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先生与赛先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狂人日记》
文学要“须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推倒…贵族文学,建 设…国民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新文化运动内容
第2组材料(代表人物的代表性言论)
“抛弃官僚的专制的个 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 治的国民政治。”
--陈独秀
“国人等欲脱蒙昧时 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即 民主)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的斗争指向,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陈独秀要用自己的生命来捍卫他拥护的这两位先生”, 使学生钦佩新文化运动棋手们追求真理、崇尚民主与科学的精神。 2、通过学习提倡新道德与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与反对旧文学,使学生认识到新 文化运动的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运动。
没有独立、没有自主的人格。 这对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有什么好处? 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对,所以这套道德规范实际上是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那对于建立资产 阶级民主政治有什么影响呢?
新文化运动内容
第2组材料(代表人物的代表性言论)
提 倡 民 主 “抛弃官僚的专制的个
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
反 对 专 制 治的国民政治。” --陈独秀
第2组材料(代表人物的代表性言论)
“抛弃官僚的专制的个 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 治的国民政治。”
--陈独秀
“国人等欲脱蒙昧时 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即 民主)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打倒“孔家店”-吴虞
“我翻开历史一查,歪歪斜 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 德’几个字.我仔细看了半 夜, …满本都写着‘吃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以及新文 化运动的中心——北京大学 2、通过分析陈独秀的言论可以了解到新文化运动最主要的思想武器——民主和科学 3、通过阅读材料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新道德与旧道德;白话文;《文学改良邹议》; 《文学革命论》;鲁迅与白话小说。
打倒“孔家店”-吴虞
提倡新道德 “我翻开历史一查,歪歪斜
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
反对旧道德 德’几个字.我仔细看了半
夜, …满本都写着‘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文学要“须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推倒…贵族文学,建 设…国民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新新文文化运化动内运容动内容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二)教学难点: 对新文化内容的理解. 教学方法及教学资源的选择 (一)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引导法 (二)教学资源: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第8课 “德先生”与“赛先 生”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旧道德: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 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 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 仁、义、礼、智、信)。历代统治者以此 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儒家的“三纲五常”学说是封建旧道德的基础,想一想,在这一套道 德规范下面,人民的人格会怎样?
--鲁迅《狂人日记》
文学要“须不避俗字俗语”
提倡新文学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反对旧文学 推倒…贵族文学,建
设…国民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新文化运动内容
提倡民主 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 反对迷信
提倡新道德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道德 反对旧文学
“国人等欲脱蒙昧时代,… 当以科学与人权(即民主)并 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打倒“孔家店”-吴虞
文学要“须不避俗字俗语”
“我翻开历史一查,歪歪斜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
德’几个字.我仔细看了半
推倒…贵族文学,建设…
夜, …满本都写着‘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国民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西洋人因为拥护 德、赛两先生,闹了多 少事,流了多少血。…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 位先生,可以救治政 治上、道德上、学术上、 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
Science Democracy 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 都不推辞。” ” ---陈独秀
1、只有那两位先生可以救中国? 2、为什么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中国?他针对的是中国的什么 现状? 3、他为什么要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他拥护的这“两位先生”?返回
返回
新文化运动兴起
《敬告青年》
《敬告青年》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陈独秀
——陈独秀
思兼 想容 自并 由包
蔡元培
新文化运动内容
第8课 德先生与赛先生
课程标准:
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 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总的地位和作用。
对历史主题及内容的分析: 本课来源于初中历史第二册的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起步》这一章。新文化
运动发端于袁世凯复辟时代,以反对帝制复辟、反尊孔复古为开始,以选择走 俄国道路、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改造为结束,大体 上经历八年的时间(1915年——1923年)。本课介绍的是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 运动 ,即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基本情况。新文化运动不是单纯的文化运动,而是 以救亡、爱国为追求目标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向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 和文化发起猛烈攻击,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呼唤着中国民主革命的前行。
2 新文化运动内容
第 组材料(代表人物的代表性言论)
“抛弃官僚的专制的个 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 治的国民政治。”
--陈独秀
提 倡 科 学 “国人等欲脱蒙昧时
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即
反 对 迷 信 民主)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打倒“孔家店”-吴虞
“我翻开历史一查,歪歪斜 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 德’几个字.我仔细看了半 夜, …满本都写着‘吃人’”
袁世凯穿起祭祀服在北京天坛祭天
他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 为修身之本”,推行孔教。
1914年9月28日,孔子的生日,袁世凯头戴天平冠,身穿古装,亲率文武 百官到孔庙,大行三跪九叩礼,演出了民国以来第一次祀孔朝圣大丑剧。12月 23日冬至节,袁世凯又穿起特制的古怪祭服,举行祭天大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