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集体备课精品)--清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伟大的品格”,围绕“感受人物的品质”共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古诗三首》《文言文二则》《“诺曼底号”遇难记》,一篇略读课文《黄继光》,一次口语交际“自我介绍”,一次习作“我的‘自画像’”,一个“语文园地”。

《古诗三首》中的《芙蓉楼送辛渐》写了王昌龄送别辛渐,托辛渐给洛阳亲友报个平安,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塞下曲》塑造了一个勇敢机智的边塞将军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戍边将领的赞赏之情。《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全诗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的品格。

《文言文二则》选取了两篇文言文《囊萤夜读》《铁杵成针》,启示我们要有刻苦学习、不畏艰难的精神。

《“诺曼底号”遇难记》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感人至深的故事:主人公哈尔威船长在一次猝然而至的海难关头,勇于决断,沉着指挥,忘我救人,最终以身殉职。

《黄继光》主要讲述了在上甘岭战役中,为夺下597.9高地,黄继光冒着枪林弹雨摧毁敌人的火力点,最后他用自已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一惊天动地的壮举,充分表现了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在教学本单元课文时,教

师要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品质。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38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2个生字,正确读写本单元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按要求背诵古诗。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3.积累四则以“自强”为主题的名言警句。

4.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从中受到启发。

5.完成本单元习作,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的方法。

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难点: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的方法。

单元课时分配

21.《古诗三首》……………………………………………3课时

22.《文言文二则》…………………………………………2课时

23.《“诺曼底号”遇难记》…………………………………2课时

24.《黄继光》………………………………………………1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习作………………………………………………………2课时

语文园地…………………………………………………2课时

2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课题:21.《古诗三首》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这三首诗都表现了诗人高贵的品质。《芙蓉楼送辛渐》一诗中,通过描写清晨连绵的秋雨、无尽的远山,烘托出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作者在诗的最后两句表明了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为官清正,绝不随波逐流的人生信念。《塞下曲》描写了一个风雪之夜,将军冒着严寒率领轻骑兵追击敌军的情景。塑造了一个勇敢机智的边塞将军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戍边将领的赞赏之情。《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通过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借梅自喻。全诗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的品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芙、蓉”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3.体会诗句中表现的精神品格。

【过程与方法】

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人物身上的品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诗人身上表现出来的高贵品质。

学情分析:

教学重难点:能通过不同的读诗方式,理解体会诗意,感受人物品质。

课型: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芙蓉楼送辛渐》,理解诗意。

2.体会诗人表达的精神品质。

重点难点:

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精神品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大家还记得的唐代诗人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吗?

2.学生齐背,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今天,我们再学习一位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体会作者表现的精神品质。

4.板书课题,请同学朗读。

二、创设情境,了解古诗

1.简介作者及书写古诗的写作背景。

2.教师范读古诗。

3.自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5.用卡片检查生字认读。

芙蓉洛壶

6.检查指导朗读古诗,边读边想:诗句中哪一句最能表达作者的精神品格。

三、理解感悟

(一)学习前两句。

1.理解后我们会读得更好。请大家默读前两句,看看都写到了哪几种景物。

2.请大家结合注释,发挥你的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把诗意说完整)

3.把你的想象带入诗中读前两句。

4.前两句有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夜”和“平明”。王昌龄一共写了两首,这首是天亮时在芙蓉楼送别辛渐时所作,另外一首描绘的是前一天夜里两人在芙蓉楼里饮酒话别时的情景。(出示第一首诗)指名读。

窗外秋雨绵绵,芙蓉楼内二人相对而坐,饮酒道别,此情此景,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凄凉,忧愁)

这种情感凝聚在诗中的哪个字中?(孤)带着这种感觉,再读前两句。

王昌龄才华横溢,官至县尉,后来因事被贬谪岭南。北返长安时在江宁县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