = 1/23. 通分通分是将分式的分母化为相同的公共分母,以便于进行加减运算。
例如:(1/2) + (1/3) = (3/6) + (2/6) = 5/64. 约分约分是将分数的分子与分母进行化简,使其达到最简形式。
例如:4/8 = (4÷4) / (8÷4) = 1/2三、综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常常需要综合运用二次根式与分式的运算。
例如:例1:计算√(5+2√6) × √(5-2√6) 的值。
(完整版)八年级下册数学--二次根式知识点整理
二次根式1、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2、解不等式(组):尤其注意当不等式两边乘(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
如:-2x>4,不等式两边同除以-2得x<-2。
不等式组的解集是两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
如{3、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04、绝对值:|a|=a (a≥0);|a|= - a (a<0)一、二次根式的概念一般地,我们把形如 a (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称为二次根号。
★正确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要把握以下五点:(1)二次根式的概念是从形式上界定的,必须含有二次根号“”,“”的根指数为2,即“2”,我们一般省略根指数2,写作“”。
如25 可以写作 5 。
(2)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既可以是一个数,也可以是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
(3)式子 a 表示非负数a的算术平方根,因此a≥0, a ≥0。
其中a≥0是 a 有意义的前提条件。
(4)在具体问题中,如果已知二次根式 a ,就意味着给出了a≥0这一隐含条件。
(5)形如b a (a≥0)的式子也是二次根式,b与 a 是相乘的关系。
要注意当b是分数时不能写成带分数,例如832 可写成8 23,但不能写成 2232 。
练习:一、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二次根式?(1) 6 ;(2)-18 ;(3)x2+1 ;(4)3-8 ;(5)x2+2x+1 ;(6)3|x|;(7)1+2x (x<-12)X≥-2X<5的解集为-2≤x<5。
二、当x 取什么实数时,下列各式有意义?(1)2-5x ;(2)4x 2+4x+1二、二次根式的性质:二次根式的性质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应用与拓展注意a (a ≥0)的性质a ≥0 (a ≥0)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是非负数。
(1)二次根式的非负性(a ≥0,a ≥0)应用较多,如:a+1 +b-3 =0,则a+1=0,b-3=0,即a= -1,b=3;又如x-a +a-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x-a ≥0,a-x ≥0,解得x=a 。
(中考考点梳理)分式与二次根式-中考数学一遍过
考点03 分式与二次根式一、分式 1.分式的定义(1)一般地,整式A 除以整式B ,可以表示成A B 的形式,如果除式B 中含有字母,那么称AB为分式.(2)分式AB中,A 叫做分子,B 叫做分母. 【注意】①若B ≠0,则AB有意义;②若B =0,则AB无意义;③若A =0且B ≠0,则AB=0.学=科网2.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用式子表示为(0)A A C C B B C⋅=≠⋅或(0)A A CC B B C ÷=≠÷,其中A ,B ,C 均为整式. 3.约分及约分法则 (1)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约去,这种变形称为分式的约分. (2)约分法则把一个分式约分,如果分子和分母都是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约去分子和分母中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分子与分母的系数,约去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如果分式的分子、分母是多项式,先分解因式,然后约分.【注意】约分的根据是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的关键是找出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 4.最简分式分子、分母没有公因式的分式叫做最简分式.【注意】约分一般是将一个分式化为最简分式,分式约分所得的结果有时可能成为整式. 5.通分及通分法则(1)通分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为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这一过程称为分式的通分.(2)通分法则把两个或者几个分式通分:①先求各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即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相同因式的最高次幂和所有不同因式的积);②再用分式的基本性质,用最简公分母除以原来各分母所得的商分别去乘原来分式的分子、分母,使每个分式变为与原分式的值相等,而且以最简公分母为分母的分式;③若分母是多项式,则先分解因式,再通分.【注意】通分的根据是分式的基本性质.通分的关键是确定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6.最简公分母几个分式通分时,通常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与所有字母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为公分母,这样的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7.分式的运算(1)分式的加减①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法则: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用式子表示为:a c a cb b b±±=.②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法则: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加减.用式子表示为:a c ad bc ad bcb d bd bd bd±±=±=.(2)分式的乘法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用式子表示为:a c a cb d b d⋅⋅=⋅.(3)分式的除法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用式子表示为:a c a d a db d bc b c⋅÷=⋅=⋅.(4)分式的乘方乘方法则:分式的乘方,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用式子表示为:((nn n a a n b b=为正整数,0)b ≠.(5)分式的混合运算含有分式的乘方、乘除、加减的多种运算叫做分式的混合运算.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 二、根式1.二次根式的有关概念 (1)二次根式的概念形如)0(≥a a 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其中符号叫做二次根号,二次根号下的数叫做被开方数.【注意】被开方数a 只能是非负数.即要使二次根式a 有意义,则a ≥0. (2)最简二次根式被开方数所含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3)同类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被开方数相同的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2.二次根式的性质 (1)a ≥ 0(a ≥0); (2))0()(2≥=a a a ;(3(0)0(0)(0)a a a a a a >⎧⎪===⎨⎪-<⎩;(40,0)a b =≥≥;(50,0)a b ≥>. 3.二次根式的运算 (1)二次根式的加减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在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中,把几个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后,若有同类二次根式,可把同类二次根式合并成一个二次根式. (2)二次根式的乘除0,0)a b =≥≥;0,0)a b ≥>. (3)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顺序与实数的运算顺序一样,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在运算过程中,乘法公式和有理数的运算律在二次根式的运算中仍然适用.考向一 分式的有关概念1.分式的三要素: (1)形如AB的式子; (2),A B 均为整式;学科!网 (3)分母B 中含有字母. 2.分式的意义:(1)有意义的条件是分式中的字母取值不能使分母等于零,即0B ≠. (2)无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为0.(3)分式值为0要满足两个条件,分子为0,分母不为0.典例1 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1B .x ≠0C .x >﹣1且≠0D .x ≥﹣1且x ≠0【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得:100x x +≥⎧⎨≠⎩,解得:x ≥-1且x ≠0.故选:D .1.若分式21xx-在实数范围内无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1 B .x =1C .x =0D .x >1考向二 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基本性质的应用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1)不改变分式的值,把分式的分子、分母中各项的系数化为整数;(2)分式的分子、分母与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典例2 分式233x yxy+中的x 、y 的值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则分式的值为 A .扩大为原来2倍 B .缩小为原来的12倍 C .不变D .缩小为原来的14倍【答案】B【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相关知识.这类题目的一个易错点是:在没有充分理解题意的情况下简单地通过分式的基本性质得出分式值不变的结论.对照分式的基本性质和本题的条件不难发现,本题不符合分式基本性质所描述的情况,不能直接利用其结论.因此,在解决这类问题时,要注意认真理解题意.2.不改变分式的值,下列变形正确的是A .2233a ab b -=-- B .33a ab b -=-- C .55a a b b=--D .7744a a b b=- 考向三 分式的化简与求值约分与通分的区别与联系:1.约分与通分都是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对分式进行恒等变形,即每个分式变形之后都不改变原分式的值; 2.约分是针对一个分式而言,约分可使分式变得简单;3.通分是针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式来说的,通分可使异分母分式化为同分母分式.典例3 把分式x x y -,y x y +,222x y-的分母化为x 2-y 2后,各分式的分子之和是 A .x 2+y 2+2 B .x 2+y 2-x +y +2 C .x 2+2xy −y 2+2D .x 2−2xy +y 2+2【答案】C【解析】由平方差公式将x 2−y 2可化简为(x +y )(x −y ), 故将xx y-的分母化为x 2−y 2后可得()22x x y x y +-,将y x y+的分母化为x 2−y 2后可得()22y x y x y --, 所以分式的x x y -,y x y +,222x y-的分母化为x 2−y 2后,各分式的分子之和为 x (x +y )+y (x -y )+2,展开得x 2+xy +xy −y 2+2合并同类项,得x 2+2xy −y 2+2, 故选C.【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最简公分母,通分的关键是准确求出各个分式中分母的最简公分母,确定最简公分母的方法一定要掌握.求最简公分母的方法是: (i )将各个分母分解因式; (ii )找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iii )找出各分母中不同的因式,相同因式中取次数最高的. 满足(ii )(iii )的因式之积即为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3.下列分式中,是最简分式的是A .2xyx B .222x y -C .22x yx y+- D .22xx + 考向四 分式的运算(1)分式的加减运算:异分母分式通分的依据是分式的基本性质,通分时应确定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2)分式的乘除运算:分式乘除法的运算与因式分解密切相关,分式乘除法的本质是化成乘法后,约去分式的分子分母中的公因式,因此往往要对分子或分母进行因式分解(在分解因式时注意不要出现符号错误),然后找出其中的公因式,并把公因式约去.(3)分式的乘方运算,先确定幂的符号,遵守“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的原则.(4)分式的混合运算有乘方,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有时灵活运用运算律,运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式或整式.注意运算顺序,计算准确.典例4 计算(1-1x)÷221x x x -+的结果是A .x -1B .11x - C .1xx -D .1x x-【答案】B【解析】原式=(x x −1x )÷()21x x -=1x x -. •()21x x -=11x -, 故选B .4.先化简,再求值:2221()211x x x x x x+÷--+-,其中x =4.考向五 二次根式的概念与性质1.二次根式的意义:首先考虑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其次还要考虑其他限制条件,这样就转化为解不等式或不等式组问题,如有分母时还要注意分式的分母不为0.2.利用二次根式性质时,如果题目中对根号内的字母给出了取值范围,那么应在这个范围内对根式进行化简,如果题目中没有给出明确的取值范围,那么应注意对题目条件的挖掘,把隐含在题目条件中所限定的取值范围显现出来,在允许的取值范围内进行化简.典例5 下列各式: ①;②;③;;;.其中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有 A .4个 B .3个 C .2个D .1个【答案】B5的取值范围是 A . B. C .D .典例6 下列二次根式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BCD【答案】Cx 1x ≠1x ≥>1x 0x ≥6;.其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有 A .2个 B .3个C .4个D .5个考向六 二次根式的运算1.二次根式的运算(1)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就是把同类二次根式进行合并.(2)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要注意运算的准确性;要熟练掌握被开方数是非负数.(3)二次根式混合运算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或先去括号). 2.比较分式与二次根式的大小(1)分式:对于同分母分式,直接比较分子即可,异分母分式通常运用约分或通分法后作比较; (2)二次根式:可以直接比较被开方数的大小,也可以运用平方法来比较.典例7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B 6=C 5+=D 4=【答案】A【解析】A 、原式-B 、原式,错误;C 为最简结果,错误;D 、原式,错误, 故选:A .7.已知x =,y =,则y xx y +=_____________.典例8 比较大小:______5(填“>,<,=”). 【答案】>【解析】因为2228,525==,28>25,所以>5.【名师点睛】比较二次根式的大小,可以转化为比较被开方数的大小,也可以将两个数平方,计算出结果,再比较大小.8.设a ,b -1,c ,则a ,b ,c 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A .c >b >a B .a >c >b C .b >a >cD .a >b >c1.下列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 BCD 2.若分式24x x-的值为0,则x 的值是A .2或﹣2B .2C .﹣2D .03.如果把分式xyx y+中的x 和y 都扩大2倍,则分式的值 A .扩大4倍B .扩大2倍C .不变D .缩小2倍4A BCD5.下列关于分式的判断,正确的是A .当x =2时,12x x +-的值为零 B .当x ≠3时,3x x-有意义C .无论x 为何值,31x +不可能得整数值D .无论x 为何值,231x +的值总为正数6.若x 、y 为实数,且|2|0x +=,则2019x y ⎛⎫⎪⎝⎭的值为A .2B .−2C .1D .−17的被开方数相同,则a 的值为 A .1B .2C .23D .328.下列运算中,错误的是 A .x y y xx y y x--=-++ B .a ba b--+=−1C −1D a9.已知 1x <,则 化简的结果是A .1x -B .1x -C .1x --D .1x +10.下列分式是最简分式的是A BCD .22121x x x --+11.若分式11x x -+的值为0,则x 的值为 A .1 B .−1 C .±1D .无解12 A .2B .21x - C .23x -D .41x x --13.若x 、y ()2210y +-=,则x y +的值等于A .1B .32 C .2D .5214a =,则1x x +的值为A .22a - B .2a C .24a -D .不确定15=_____________. 16.当x =_____________时,分式323xx -+的值为零.17.比较大小:(填“>、<、或=”)18.当a =2_____________.19.已知a ,b 互为倒数,代数式222a ab b a b+++÷11a b ⎛⎫+⎪⎝⎭的值为_____________.20.已知::2:3:4x y z =,则23x y zx y z+--+的值为_____________.21.计算:(1)|1|+(2018−π)0;(2+((.22.先化简,再求值:221a b a b a b⎛⎫-÷ ⎪--⎝⎭,其中1a =+,1b =-.23.先化简,再求值:2-,其中,.24.先化简,再求值:2212111121m m m m m -⎛⎫-÷- ⎪+--+⎝⎭,其中m 为一元二次方程230x x +-=的根.1.(2018·德阳市)下列计算或运算中,正确的是A .=B =C .÷=D .-=2.(2018·兰州市)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 BCD3.(2018·绥化市)若y =x 的取值范围是 A .12x ≤且0x ≠ B .12x ≠C .12x ≤D .0x ≠4.(2018·绥化市)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 .2235a a a +=B 5=-C .3412a a a ⋅=D .0(π3)1-=5.(2018·曲靖市)下列二次根式中能与合并的是ABCD6.(2018·上海市)的结果是A.4 B.3C.D7.(2018·日照市)计算:(12)−1+tan30°•sin60°=A.﹣32B.2C.52D.728.(2018·莱芜市)若x,y的值均扩大为原来的3倍,则下列分式的值保持不变的是A.2xx y+-B.22yxC.3223yxD.()222yx y-9.(2018·陇南市)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10.(2018·毕节市)观察下列运算过程:1========-……请运用上面的运算方法计算:+=____________.11.(2018____________.12.(2018·莱芜市)如图,正三角形和矩形具有一条公共边,矩形内有一个正方形,其四个顶点都在矩形的边上,正三角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和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___.13.(2018·镇江市)=____________.14.(2018·梧州市)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 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15.(2018·巴彦淖尔市)化简3m m ++269m -÷23m -的结果是____________. 16.(2018·绥化市)当2x =时,代数式211()x x x x x+++÷的值是____________.17.(2018·大连市)计算:+2)2+22-.18.(2018·百色市)已知a 2=19,求22211118a a a --+-的值.19.(2018·福建省b 卷)先化简,再求值:2211(1)m m m m+--÷,其中m .20.(2018·锦州市)先化简,再求值: 233212,322x x x x x x +-+-÷=++(其中.21.(2018·毕节市)先化简,再求值:22214244aa a a a a ⎛⎫-÷⎪--++⎝⎭,其中a 是方程a 2+a ﹣6=0的解.22.(2018·兰州市)计算:101()(π3)1tan452--+-+-.23.(2018·甘孜州)(1()03.144cos45--π- ;(2)化简:2211x xx x x ÷---.24.(2018·益阳市)化简:2()y x y x y x y x+-+⋅+.25.(2018·莱芜市)先化简,再求值:233(111a aa a a -+÷--+,其中a +1.26.(2018·曲靖市)先化简,再求值(1a b -﹣22b a b -)÷2222+a ab a ab b --,其中a ,b 满足a +b ﹣12=0.27.(2018·梧州市)解不等式组36451102x xx x -≤⎧⎪++⎨<⎪⎩,并求出它的整数解,再化简代数式2321x x x +-+•(3x x +﹣239x x --),从上述整数解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数,求此代数式的值.28.(2018·抚顺市)先化简,再求值:(1﹣x +31x +)÷2441x x x +++,其中x =tan45°+(12)−1.1.【答案】B 【解析】∵分式21xx-在实数范围内无意义, ∴1﹣x =0,即x =1, 故选:B .3.【答案】D 【解析】A 、2xy x =yx,错误; B 、222x y -=1x y -,错误;C 、22x y x y +-=1x y -,错误;D 、22xx +是最简分式,正确. 故选D .4.【答案】21x x -;163.【解析】2221()211x x x x x x+÷--+- =2(+1)2(111)()()x x x x x x x --÷-- =2()(+1)111)(x x x x x x -⋅-+ =21x x -, 当x =4时,原式=2416413=-. 5.【答案】B【解析】根据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的条件知,要使.故选B .6.【答案】B= =, =,∴. 故选:B .8.【答案】D【解析】a −1),b ,c ), >1,∴a >b >c .故选D . 101x x -≥⇒≥【解析】A、该二次根式符合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故本选项正确;B、该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中含有分母,所以它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故本选项错误;C、该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中含有能开得尽方的因数4,所以它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故本选项错误;D、该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中含有能开得尽方的因数9,所以它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最简二次根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2.【答案】A【解析】∵分式24xx-的值为0,∴x2﹣4=0,解得:x=2或﹣2.故选:A.3.【答案】B【解析】把分式xyx y+中的x和y都扩大2倍,则22222x y xyx y x y⋅=++,故选B.5.【答案】D【解析】A选项:当x=2时,该分式的分母20x-=,该分式无意义,故A选项错误.B选项:当x=0时,该分式的分母为零,该分式无意义.显然,x=0满足x≠3.由此可见,当x≠3时,该分式不一定有意义,故B选项错误.C选项:当x=0时,该分式的值为3,即当x=0时该分式的值为整数,故C选项错误.D选项:无论x为何值,该分式的分母x2+1>0,该分式的分子3>0.由此可知,无论x为何值,该分式的值总为正数,故D选项正确.故本题应选D.【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与分式概念相关的知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并不是分母中的x的值不等于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是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且分式的分子等于零.在分式整体的符号为正的情况下,分式值的符号由分子与分母的符号共同确定:若分子与分母同号,则分式值为正数;若分子与分母异号,则分式值为负数.【解析】由非负数的性质可得:x+2=0,y−2=0,即x=−2,y=2,∴2019xy⎛⎫⎪⎝⎭=(−1)2019=−1.故选C.7.【答案】D【解析】31+4,2a a a=-=解得,故选D.8.【答案】D【解析】A.x y y xx y y x--=-++,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a ba b--+=−1,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1,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a|,错误,故符合题意.故选D.9.【答案】B【解析】∵x<1,∴x-1<0x-1|=1-x.故选:B.10.【答案】C【解析】A选项:化简该分式,得()222a ba ab bam am m+++==,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选项:化简该分式,得623xy xya a=,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项:对该分式的分子进行因式分解,得()()222111x xxx x+--=.由此可见,该分式的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符合最简分式的定义,故C选项符合题意.D选项:化简该分式,得()()()22211112111x xx xx x xx+--+==-+--,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应选C.11.【答案】A【解析】∵分式11x x -+的值为0,∴|x |−1=0,且x +1≠0,解得:x =1.故选A . 12.【答案】B(13x -−11x -)•(x −3)=13x -•(x −3)−11x -•(x −3)=1−31x x --=21x -.故选B . 15==. 16.【答案】3【解析】依题意得:3﹣x =0且2x +3≠0.解得x =3,故答案为:3.17.【答案】<【解析】将两式进行平方可得:(2=12,(2=18,因为12<18,所以<18.【答案】3- 【解析】∵()()2121214122121a a a a a a +--==-++,∴当a =2时,原式=1223-⨯=-.故本题应填写:3-.19.【答案】1 【解析】对待求值的代数式进行化简,得22211a ab b a b a b ++⎛⎫÷+ ⎪+⎝⎭()2a b a b a b ab ++⎛⎫=÷ ⎪+⎝⎭()ab a b a b =+⋅+ab =, ∵a ,b 互为倒数,∴ab =1,∴原式=1.故本题应填写:1.20.【答案】411【解析】根据分式的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解答.∵::2:3:4x y z =,∴可设234x k y k z k ===、、,∴226444323121111x y z k k k k x y z k k k k +-+-===-+-+, 故答案为:411.21.【答案】(1);(2)【解析】(1)原式−1−+1=.(2)原式=3−−5=2−.22.【答案】化简见解析,结果为. 【解析】221a b a b a b ⎛⎫-÷ ⎪--⎝⎭ ()()a b a b a a b a b b+--+=⋅- ()()a b a b b a b b+-=⋅- a b =+,当1a =+,1b =时,原式11++-=23.【答案】8-+.【解析】原式2(2)x y x y =---+22x y x y =--+-2y =-.当34x y ==,时,原式=2−2×4=4 −8. 24.【答案】化简见解析,结果为13. 【解析】原式=()()()22122111111m m m m m m m --+--÷++-- =()()()()21121112m m m m m m m ---⋅++-- =()1111m m m m --++=()()11m m m m --+ =()11m m + =21m m +. 由m 是方程230x x +-=的根,得到23m m +=,所以原式=13.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答案】B【解析】A 、=,此选项错误; B =,此选项正确;C 、÷=D 、-=,此选项错误;故选:B .2.【答案】B【解析】A =不是最简二次根式,错误;B 是最简二次根式,正确;C =不是最简二次根式,错误;D =不是最简二次根式,错误,故选B .3.【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知:1200x x -≥⎧⎨≠⎩,解得:12x ≤且0x ≠, 故选A .4.【答案】D 【解析】A. 23a a +=5a ,故A 选项错误;B. =5,故B 选项错误;C. 347a a a ⋅=,故C 选项错误;D. 0(π3)1-=,故D 选项正确,故选D.5.【答案】B【解析】A =,不能与B 合并,故该选项正确;C =不能与D 3不能与故选B .6.【答案】C【解析】,故选C .7.【答案】C【解析】(12)−1+tan30°•sin60°=2+12 =52, 故选C .9.【答案】x >3有意义, ∴x ﹣3>0,∴x >3, ∴x 的取值范围是x >3,故答案为:x >3.10.【解析】原式=12﹣1)+12+12+ (12)+12=12…). 11.【答案】6【解析】原式.故答案为:6.12.【答案】2【解析】设正三角形的边长为a ,则12a 2解得a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故答案是2.13.【答案】2,故答案为2. 14.【答案】x ≥3【解析】由题意可得:x ﹣3≥0,解得:x ≥3,故答案为:x ≥3.15.【答案】1 【解析】3m m ++269m -÷23m - =()()63·3332m m m m m -+++- =333m m m +++ =1,故答案为1.16.【答案】3【解析】原式221()1x x x x x x +=+⋅+ =2(1)1x x x x +⋅+ 1x =+,当2x =时,原式213=+=,故答案为:3.17.【答案】294【解析】原式﹣14=294. 18.【答案】16- 【解析】原式=22121a a a ---()﹣118 =221a ---118, ∵a 2=19,∴原式=2191--﹣118=﹣318=﹣16.19.【解析】2211(1)m m m m+--÷ =()()2111m m m m m m +-⋅+- =()()111m m m m m +⋅+- =11m -,当m +1时,原式==. 20.【答案】11;12x -- 【解析】原式=()23322)21x x x x ++-⨯+-( , ()()22433221x x x x x +--+=⨯+-,()()21221x x x x -+=⨯+-,11x =-, 当x =3时,原式=113-=12-. 21.【答案】13 【解析】22214244a a a a a a ⎛⎫-÷ ⎪--++⎝⎭ =()()()()222222a a a a a a -++⋅+-=2222a a a a a--+⋅- =222a a a a-+⋅-, =2a a +,由a 2+a ﹣6=0,得a =﹣3或a =2,∵a ﹣2≠0,∴a ≠2,∴a =﹣3,当a =﹣3时,原式=32133-+=-. 22.1.【解析】101()(π3)1tan 2--+-+-45°=2111-++1=.(2)2211x x x x x ÷--- =()()211·1x x x x x+---x =x (x +1)-x=x 2.24.【答案】x 【解析】原式=222x y y x y x y x-++⋅+ =2x x y x y x+⋅+ =x .25.【答案】【解析】当a +1时,原式=()()333111a a a a a a++-+⨯-+=()()4111a a a a a+⨯-+ =41a -. 26.【答案】原式=1a b+=2 【解析】(1a b -﹣22b a b -)÷2222+a ab a ab b -- =()()()()2•a b a b b a b a b a a b -+-+-- =1a b+, 由a +b ﹣12=0,得到a +b =12, 则原式=112=2. 27.【答案】原式=11x -,当x =2,原式=1. 【解析】解不等式 3x ﹣6≤x ,得:x ≤3, 解不等式4510x +<12x +,得:x >0, 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0<x ≤3,所以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为 1、2、3, 原式=()231x x +-•[()()2333x x x x --+- ()()333x x x -+-] =()231x x +-•()()()()1333x x x x --+- =11x -, ∵x ≠±3、1,∴x =2, 则原式=1.28.【答案】-1 5【解析】原式=(21311xx x-+++)÷()221xx++=()()()2 221·12x x xx x +-+++=22xx -+,当x=tan45°+(12)−1=1+2=3时,原式=231235-=-+。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非常全面
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1、二次根式: 形如)0(≥a a 的式子。
①二次根式必须满足:含有二次根号“”;被开方数a必须是非负数。
②非负性考点:几个非负数相加为0,那么这几个数都为0.如:-+++=2310a b c 则:30,10,0a b c -=+==2、最简二次根式:满足:①被开方数不含分母;②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的二次根式。
3、化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和步骤:(1)如果被开方数含分母,先利用商的算数平方根的性质把它写成分式的形式,然后利用分母有理化进行化简。
(2)如果被开方数是小数就化成分数,带分数化成假分数,是多项式就先分解因式。
4.同类二次根式: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被开方数相同的几个二次根式就是同类二次根式。
5、二次根式有关公式 (1))0()(2≥=a a a (2)⎩⎨⎧<-≥==)0a (a )0a (aa a 2(3)乘法公式)0,0(≥≥∙=b a b a ab (4)除法公式(0,0)a aa b b b=≥> (5)完全平方公式222()2a b a ab b ±=++ 平方差公式:22()()a b a b a b -=+- (6)01(0)a a =≠ 1-=nn aa6、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则:先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
7、二次根式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
二次根式计算的最后结果必须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a 2+b 2=c 2。
①已知a ,b ,求c ,则c=22a b + ②已知a ,c ,求b,则b=22c a -③已知b ,c 求a ,则a=22c b - 没有指明直角边和斜边时要分类讨论2.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三边长a,b,c 满足a 2+b 2=c 2。
初中数学定理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定理公式汇编一、数与代数1.数与式(1)实数实数的性质:①实数a 的相反数是—a,实数a 的倒数是a1(a≠0);②实数a 的绝对值:⎪⎩⎪⎨⎧<-=>=)0()0(0)0(a a a a a a ③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二次根式:①积与商的方根的运算性质:b a ab ⋅=(a≥0,b≥0);ba ba =(a≥0,b>0);②二次根式的性质:⎩⎨⎧<-≥==)0()0(2a a a a a a (2)整式与分式①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n m n m a a a +=⋅(m、n 为正整数);②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n m n m a a a -=÷(a≠0,m、n 为正整数,m>n);③幂的乘方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n n n b a ab =)((n 为正整数);④零指数:10=a (a≠0);⑤负整数指数:nn a a 1=-(a≠0,n 为正整数);⑥平方差公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即22))((b a b a b a -=-+;⑦完全平方公式: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即2222)(b ab a b a +±=±;分式①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即m b m a b a ⨯⨯=;m b ma b a ÷÷=,其中m 是不等于零的代数式;②分式的乘法法则:bdacd c b a =⋅;③分式的除法法则:)0(≠=⋅=÷c bc adc d b a d c b a ;④分式的乘方法则:n nn b a b a =((n 为正整数);⑤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则:c ba cbc a ±=±;⑥异分母分式加减法则:bccdab b d c a ±=±;2.方程与不等式①一元二次方程02=++c bx ax (a ≠0)的求根公式:)04(2422≥--+-=ac b aac b b x 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ac b 42-=∆叫做一元二次方程02=++c bx ax (a≠0)的根的判别式:⇔>∆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0方程没有实数根;③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设1x 、2x 是方程02=++c bx ax (a≠0)的两个根,那么1x +2x =a b -,1x 2x =ac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①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②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③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3.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函数y=kx+b(k、b 是常数,k≠0)的图象是过点(0,b)且与直线y=kx 平行的一条直线;一次函数的性质:设y=kx+b(k≠0),则当k>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k<0,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函数kx y =的图象是过原点及点(1,k)的一条直线。
数学中的二次根式与分式
数学中的二次根式与分式在数学中,二次根式和分式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两个概念。
它们在解决方程、计算和简化表达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二次根式和分式的定义、性质以及它们在数学中的应用。
一、二次根式的定义与性质二次根式是指根号下包含二次项的表达式。
具体地说,对于一个非负实数a和正整数n,我们定义二次根式√a为满足以下条件的实数x:x的n次方等于a,即x^n = a。
其中,n称为根式的指数,而a则是根式的被开方数。
二次根式的性质如下:1. 非负性质:二次根式的值不会小于0,即根号下的被开方数必须为非负实数。
2. 分解性质:对于一个二次根式√ab,可以将其分解为√a * √b。
3. 合并性质:对于两个同类项的二次根式√a和√b,可以合并为√(a+b)。
4. 化简性质:如果被开方数能够整除完全平方数,那么二次根式就可以化简为一个有理数。
二、分式的定义与性质分式是数学中的一种表达形式,通常由分子和分母组成,中间用分数线分隔。
分式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其中分子表示被除数,分母表示除数。
分式的定义如下:对于两个整数a和b(其中b≠0),我们定义分式a/b为两个整数a和b的比值。
在分式中,a被称为分子,b被称为分母。
分式的性质如下:1. 除法性质:分式表示的是除法运算,即a/b = a÷b。
2. 分子和分母的性质:在一个分式中,如果分子和分母乘(或除)以同一个非零实数k,则分式的值不变。
3. 分式的简化:如果分子和分母有一个公因数,那么可以进行约分,将分式化简为最简形式。
4. 分式的加减乘除:两个分式的加减可以通过通分和化简的方法进行,两个分式的乘除可以通过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的方法进行。
三、二次根式与分式的联系与应用二次根式和分式在数学中经常会有联系,并在解决问题中应用到一起。
1. 化简分式时可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转化。
比如,在分式中出现二次根式时,可以将其转化为最简形式,使得分母中不存在二次根式。
(完整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整理打印版)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a b a b= ⎩⎨- a (a < 0)初中数学定理、公式汇编一、数与代数1. 数与式(1) 实数 实数的性质:1 ①实数 a 的相反数是—a ,实数 a 的倒数是 (a≠0);a②实数 a 的绝对值:⎧a (a > 0)⎪a ⎨0(a = 0)⎪- a (a < 0) ③正数大于 0,负数小于 0,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二次根式:①积与商的方根的运算性质:= ⋅ (a≥0,b≥0);= (a≥0,b >0);②二次根式的性质:= a = ⎧a (a ≥ 0) ⎩ (2)整式与分式①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a m ⋅ a n = a m +n (m 、n 为正整数);②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a m ÷ a n = a m -n (a≠0,m 、n 为正整数,m>n );③幂的乘方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ab )n = a n b n (n 为正整数);④零指数: a 0 = 1 (a≠0);ab a b a 2- b + b 2- 4ac ± ⑤负整数指数: a -n = 1a n(a≠0,n 为正整数);⑥平方差公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即(a + b )(a - b ) = a 2 - b 2 ;⑦完全平方公式: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 它们的积的 2 倍,即(a ± b )2 = a 2 ± 2ab + b 2 ;分式①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a 式,分式的值不变,即b = a ⨯ m ; a b ⨯ m b ac ac= a ÷ m b ÷ m,其中 m 是不等于零的代数式;②分式的乘法法则: ⋅ = ;b d bda c a d ad③分式的除法法则: ÷b d = ⋅ = bc (c ≠ 0) ; bc ④分式的乘方法则: ( a b )n = a b na b(n 为正整数);a ± b⑤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则: ± = ;c c ca d ⑥异分母分式加减法则: cb 2. 方程与不等式= ab ± cd ;bc①一元二次方程 ax 2 + bx + c = 0 (a≠0)的求根公式:x = (b 2 2a - 4ac ≥ 0)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 = b 2 - 4ac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 2 + bx + c = 0 (a≠0)的根的判别式: ∆ > 0 ⇔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 = 0 ⇔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 < 0 ⇔ 方程没有实数根;③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设 x 1 、 x 2是方程 ax 2 + bx + c = 0nb c (a≠0)的两个根,那么 x 1 + x 2 = - a, x 1 x 2 = a;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①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②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③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3. 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函数 y=kx+b(k 、b 是常数,k≠0)的图象是过点(0,b )且 与直线 y=kx 平行的一条直线;一次函数的性质:设 y=kx+b (k≠0),则当 k>0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当 k<0,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函数 y = kx 的图象是过原点及点(1,k )的一条直线。
复习初中数学揭秘二次根式与分式的计算方法
复习初中数学揭秘二次根式与分式的计算方法复习初中数学揭秘二次根式与分式的计算方法初中数学是我们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而在初中数学中,二次根式与分式是常见的数学概念和计算方法。
了解和掌握二次根式与分式的计算方法对于正确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至关重要。
本文将揭秘二次根式与分式的计算方法,帮助大家复习初中数学知识。
一、二次根式的计算方法二次根式是一个数学表达式,其中包含有平方根的形式。
要计算二次根式,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基本方法。
1. 二次根式的化简当二次根式中含有分式、复数时,我们需要进行化简,以方便进行计算。
化简的方法主要有:(1)利用平方根的性质将二次根式中的分式转化为有理数,例如:$\sqrt{\dfrac{9}{4}}=\dfrac{3}{2}$。
(2)将二次根式中的复数部分分离出来,例如:$\sqrt{-4}=\sqrt{4} \cdot \sqrt{-1} = 2i$,其中$i$为虚数单位。
2. 二次根式的加减法二次根式的加减法需要满足根号内的数值和分母相同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计算。
例如:$\sqrt{2}+\sqrt{2}=2\sqrt{2}$。
3. 二次根式的乘法二次根式的乘法可以通过将根号内的数相乘,然后合并同类项得到最简形式。
例如:$\sqrt{3} \cdot \sqrt{5}=\sqrt{15}$。
4. 二次根式的除法二次根式的除法可以通过将根号内数的比值相除,然后将分子和分母进行化简。
例如:$\dfrac{\sqrt{12}}{\sqrt{2}}=\sqrt{6}$。
二、分式的计算方法分式是由分子和分母组成的有理数。
在初中数学中,分式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四则运算和简化。
1. 分式的加减法分式的加减法需要满足分母相同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计算。
例如:$\dfrac{1}{2}+\dfrac{3}{2}=\dfrac{4}{2}=2$。
2. 分式的乘法分式的乘法可以通过将两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分别相乘,然后再将结果化简。
(完整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整理打印版)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初中数学定理、公式汇编一、数与代数1. 数与式(1) 实数实数的性质:①实数a 的相反数是—a ,实数a 的倒数是a1(a ≠0); ②实数a 的绝对值: ⎪⎩⎪⎨⎧<-=>=)0()0(0)0(a a a a a a③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二次根式:①积与商的方根的运算性质:b a ab ⋅=(a ≥0,b ≥0);b a b a =(a ≥0,b >0);②二次根式的性质:⎩⎨⎧<-≥==)0()0(2a a a a a a (2)整式与分式①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n m n m a a a +=⋅(m 、n 为正整数);②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nm n m a a a -=÷(a ≠0,m 、n 为正整数,m>n );③幂的乘方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n n n b a ab =)((n 为正整数);④零指数:10=a (a ≠0);⑤负整数指数:n n aa 1=-(a ≠0,n 为正整数); ⑥平方差公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即22))((b a b a b a -=-+;⑦完全平方公式: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即2222)(b ab a b a +±=±;分式①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即m b m a b a ⨯⨯=;mb m a b a ÷÷=,其中m 是不等于零的代数式; ②分式的乘法法则:bdac d c b a =⋅; ③分式的除法法则:)0(≠=⋅=÷c bcad c d b a d c b a ; ④分式的乘方法则:n nn ba b a =)((n 为正整数); ⑤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则:cb ac b c a ±=±; ⑥异分母分式加减法则:bccd ab b d c a ±=±; 2. 方程与不等式 ①一元二次方程02=++c bx ax (a ≠0)的求根公式:)04(2422≥--+-=ac b aac b b x 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ac b 42-=∆叫做一元二次方程02=++c bx ax (a ≠0)的根的判别式:⇔>∆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0方程没有实数根;③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设1x 、2x 是方程02=++c bx ax (a ≠0)的两个根,那么1x +2x =a b -,1x 2x =ac ;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①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②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③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3. 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函数y=kx+b(k 、b 是常数,k ≠0)的图象是过点(0,b )且与直线y=kx 平行的一条直线;一次函数的性质:设y=kx+b (k ≠0),则当k>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k<0,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函数kx y =的图象是过原点及点(1,k )的一条直线。
初中数学分式与二次根式公式定理_公式总结
初中数学分式与二次根式公式定理_公式总结
第六章分式与二次根式
1 分式与分式方程
11 指数的扩充
12 分式和分式的基本性质
设f,g是一元或多元多项式,g的次数高于零次,则称f,g之比f/g为分式
分式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分数的值不变
13 分式的约分和通分
分式的约分是将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使分式化简
如果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没有一次或一次以上的公因式,且各系数没有大于1的公约数,则此分式成为既约分式既约分式也就是最简分式
对于分母不相同的几个分式,将每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乘以适当的非零多项式,使各分式的分母相同,而各分式的值保持不变,这种运算叫做通分
14 分式的运算
15 分式方程
方程的两遍都是有理式,这样的方程成为有理方程如果有理方程中含有分式,则称为分式方程2 二次根式
21 根式
在实数范围内,如果n个x相乘等于a,n是大于1的整数,则称x为a的n次方根
含有数字与变元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并一定含有变元开方运算的算式成为无理式22 最简二次根式与同类根式
具备下列条件的二次根式称为最简二次根式:(1)被开方式的每一个因式的指数都小于开方次数(2)根号内不含有分母
如果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根式以后,被开方式相同,那么这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根式
23 二次根式的运算
24 无理方程
根号里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无理方程。
初中数学教案二次根式与分式的运算
初中数学教案二次根式与分式的运算教案:二次根式与分式的运算引言:本教案主要介绍初中数学中关于二次根式与分式的运算方法。
二次根式与分式是初中数学中常见的数学概念与运算,掌握好相关的运算方法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与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二次根式的化简、加减乘除运算以及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从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熟练灵活地运用相关的知识与技巧。
一、二次根式的概念与性质1. 二次根式的定义二次根式是指具有形如√a(a≥0)的形式的数。
其中,a被称为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
2. 二次根式的化简(1) 化简二次根式的基本原则:- 化简二次根式时,将其写为2次幂的乘积形式;- 若二次根式中包含平方因子,则将其提出;- 若二次根式中包含互质系数的项,则提出一个公因式。
(2) 化简二次根式的步骤:a. 将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写成素因数的乘积形式;b. 对每个素因数分别进行如下处理:- 若其次数为偶数,则提出并化为普通数;- 若其次数为奇数,则保留在二次根式中,并继续化简。
3. 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1) 加减运算时,要求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相同,然后对应的系数进行加减运算。
(2) 示例:若√a + √b = √c,则有a + b + 2√ab = c.4. 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1) 乘法运算时,直接对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与系数进行乘法运算,并化简结果。
(2) 除法运算时,通过有理化分母的方法,将除法转化为乘法运算进行处理。
二、分式的概念与性质1. 分式的定义分式是指具有形如a/b(b ≠ 0)的形式的数。
其中,a被称为分子,b被称为分母。
2. 分式的化简分式的化简是将一个分式进行约分,使得分子与分母没有共同的约数的过程。
3. 分式的加减运算(1) 加减运算的前提是两个分式的分母相同,然后对应的分子进行加减运算。
(2) 示例:若 a/b ± c/b = (a ± c)/b.4. 分式的乘除运算(1) 乘法运算时,直接对分式的分子与分母进行乘法运算,并化简结果。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整理打印版)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初中数学定理、公式汇编一、数与代数1.数与式(1)实数实数的性质:①实数a 的相反数是—a ,实数a 的倒数是a1(a ≠0);②实数a 的绝对值:)0()0(0)0(aa a a a a③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二次根式:①积与商的方根的运算性质:b a ab (a ≥0,b ≥0);ba ba (a ≥0,b >0);②二次根式的性质:)0()0(2aa a a aa(2)整式与分式①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nm nmaaa(m 、n 为正整数);②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nm nmaaa (a ≠0,m 、n 为正整数,m>n );③幂的乘方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nn nb a ab)((n 为正整数);④零指数:10a(a ≠0);⑤负整数指数:nnaa1(a ≠0,n 为正整数);⑥平方差公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即22))((b ab a b a ;⑦完全平方公式: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即2222)(b ab ab a;分式①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即m b ma ba ;mbm a b a ,其中m 是不等于零的代数式;②分式的乘法法则:bd ac d c b a ;③分式的除法法则:)0(c bcad c db a dc b a ;④分式的乘方法则:nn nba b a )((n 为正整数);⑤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则:c ba cbc a ;⑥异分母分式加减法则:bccdabbd ca ;2.方程与不等式①一元二次方程02cbx ax (a ≠0)的求根公式:)04(2422ac baacbb x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ac b42叫做一元二次方程02c bx ax(a ≠0)的根的判别式: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0方程没有实数根;③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设1x 、2x 是方程02c bx ax(a ≠0)的两个根,那么1x +2x =ab ,1x 2x =ac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①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②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③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3.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函数y=kx+b(k 、b 是常数,k ≠0)的图象是过点(0,b )且与直线y=kx 平行的一条直线;一次函数的性质:设y=kx+b (k ≠0),则当k>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k<0,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函数kx y 的图象是过原点及点(1,k )的一条直线。
(word完整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整理打印版),推荐文档.doc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初中数学定理、公式汇编一、数与代数1.数与式(1)实数实数的性质:①实数 a 的相反数是— a,实数 a 的倒数是1(a≠0);a②实数 a 的绝对值:a( a 0)a 0( a 0)a(a 0)③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二次根式:①积与商的方根的运算性质:ab a b (a≥0,b≥0);a a( a≥ 0, b> 0);b b②二次根式的性质:a2a( a 0) aa(a 0)( 2)整式与分式①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 a m a n a m n ( m、n 为正整数);②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 a m a n a m n ( a≠ 0, m、 n 为正整数, m>n);③幂的乘方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 ab) n a n b n(n为正整数);④零指数: a 0 1 (a≠0);⑤负整数指数: a n1( a ≠ 0, n 为正整数);a n⑥平方差公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即( a b)( a b)a 2b 2 ;⑦完全平方公式: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 2 倍,即 (ab) 2 a 2 2ab b 2 ;分式①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即a a ma a m bb ;b b,其中 m 是不等于零的代数式;m m②分式的乘法法则:a c ac ;b d bd③分式的除法法则:a c a d ad(c 0) ;b db cbc( a ) nn④分式的乘方法则:a n ( n 为正整数);b b⑤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则:a b a bc c c ;⑥异分母分式加减法则:a d ab cdc b;bc2. 方程与不等式① 一 元 二 次 方 程 ax 2bx c 0 (a ≠ 0 ) 的 求 根 公 式 :xbb 2 4ac (b 2 4ac0)2a② 一 元 二 次 方 程 根 的 判 别 式 :b 24ac 叫 做 一 元 二 次 方 程ax 2bx c 0 ( a ≠0)的根的判别式:0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0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0方程没有实数根;③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设x 1 、 x 2 是方程 ax 2 bx c0 ( a ≠ 0)的两个根,那么x1 + x2b c ;= a,x1x2=a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①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②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③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3.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函数 y=kx+b(k 、b 是常数, k≠ 0) 的图象是过点( 0,b)且与直线y=kx 平行的一条直线;一次函数的性质:设 y=kx+b ( k≠ 0),则当 k>0 时,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当k<0,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函数y kx 的图象是过原点及点(1,k)的一条直线。
(完整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整理打印版),推荐文档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初中数学定理、公式汇编一、数与代数1.数与式(1)实数实数的性质:①实数a 的相反数是—a ,实数a 的倒数是(a≠0);a1②实数a 的绝对值:⎪⎩⎪⎨⎧<-=>=)0()0(0)0(a a a a a a ③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二次根式:①积与商的方根的运算性质:(a≥0,b≥0);b a ab ⋅=(a≥0,b >0);ba ba =②二次根式的性质:⎩⎨⎧<-≥==)0()0(2a a a a a a (2)整式与分式①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m 、n 为正整数);n m n m a a a +=⋅②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a≠0,m 、n 为正整数,m>n );n m n m a a a -=÷③幂的乘方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n 为正nnnb a ab =)(整数);④零指数:(a≠0);10=a⑤负整数指数:(a≠0,n 为正整数);n naa1=-⑥平方差公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即;22))((b a b a b a -=-+⑦完全平方公式: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即;2222)(b ab a b a +±=±分式①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即;,其中m 是不等于零的代数式;m b m a b a ⨯⨯=m b m a b a ÷÷=②分式的乘法法则:;bdacd c b a =⋅③分式的除法法则:;)0(≠=⋅=÷c bcadc d b a d c b a ④分式的乘方法则:(n 为正整数);n nn ba b a =)(⑤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则:;c ba cbc a ±=±⑥异分母分式加减法则:;bccdab b d c a ±=±2.方程与不等式①一元二次方程(a≠0)的求根公式:02=++c bx ax )04(2422≥--+-=ac b aac b b x 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c b 42-=∆(a≠0)的根的判别式:02=++c bx ax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0方程没有实数根;⇔<∆0③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设、是方程1x 2x 02=++c bx ax(a≠0)的两个根,那么+=,=;1x 2x a b -1x 2x ac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①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②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③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3.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函数y=kx+b(k 、b 是常数,k≠0)的图象是过点(0,b )且与直线y=kx 平行的一条直线;一次函数的性质:设y=kx+b (k≠0),则当k>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k<0,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函数的图象是过原点及点(1,k )的一条直线。
第3讲 分式与二次根式
数与式
第3课时 分式与二次根式
知识点一:分式的概念及其性质 1. 分式的概念:形如AB(A,B 都是整式,且 B 中含有字母,B≠0)
的式子,叫做分式,其中 A 叫做分式的(1) 分分子子 ,B 叫做分 式的(2) 分分母母 .
【例 1】下列各式中,是分式的是( C )
3 A. 5
x2-x+2 B. 3
13. 若(a+ 2)2 与|b+1|互为相反数,则b-1 a的值为 2++1 1 . 14. 当 1<x<4 时,|x-4|+ x2-2x+1= 3 .
15. 计算:(-3)2-51-1+(-2)0.
解:原式=9-5+1=5.
16. 计算:x-1 4-x2-2x16.
解:原式=x-1 4-(x-4)2x(x+4) =(x-x+ 4)4- (2xx+4) =(x-4)4-(xx+4)=-x+1 4.
ab××dc
ad =(23) bc
.
③分式的乘方:把分式的分子、分母分别(24)
an =(25) bn .
乘乘方方
. 即:abn
④分式的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先算(26) 乘方 ,再算
(27) 乘乘除 ,最后算(28) 加加减减 . 有括号的先算(29)
括括号号里里 的顺序. 要保证最后结果为(30) 最最简简分式 .
有( BB )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
3.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DD )
A. --53yx=-3x5y
B. -a+c b=-ac+b;
C. -ac-b=a-c b
D. -b-a a=a-a b
4. 下列各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
鲁教版初三数学知识点(汇总)
鲁教版初三数学知识点编辑人:鲁东大学08级经济系 李建鹏第一章 分式一、分式1.分式的概念:如果整式A 除以整式B, 可以表示成BA 的形式,且除式B 中含有字母,那么称式子BA 为分式。
其中, A 叫分式的分子,B 叫分式的分母。
注意:①判断一个代数式是否为分式,不能将它变形,不能约分后去判断,即使它约分后是整式也不能说它就是整式,约分之前是分式这个式子就是分式。
如:x 2/x 是分式,虽然约分之后等于x 是整式,但约分前是分式。
②π是常数,所以a/π不是分式而是整式。
2.有理式:整式和分式统称有理式。
(整式的分母中不含有字母)3.关于分式的几点说明:(1)分式的分母中必须含有未知数;(2)分式是两个整式相除的商式,对任意一个分式,分母都不为零;(3)分数线有除号和括号的作用,如:dc b a -+表示(a +b )÷(c -d ); (4)“分式的值为零”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分式有意义(分母≠0),二是分子的值为零,不要误解为“只要分子的值为零,分式的值就是零”。
4.一般的,对分式A /B 都有:①分式有意义 B ≠0;②分式无意义 B=0;③分式的值为0A=0且B ≠0;④分式的值大于0分子分母同号;⑤分式的值小于0分子分母异号。
5.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分式值不变。
二、分式的乘除法1.分式的乘除法则: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做积的分子,分母的积做积的分母; 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分式的乘方是把分式的分子、分母各自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除。
2.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不为1的数)约去,这种变形称为约分。
注意:①当分式的分子分母都是单项式或者是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时,直接约分; ②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是多项式时,将分子和分母分解因式再约分。
3.最简分式: 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式时,这个分式称为最简分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分式与二次根式公式定理
第六章分式与二次根式
1 分式与分式方程
11 指数的扩充
12 分式和分式的基本性质
设f,g是一元或多元多项式,g的次数高于零次,则称f,g之比f/g为分式
分式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分数的值不变
13 分式的约分和通分
分式的约分是将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使分式化简
如果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没有一次或一次以上的公因式,且各系数没有大于1的公约数,则此分式成为既约分式既约分式也就是最简分式
对于分母不相同的几个分式,将每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乘以适当的非零多项式,使各分式的分母相同,而各分式的值保持不变,这种运算叫做通分
14 分式的运算
15 分式方程
方程的两遍都是有理式,这样的方程成为有理方程如果有理方程中含有分式,则称为分式方程
2 二次根式
21 根式
在实数范围内,如果n个x相乘等于a,n是大于1的整数,则称x为a的n次方根
含有数字与变元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并一定含有变元开方运算的算式成为无理式22 最简二次根式与同类根式
具备下列条件的二次根式称为最简二次根式:(1)被开方式的每一个因式的指数都小于开方次数(2)根号内不含有分母
如果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根式以后,被开方式相同,那么这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根式
23 二次根式的运算
24 无理方程
根号里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无理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