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研修数学观课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看了三节优秀课例,让我受益匪浅,三节课都很精彩,但也各有千秋。
下面综合这三节课来谈谈我的收获。
一、创设学习情境,把课堂变成数学活动探索的场所。
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数学基于生活,数学的知识本来就来源于生活。
刘老师在《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就创设了一个十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分月饼。
在分月饼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强调平均分是分数的本质特征。
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为的灌输,学生的分比萨饼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产生了要学习一个新的数的需要,产生了积极探索的情感,积累了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周老师在《图形与拼组》这节课当中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把重难点融入到学生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学习数学。
如通过“量一量”“折一折”和“比一比”这些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且发现了两者的异同:通过“认一认”“填一壤”“猜一猜”“画一画”等练习,进一步拓展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
二、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积累学生数学活动经验。
刘老师将动手操作贯穿始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经历学习的过程,加强了对知识的认同和理解,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
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实践能力。
课堂上,教师讲得再好,教学环节设计的再恰当,如果没有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那也只是一厢情愿,没有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实现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刘老师在学生认识了1/2时,先让学生折一折,让学生全体参与体会,分数是在平均分的基础上形成的。
然后再认识几分之几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分数用图形折出来或者自己把一个图形折一折创造出一个分数,并互相说说创造出来的分数表示什么意思。
这些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写一写、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个个动手操作,积极动脑探索,从而初步理解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同样周老师也始终提倡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注重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去体验、感悟、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且在动手实践前,首先让学生大胆猜测,再进行探索验证,在此基础上进行交流。
三、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在面积单位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引进面积单位的必要性,马老师设计了一系列探究性问题:你能想到什么方法比较它们的大小?于是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观察法、重叠法比较出前相差比较大的面积的大小,却无法用这些方法准确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大小,从而使学生产生了认知矛盾的冲突,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索比较面积方法的强烈愿望。
教师很好地抓住这一时机,亲身体验到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标准——面积单位”,顺势引导组织学生
借助手中的学具,在摆一摆、量一量、数一数的过程中,从而体会到用正方形测量比较方便。
这一系列的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形成和建构,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能力。
在常用的面积单位中,认识平方厘米是教学的重点。
让学生通过量边长、比一比、记一记、找一找等活动去理解1平方厘米。
在认识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时,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迁移和推导的形成来认识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
如:这个正方形边长是1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迁移和推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