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谏逐客书》含答案的副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谏逐客书》含答案
(2022春·浙江·高二统考学业考试)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节选自《谏逐客书》)
2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来:招致,招揽。

B.举.地千里举:攻克,占领。

C.包.九夷包:吞并,囊括。

D.遂散六国之从.从:侍从,随从。

28.下列句子中加点“于”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东得百里奚于.宛
A.以其无礼于.晋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多于.南亩之农夫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9.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
...的一项是()
A.作者开门见山反对逐客,却将秦王发布的逐客令说成是“吏议”的结果,以免触怒秦王。

B.选文历数秦国过去因任用客卿而逐渐富强的历史事实,切中了秦王一统天下的雄心。

C.段末进行假设推论,正面论证了秦国如果拒绝客卿,必然出现国力日益衰退的严重后果。

D.灵活运用对偶句、排比句和散句,使语言形式兼具整齐与错落之美,增强了说理气势。

参考答案:
27.D 28.B 29.C
【解析】2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D.从:通“纵”,指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称为“合纵”。

句意:于是拆散六国的合纵同盟。

故选D。

2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中“于”是介词,“从”的意思。

句意: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

A.介词,对。

句意:因为他曾经对晋国无礼过。

B.介词,从。

句意: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

C.介词,比。

句意:比农田里的农夫还要多。

D.介词,被。

句意:这难道不是曹操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故选B。

2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正面论证”错,段末进行假设推论,是从“反面论证”了秦国如果拒绝客卿,必然出现国力日益衰退的严重后果,而非“正面论证”。

故选C。

参考译文:
我听说官吏在商议驱逐客卿这件事,私下里认为是错误的。

从前秦穆公寻求贤士,西边从西戎取得由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又从宋国迎来蹇叔,还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

这五位贤人,不生在秦国,而秦穆公重用他们,吞并国家二十多个,于是称霸西戎。

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移风易俗,人民因此殷实,国家因此富强,百姓乐意为国效力,诸侯亲附归服,战胜楚国、魏国的军队,攻取土地上千里,至今政治安定,国力强盛。

秦惠王采纳张仪的计策,攻下三川地区,西进兼并巴、蜀两国,北上收得上郡,南下攻取汉中,席卷九夷各部,控制鄢、郢之地,东面占据成皋天险,割取肥田沃土,于是拆散六国的合纵同盟,使他们朝西事奉秦国,功烈延续到今天。

昭王得到范雎,废黜穰侯,驱逐华阳君,加强、巩固了王室的权力,堵塞了权贵垄断政治的局面,蚕食诸侯领土,使秦国成就帝王大业。

这四位君主,都依靠了客卿的功劳。

由此看来,客卿哪有什么对不住秦国的地方呢!倘若四位君主拒绝远客而不予接纳,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这就会使国家没有丰厚的实力,而让秦国没有强大的名声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