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点亮心中灯-单亲学生教育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爱点亮心中灯-单亲学生教育探究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用爱点亮心中的灯

──关于单亲学生教育的探究

[主要内容]

一个父母双全、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健康人格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是随着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离婚率也逐年上升,随之而来校园中单亲家庭子女的数量也日益增多。这些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思想上、学习上、行为上、习惯上往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既影响了学生健康、活泼的发展,又给社会进步带来了沉重的隐患。如何对他们进行教育与帮助,这也就成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日益关注的问题。本文从班级中单亲孩子的

性格特征入手,探究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多理解、多关心、多指导、多信任,以求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中的困难,用我们的爱心点亮他们心中的灯。

[关键词]性格特征教育方法探究

[正文]

众所周知,一个父母双全、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健康人格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是随着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离婚率也逐年上升,随之而来校园中单亲家庭子女的数量也日益增多。这些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思想上、学习上、行为上、习惯上往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既影响了学生健康、活泼的发展,又给社会进步带来了沉重的隐患。如何对他们进行教育与帮助,这也就成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日益关注的问题。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又是班主任,我也为此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一、单亲学生的主要性格特征

单亲家庭是指因离婚、死亡、遗弃、分居和其他原因而缺少配偶一方的家庭。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完整的家庭中,父亲像艳阳,给他勇气和力量;母亲像皓月,给他温暖和慈爱。于是,那并不宽敞的家,由于有了双亲而成为乐园。可是父母的离异或变故,对夫妻双方来说可能是一种万劫不复的痛苦,但对于孩子所受到的身心创伤,却比任何一个大人本身更为严重,而且无法弥补。无论孩子是跟父亲或是跟母亲一起生活,都将或多或少地失去另一个亲人对他的呵护和抚养。缺少父爱或母爱,都是一种先天性的心理缺陷,这也是一种营养不良的爱。不管已有的这一半爱有多么深厚,都难以替代和弥补失去的另一半的爱。

我所教的班级,现有人数54人,单亲学生就有7人,将近1/8!通过这5年多的仔细观察和认真分析,我发现这些单亲孩子都有一些共同的性格特征,

那就是:自卑、胆小;猜疑、逆反;易燥易怒,情绪波动大。女孩多表现为情绪忧伤,缺乏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性格孤僻,不爱交际,畏缩胆怯,做事缺乏信心。男孩多表现为猜疑、逆反,不能与人和睦相处,在人际关系上常产生种种不和谐因素,如好和其他同学争吵、不忍让,没理由地抗拒妈妈、同学的要求等。

例如我班有一位来自离异家庭的女孩,长得眉清目秀,文文静静,可是在学校常常蓬头垢面,萎靡不振,闷闷不乐的样子,而且从不举手回答问题,和老师说话如同挤牙膏,声音还极小。在班级里几乎不与任何同学交往。每天上学放学总是自己一个人走。五年中,我也曾多次联系过她的家人,但很少有人来接她。

还有一位来自单亲家庭的男生,在学校对别人的议论,或是许多事情都非常敏感,总怀疑别人在议论自己,猜疑别人是不是在说自己的坏话,猜疑老师

是不是不信任自己了,所以只要看到三五成群的同学聚在一起说话,他都会伸过头去侧耳倾听,若是听到有关自己的事或是自己的名字,不管三七二十一,不是对人家吐唾沫,就是打架、骂人、斗殴,攻击性比较强。课堂上,若是被老师批评了,马上就跟老师顶撞,还骂骂咧咧。

看看这些单亲孩子,他们的行为、动作和语言已经不是正常孩子的表现。其实他们是弱小的,除了父母和家庭,他们一无所有。对于自己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不是不明白,但是由于缺少关爱,缺少指导,他们很少能够克制自己。我想任何一个孩子都不想让自己成为别人眼中讨厌的“坏小孩”。

二、教育方法探究

单亲家庭的学生是无辜的,他们的行为也许令我们讨厌,但是我们应该理解和体谅他们。因为离异是大人的选择,孩子只是大人们做出这种选择后的最大受害者!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我认为,作为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热爱学生,要有一颗慈母之心,其次要善待自己的每一个学生,不能因为哪个学生你不喜欢或他学习太差,就厚此薄彼,另外应该树立起每个学生的自信心,让每个学生抬起头活跃在校园里。更重要的,教师应该把更多的爱倾注在单亲家庭学生的身上,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帮助他们,引导他们,让他们在我们的关爱中点亮心中的灯。

1.多理解

俗话说,理解万岁。这正如《学记》所说的”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者也。”人与人的交往在于理解,理解是沟通的桥梁。理解就是要知道学生的心,以便对症下药,促进转化。这就要求教师要仔细地调查研究,多与他们促膝谈心,沟通思想,并多对他们的学习、身体和生活全面了解、关爱,做他们的知心人、贴心人,这样才能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

让心与心走得更近。

秦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女生。自出生就没见过母亲长什么样,一直和爸爸、爷爷奶奶生活,“妈妈”一词既让她伤心又让她渴望。过早地失去母爱,家庭生活的困难,加之父亲的工作繁忙和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使她形成了性格内向、孤僻,缺乏自信心,总觉得自己比别人矮一截。但她有一个优点,自立能力特别强,而且爱学习,字也写得非常漂亮。每次作业都能按时完成。可是一遇到作文,就糟糕了,尤其是写人的。我记得很清楚,上学期我们第五单元是写“父母的爱”,因为知道我班有一些单亲孩子,所以我要求可以任选其中的一个亲人,再不行爷爷奶奶等都可以,这样就把题目的范围拓宽了,可是她却一直不交作文,惹的班长一直在她后面催着要,居然把她催哭了。这让我很奇怪,平时总按时交作业的她怎么了?于是我先从其他同学那里调查一些关于她家庭的情况,然后找她谈话。通过促膝谈心,我

知道了原因。原来她的爸爸是个开摩的的,每天起早贪黑,她很少能够看到爸爸,每次让爸爸给她作业签字,由于爸爸回来时很累,要不是忘了,要不就是没好气,所以她不知道爸爸哪儿爱他。而她的爷爷奶奶年事已高,还需要她照顾,对于他们,她更不知道从哪儿写了。面对这种情况,我告诉班长不要记录她的名字,要特殊对待。我单独给她重新要求了范围,那就是可以写师长的关爱,同学的关心,陌生朋友的帮助等,当她从办公室出来的时候,我看见她舒心地笑了。后来我又引导她去观察自己的爸爸一天的生活。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她就知道了爸爸的辛苦,也感受到了爸爸对她的特殊的爱。在一次作文课上,我特意朗读了她的作文,由于感情真挚,让很多同学都流泪了。从那以后,我发现她变得更勤快了,成绩也迅速上升。

2.多关心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理发出来,才能到达心灵深处。”对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