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的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管切开的禁忌症
严重出血性疾病或切开部位以下呼吸道梗阻者。
气管切开的优点
易于固定且较安全 多能耐受,适于长期需要人工气道的病
人 易于口腔护理 病人可经口进食 导管较短,官腔较大,易于吸痰 解剖死腔相对减小,气道阻力小 易于鼻咽部分泌物的引流
气管切开的缺点
操作复杂,创伤较大 局部伤口需特殊护理 痊愈后颈部留有瘢痕 并发症较多:
并发症的观察
出血的观察和护理 皮下气肿的观察和护理 伤口感染的观察和护理 内套管堵塞的观察和护理 纵膈气肿和气胸的观察和护理
出血的观察和护理
经常巡视,重点观察病人伤口出血情况,气管切 开术后,伤口及套管内有少量血性物是正常的,一 旦出现伤口及气管套管内不断的渗血,咯出鲜血, 应及时报告医生并立即吸痰,将血性分泌物尽可能 吸出,尽快将病人送手术室,以结扎出血部位,防 止血液流入气管引起窒息。
拔管护理
拔管前先要堵管24-48小时 如活动及睡眠时呼吸平稳,呼吸恢复正常, 可考虑拔管 如堵管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拔出塞子
拔管后1-2天内严密观察呼吸,叮嘱病人不要随 意离开病房,并在病人床旁准备好紧急切开用 品,以便病人再次发生呼吸困难是紧急时使用
气管切开口一般不缝合,可用蝶形胶布将创缘拉拢,促进愈合
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
神经外科 三峡大学仁和医院
教学目标
1、熟悉气管切开的概念和目的
2、了解气管切开术 3、熟悉气管切开的常见并发症 4、掌握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1 气管切开的定义和目的
目录
2 气管切开术
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
3
呼吸道生理功能
鼻(口腔)—咽喉
—气管—支气管—肺
气管切开的定义
气管切开是一种切开颈段气管前臂并插入 适当大小的气管套管,使病人直接经套管呼 吸和排痰的急救手术。
内套管堵塞的观察和护理
行气管切开术后,气管造瘘口是病人呼吸的唯一通道,保持气 管套管通畅是术后护理的关键环节,气管切开后气道出血、气道内 痰痂形成、异物均可造成套管堵塞,如不及时清除,可影响肺通气 或换气功能,导致缺氧窒息。 1)注意观察病人呼吸情况,经常倾听病人的呼吸音,发现异常及 时处理。 2)术后禁用吗啡、可待因、阿托品等镇静剂或麻醉剂。因吗啡、 可待因可抑制病人的咳嗽反射,阿托品可使痰液变粘稠形成干结不 易咳出,造成堵管。 3)金属内套管每6小时更换一次,消毒灭菌后再使用。 4)气道湿化及氧气雾化吸入可促进粘稠的分泌物稀释,易于咳出。
预防脱管
1、气管套管系带应打三个外科结,松紧以容纳一 个手指为宜
2、经常检查系带松紧度和牢固性,告诉家属不得 随意解开或调整系带
3、注意调整系带松紧,手术后1-2天可有皮下气肿, 消退后系带会变松,必须重新系,定时更换系带 4、吸痰时动作轻柔 5、告诉病人勿用力咳嗽
预防脱管
气管套管脱出
立即通知医生,协助重新插入套管。 将病人床头放平,超仰位,试行放入原气套管,若 不成功,迅速打开气管切开包,拆去伤口缝线,用 拉勾对称拉开伤口,在照明及吸引器帮助下撑开原 气管切开处,放入合适套管。
纵膈气肿和气胸的观察和护理
纵膈气肿、气胸是气管切开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 如果观察处理不及时准确,可在短时间断送病人的生 命,在临床护理观察中,如术后病人出现呼吸困难进 行性加重,经检查气导管通畅,分泌物少易抽吸,病 人又无脑水肿时,应考虑有纵隔气肿或者气胸的发生 的可能,及时报告医生协助病人立即做胸透,尽早明 确诊断,同时请心内科、胸外科急会诊,争分夺秒抢 救病人。

气管切开病人的吸痰护理
1)吸痰管及负压的选择,操作前应选好合适的吸痰管及负 压,注意既要避免过大的吸痰管、过高的压力带来气管内 壁的损伤及肺不张,又要避免过小的吸痰管、压力过低导 致不能有效的清除分泌物而过于频繁的反复吸痰,加重气 道损伤。一般吸痰管应选择外径不超过内套管径内径的1/2 带侧孔的硅胶管,负压应在80~150mmHg. 2)吸痰前、后的给氧,吸痰可引起低氧血症,心律失常,低 血压发生。故吸痰前后均应给予预充氧,吸痰前给吸纯氧 或高流量吸氧2~3分钟,吸痰结束后的2到3分钟内仍给予纯 氧吸入。目前大多数呼吸机有纯氧两分钟的设置按钮,只 要吸痰前后按一下按钮即可。
气管切开病人的吸痰护理
3)感染的预防:吸痰增加了感染的危险。每次吸痰必须严 格无菌操作,吸痰前后均洗手、戴消毒手套,口罩、帽子, 带防护面罩。使用一次性吸痰管,遵循先气道后口腔鼻腔的 原则。
4)吸痰时间的控制,每次吸痰过程应在8~15秒结束,每次操 作吸痰次数不能超过三次,以免发生低氧血症及创伤。
伤口感染的观察和护理
伤口感染是气管切开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气管切 口由于受到周围皮肤细菌和呼吸道分泌物的污染,很容易 形成切口感染,它可引起局部组织的破坏,也可引起大血 管破溃出现大出血,甚至还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而造成病 人死亡。术后加强抗感染治疗,保持伤口清洁,这是防止 伤口感染的主要措施。
硅胶气管套管
可于呼吸机完美匹配
人工气道的管理目标
维持人工气道的功能
保持呼吸道的持续通畅 预防可能引起的并发症
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止切口感染 预防脱管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拔管及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一)
1、病人回病房后,应将气管内芯放于床旁抽屉随 手可取处 2、保持气管内通畅 3、若患者频繁咳嗽,听诊有喉鸣音或出现人机对 抗或气道内压力增高或患者烦躁不安出现紫绀或呼 吸困难或血压饱和度下降时要及时吸痰
问题讨论
气管切开的目的
便于呼吸道分泌物的吸引,预防肺部感染。 为机械通气提供一封闭的通道 咽喉部手术时为保持呼吸道通畅,常预防性气管 切开。
保证呼吸道通畅,保证有效通气。
气管切开的适应症
喉梗阻:咽喉部炎症、肿瘤、异物、外伤或瘢痕狭窄等因素 引起的急慢性喉梗阻。
下呼吸道分泌物堵塞
需长时间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预防性气管切开:某些头颈、颌面部、口腔等部位的手术, 为了方便气管内麻醉及防止血液、分泌物进入下呼吸道者。 其他:某些需要气管内麻醉手术而不能经口鼻插管者,呼吸 道异物不能经喉取出者。
环状软骨 甲状软骨 气管软骨环
操作方法(三)
第三步,以左手拇指中指固定 甲状软骨,示指置于环状软骨 上方,右手持刀在选择的穿刺 点做一3~5厘米的切口。
操作方法(四)
第四步:分离各级组 织,暴露气管。
操作步骤(五)
第五步:切开气管,插入 合适的气管套管,吸净分 泌物,检查有无出血。
操作步骤(六)
皮下气肿的观察和护理
皮下气肿是气管切开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多是因手术的处 理不当或病人剧烈咳嗽所致。一般发生于颈部及胸部,严重的可 蔓延至头部、外阴和四肢。 临床中注意仔细观察,并做好记录,皮下气肿的范围有无发展趋 势等都要记录清楚。轻度皮下气肿一般24小时内停止发展,3~5 天可自动吸收消退,严重皮下气肿大约需要2周左右才能自行吸 收。 护士发现病人出现皮下气肿,应立即报告医生,协助病人做胸部 透视,排除纵膈气肿、气胸的可能。还要注意随时防止因皮下气肿 而发生脱管,当皮下气肿逐渐吸收时,及时调整好系带,防止因 脱管发生窒息。
第六步:气管套管用寸带固 定于颈部打死结以牢固固定 (在未用寸带固定前需用手 固定),切口一般不用缝合, 若过长,可在切口上方缝合 一两针,最后用一开口纱布 垫于伤口与套管之间。
LOREM IPSUM DOLOR 气管套管分类:
金属气管套管
内套管可更换,避免痰痂堵管 管道较短,对病人刺激较小,易于吸痰
5)吸痰过程中需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注意观察患者 氧饱和度的监测,若低于90%,需停止吸痰,并充分给氧, 必要时需使用简易呼吸囊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防止切开感染
1、保持颈部切口清洁 2、进营养丰富的半流质饮食,增强抵抗力 3、按医嘱使用抗生素 4、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切口渗出、敷料透湿情况
气管切开盘
出血、皮下气肿或纵膈气肿 气胸、切口感染
气管切开的用物准备和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一)
第一步:病人面朝上平卧, 肩颈部下方垫物使头后仰成 过伸位,使下颏、喉结、胸 骨切迹在同一直线上,气管 向前突出、暴露。
操作方法(二)
第二步,确认解剖标志和穿刺点,吸痰(必要时), 当气管内有气管插管时,要调整气囊位置到声带上方, 以避免损伤气管插管,可以在局部行麻醉,建议选用 2-3软骨之间为穿刺点。
保持呼吸道通畅(二)
4、气管内分泌物粘稠者可用雾化吸入或者蒸气吸入 5、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气道湿化给氧:湿化液为 生理盐水250ml+庆大一支,我们可将一次性头皮针针 头去掉,将针栓与吸氧管拧紧,头皮针套入管内5-8cm, 套管口盖双层纱布,流量2-3滴每分) 6、取平卧位或半卧位,鼓励病人有效的咳嗽、咳痰 7、鼓励病人多饮水、补充体内水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