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上的水单元检测卷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上的水
单元检测卷四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22小题。

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台湾地区水资源结构图,读图回答1-2题。

1. 图中甲、乙分别代表的是
A.蒸发、下渗 B.下渗、入海
C.蒸腾、蒸发 D.蒸发、入海
2. 台湾岛水资源甲、乙两项损失占降水量的80%以上,其自然原因是
①地处低纬,气温高②地势起伏大,河流短小急促
③河流开发利用比例高④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多暴雨
⑤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下图为某溪流连续两天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两昼夜内,该溪流流量特点是
A.变化幅度:第一天小,第二天大
B.最大流量:出现在第一天的午后
C.最小流量:出现在凌晨6点前
D.变化幅度:昼夜差异大,两日差异小4.导致溪流的流量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 地形影响
B. 冷空气过境
C. 海陆位置
D. 洋流影响
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得降水以地表径流形式迅速向河道集中,河流径流变化幅度大,易造成洪涝灾害。

下图分别为某城市附近水系分布(Ⅰ),该流域内一次局部暴雨后甲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Ⅱ)以及城市的水循环分布(Ⅲ)。

读图完成5-7题。

5. 图Ⅱ中关于四条曲线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表示城市建设前甲水文站的河流流量
B.②表示城市建设后甲水文站的河流流量
C.③表示甲水文站的地下水补给量
D.④表示甲水文站的大气降水补给量
6. 结合图Ⅲ分析,②曲线流量峰值大于③曲线,主要是因为
A.a增加 B.b增加 C.c增加 D.d 增加
7. 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

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Ⅲ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a增加 B.b减少 C.c减少 D.d 增加
读中国主要河流重要观测站月平均流量及其季节分配图,完成8-9题。

8. 图中长江径流量明显大于西江的原因主要是
A. 长江纬度高于西江,蒸发量小
B. 长江流域降水量大于西江流域
C. 长江流域工农业用水量多于西江
D. 长江流域面积远大于西江
9. 由图中信息可知,和长江相比,西江不同的水文特征是
A. 汛期更长,流量更大
B. 无结冰期
C. 河流径流季节变化较小
D. 含沙量更大
水库具有多种功能,如防洪、发电、灌溉、养殖等,并且能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

下面左图是某水库洪水时径流调节示意图,右图是某水库蓄水前后对库区周围地区降水量的影响示意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水库建成后,枯水期下游流水搬运能力下降
B. 水库建成后可能会有利于河口三角洲的形成
C. 左图中水库最高水位出现的是时间是 t1
D. 左图中水库最高水位出现的是时间是 t2
11. 读右图,导致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年降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冬季风的影响使水库北岸降水偏多
B.常年在高气压的控制下
C.夏季大气的上升运动不旺盛
D.蓄水后水汽蒸发量变大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流域等流时线图(等流时线是流域内地表径流汇流到河口时间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回答第12题。

12.由图示可知
A.该河流干流的流向为由东南向西北
B.该河流干流长度约为20千米
C.该河流域S1、S2、S3范围中,河床坡度较缓的是S3
D.该图不能为防洪提供决策参考
下图为2015年1月7日水温分布图。

读图,完成13-14题。

13. 有关甲海域洋流性质及其流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寒流,流向西北
B. 暖流,流向东南
C. 寒流,流向东南
D. 暖流,流向西北
14. 甲海域
A. 较同纬度其他海域水循环更活跃
B. 沿岸降水稀少,以荒漠景观为主
C. 分布有寒、暖流交汇成的大渔场
D. 水温分布主要受沿岸大陆影响
下图为“信风带中的某海区水温空间分布(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情况”。

读图,回答15-16题。

15.甲处的水温可能为
A.16.5℃B.17.5℃C.18.5℃D.19.5℃16.图示海区表层洋流性质和位置可能是
A.暖流,北半球大洋东岸B.暖流,南半球大洋西岸
C.寒流,南半球大洋西岸 D.寒流,北半球大洋东岸海水温度距平值表示某一时段内海水平均温度与多年平均温度的偏离值,下图是某时间热带太平洋的表层海水温度距平(单位为℃)示意图。

17.据图判断,此时的热带太平洋海区
A. 赤道中东部附近海水升温显著
B. 位于东半球的海域升温最明显
C. 南回归线附近海水降温幅度小
D. 日界线附近的海水降温幅度大
18.以下说法,与图中水温分布情形一致的是
A. 南半球东南信风较强,处于厄尔尼诺现象期间
B. 南半球东南信风较弱,处于厄尔尼诺现象期间
C. 南半球东南信风较强,处于拉尼娜现象期间
D. 南半球东南信风较弱,处于拉尼娜现象期间
19.图中海水温度的异常,可能导致
A. 南美洲西部飓风活动减弱
B. 澳大利亚大陆东部降水增加
C. 东南亚地区出现暴雨洪涝
D. 秘鲁渔场的捕鱼量明显减少
下图中甲、乙分别是M、N两条河流上的水文站。

观测发现,M、N河流的径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防洪任务最重的月份是1月或2月
B.甲、乙两地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大陆沿岸有暖流经过
D.大陆沿岸终年受西风影响
21. M、N河流主要补给形式及出现最大汛期的时期分别是
A.冰雪融水冬季 B.大气降水 1、2月 C.地下水春季 D.大气降水 7、8月
22. 据图中信息推测M河流域此时
A.处于夏季 B.盛行西南风
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盛行西北风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23. 下图为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以及该地沿海某流域地下水等水位线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8分)
(1)判断图示水循环的类型,并说明与C海区的渔业资丰富有关的水循环环节。

(4分) (2)在B处大量抽取地下水,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是什么?(4分)
(3)据右图分析该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与10年前相比,右图中的地下水水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导致地下水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及该变化所产生的地理意义。

(10分)
24.2014年12月2日,中国海军第十九批护航编队从山东青岛港启航,开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读该护航编队途经的印度洋海域图(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1)2014年12月,护航编队在经过马六甲海峡时风浪很小,原因是。

经北印度洋海区时为(顺/逆)风(顺/逆)水。

(6分)(2)图中C海域是世界上风暴潮最强烈的地区之一,试从气象、地形、水文、海湾形态等角度分析原因。

(4分)
(3)索马里以东近海海域,夏季渔业资源比冬季丰富,请简要分析该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

(2分)
25.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26分)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

该国国土面积约640
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

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

图Ⅰ示意该国主岛及附近地区,图Ⅱ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1)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8分)
(2)图Ⅲ为图Ⅰ中M水坝的景观。

水坝阻挡海水涌入水资源,并通过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

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

(12分)
(3)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拟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不足的方案,并说明理由。

(6分)
衡水金卷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地球上的水单元检测卷四
参考答案
1-5 DABBB 6-10 DADCD 11-15 CCABD 15-22 BABDBDD
二、非选择题
23.(1)海陆间循环,(2分)地表径流。

(2分)
(2)地面沉降(或地面塌陷、建筑物倾斜),地下水水位下降,海水入侵。

(任答两点4分)
(3)河水补给地下水;(2分)
地下水水位变化:升高;(2分)
原因:气候逐步趋向湿润;(2分)植被覆盖率提高、合理开采地下水、及时对地下水进行回灌。

(2分)
地理意义:有利于地区自然环境的恢复,可以提供更多的水资源。

(2分)
24. (1)位于赤道低气压带或盛行上升气流(2分)顺(2分)顺(2分)
(2)雨季飓风多发;沿海地势低平;河流径流大;喇叭形海湾加剧潮势。

(4分)
(4)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索马里海域底层海水上升,形成上升补偿流,带来大量营养盐类,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鱼类铒类丰富。

(2分)
25.(1)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2分)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2分)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

(2分)
(2)水坝修建以前,水偏咸。

(2分)原因;河流水流平缓,海潮(顶托作用)使河水和海水相混。

水坝修建后,水逐渐变淡(改善)。

(2分)原因: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2分)通过闸门调控蓄水和排水,逐渐使偏咸的水换成淡水。

(2分)
(3)①从邻国(马来内亚)购买淡水。

(2分)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

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

(2分)
②海水淡化。

(2分)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2分)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

(2分)
③废水(污水)回收利用。

(2分)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2分)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

(2分)(提出以上三种办法之一或其他合理办法给2分,论述正确、完整得满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