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小学数学课堂的阅读指导策略
例谈小学数学有效阅读的指导策略
例谈小学数学有效阅读的指导策略作者:朱巧兰来源:《学周刊·上旬刊》2014年第06期摘要: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培养学生能正确地阅读、理解题目的要求,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呢?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重视数学阅读教学,充分认识到数学阅读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读题技巧的指导。
关键词:有效阅读阅读习惯阅读技巧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许多“粗心”“失误”往往是在读题、审题这一环节发生了问题。
培养学生能正确地阅读、理解题目的要求,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因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能正确地读题、理解题目的要求进行了探索。
一、以生为本,提高学生对正确读题重要性的认识新课标指出,在数学学习中要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那么无疑,培养学生准确地读题,理解情境是很重要的。
只有学生有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才能分析和处理问题,才能不断地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如:在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中有这样一道习题,大圆的半径是4厘米,小圆的半径是1厘米,大圆与小圆的周长之比是(),小圆与大圆的面积之比是()。
学生解答周长之比时正确率很高,但是面积之比很多学生往往写成了(16:1),错误率很高。
作业一分析,很多学生恍然大悟:“啊!原来是题目没读好。
”像上面的情况,在平时的作业考试中经常发生。
很多学生把它归结为太粗心,但下次仔细点情况真的能改变吗?我想并不是。
在做题时我总会不厌其烦地跟学生强调做题要仔细读题、审题,但同样的问题还是不断地出现。
我觉得归其原因,是这些学生没有掌握好读题的技巧和方法。
因此培养学生准确地读题习惯,是解决学生这个问题重要的一部分。
二、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审题习惯在日常批改作业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学生五花八门的错误。
究其原因是因为很多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往往题目没读完整就开始动笔做题,有时甚至只读了个开头或一半。
因此,我觉得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习惯很重要。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阅读能力的指导(推荐五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阅读能力的指导(推荐五篇)第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阅读能力的指导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阅读能力的指导摘要:在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未能得到很好的重视,所以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与水平呈现了参差不齐、不平衡等特点,这也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以及运用数学知识与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应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强化研究,并立足于教学实际进行有效的拓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当今是一个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老师不可能替学生把所有的知识准备好,学生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具有不断获得知识的能力。
其中,阅读能力是是否会获取知识的重要表现。
人们往往会认为阅读能力应该是语文或者英语学习应该有的能力,但是数学其实对阅读能力的要求也是很高的。
一、数学阅读能力的影响因素⒈错误地认识数学阅读很多学校重视文学作品的阅读,甚至很多学者也认为阅读能力是语文科目的教学任务,和数学没有任何的关系,认为只要是语文阅读能力增强,数学阅读能力就会增强。
语文阅读和数学阅读之间是有相关联系的,但是数学阅读是有自身的特点的。
目前,很多学校语文阅读开展得非常好,但是重视数学阅读的学校是非常少的,例如,大多数学校早上的早读都安排给了语文和英语,但是很少有学校组织学生阅读数学。
⒉缺乏有效的要求与指导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老师注重的是讲解和练习,由于对数学阅读没有强烈的意识,所以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缺乏数学阅读的要求和指导。
老师往往把课本当作习题集,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指导学生完成课本那一页的哪些题目,但是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阅读时间。
由于教师没有要求阅读课本,使得学生也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不具备阅读课本的能力。
关于课外的阅读,家长更是缺乏指导。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家长关心的总是学习成绩,关于购买数学书也总是停留在奥数辅导等几本书上,关于数学阅读的书,很多家长表示从来没有听说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的研究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的研究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是一种有效的研究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理解能力、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兴趣。
以下是一些可以参考的研究策略:
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数学故事书、数学漫画和数学绘本等文学作品,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来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可以选择讲述数学概念的故事书,或者通过绘本的方式展示数学运算的步骤等。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从阅读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解决数学问题。
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数学教材和教辅材料,例如数学知识读本、数学解题技巧读本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这些材料,并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解决数学问题。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与阅读教学相关的练习和活动,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与阅读教学相关的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可以组织学生阅读小组,让学生一起阅读和讨论数学相关的材料。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与阅读教学相关的游戏和比赛,通过竞争和合作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从阅读中学习数学,并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是一种有效的研究策略。
通过选择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数学故事书、数学漫画和数学绘本等文学作品,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与阅读教学相关的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促进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的研究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的研究策略小学数学是学生数学教育的开端,也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关键阶段。
阅读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有效策略,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本文将介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的研究策略。
一、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在开展小学数学阅读教学前,首先需要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
这些材料应该选取与学生年龄和年级相适应的数学故事、数学童话、数学插图书、数学科普读物等。
这些材料既具有趣味性,又能够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各个数学知识点,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
二、建立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讲故事、演示实例、提问等方式建立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同时,教师还应该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指导,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阅读技能和数学知识点。
三、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阅读教学还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启发性问题或思维导图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数学问题,并从阅读中获取有关数学知识、思维模式和方法论。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数学学习和数学竞赛等方面的挑战。
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通过阅读数学故事、数学童话等材料,学生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同时,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阅读习惯和特点,采取一些针对性教育措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
五、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最后,阅读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通俗易懂的数学故事和数学童话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激发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通过阅读教学,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数学的本质和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早毓小学 柯文侯数学阅读与一般阅读过程一样,也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包含语言符号(文字、数学符号、术语、公式、图表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因素。
同时,它还是一个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也越来越意识到数学阅读对于构建数学思维、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性,尤其要从小抓起,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内涵,懂得数学语言的运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日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设置阅读情境,激发阅读热情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才能把事情做好。
对于学习来说更是如此,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才能够自主地进行深入探究,理解知识。
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合的教学方式,设置有效、有意思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本节课的知识教学中,激发学生想要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自主地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与理解。
例如,教学北师大版“平移与平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两条直线呈现在学生面前,然后将直线移动向另一条直线,让学生观察图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移动的过程又称为什么呢?教师让学生进行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想要回答问题就要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就会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二、开展趣味阅读,竞赛激趣小学生由于年纪较小,喜欢玩游戏,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使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同时在游戏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竞赛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拼搏的斗志,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在小学数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趣味阅读,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四年级数学阅读教学计划
四年级数学阅读教学计划教学目标:通过数学阅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阅读能力,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教学内容:1. 数学阅读的概念和作用;2. 数学阅读的方法和技巧;3. 数学阅读的实践活动。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首先,我会和学生们讨论数学阅读的意义和作用。
我将告诉他们,通过数学阅读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丰富他们的数学知识储备。
第二步:介绍数学阅读的方法和技巧1. 阅读前的准备:学生们需要先了解阅读材料的题目和主题,预测可能出现的数学知识点,并提前了解相关的数学概念和公式。
2. 阅读过程中的技巧:学生们需要注意理解每个数学概念的定义和含义,尤其是一些关键词的理解。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标记重要信息、关键步骤和解题思路。
3. 阅读后的总结与复习:学生们需要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总结,并与之前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对比和联系。
可以通过做练习题或者与同学们一起讨论来加深理解。
第三步:实践活动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阅读,我将组织一系列实践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数学阅读小组讨论:学生们会被分为小组,各自选择一篇数学相关的文章进行阅读,并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2. 数学阅读比赛:学生们会根据我提供的数学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题目。
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数学运用能力。
3. 数学阅读展示:学生们可以自愿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数学相关的文章,在班级中进行阅读展示。
通过展示的形式,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对数学阅读的理解和学习成果。
4. 数学阅读作业:我将定期布置数学阅读作业,要求学生们选择并阅读一篇数学相关的文章,并书写自己的感想和收获。
通过这些作业,促进学生们对数学阅读的深入思考和总结。
教学评价:为了评价学生们的数学阅读能力和学习效果,我会采用以下几种评价方式:1. 课堂参与:评估学生在课堂上对数学阅读活动的积极参与程度。
数学教案小学阅读指导
数学教案小学阅读指导
教案内容简介:
这是一篇关于小学数学教案的阅读指导,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案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阅读指导:
1. 在阅读教案之前,先仔细阅读教案的标题和简介,了解教案的主题和内容概要。
2. 阅读教案中的目标要求部分,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3. 仔细阅读教学重难点部分,对于难点内容,可以多看几遍,并在课前准备时重点复习。
4. 阅读教学内容部分,理解每一个知识点的含义和作用,可以结合实例进行理解和记忆。
5. 在阅读教学过程部分时,注意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步骤,尝试理解教学思路和逻辑。
6. 在教学设计环节,可以思考教师的设计意图和方法,思考教师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活动和任务。
7. 最后,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与同学一起讨论和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以上阅读指导,相信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教案内容,提高学习效果,取得更好的成绩。
祝学生们学习愉快!。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课堂指导策略研究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课堂指导策略研究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教育事业在全面的发展,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数学教学在小学教育中一直是作为基础教育存在的,数学的阅读能力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素养,是需要从各个方面去培养的,在教师教学中,课堂指导型的培养策略是应具备的教学意识。
本文旨在分析研究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相关培养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策略研究在小学生数学教学中,数学阅读能力是指学生根据现有的知识经验,在一定的阅读动机及阅读目标的引导下,老师必须及时更新教学观念,通过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同时从根源上去改善阻碍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因素,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1]。
一、小学数学阅读能力欠缺的原因分析(一)老师重视不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总是呈现灌输式教学,把知识点以讲解的形式传送给学生,尤其是现在,很多老师注重板书的完整性、注重多媒体的简洁性,却忽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2]。
在常见的小学数学应用题中,很多孩子做题难是因为公式没背过吗?是因为运算有错误吗?大多还是因为没有读懂题,题意分析不够透彻,导致做题能力差。
所以,在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中,老师的重视是很有帮助的。
(二)学生阅读能力差现今的学生解题思路大多来源于老师的解题模板,解题思路。
在数学的学习中,学生是较为被动的,缺乏阅读意识和能力。
但其实,真正的学习,需要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审题。
培养数学学习中需要阅读能力,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数学这门学科值得探索和发现的地方有很多,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帮扶作用,重要的还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分析,得出结果。
这样的自主学习模式,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有所提升,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深入研究,让学生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对数学知识以及数学思维等等提起浓厚的兴趣。
诚然,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学习的效率也会有所提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的研究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的研究策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学科间的整合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和语文之间的融合已经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
将阅读教学与数学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他们的数学学习体验。
本文将探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的研究策略,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实用的参考。
一、分析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数学学习情况在开展数学阅读教学前,首先要对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数学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
通过阅读测试和数学学习情况调查,了解学生的阅读技能、阅读习惯、阅读兴趣以及数学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方式。
这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阅读教学,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二、挖掘数学与阅读的内在联系数学与阅读并不是两个孤立的学科,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选取适当的数学阅读材料,引导学生从阅读的角度去理解数学的含义和应用。
教师可以选取与数学相关的故事、问题、实例或者数学文学作品,让学生通过阅读来理解数学思想和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挖掘数学与阅读的内在联系,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设计多样化的数学阅读活动在数学教学中,设计多样化的数学阅读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结合数学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阅读活动,如数学故事讲解、数学问题解析、数学实例分析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数学知识,还可以提升阅读能力,培养数学思维。
教师还可以邀请学生带来自己喜爱的数学读物,进行阅读分享和讨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他们独立阅读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四、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实践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实践。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合作或个人阅读任务,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数学文献或数学作业,对其中的数学概念、原理或方法进行理解和运用。
小学生数学阅读方法的探索与指导
小学生数学阅读方法的探索与指导
小学生数学阅读是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数
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因此,如何探索和指导小学生
数学阅读方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首先,要提高小学生数学阅读的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些数学阅读的指导,让学生学会自主
阅读,并能够从中获得有价值的知识。
其次,要提高小学生数学阅读的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
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些思维训练,让学生学会思考,并能够
从中获得有价值的知识。
此外,要提高小学生数学阅读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指导,让学生学会
解决问题,并能够从中获得有价值的知识。
最后,要提高小学生数学阅读的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些自我学习的指导,让学生学会自我
学习,并能够从中获得有价值的知识。
总之,探索和指导小学生数学阅读方法,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浅析小学数学阅读的教学策略
浅析小学数学阅读的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数学阅读,让学生在深入阅读中走进数学情境,有效理解数学,促进有效学习的真正发生。
可以通过强化学生的数学阅读,让学生通过整体阅读和反思阅读,促进数学阅读逐渐走向高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标签:小学数学;数学阅读;教学策略数学阅读其实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可是,在许多小学数学课堂中,一些教师却忽视了对学生数学阅读的引导和培养。
长期以来,许多数学教师觉得数学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数学老师的事情。
其实,对于数学学习而言,理解数学语言需要教师重视学生的数学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素养。
只有重视了学生的数学阅读,学生才能拥有较强的数学自学和认知能力,也才能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促进有效学习的顺利开展。
一、巧妙设疑,激发学生阅读热情数学知识点之间相互关联,系统严谨,内在逻辑性强。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原则,选择和整理数学阅读内容,巧妙设置疑问,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让学生在数学阅读的启发下全身心地进入数学学习情境,不断提升数学学习效率。
比如:在“厘米、分米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出示学生写的一篇数学日记,让学生共同阅读:“爸爸叫我到餐厅吃饭,我顺势坐到一张15厘米高的桌子旁吃起饭来。
今天的晚餐真的很不错,有一块18分米左右的面包,还有三根长约1厘米的火腿肠……”学生看了以后,兴趣盎然。
教师适时向学生抛出问题:“你们刚才看了这篇数学日记,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呢?假如让你修改的话,你觉得怎么修改才妥当呢?”故意漏洞百出的数学日记,使学生感觉非常新奇,他们的阅读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
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在阅读中解决问题,借助数学阅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巧妙解决了数学日记中存在的问题。
由此可见,教师可以围绕数学问题,巧妙运用数学阅读创设学习情境,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引导学生在数学阅读中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不但提高了数学教学的效率,而且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阅读素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阅读的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阅读的策略作者:胥鸿来源:《东方教育》2018年第24期摘要:有效的数学阅读,对提高学生数学的理解能力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
数学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载体与最主要依据,其语言简洁、抽象,思维严谨,内涵丰富,需要学生通过有效的阅读去领会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让学生掌握一些数学阅读的基本策略,做到愿读,会读,喜读,在读中领悟数学语言,提升数学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数学阅读;阅读技巧;阅读策略正文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阅读能教给人们思考,而思考则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
”可见阅读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阅读理解不光是语文课要解决的学习任务,数学课也经常存在阅读理解的问题。
数学阅读要教会学生愿读、会读、喜读、能读。
如果把数学阅读方法比做一个流水线,那么每一类型都要做到让每一位孩子清清楚楚。
只有这样孩子才可以有章可循,做到有效地阅读。
数学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载体与最主要依据,其语言简洁、抽象,思维严谨,内涵丰富,需要学生通过有效的阅读去领会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因此,我梳理了一些数学阅读的策略,采取有针对性的指导对策,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技巧。
一、提纲引导阅读根据教材内容或设置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简洁的文字列出阅读提纲,使学生在阅读时目的性更强。
有价值的、简约的导读提纲,是课堂“数学阅读”的前提,它可以使学生在数学阅读前了解读什么,怎么去读?即对阅读的内容、目的、方法有一种基本的了解、尝试和期待。
如教學“比的基本性质”时,给学生提供了以下的导读提纲: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①找:概念的关键词语是哪几个?②比:能把这些关键词语去掉或换成别的词语吗?③举:你能举出几个正反例子吗?④想:怎样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呢?通过构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在阅读时“点击”重点字、词(如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等),展开分析、研究,引领学生与有关概念对话,获得对文本的深层次感悟。
浅谈小学数学阅读指导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阅读指导教学【摘要】严格来讲,数学虽然是一个理科性质的学科,但是,数学的学习同样离不开阅读,数学的阅读对于学生来讲,考察了学生整个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在进行数学阅读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假设,推理,论证,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所以,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
下面,本文就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的阅读展开具体的叙述。
【关键词】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数学阅读一、小学数学阅读简要分析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于学生们的学习能力越来越重视,不再仅仅强调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能够“学会”数学知识,而是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要求教师能够带领学生“会学”,掌握相应的学习能力,培养自身的数学素养,从本质上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阅读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渠道,经过有规律性的文本内容,吸引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跟随文章的思路,一步一步的进行自主探究,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起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1.数学阅读现状分析一直以来,人们都存在一个惯性思维,那就是认为阅读就是文科的事,理科只需要多做题就足够了,不需要去进行阅读。
其实不然,对于数学学科来说,学生的阅读能力主要包括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以及概括能力。
学生通过对于数学材料的阅读,在不知不觉间培养了自身的多方面能力。
但是由于当前社会惯性思维的影响,导致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的重视起数学阅读,仍然片面的认为阅读对数学毫无关系。
加上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尚且处于发展中的状态,他们识字的数量是有限的,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也是有限的。
我们经常会看到学生在对数学的文字题或者是实际应用题目进行解答的过程中,出现题意理解偏差,或者是没有深入的挖掘出题目中的隐藏的条件。
可以说,教师在加强对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
2.小学数学阅读的重要性数学这个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数学中拥有其特定的数学符号,或者是学科语言,需要学生去进行特别的记忆理解。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策略研究初探
153 进入学习状态,跟上课堂的节奏,从而达成预设的目标。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对小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其梳理学习的脉络,进而更好地帮助其提升学习效果。
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快速阅读,思维导图需要学生在材料中寻找关键词以及文段的中心思想,这样能够让学生阅读更有目的性,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4.在课堂内容复习中的应用。
学习了新知识之后,如果不进行复习,那么知识很容易发生遗忘[3]。
为此,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带领学生进行课堂内容的复习,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回顾与总结。
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画图,绘制思维导图。
绘图的过程就是知识记忆和重组的过程,通过绘图能够更好地实现信息的传递,学生通过各自大脑的思维,将知识通过再加工的形式绘制在思维导图中,能够有效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
并且在绘图的过程中,也便于学生形成完整的思维链条,便于学生随时提取有效信息。
例如,在学完了《Myweekendplan》一课后,教师与学生们一起来绘制思维导图,不但是对新知识的总结,同时也是对旧知识的回顾,便于学生更好地增强学习的效果。
结论总而言之,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能够将小学生的知识与学习能力相结合,帮助学生温故知新,形成全面的知识体系。
无论是在课前的预习,课程过程中的知识引导语梳理,还是课后的复习,思维导图都能够起到很大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为此,小学英语教师要重点把握思维导图的运用,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英语知识,提升英语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1]刘春霞.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文学教育(下),2020(08):152-153.[2]陈炫君.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北极光,2019(02):164-165.[3]杨静林,陈超慧.例探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8,34(07):35-39.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策略研究初探■李 桢 (河北邯郸峰峰矿区外国语实验小学 056200)【摘 要】数学概念是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基础,是判断和推理的起点,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基础。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阅读能力的指导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阅读能力的指导作者:高健来源:《读写算》2011年第59期重视阅读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
新课标提出无论是课前预习还是课后复习,要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强调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出质疑、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将学生的阅读技能作为学生的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和智力操作技能进行培养。
那么,数学课堂上如何合理安排和指导学生阅读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其数学阅读能力的目标呢?根据数学阅读特点,我有以下的六点做法,现归纳如下:一、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阅读时机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及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确定阅读时机,对于较易理解的、不算太抽象的概念内容,可以安排在讲授前阅读,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对于较抽象、难于理解的内容,可以采用边讲解边阅读的方法或讲解后阅读的方法。
如苏教版第八册教材中关于几何形体知识的内容可安排在讲授之前阅读;“简单统计”可采用边讲授边阅读的形式;而苏教版第十册“数的整除”一节宜安排在讲授之后阅读,因为这一节内容不仅理论性强,而且知识点很多,学生很难把握整体把握。
二、设置阅读问题,指示阅读方向我国著名思想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这就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起始阶段,不论是安排什么时机的阅读,都应精心设计些阅读思考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
这样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在重点、关键地方多分析、多思考,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教材的重点,顺利通过难点。
设计的问题首先要有启发性、针对性和概括性,能充分体现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形式宜多样。
其次还要体现三种不同的层次,第一:字面理解层次,这种问题即不需多深入地阅读就可以回答,比如,面积、周长的定义。
第二:解释层次,这种问题比字面理解层次的问题要深入,涉及对教学内容的概括、比较及发现规律的技巧;比如,自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可以设计以下的问题: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乘2后,分数的大小变化吗?同除以2呢?如果同乘3或除以3呢?…这样设计,让学生有了阅读的方向,既理解了教材,又提高了课堂效益。
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课堂指导
初探小学数学课堂的阅读指导策略
初探小学数学课堂的阅读指导策略安宜镇中港小学高健重视阅读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
新课标提出无论是课前预习还是课后复习,要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强调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出质疑、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将学生的阅读技能作为学生的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和智力操作技能进行培养。
那么,数学课堂上如何合理安排和指导学生阅读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其数学阅读能力的目标呢?根据数学阅读特点,我有以下的六点做法,现归纳如下:一、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阅读时机。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及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确定阅读时机,对于较易理解的、不算太抽象的概念内容,可以安排在讲授前阅读,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对于较抽象、难于理解的内容,可以采用边讲解边阅读的方法或讲解后阅读的方法。
如苏教版第八册教材中关于几何形体知识的内容可安排在讲授之前阅读;“简单统计”可采用边讲授边阅读的形式;而苏教版第十册“数的整除”一节宜安排在讲授之后阅读,因为这一节内容不仅理论性强,而且知识点很多。
学生很难把握整体把握,在教师讲授过程中还要渗透数的分类讨论思想,使之耳目一新,不然,一头雾水,不但学不到知识,反而减弱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设置阅读问题,指示阅读方向。
我国著名思想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这就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起始阶段,不论是安排什么时机的阅读,都应精心设计些阅读思考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
这样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在重点、关键地方多分析、多思考,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教材的重点,顺利通过难点。
学生有了思维的方向,进入有的放矢的探究氛围之中。
设计的问题首先要有启发性、针对性和概括性,能充分体现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形式宜多样。
如表格式、填空式、问答式等;其次还要体现三种不同的层次,第一:字面理解层次,这种问题即不需多深入地阅读就可以回答,主要训练通过阅读获得教材中一个术语、一个符号、一个公式、一句话等的最初的直接的字面意义的技能。
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阅读指导.doc
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阅读指导xx 浙江绍兴县杨汛桥实验学校一说起阅读,人们首先想到的必然是文学名著的阅览,美文妙句的品读。
而对于数学,便认为仅仅是数与式的演算步骤,学好数学只要认真听讲与大量的解题练习就行了。
数学需要阅读吗?《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必须注意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
”那么数学阅读读什么?该怎么读?鉴于数学阅读有别于其他阅读的特殊性,不能盲目照搬文科阅读模式来指导数学阅读。
因此,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教师适时的引导和合理的点拨。
这样,才能对学生的有效阅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设置悬念,提高阅读的兴趣儿童天生充满好奇心,因此,设置悬念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数学故事、数学问题等内容,呈现与学生原有知识相矛盾的现象,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
【案例一】《分数的基本性质》课外材料阅读导入片段教师出示故事片段:猴妈妈买了3个同样大小的饼分给小猴三兄弟吃。
猴妈妈把第一个饼平均分成了4块,给了老大其中的1块;老二却吵着要吃2块,猴妈妈就把第2个饼平均分成了8块,给了他2块;老三更贪吃,非要吃3块,猴妈妈就把第3块饼平均分成12块,给了他3块。
师:三个猴兄弟谁分到的饼最多呢?生1:老三吃的最多,因为老大吃了1块,老二吃了2块,而老三吃了3块。
生2:我觉得不一定,虽然老三吃了三块,但是妈妈在分饼的时候把这个饼平均分成了12块,而老大的饼才平均分了4块,但谁最多我一下子也不能判断。
生3:我觉得三个兄弟分到的饼是一样多的。
因为老大吃了这个饼的 ,老二吃了这个饼的 ,老三吃了这个饼的 ,我画了一下图,发现他们的大小是一样的.师出示生3画的图:从生3画的图中,我们可以发现,三兄弟分到的饼真的是一样多。
可是为什么同样的一个饼的 、 、 会一样多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课本,看看课本是怎样解释的。
(学生们迫不及待的打开了数学课本。
小学数学阅读指导策略初探
新教师教学阅读写作之炊,没有读懂题目,谈何理解。
因此数学教学同样需要阅读,那么怎样才能切实有效地进行数学阅读呢?一、搭建平台,让学生能读阅读需要时间,而学生的时间主要有两部分:课堂,课外。
当前课堂全被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所占用,学生很少有机会阅读,课外时间则全部被大量的试卷,讲义,练习所包围。
因此教师要留出时间,可以每周开设一节数学阅读课,每天腾出20分钟的时间专门用于数学阅读的教学,给学生阅读的机会,形成学生阅读的大环境。
另外教师要提供丰富的材料,开展多途径阅读,大力挖掘数学阅读资源,如收集数学普及读物,报刊,师生自办数学阅读材料集等,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能真真实实地进行数学阅读。
二、巧妙引导,让学生会读(一)以“读”理解古人推崇“好读书,不求甚解”,但作为数学的阅读则应该是不理解不罢休。
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是数学学习的通行证。
对于一些关键性的字、词、句要进行圈点划批,咬文嚼字,正确理解数学语言,掌握数学概念。
如“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对平行线的概念的理解必须抓住关键的词语,“同一平面内”这是前提,“互相平行”告诉我们平行是互相的不是单开看的。
另外在解决问题时阅读显得更为重要,如:甲乙两地相距400千米,一辆客车每小时行80千米,这辆客车在甲乙两地之间往返一次要多少小时?往往有学生列成算式:400÷80。
对于这类题目,学生常常是初略地读题,忽略了“往返”这个词。
试想如果学生解决问题时,能抓住重点仔细多读,认识到“往返”也是一个要求,那么就不会出现上面的差错了。
像这样抓住数学关键的词、句来读,通过多读来理解,肯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以“读”质疑以“读”质疑就是带着问题读,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数学语言简练、叙述严谨,对学生来说比较枯燥,不易理解。
指导阅读时,设疑要有层次性和启发性,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质疑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要主动,要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质疑,养成爱问、好问、会问的好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探小学数学课堂的阅读指导策略
安宜镇中港小学高健
重视阅读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
新课标提出无论是课前预习还是课后复习,要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强调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出质疑、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将学生的阅读技能作为学生的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和智力操作技能进行培养。
那么,数学课堂上如何合理安排和指导学生阅读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其数学阅读能力的目标呢?根据数学阅读特点,我有以下的六点做法,现归纳如下:
一、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阅读时机。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及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确定阅读时机,对于较易理解的、不算太抽象的概念内容,可以安排在讲授前阅读,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对于较抽象、难于理解的内容,可以采用边讲解边阅读的方法或讲解后阅读的方法。
如苏教版第八册教材中关于几何形体知识的内容可安排在讲授之前阅读;“简单统计”可采用边讲授边阅读的形式;而苏教版第十册“数的整除”一节宜安排在讲授之后阅读,因为这一节内容不仅理论性强,而且知识点很多。
学生很难把握整体把握,在教师讲授过程中还要渗透数的分类讨论思想,使之耳目一新,不然,一头雾水,不但学不到知识,反而减弱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设置阅读问题,指示阅读方向。
我国著名思想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有疑者却
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这就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起始阶段,不论是安排什么时机的阅读,都应精心设计些阅读思考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
这样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在重点、关键地方多分析、多思考,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教材的重点,顺利通过难点。
学生有了思维的方向,进入有的放矢的探究氛围之中。
设计的问题首先要有启发性、针对性和概括性,能充分体现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形式宜多样。
如表格式、填空式、问答式等;其次还要体现三种不同的层次,第一:字面理解层次,这种问题即不需多深入地阅读就可以回答,主要训练通过阅读获得教材中一个术语、一个符号、一个公式、一句话等的最初的直接的字面意义的技能。
比如,面积、周长的定义。
第二:解释层次,这种问题比字面理解层次的问题要深入,涉及对教学内容的概括、比较及发现规律的技巧;比如,自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可以设计以下的问题: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乘2后,分数的大小变化吗?同除以2呢?如果同乘3或除以3呢?同乘、除以其它的数呢?可以是任何数吗?通过以上的探索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这样设计,让学生有了阅读的方向,既理解了教材,又提高了课堂效益。
第三:创新层次,这种问题要求超出教材之外的新思想和新见解,或作出个人的独到判断等。
比如,你还可以怎么想?这种问题让学生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三、合理安排时间,提升阅读空间。
阅读最忌流于形式,如有的教师只安排很短时间的阅读,也不出示阅读提纲或问题,只是让学生泛泛而读,结果学生在漫无目标的状
态下浪费了时间,且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安排阅读前一定要估算好时间,在既定目标的状态下,留给学生分析思考的余地,保证大多数学生通过阅读能理解并记忆主要内容,而且能够独立或通过小组交流解答教师设计的问题。
数学阅读不同于语文和外语的阅读而讲究阅读速度,每分钟达到多少字、词,它重在分析、思考、体会,短短一面的教材有时甚至要安排十分钟以上的阅读时间。
四、引导正确阅读,提高阅读质量
培养学生阅读技能就是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数学教材的方法。
根据数学阅读的特点,数学阅读时,要精力集中,边读边思考分析。
阅读时要根据教师的阅读提纲,抓住关键,仔细阅读。
概念、公式、规律等是阅读的重点,要仔细分析,斟字酌词,弄清概念的实质及公式和规律的条件与结论以及推导的思路。
文中符号、图表应结合课文内容,仔细思考、分析,以达到数形结合的目的。
无数的实践表明,学生不会阅读数学符号和图表,不明其中的含义,是学生阅读数学教材的最大障碍,教师要从这些方面加以引导,应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例题的各个步骤,如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根据题意”的“根据”是什么和说理性问题的“所以”的之所以表示什么等。
故而数学例题的阅读,笔者认为应提倡三思:一思解题思想与方法;二思每步的根据和理由;三思有无其他解法。
要仔细领会文中是如何由一个特征或若干个特例抽象概括为一般原理或概念的,反过来又是如何用特例加深对一般原理或概念进行解释的,这个很重要,因为“掌握数学术语不是简单地记忆词汇,而是一个掌握数学抽象的过程”。
这就要求学生
注意阅读每句的引言,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反思、体会其中隐含的数学规律,真正理解新引出的概念、原理的抽象概括过程,形成较强的抽象概括能力。
并且要求学生在阅读时,用笔做各种记号或在空白处加上理解说明以促进记忆,重点概念、公式、法则要用心记,几何形体教学内容还要注意图形模式的记忆,结合图形将概念、公式“图形化”。
为丰富数学语言,还可以让学生朗读(a+b)c=ac+bc, s=πr2等有关概念、公式的文字叙述,如:可引导学生读成“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就是用这两个加数分别乘第三个数,再把所得积相加”。
到高年级,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不列出阅读提纲,指导学生按以下步骤进行阅读:粗读(感知本节知识框架)——生疑(经过思考提出问题)——精读(带着疑问去详尽阅读)——回忆(读后尝试回忆,检查记忆效果)——概括(总结本节知识要点),以便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五、重视复读习惯,提高概括能力
复读是针对一单元或一章的内容进行的复习性阅读,目的是使学生温故又知新,具体任务是通过阅读,把本章节或单元的主要知识点按若干类别加以归纳、整理、系统化、概括化,以形成纲要或图表,更好帮助学生理清知识间的关系,加强记忆。
如“线段、直线、射线”这一小节学完后,让学生复读,同时让学生完成下列框图。
这样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复读时还可以布置另外一些指定阅读作业,如让学生对某个重要数学概念写一个说明;分析一个公式的使用及适用条件、注意事项;寻找一个原理的变式等。
如对“三角形”小节可出示下列阅读题:1、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三角形具有哪些特征?3、三角形按角如何分类?按边又如何分?4、三角形有几条高?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各种三角形的性质,而且还能使学生认识到概念的外延不断减少而内涵不断增多的“反变”思想。
六、感受阅读优势,形成自觉阅读。
教师应使学生感受到教材在探索新知的作用,使之明白教材是自己探索新知的抓手,是把自己带入知识殿堂的通道。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认真阅读教材的优势并津津乐道于其中。
教师不时用语言渗透数学阅读的重要性,并结合实例,启迪学生认识阅读自学能力往往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重要能力。
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早年就是靠刻苦自学数学获得初步成功的;爱迪生在学校时间不足三年,全靠阅读自学成为大发明家的等等。
这样,通过正面引导,提高学生养成自觉阅读数学教材的自觉性。
数学教材毕竟不同于文科类教材,它具有明显的抽象性、简洁性等特点,学生开始阅读教材时可能会按照他们阅读语文的习惯减少分析思考的成分,从而收获甚微,失去阅读兴趣。
教师不妨先做出阅读
示范,然后编写由详到略的阅读提纲,传授数学阅读技能,使他们逐渐掌握数学阅读的一些技巧,慢慢地,当他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时,阅读的自觉性就会加强。
总之,只有抓住数学阅读的基本特点,善于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才能真正实现数学阅读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