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阶段提升练(十)板块十 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含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提升练(十)
(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
编者选题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通常情况下,修改宪法都以前一部宪法为基础。

1982年,我国修订宪法时,邓小平等一些领导人主张不能以1975年或者1978年宪法为基础,而应该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进行修订。

这一主张从侧面说明( )
A.宪法的修订要敢于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
B.1954年宪法确定的若干原则一度被破坏
C.“文化大革命”时期宪法修订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D.1982年宪法是我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解析:B 一般而言宪法是严肃的,其基本原则是不能更改的,修宪应该在原有基础上进行,A 项错误;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是正确的,以其为基础,有利于拨乱反正回到正轨,从侧面反映出1975年和1978年的宪法受“左”倾思想的干扰,破坏了1954年宪法的若干正确原则,B 项正确;“文化大革命”时期宪法虽存在严重的“左”倾思想,但并未违背社会主义原则,C 项错误;材料介绍了1982年宪法修订的基础,而非其内容、作用,不足以说明其地位,D项错误。

2.为了清理改革路上的障碍,让农民尽快分享改革红利,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以授权的方式在试点县区暂时调整实施有关法律规定。

过去,耕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不能用来抵押贷款;如今松绑了,可以用来抵押贷款。

这一改革( )
A.是在法治框架内的改革
B.是先改革再总结经验再立法
C.目的是让贫困人口尽快获得改革红利
D.是不用法律依据的尝试
解析:A 结合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具有法律效力,因此是在法治框架内的改革,故A项正确;先改革再总结经验再立法不符合材料内容,故B项错误;“农民”不等于贫困人口,故C项错误;“不用法律依据的尝试”不符合题干材料“全国人大常委会以授权的方式”史实,故D项错误。

答案为A。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中国护照不论在护照种类上,还是在内容格式上,都经历了多次变革,先后印制了30多种版本的护照。

其中1950版、1953版、1958版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1971版、19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

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
A.实现了与西方外交正常化
B.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C.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D.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解析:D 据材料中“1950版、1953版、1958版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可知与当时中国实行的“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有关,而“1971版、19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源自于中苏关系恶
化,中美关系改善,中国依据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故D项正确。

结合题干中的时间信息可知当时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只是改善,还没有完全实现与西方外交的正常化,故A项排除;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中苏结盟有利于打破欧美对华经济封锁,故B项错误;推行全方位的外交政策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故C项错误。

4.(2018·广东茂名一模)1981年,时任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的杜润生说:“集体经济已难以维持,最大的弊端就是把人捆死;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不是共同贫困。

”他要求在部分贫困地区试点搞包产到户。

这反映了( )
A.农村尚未开始包产到户的实践
B.中央内部未就农村改革统一思想
C.集体经济的失败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D.包产到户不符合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
解析:B 早在1978年,已经有部分农村地区私下里开展了包产到户的实践。

而到了1981年时任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杜润生要求试点搞包产到户,说明中央内部并未对包产到户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也就是说中央内部未就农村改革统一思想,故选B。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排除A。

人民公社的弊端不代表集体经济的失败,且材料只反映杜润生一个人的观点,不能代表社会共识,排除C。

在当时“包产到户”符合生产力水平,能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且仍属于公有制经济,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要求,
排除D。

5.1985年,国务院下发通知规定,企业职工工资的增长应依靠本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国家不再统一安排企业职工的工资改革和工资调整。

允许具有相同学历、资历的人,随所在企业经济效益的不同和本人贡献大小,工资收入出现差距。

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A.放弃对企业职工工资的管理
B.拉开企业职工收入档次
C.提高企业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D.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解析:C 材料反映的是企业职工工资制度改革,允许职工工资与贡献大小、企业效益挂钩,目的主要是提高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故选C项。

放弃管理不符合史实,国家实
行宏观经济管理,排除A项;B项不是国家实行工资改革制度的主要目的,排除;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属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而材料突出的是职工个人,D项与材料无关。

6.(2018·河南洛阳二模)1985年,沈阳市防爆器械厂被宣布破产,成为新中国首个破产的公有制企业,企业职工在工厂门口哭成一片,难以接受;而十年之后,一些大中型企业在被宣告破产时,却得到了职工的理解和支持。

这一现象说明(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
B.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走向成熟
C.社会保障的完善减轻了改革的阻力
D.市场经济观念已成为社会共识
解析:D 由材料信息前后对比可知,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刚开始时,职工对于公有制企业的破产不理解,但十年后的1995年,在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背景下,却得到了职工的理解和支持,说明市场经济观念已成为社会共识,故选D项。

材料反映的是企业破产的情况,无法体现增强企业活力,排除A项;B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材料强调的是职工对于企业破产态度的变化,排除B项;社会保障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

7.1978年10月,广东省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宝安、珠海两县外贸基地和市政规划设想》的报告。

提出要在三五年内把宝安、珠海两县建设成为具有相当水平的工农业相结合的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并成为吸引港澳游客的旅游区,新兴的边防城市。

这一报告( )
A.是广东省落实中央改革开放决策的体现
B.充分利用了广东经济领先于全国的优势
C.揭开了广东省作为对外开放窗口的序幕
D.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提供了借鉴
解析:C 中央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是在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充分利用了广东经济领先于全国的优势与材料信息不符,广东之所以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是因为有利的地理位置和华侨众多的优势,故B项错误;揭开了广东省作为对外开放窗口的序幕与材料“提出要在三五年内把宝安、珠海两县建设成为具有相当水平的工农业相结合的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并成为吸引港澳游客的旅游区,新兴的边防城市”相符,故C项正确;对外开放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间不是借鉴关系,故D项错误。

8.下图为中国出口工业制成品结构图,推动这一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结构调整
B.经济全球化发展对中国的推动
C.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
D.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短缺
解析:C 信息技术革命指的是互联网的普及与全球化,与工业品出口结构没有直接的关联,故A项错误;经济全球化虽然在“冷战”后获得更快速度的发展,但该外因并不是促成中国出口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故B项错误;进入21世纪,特别是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对外开放达到了一个新的层级和高度,故C项正确;进入21世纪,在经济高速增长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科技,而科技的普及只会使资源的消耗下降而非增加,故D项错误。

9.邓小平在1977年接见美籍华裔科学家牛满江、陈省身和三位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李政道、杨振宁等时,高度评价他们为祖国发展做出的贡献。

这些科学家对祖国的贡献是( )
A.与中国科学家合作研究
B.指导中国留美学生深造
C.为中国引进美国先进科技
D.交流学术与科学发展建议
解析:D 中美建交前的1977年,不可能出现美籍华裔科学家与中国科学家合作研究的情况,故A项错误;同理,B项错误;为中国引进美国先进科技非题干人物的能力能及,故C项错误;美籍华裔科学家为祖国交流学术和科学发展提供建议是可行的,故D项正确。

10.1876年、2010年中美世界博览会展品表
时间国家代表性展品
1876年中国丝绸、茶叶、银器、雕花瓷器、景泰器等
上表两届博览会展品的变化表明( )
A.中国国际地位有较大提升
B.中国传统手工业日渐凋零
C.环境保护引起更多关注
D.两国产业结构逐渐趋同
解析:C 据1876年、2010年中美世界博览会展品,可以得出新中国科技的进步,而国际地位的提升不能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中能体现中国科技进步,但是并不意味着传统手工业的凋零,故B项错误;2010年中美两国的展品“可食用环保包装材料”“日光转化为电力”“再生竹制成的地板”同时涉及环境保护问题,故C项正确;单凭代表性展品,无法得出两国产业结构逐渐趋同,也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11.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发出了恢复高考的文件。

学生报考资格的政治审查主要看本人表现,破除唯“成分论”。

这是我国当时( )
A.提出“三个面向”的需要
B.教育拨乱反正的需要
C.开展“教育革命”的需要
D.“科教兴国”提出的需要
解析:B 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是在1983年,故A项错误;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恢复高考是在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故B项正确;“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教育革命”并非真正的革命,已不再适应社会,故C项错误;“科教兴国”提出是在1995年,故D项
错误。

12.邓小平曾在一次讲话中说:“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

”这次讲话的历史背景是( )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胜利完成
B.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
C.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开始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解析:C 邓小平提倡继续坚持“双百”方针应该是在“文化大革命”以后。

三大改造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思想是在“文化大革命”后期,都应排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是在21世纪初,此时邓小平已经逝世,因此,A、B、D三项都是错误的。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13题25分,14题12分,共
37分)
13.19世纪70年代和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先后两次组织留学教育,影响深远。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同治十一年(1872年)至光绪元年(1875年),按照计划先后派遣4批幼童赴美留学。

其中最幼者10岁,最长者16岁,平均年
龄12岁。

在120名幼童中,绝大多数是从广东、江浙等地选拔出来的。

……在120名学生中,专修法律的约占1/3,专修路矿工机等工科者约占2/3。

——张岂之等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材料二1978年12月26日,新中国向美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派出了第一批52名中青年学者留学生。

他们是从当年14 717名报名参加留学生选拔考试的人中遴选出来的。

1981年底,清华大学首批派出的赴美留学学者全部归来,校方欣喜万分,将9位学者的留学简况制表记录,以志来者:
——清华大学新闻网
(1)据材料一、二,比较19世纪70年代和1978年两次赴美留学的异同。

(13分)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简要分析两次赴美留学出现的原因,评价留学教育对我国现代化产生的影响。

(12分)
解析:第(1)问,相同点,从材料一中“同治十一年(1872年)至光绪元年(1875年),按照计划先后派遣4批幼童赴美留学”和材料二中“1978年12月26日,新中国向美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派出了第一批52名中青年学者留学生”得出都是政府派遣,都派往美国学习,从材料一“在120名学生中,专修法律的约占1/3,专修路矿工机等工科者约占2/3”、材料二的表格中系别和所学专业可以看出都侧重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目的是通过发展科技增强国力,并且留学生回国后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不同点,根据材料一、二可以看出年龄、来源等不同,根据材料二中“他们是从当年14 717名报名参加留学生选拔考试的人中遴选出来的”得出新中国的留学竞争激烈,根据材料一可知清政府时期竞争不激烈。

第(2)问,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留学是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为了培养科技、法律和翻译人才,出发点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后一次留学原因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我国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的培养;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所学可以分析得出,留学教育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培养了人才。

答案:(1)同:都是向美国学习;以科学技术为主;目的都是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国家强大;都是国家推动的结果;留学生回国取得了较大成绩。

异:清政府组织的留学生以幼童为主,新中国的留学生是中青年学者;清朝留学生以广东、江浙地区为主,而新中国以各大高校为主;清朝赴美留学竞争不激烈,新中国的留学竞争激烈。

(13分)
(2)原因: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为了培养科技、法律和翻译人才,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教育被摆到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影响:留学教育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促进了中外交流,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

(12分)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鸦片战争后中国形象经历了漫长的被轻蔑的时代。

在西方人眼中,当年那个遍地黄金的王国变成了肮脏、贫穷和任意拿捏的东亚病夫。

……直到新中国的成立,西方才开始正视中国,但也是在迷惑中反复。

对今天的中国崛起似乎有一种天生的敏感和焦虑。

——周宁《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
据材料指出西方对中国认知态度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形成不同“中国形象”的因素并予以说明。

(12分)
解析:首先梳理出西方对中国认知态度的变化,由仰慕到蔑视再到正视、焦虑。

依据材料中不同时期西方对中国的印象,结合所学,从古代、近代及当代中国和西方的发展线索,梳理归纳影响因素。

答案:变化:从仰慕到蔑视再到正视、焦虑。

因素及说明:
①中、西综合实力的变化。

古代中国农耕文明发达,丝、瓷等手工技艺高超,产品通过丝绸之路远销欧洲。

明清以后,中国政治日益腐朽,近代工业发展缓慢;新中国的成立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西方在古代落后于中国,进入近代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东方从属于西方;当今,发展却有
限。

②西方对中国的了解程度。

古代实行朝贡外交,明清又推行闭关锁国政策,西方对中国了解主要限于感性认识。

近代时更多看到的则是中国的愚昧落后,没看到中国的进步和抗争。

当今看到的更多是中国的崛起,却很少看到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与愿望。

③东西方不同的国家利益、意识形态、价值观。

近代,东方从属于西方,西方中心论突显。

当代,面对中国的发展,有的国家不愿接受自己被赶超的现实,为遏制中国而故意渲染中国威胁论。

(1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