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例完全性左束支阻滞的心电图特点及临床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例完全性左束支阻滞的心电图特点及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4-01-13T14:44:37.51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3期供稿作者:贾莉赵华才
[导读]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常见于器质性病变患者,通常反映器质性心脏病的存在或传导系统退行性改变。
贾莉赵华才(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功能科四川攀枝花 617023)
【中图分类号】R54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3-0184-02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 complete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是室内阻滞(即束支传导阻滞)的一种,某一束支传导阻滞时,心室的除极首先在正常束支分布的心肌进行,这个过程由于是通过浦肯野纤维进行,除极发生时,不仅同步而且快速,在这之后,通过心室肌比较缓慢的传导,最后使发生束支传导阻滞分布区域的心肌除极,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多见于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病、心肌
炎、心肌病等,极少见于健康人,现将我院接近几年来收集的23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资料结合临床分析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统计我院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86例门诊及住院患者,行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检查,检出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86例(年龄30~82岁,男45例,女41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23例(年龄39~82岁,男12例,女11例)。
2、研究方法:
心电图按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诊断左束支传导阻滞标准,人机对话确定。
二、结果
1、 CLBBB的检出率:
检出CLBBB23例(男12例,年龄42~82岁,占52.17%;女11例,年龄39~61岁,占47.82%)占左束支传导阻滞的26.74%;检出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63例(男41例,年龄30~62岁,占65.07%;女22例,年龄40~60岁,占34.92%)占左束支传导阻滞的73.25%。
2、 CLBBB传统的心电图标准:
QRS波时限≥0.12s,QRS波在V5、V6、I、aVL导联呈R型,R波顶端粗钝或有切迹,除aVL导联外均无Q波;V1、V2?导联呈现rS型(r波极小,S波深宽)或QS型。[1]V5、V6、I、aVL导联ST段下移,T波倒置,V1或V2导联ST段上抬,T波直立。
3、真性左束支阻滞的新标准:
临床发现,应用左束支阻滞传统标准诊断的患者中,部分为假性左束支阻滞,即左束支传导并未完全丧失,仍残留一定的传导功能。用传统标准诊断的左束支阻滞患者中,约30%的人因左室肥厚伴左前分支阻滞而导致心电图改变,患者实际不存在左束支传导功能的完全丧失。为提高心电图诊断的特异性,2011年,Strauss提出真性左束支阻滞的新概念,在原心电图诊断标准的基础上,又提三条新标准:(1)QRS波时限:男性≥140ms,女性≥130ms;(2)QRS波形态:V1导联的QRS波呈QS形或r波振幅<1mm而呈rS型,aVL导联的q波振幅<1mm;(3)QRS波伴有切迹或顿挫:在I、aVL、V1、V2、V5、V6等导联中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存在QRS波的切迹或顿挫。真性左束支阻滞的诊断一旦成立,则提示患者左束支的传导功能完全丧失,否则,左束支仍残存传导功能。
三、讨论
1、不完全左束支阻滞与完全左束支阻滞的发生率:
本文86例行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检查,检出CLBBB23例,占26.74%。男12例(年龄42-82岁)占52.17%;女11例(年龄39-61岁)占47.82%。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与性别无明显关系,但随年龄增长发生率有增加趋势。男3例为单纯性CLBBB;女2例单纯性CLBBB,其余伴有房性、室性及其他心律失常。左束支的传导能力强,不会轻易发生完全性阻滞,而一旦发生,患者几乎都有明显的心血管病因。
2、完全性左束支阻滞的临床意义: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常见于器质性病变患者,通常反映器质性心脏病的存在或传导系统退行性改变。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多伴左室肥大。引起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血管病有高血压、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各种类型的心肌病,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新的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可能为完全性的房室传导阻滞的先兆。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如出现昏厥,应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以除外间歇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心肌梗死,诊断困难较多。经数次心电图随访,结果发现ST-T改变(主要是指V1导联)及QRS波(包括V2、V3、V4、V5、V6导联)无明显动态变化,查心肌酶基本正常。本文23例中仅有1例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患者心肌酶增高及肌钙蛋白阳性有明显临床症状及ST段动态变化,诊断为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Sgarbossa等[2]曾总结了15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的诊断经验。当然,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心肌梗死除心电图检查外,心电向量图检查对心肌梗死的诊断有一定帮助,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心肌梗死诊断比较棘手,须结合心电图动态变化,心电向量图、临床表现、酶学及其他检查,方可诊断。
若真性左束支阻滞诊断成立,则提示患者左束支传导功能完全丧失,这意味着患者容易发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真性左束支阻滞已成为患者发生三度房室阻滞的心电图预警指标。存在真性左束支阻滞的患者,原本就有器质性心脏病时,心功能将受到损害,进而发生心衰或原有心衰加重。
参考文献
[1]张新民主编,临床心电图分析与诊断,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39.
[2]Sgarbossa EB, PinskiSL, Barbagelate A . ctal . Elatocardiongaphic diagoosis of evolv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the prescot of lefe bundle branch block CUSIO-I Investir gators V Engl J Med 1996, 334(8):481-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