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锥体积课堂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锥的体积》课堂实录
回龙小学黄龙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
教学目标:
1、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锥的体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重点:探索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你们高兴吗?(高兴)看着同学们满脸的笑容,显然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收获不少,那么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大家都掌握了那些知识?
师:(出示课件)大家看,这是什么形状?(圆柱体)怎样计算圆柱体的体积呢?
生: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师:用字母表示呢?
生:v=sh(板书v=sh)
师:(出示课件)大家看这道题,看谁做的既快又对。生:学生争相回答
师:大家看,这是什么形状?(圆锥体)生活中那些地方见到过圆锥体?
生:学生争相回答
师:老师也收集了很多关于圆锥体的图片,仔细观察那些地方有圆锥体。
师:可见圆锥体在我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
师:(出示课件)那么,圆锥有那些特点呢?
生1: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形
生2:圆锥有一个侧面,侧面是一个曲面。
生3:圆锥只有一条高,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圆锥的高。
(出示课件)刚才这三位同学说得非常好。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圆锥的特点。(同学们跟着课件说)
师:大家看这是圆锥的高吗?(不是)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圆锥,掌握了它的特征。但是,有关圆锥的知识还有很多,有待我们去学习,去探究。
师:(出示课件)大家看这是什么形状?(圆锥体)大家有什么办法可以求出它的体积?
生1:可以把麦子装进长方体容器里,只要测量出麦子的长、宽、高。就可以求出它的体积。
生2:可以把麦子装进正方体容器里,只要测量出麦子的长、宽、高。就可以求出它的体积。
生3:可以把麦子装进圆柱体容器里,只要测量出麦子的底面半径和高。就可以求出它的体积。
师:你们真聪明。
生:我认为他们的办法不实用,如果是求一个圆锥体零件就不能用这种办法。
师:哦,那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更简单、更直接的办法呢?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锥的体积”(板书:圆锥的体积)
二、大胆猜想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都学过那些立体图形?
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还有我们刚刚认识的圆锥体。
师:猜想一下,圆锥体和我们以前学过的那一个立体图形最相似?
生:圆柱体
师:为什么?
生1:他们的底面都是一个圆。
生2:圆锥体好像是圆柱体打磨而成的。
师:(拿出一只铅笔)大家看,这是什么形状?(圆柱体)谁能把它变成一个圆锥体呢?
生:我能(拿出削铅笔刀,削铅笔刀。)
师:(教师拿起铅笔)削后的铅笔处形成了什么形状?(圆锥体)
师:那大家猜想一下,圆锥的体积和圆柱有没有关系呢?
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有—
师:肯定地说:是有关系,但不是任何情况都有关系;在什么前提下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要通过实验来验证。
三、进入实验
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33页。先阅读书上的实验过程,然后拿出你们准备的学具,带着你们的猜想,在小组里变思考、边实验。开始实验(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师:那个小组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实验过程。
组长1:(边做实验,边说过程)我们组把圆锥里面装满沙子往圆柱体里倒了三次,正好把圆柱体倒满;为了实验的准确性,我们又把圆柱体里的沙子倒回圆锥
体,也正好倒了三次. 师:这说明什么?
生: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 3。
师:还有那个组和他们的一样?
四个小组长举手。
另外那个组什么情况?
组长2:我们组做的学具不是等底等高的,所以我们组倒了三次没有倒满。
师:哦,出现这样的情况是为什么呢?
生:我发现三次倒满的圆锥和圆柱,它们是等底等高的。(板书,等底等高)
师:接下来,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验证实验成果。(出示课件)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小组讨论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
3。还可以怎么
说?
生:圆柱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出示课件)反馈练习
1、一个圆锥与一个圆柱等底等高,已知圆锥的体积是18 立方米,圆柱的体积是()。
2、一个圆锥与一个圆柱等底等体积,已知圆柱的高是
12 厘米,圆锥的高是()。
四、推导公式
师:“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
3。”这句
话能用公式的形式表示出来吗?下面师生一问一答。圆锥的体积用“V”表示,因为圆柱的体积是“Sh”
所以圆锥的体积公式就是:板书:V圆锥=1
3圆柱=
1
3
Sh
师:知道底面积和高就可以求体积,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不能直接测量出底面积,我们可以通过测量什么条件求出体积?
五、公式应用教学例题
(出示课件)
生1: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求体积;
生2:已知圆锥的底面直径和高,求体积;
生3:已知圆锥的底面周长和高,求体积;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如何求圆锥的体积,现在大家来看这堆麦堆,能不能求出这堆麦堆的体积?(能)看老师出示的条件,
(出示课件)你能计算出小麦堆的体积吗?
1、小麦堆的底面半径为2米,高是1.5米。
2、小麦堆的底面直径为4米,高是1.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